金课视域下图形创意课程从“学”到“教”的重构
2023-07-22梁冠博
梁冠博
摘要:探索图形创意金课有效建设路径,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分析课程存在的教材雷同、重知识轻价值、重理论轻实践、重评价轻反馈等问题。采用OBE教学理念。从“学”到“教”重塑“双维五面”课程价值;重整“四阶四能”教学内容;重组“双线知行”教学方式;重设“点线动态”教学评价4个举措来重构课程。迈向“双线融合德知行”教学,动态优化课程来面对未来教育。建立生态化金课,对线下金课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课 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构 双线教学 知行教学
中图分类号:J0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1-0096-05
引言
为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于2019年4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 国内高校掀起一场“金专”“金课”教育革命热潮。文章解构图形创意课程,从“学”与“教”双端入口,重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反馈,以此提高课程含金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掌握持续学习的能力。
一、金课建设背景
什么是金课呢?即一流课程,2019年教育部实施“双万计划”,分3年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2]。目标是淘汰“水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中央、地方分赛道建设”。
意识超前的高校在2018年已经尝试“金课”建设,如清华大学,同年燕山大学启动校级“超级金课”建设,2019年中国美院开展“铸金炼课”本科类课程金课展。近几年关于金课的研究井喷式暴涨,知网平台2018年以前关于“金课”论文只是零星几篇,2018年发表量16篇,2019年633篇,2020年875篇,2021年是1785篇,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金课”与混合式教学,“金课”与思政。工科类、医学类对于“金课”的研究意识较早,成果相对丰富。艺术设计类“金课”
研究相对薄弱,文章探讨应用型本科设计类基础课程《图形创意》线下“金课”建设思路。
二、图形创意课程概况
图形创意是什么?“图”是指内容,“形”是形式,外在表现,“创”是创造,“意”是意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内容(要表达的信息,具象或抽象)通过创造性思维用“形”表现出来。属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核心思想是创造性思维。通过认识对象、描绘对象、剖析对象、锤炼对象上升为表现对象的过程。国内创始人是林家阳教授,课程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创立之初意在打破当时学生重模仿,轻创新的现状,培养学生创意思维[6]。课程中的创意思维和图形中的视觉语言是研究和创作的基础,支撑后续的招贴设计、包装设计、视觉衍生产品实训等视觉传达专业课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3]。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卓越创造型人才。创新思维培养是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现有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问题一:传统课堂上重在知识技能传授,轻价值的引领。该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二上学生,他们对于知识產权的意识比较薄弱,个别同学存在着“抄袭”,“模仿过度”现象。
问题二:部分课堂照搬教材,教学内容缺少更新,缺乏适配。国内大部分高校选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部分缺乏与各自高校人才培养、行业前沿、地方特色适配。
问题三:教学方式单一,部分学生不能活学活用。教师线上教学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学生课堂单元学习不错,但是在后续课程如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中,不能灵活应用,部分手“脑”不合一,实践能力弱。
问题四:教学考评存在片面现象、且重评价轻反馈。成绩考核主要是学生作品效果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量化考核指标。学生对于评教理解不透彻,个别同学对于严格的教师存在“报复式评价”。
“金课”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认定标准。什么是高阶性?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认知过程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阶段。后3个是高阶性认知。创新性针对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挑战度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国内关于图形创意“金课”研究相对较少,学者余招文侧重在创造性思维和课程的创新研究,学者沈春兰侧重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研究。文章以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为出发点,“从学会什么到学什么,怎么学。”来展开图形创意课程“教”的重构。
三、“学”到“教”重构
图形创意课程受众是学生,教师换位思考,从学生角度,从“学”的实况,学习效果等多维度展开思考。如何让学生掌握创意思维并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学习效能,加强课堂效益是课程主要目的。采用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理念,课程以服务社会、地方为需求导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为能力导向,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针对课程出现的相关问题结合地域特色,将知识技能传授与理想信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4]。优化图形创意课程目标:培养创意思维,厚实造图能力,重塑本土图形,实现三全育人。以“生”为本,采用回溯思维方式从课程价值、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四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正向实施,扩宽教学深度和广度。
(一)重塑课程价值,“双维五面”德知同行“
课堂不单是知识传授,更是育人的主渠道”[5]。针对问题一,为消减学生的模仿过度的情况,在课程中融入德育,在课程设计前期,教研团队积极进行相关多方面调研,集体备课,结合课程本身,关注学生成长特点,聚焦学生思想动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化教学设计路径,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本土化课程思政谱系[6]。图形创意课程从“学”与“教”双维度五方面融入课程思政,如图1。首先在图形创意教学大纲中融入思政目标,教材中含盖思政点,其次深度解读课程知识点,在知识点和案例中融入思政元素,然后设计思政特色专题,专题围绕本土特色文化图形展开训练,并在实践教学中自然融入思政,如红色基地、优秀地方文化基地、博物馆调研等。最后在教学全过程中言传身教,尊重知识产权,润物无声的实现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相结合,重塑课程多重价值。
(二)重整教学内容,“四阶”务实“四能”
教师团队打破固有的教材形式,以林家阳教授编著的《图形创意》和王雪青教授编著的《图形语言与设计》为基础,融通知识点后,解放思想,创新“知识库+案例库+工具包”组合式教材。并根据学院学生真实情况和各方(地方、社会、行业)需求,结合国际视野、地域文化、行业动态等,线上、线下资源整合。从学生知识掌握“认知-试验-拓展-创造”四阶段重整图形创意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表现-创新-驱动”四大能力,如图2,具体如下。
一阶:认知阶段,培养学生对图形思维力。包含“放飞思维——图形叙事——生活图形”3部分。本阶段将教学重点从传授创意技巧和审美,转向以学生为主的创造思维启发、理解。
“放飞思维”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老子《道德经》中的这段话。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其他事物,再由其他事物派生到另外事物,有此推进,想象无限。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创造开拓新领域的基础[8]。主要有联想和想象。联想有形似联想,意似联想,因果联想,反向联想,叙事性联想等。图3是学生课堂上发散思维训练,20步从一个图形开始发散,最终回到这个图形,不同认知水平发散不同图形。“图形叙事”侧重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学生通过调研、分析、理解大师作品,练习在图形叙事性表达中融入置换,正负形,矛盾空间、影子等创意方法从而深入理解。图4学生对于鲁迅的创意表现,运用了置换的创意手法,突出鲁迅与书的关系,侧面反映鲁迅是个大文豪。“生活图形”培养学生设计观察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度。创意思维并不是凭空产生,需要从生活、自然、文学中取经,从而能够从逻辑思维、层次构架、文化属性等创新图形[9]。
二阶:试验阶段,训练学生对图形表现力。创新图形材料实验室板块,在兼容内容创意的基础上探究材料感知提升图形创意活力。材料的视觉机理和触觉机理拓宽了创意的维度。灵活运用刻、拓、撕、拼贴、绘画、摄影等多样表现手法,使得让图形更富表现力和记忆点。图5学生作品“闰土”材料创意表现,视觉上富有表现力。
三阶:拓展阶段,加强学生对图形创新力。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国是个自信的图形民族,从现代艺术、中西传统图形等用多维视角挖掘本土人文、传统文化图形多样性。学生在作品创作中,灵活地把知识点、创意方法融入主题,探讨对当代生活的观察,对传统文化、本土特色人文创新式的解读,重塑本土文化创意图形符号。从而达到观物—思辨—造图能力。
四阶:创造阶段,成果激活学生驱动力。学生打破手和脑(人脑/电脑)界限,合理地把图形应用在海报以及相关衍生品(手机壳、本子、环保袋等)。通过淘宝定制,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流媒体等传播,让其产生价值。学生看到自己创作图形的手机壳,感受到学有所用,成果提升课程幸福感,激活学生专业兴趣和驱动力。
“四阶四能”教学内容,务实创意思维,使图形创意课程从知识课堂转向能力课堂。
(三)重组教学方式,“双线”助知行合一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10]”。教学不是简单学会这门课所需知识,更重要是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习自驱力,达到会学,从而学会并举一反三。疫情常态化期间,图形创意线下“金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知识促实践,同时以实践促知识掌握,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1.双线融合,深度教学:图形创意课程线上、线下双向并行,相互融合。教学实施路径如图6,现课堂以线下为主,占比75%,线上为辅,占比25%,根据课堂实效,灵活分配。线上教学资源由“平台国家精品课程+直播课+私播课”组成。课前教师发布教学目标和任务清单,线上自学课堂知识点,学生带着思考来课堂,老师更多的是给学生提供答疑解惑服务,以思促学,从而深化学生知识构建,达到能力转移。
“双线”课堂采用主题式、启发式、游戏式组合的教学方式。如第一节课《让思维飞起来》采用游戏式教学,教师手里拿着一张纸,以接龙的形式传给学生,想象纸可以是什么?如图7,把纸卷起来放在头上是个帽子,把它捧在手里,是一束花,放在眼睛上是望远镜等,游戏式活跃教学现场,激发学生对“学”产生兴趣。主题式教学中以启发式激发学生反思,在思考中学习,1对1问答,让课堂从单向的流动变成双向互通。线上线下课堂均包含分享交流环节,如学生分析点评收集的案例,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加强专业自信,有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课后学生可通过线上平台留言、提问、交作业等。
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移动答疑,“学”与“教”互动促进深度学习。
2.手脑合一,知行教学:图形创意课程强调手脑合一,注重实践、实验教学。搭建校地、校企实践基地,如与当地的伞业集团建立合作,开发伞面图形,实地调研,真题真做。理论结合实践,有效提高学生图形创造应用能力,同时服务地方文化经济。教学物理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走进大自然、生活环境,开放的教学空间有利于塑造学生创造性思维。学校“图形创意实验室”“手印实验室”助力创意图形实践。学生在实验室创作作品时手脑联动,将创造性思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行合一。
“双线”融合的知行教學,拓宽了“学”和“教”时空维度,是一种深度教学模式构建,也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四)重设教学评价,“点线”动态促学
图形创意教学为避免课程考核和评价过于片面。线上线下结合,重设教学评价:课课评、阶段评、结课评、跟踪评,如图8。贯穿学习的全过程、全阶段。
1.课课评,环环把关
课课评占总评价的15%,线上、线下课堂结合。如图9是在线平台课堂报告,学情报告。结合师生问卷,如随堂设置知识点问卷评价,了解学生习得情况,对于不懂的随堂讲解或课后录制相关视频。课课评的评价指标结合学生内部状态和外部表现。外部表现包含课堂、问答、习作、作品等角度来评价。内部状态从学生学习能动性、习得的幸福感、价值观等角度来评价。课课评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情况,环环把关助力学习。
2. 阶段评,节点把控
阶段评占总评价的25%,以一周为时间节点考核评。图形创意课程为期四周四阶教学,每周16学时一阶段教学。阶段评采用主观客观评价结合。图10是节点式考核评价现场,现场是灵活,自由的,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阶段性学习成果,沟通交流,比较与鉴别,对标自己,良性激励。学生查漏补缺,有效反馈并提出建议。教师通过在线学习报告和阶段学习成果、学习态度进行动态观察,动态调整课程节奏,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效率,激发学习能动性。
3.结课评,精准把脉
结课评占总评价的50%,是对课程总结性评价。评价包括师生互评,作品展示,第三方评价等环节。如作品展示环节,创新评优方式:大众分+专业分。学生是大众分,教师团队是专业分,学生、老师现场匿名民主投票选优秀作品。以展促学,以学论教。社会企业或比赛命题需要结合第三方评价,学生、多位老师、社会企业一起评。使得评价更完善、民主、真实。
4.跟踪评,持续促学
跟踪评占总评价的10%。该课程属于基础课,是否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融会贯通需要看后续课程的联动反馈以及课程辐射效应,跟踪2个学期2次线上学评教。《图形创意》结课后1周内推送线上展,可多方留言。同时积极把学生作品向相关赛事或企业推送。作品、赛事、科技创新项目、创新创业、论文等多维度多方面来进行课程评价。跟踪评体现了评价的可持续和真实性,同时反哺了课程更优发展。
“课课+阶段+结课+跟踪”四点连线构成了完整的图形创意课程考评体系,科学、全面、动态的反馈促进精准化教学。
四、未来金课建设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图形创意线下“金课”建设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课程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采用OBE理念,以学生成果为导向,从行业、社会、学情真实需求出发,与时俱进有计划的迭代发展,优化课程目标,德知行同向同行。
图11是将图形创意课堂解构成11个元素(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库、教师队伍、实验室、产学研、教学成果、教学评价),全维度构建。
首先,学校、政府建立课程建设激励机制,从顶层支持、助力课程改革。其次打造一支创新型教学团队,培养和引进并重。通过讲座、沙龙、workshop等培训使得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双向内修,引入教授、行业达人进行双师型教学。再次持续完善图形创意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如新形态教材互联共享,拓宽学生思维力。接着注重实地调研和实践的重要性,加强校企合作做到“学做一体,技艺并举”。随后动态创新评价体系,保障评价的真实性,重视评价反馈,以评促学。然后探索更有效的智慧教学,践行“德知行合一”。最后构建可持续课堂教学生态。
结语
“金课”建设是培养卓越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图形创意线下“金课”建设解构课程组成元素,突破教学时空边界,探索混合式“德知行合一”教学,创新“点线”评价机制,逐步实现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创新、学习能力,构建动态化图形创意“金课”教学生态。给相关课程的“金课”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基金项目:1.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浙江省线下一流课程《图形创意》(2019sylkc01);2.绍兴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SXSJP202115)。
参考文献
[1]张志翔. 在"金课"建设中充分发挥高校教研室作用的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 2020(38):7-12.
[2]蔡丹,修琳,刘回民等. 基于成果导向的食品科学一流本科課程建设思路——以乳品科学与工艺为例[J]. 中国食品工业. 2021(20):116-118.
[3]林丽琴. 借助想象实现几何概念有效建构——《认识射线、直线和角》的教与思[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20):83-85.
[4]陈红梅.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J].设计.2021(11):109-111.
[5]秦安建. 浅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的融合[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4):58-62.
[6]林建胡,陈志勇,陈香. 新时代"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育人模式改革探讨[J]. 衡水学院学报. 2019(4):91-95.
[7]王岩. 文化翻译理论视角下《道德经》数字翻译研究——以辜正坤译本为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103-108.
[8]童雯倩.分析图形创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策略[J]. 设计. 2021(13):141-143.
[9]王暄. 基于创造性思维的平面设计创意研究[J]. 长沙大学学报.2008(1):115-116.
[10]郭璟. 思维导图:让学生领略学习之美[J].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12):49.
[11]虞紫英,刘建铅,苏海林. 基于“两性一度”的混合式课程 PBL 教学模式研究 ——以“女装结构设计”课程为例[J]. 设计. 2020(33):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