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3-07-22顾素梅王鑫李雨桐

设计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人机交互情感体验产品设计

顾素梅 王鑫 李雨桐

摘要:为给盲人产品注入新的设计思路,探究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解决盲人在产品使用时的认知障碍与操作困难问题,进而愉悦用户心理体验。基于市场调研和盲人群体特征及需求的分析,总结出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应用原则与应用策略,并对感官代偿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验证盲人产品设计中应用感官代偿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感官代偿可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设计手段,指导今后的盲人产品设计,即通过提高盲人感知信息的能力,让其在产品交互中获得愉悦的互动体验,实现了对盲人的情感关怀。

关键词:感官代偿 盲人群体 产品设计 人机交互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23)11-0076-04

引言

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我国残疾人数量高达8500万,其中盲人群体占据相当一部分,并且每年还在以一定的速度持续增长。但是纵观国内外现有产品市场,专门为盲人用户设计并被开发出来的产品却很少,种类和功能方面也有着较大局限性。而感官代偿作为专门为感官障碍群体服务的设计方法,可为用户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感知通道和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有望解决盲人产品市场中这一现存问题。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盲人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们在追求产品功能实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希望产品能实现精神满足。这一转变受到设计界的广泛关注,设计者正致力于将感官代偿这一理论应用在盲人产品设计中[1],利用触觉、听觉等其他感知通道来代偿视觉,以期设计出更具智能化、人性化和情感化的产品,使盲人群体感受到心理关怀和情感满足,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所以,感官代偿如何应用于盲人产品设计中是研究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一、盲人产品设计发展现状

(一)盲人产品的概况

盲人产品市场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外现已设计并开发出不少针对盲人用户的产品,这体现出设计界在不断加大对盲人群体的关心与关怀,期望通过产品设计辅助盲人的日常生活。国内外市场中盲人产品主要分为生活安全类、健康医疗类、阅读通讯类、娱乐教育类和其他类五种类型,见表1。如健康医疗类产品中的盲人智能药盒通过触觉和语音的交互方式,解决了盲人取药不便、吃药困难的问题;阅读通讯类产品中的指环阅读器以简洁的交互流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盲人的社交需求。从设计的角度来看,现有的盲人产品均体现出感官代偿的应用。

(二)盲人产品存在的问题

1. 盲人产品及服务体系的发展尚未成熟。虽然世界各国都已经关注到盲人这一特殊群体,并采取积极措施为他们提供市场性服务,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盲人用户的有关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发展并不成熟,难以满足这一群体平常的实际生活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更是无法满足。

2. 盲人产品在信息交互方面还存在障碍。首先,盲人产品与其他产品、环境间的信息联通性不高,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产品信息的传达方式较为机械,传达内容不够准确;最后,就盲人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来看,产品的感官交互方式单一[2],主要以触觉交互为主,这通常会限制其他感官的发展,不利于其他感官充分发挥代偿作用。

二、盲人群体特征及需求分析

(一)盲人群体的特征

1. 生理特征:根據视力的标准等级,盲人群体的视力低于0.05且几乎无光感,见表2。由于视觉通道受阻,盲人不得不转向并依赖于其他感官,包括触觉、听觉、嗅觉与味觉,以至于更好地获取周围环境信息[3]。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强化,盲人其他感官的感知能力就会显著提升,往往高于正常人。听觉方面,盲人的听觉注意力稳定性较高且更敏锐,在听觉记忆、语音感知、细节捕捉等方面也表现出更大优势[4]。触觉方面,盲人表现出比常人更灵敏的特点,触觉敏感部位的分布也更广泛,并且有自己专门的触觉感知范式,用来理解事物的形状、大小以及材质等。

2. 心理特征:盲人群体由于视觉方面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其社交的主动性,难以融入社会,导致多种负面心理问题的产生:接触新产品时产生的无助感;使用操作繁琐、功能复杂产品时出现的自卑感;向他人寻求帮助的矛盾敏感心理;面对周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产品时常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但是仍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与期待。

3. 认知特征:盲人在认知途径方面与视力正常者相反。视力正常者一般采取从整体到局部的途径观察物体,而盲人则是先触摸物体,再通过不断扩大范围逐渐感知事物全貌,可看作是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过程。盲人还普遍展现出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听觉功能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出色;但是在理解抽象事物方面难度较大,需要不断强化其他感官的功能来认知世界[5]。

(二)盲人群体的需求层次

新时代针对盲人群体而展开的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更要关注他们对娱乐社交、情感体验以及精神满足等更高层次的追求。切实了解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正需求,并对其展开针对性设计,使产品更好地服务于用户。依据盲人群体的特征,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盲人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层次:生理与安全需求、认知与行为需求、情感与社会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见图1。

1. 生理与安全需求:由于视觉机能的缺陷,盲人群体在获取外界信息时会受到诸多限制,导致平衡感、安全感及距离感等相关感知能力的衰退,而且盲人大多对产品特征的理解力偏低,使用行为上常有小心谨慎、焦躁不安的表现。因此,盲人产品设计在充分考虑产品外观和功能的同时,要保障盲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比如不宜采用复杂的结构、尖锐的造型以及冰冷生硬的材质,避免用户出现大幅度动作等。

2. 认知与行为需求:盲人用户对产品的认知需求是基于盲人认知特征之上的,与用户操作层面的交互行为需求密切相关。要想满足盲人的认知与行为需求,盲人产品必须采取适用且易用的交互方式[6],建立合适精准的人机工程尺寸、选择熟悉易理解的人机交互语言、形成简洁清晰的使用操作流程。设计界正在探索用触觉、听觉体验替代视觉体验的方法,在盲人产品中尤其注意触觉与听觉设计要素的应用,以提高产品交互方式的可用性与易用性。

3. 情感与社会需求:盲人群体因自身特征缺乏与社会的交流,在社会活动方面的参与度极低;然而他们内心渴望社交,渴望如同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拥有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当上述两个层次需求被满足后,盲人对产品的需求就会向情感满足转变,期望在产品使用中获得更多情感体验。

4. 自我实现需求:盲人乐意向身边人展示自身的文化品位与生活品质,也有着彰显自我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对盲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盲人产品在保障功能性完备的基础之上,不仅要让盲人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到关怀与尊重,更要鼓励他们积极探寻新鲜事物和生活方式,以追求自我价值。

三、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

感官代偿是指人在某个感觉器官受损或缺失时,为了从外界获取更多的事物信息,会更依赖和频繁使用其他感官,这样其他感觉器官的功能将得以相应加强,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受损感官的补偿。运用感官代偿进行盲人产品设计时,一般是通过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多感官综合代偿视觉,其中触觉和听觉最为常用,从而让产品实现“可视化”,方便盲人用户对产品的使用。

(一)触觉代偿途径触觉通过身体的感知部位接触产品获得最真实直观的感受,是盲人感知并认知周围事物的重要方式,也是视觉代偿的有效途径之一。触觉能够准确地辨识出事物的材质、纹理、质感、形态、大小等,经过大脑的加工整合后,可较为清晰地重现事物的视觉形象,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7]。而且盲人通过直接触摸产品获得了互动体验,实现了功能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现有产品市场中,已有不少案例运用了触觉代偿视觉的方式,比如盲人魔方(见图2)、盲人手表(见图3)、盲人温度计(见图4)等。

(二)听觉代偿途径听觉在获得外界信息方面仅次于视觉,具有最直接迅速的特点,是视觉代偿的另一主要途径。在盲人产品设计中,可将声音作为传达信息的媒介:一方面利用语音信息或语言描述来提示和引导用户下一步如何正确操作;另一方面运用乐音和自然音的非语音形式对产品的使用进行辅助和反馈,比如运用缓和悦耳的声音反馈用户操作正确,运用强烈急促的声音反馈用户操作错误。听觉体验在用户感知产品中具有重要作用[8],盲人产品中若能恰当利用声音的设计,能帮助用户树立心理上的信任感,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听觉代偿视觉的产品案例并不少见,比如最常见的有公交車刷卡机(见图5)、手机的不同来电铃声(见图6)以及鸣叫水壶(见图7)等。

(三)嗅味觉代偿途径嗅觉往往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是视觉所感知的形态、色彩与大小等外在属性。盲人产品设计中运用嗅觉代偿途径将会为用户带来有趣的感官体验,这是其他感官无法取代的。比如嗅觉在位置判断和距离识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物体散发气味的强弱程度来判断距离的远近。味觉通常与嗅觉相互整合,共同发挥作用。当味觉代偿视觉时,一般出现在用户进食、品尝味道或者分辨食物种类的情况中,应用范围很小。在盲人产品设计中,味觉代偿视觉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偶尔作为辅助的代偿途径,相关产品案例也极少。

(五)多感官联合代偿途径盲人产品设计可尝试将触觉、听觉、嗅觉等多个感官综合代偿视觉,积极探索多感官联合代偿途径的无限可能性,例如触听嗅觉联合、触听觉联合等,以给用户带来特殊的多感官联合体验。根据使用情景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多感官联合代偿途径,使产品变得可用、易用,从而提升盲人使用体验的愉悦性。

四、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

(一)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 安全性与容错性原则:盲人视觉机能的缺陷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偏低,自我保护能力有所欠缺,难以保障自身的生理安全,心理上也常常表现出缺乏安全感[9]。针对盲人的产品设计需要在考虑其身心特征和操作习惯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产品的物理安全性原则与操作容错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要求产品避免出现有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或引起误操作的设计;容错性原则要求产品包容用户的错误操作,并能及时给予提示和反馈,避免给用户带来危险,最大程度保障盲人用户的生理和心理安全。

2. 可用性与易用性原则:产品的可用性是易用性的前提和基础,共同决定了产品是否能用、好用,是否方便用户操作。尤其盲人多在性格上表现出缺乏耐心、容易焦躁的特点,所以为其设计的产品必须易于理解和操作,通过简单学习甚至不用学习就能熟练使用。盲人产品的易用性可通过简约外观造型、优化内在功能以及简化操作流程来实现,例如造型上清除不必要的装饰、功能上降低复杂度、操作流程上精简步骤等。另外,盲人产品的易用性还应体现在其反馈机制上,设计时可加入声音元素来反馈相关信息[10],确保产品使用流程的完整性与顺畅性。

3. 多感官参与原则:多感官参与是指联合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共同作用来感知外界信息,而不是只依赖于一种感觉,大幅提升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与高效性。考虑到盲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认知的特殊性,获取信息方面也存在较大困难,所以盲人产品的设计应当遵循多感官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对视觉进行补偿,丰富盲人感官体验的同时,还能提升其感官代偿的能力。

4. 通用性与无差异性原则:盲人之间生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其触觉、听觉等感官的代偿能力也大不相同,因此在为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通用性原则,从产品形态、触摸质感、声音提示等方面对产品的使用功能进行优化,使之能为大多数盲人用户服务[11]。在盲人产品设计中,还应当注意产品本身的无差异性,也就是考虑到普通用户使用产品的可能性,从而使他们有机会同正常人交往互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 以功能认知为基础:产品的实质是功能系统,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其实就是对产品功能的需求,所以产品设计本质上是针对功能要素而展开的。盲人由于视觉方面存在缺陷,感知外界信息的渠道受到很大阻碍,所以对产品功能的认知能力较差。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必须以功能认知为基础,充分挖掘其他感官补偿的潜能,提升用户对产品功能的认知水平,最终通过设计体现产品的价值所在。

2. 以交互效用为导向:产品的使用实际上是人机交互行为的发生,即在用户与产品、服务或整个系统之间建立对话。盲人在缺失视觉的情况下,往往通过触觉、听觉等其他感觉通道与产品发生交互行为,以满足自己对产品的使用需求[12]。因此将感官代偿应用于盲人产品设计时,应以交互效用为导向,选用适合盲人的交互语言和交互方式,尽可能实现交互行为的最优化,降低产品使用的复杂程度和盲人用户的操作难度,从而愉悦用户的使用体验,以实现对盲人的设计关怀。

3. 以情感体验为目标:产品设计的最高境界当属情感设计,即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情感要素,赋予产品深层次内涵,使得用户在交互行为中获得情感体验[13]。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产品的需求已逐渐上升到情感层面;而盲人作为特殊群体,对产品的情感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应用感官代偿的盲人产品设计,不仅需要满足盲人对产品功能、交互方式的要求,更要关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能提供的情感互动,引起盲人用户在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激发盲人群体对积极生活方式的追求。

五、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在盲人产品的设计中应用感官代偿,有利于将盲人的感官系统融入到产品信息体系中,通过合适可行的代偿途径能有效提升盲人获取信息的能力,方便其工作和生活,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用户方面,在产品和社会层面也有体现,见图9。

(一)产品层面:优化产品功能,实现使用价值。感官代偿作为一种多维认知的设计方法,应用在盲人产品设计中有助于凝练、优化和实现产品功能,满足用户多层次需求,进而体现产品的使用价值。感官代偿通过挖掘多种感官补偿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弥补了盲人的视觉缺陷;并运用不同的感官联合方式减轻了盲人的认知负担与操作难度,增强交互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

(二)用户层面:满足盲人需求,激发情感认同。以感官代偿为指导的盲人产品设计,充分考虑盲人用户生理、心理以及认知层面的特殊性[14],针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真正满足了盲人对产品的需求。盲人产品中通过增强触觉、听觉等其他感觉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用户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认知和操作产品,实现盲人对产品的使用需求;而且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交互行为,让用户能够轻松愉悦地与产品进行互动,唤起盲人的情感共鸣。

(三)社会层面:彰显人文关怀,促进社会文明。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设计界正致力于通过设计改善盲人甚至全体弱势人群的生活状况,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感官代偿正是基于此背景应用在盲人产品设计中,在“以人为本”设计指导下,通过产品功能实现来提升盲人用户的认知与行为能力,使其能够拥有公平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共享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对于营造社会和谐以及促进社会文明有着深远意义。

结语

基于对现有盲人产品进行的市场调研,分析和归纳了盲人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总结出感官代偿在盲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原则,构建了以功能认知为基础、交互效用为导向、情感体验为目标的多维度、深层次应用策略,并进一步对应用价值做了合理探讨,从而激发社会各界对盲人群体的关注。但总的来说,感官代偿设计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如何更科学系统地将感官代偿应用在盲人产品设计中,需要在今后针对设计方法、适配技术、人文创新和前沿趋势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未来,盲人产品的感官代偿设计将会渗透到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嵌入将会提供有力保障,让盲人产品的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双重趋势得到充分体现。同时,盲人感官代偿产品需要更加关注交互的人性化,以更好地服务于用户,满足盲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美好生活需求。将感官代偿应用在盲人产品设计中一定不能脱离目标用户本体,从多种视角对盲人的生活需求及行为习惯进行针对性审视与分析,同时兼顾盲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实现盲人产品与科技、人文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熊兴福,李姝瑶.感官代偿设计在产品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9,30(10):131-132+139.

[2]冯豫韬,杨泽辉,宋锦然,等.通用视域下多感官通道的视障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41(06):110-114+122.

[3]李冉,刘正一.人文关怀理念下的盲人助行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1(11):70-71.

[4]冯杰,徐娟,伍新春.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听觉词汇识别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31-2146.

[5]張钰曌,陈洋.基于感官代偿的特殊教育学校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17(S2):56-62.

[6]汪海波,胡雪茜,郭会娟,等.针对全盲用户的导航软件信息无障碍设计[J].包装工程,2019,40(16):123-127+133.

[7]孙新可,董佳丽.基于联觉理论的盲童玩具设计研究[J].设计,2021,34(11):77-79.

[8]徐丽丽,赵小云.盲人的听觉优势、神经机制及教育启示[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1):84-89.

[9]殷晓晗,郜红合.基于盲人认知特征的触觉图形设计[J].工业设计,2021(09):86-87.

[10]徐进波,陈晨.基于语音交互的盲人出行辅具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5):100-102.

[11]胡鸿,李正安.基于服务流程和KANO模型的盲人购物体验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11):74-77.

[12]蔡匀.“可见”的温情——视障者产品设计中的触觉体验[J].设计,2021,34(03):48-50.

[13]唐向飞,赵冯冯.基于情感化的视障群体感官代偿设计研究[J].设计,2020,33(19):10-12.

[14]吴新林.基于视障者家居特征的无障碍设计原则与方法[J].包装工程,2020,41(22):83-88+94.

猜你喜欢

人机交互情感体验产品设计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某型柴油机虚拟维修系统研究
人机交互课程创新实验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