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023-07-22钱宣辰李庆节聂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丁苯达拉注射用

钱宣辰 李庆节 聂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ICU,徐州 221000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的危急重症,诱发因素较多且致病机制复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后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临床症状或体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3]。脑梗死的临床分期包括超急性期、急性期、慢性期,超急性期为发病6 h 内,推荐进行药物溶栓,如尿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通过溶栓可以早期开通血管;急性期为发病6 h~2周内,多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恢复神经功能药物,或进行康复治疗等[4-5]。目前,临床常采用丁苯酞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恢复患者梗死区神经功能,但在改善日常生活方面仍有改进空间。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是临床神经科常用的一种药物[6-7]。本研究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0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8 例。(1)纳入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8],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入院后经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存在梗死病灶;发病时间4.5~24.0 h;年龄≥18 岁;均为首次发病者。(2)排除标准:脑动静脉畸形;精神病、痴呆或严重意识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入组前3 个月内出现颅脑外伤;合并恶性肿瘤。常规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39~81(59.36±9.25)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0 例、额叶6 例、顶叶2 例。治疗组男21 例,女17 例,年龄38~80(58.69±9.96)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9例、颞叶5例、额叶4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本研究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XYFY2022-KL387)。

2.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进行管理,预防长期卧床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以及电解质紊乱,对进食困难、吞咽困难患者预防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超早期时间窗内进行溶栓,包括动脉溶栓、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1)常规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国药准字H20100041)治疗,每次25 mg(100 ml),每日2 次,维持治疗2 周。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4.5 h 内给予阿替普酶、尿激酶溶栓治疗,超过4.5 h 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集聚,阿托伐他汀软化血管和稳定斑块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有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应给予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并注意饮食,加强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病治疗。(2)治疗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先声药业,国药准字H20200007)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静脉滴注,30 min 滴完,用药期间须严格控制滴速(不高于40~60 滴∕min),每日2 次,维持治疗2周。

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2 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包括意识水平、凝视、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等共11个方面,将各方面评分相加得出总评分,显效为NIHSS评分减少>70%,有效为NIHSS 评分减少30%~70%,无效为NIHSS评分减少<30%或死亡[9]。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 周后的神经功能指标,治疗前后采用NIHSS评估两组神经功能,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好[10]。(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 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BI)[12]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11]评估,其中BI 包括穿衣、进食、如厕等10项条目,总分值100分,<20分为完全依赖、20~60分为部分依赖、>60 分为轻度依赖;ADL 包括躯体生活自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两个维度,总分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临床疗效(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2.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s)

注:常规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NIHSS 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治疗组常规组t值P值例数38 38治疗前27.26±4.95 27.04±4.94 0.194 0.847治疗2周后12.37±3.12a 19.36±2.96a 10.019<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两组NIHSS 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NIHSS 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表3)

表3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s)

表3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s)

注:常规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治疗组常规组t值P值例数38 38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14.25±2.01 14.36±2.11 0.233 0.817治疗2周后22.98±3.58a 18.25±3.01a 6.234<0.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治疗前67.52±7.17 68.13±7.30 0.367 0.714治疗2周后84.21±8.92a 77.69±7.69a 3.413 0.00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ADL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2 周后,两组BI、ADL 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的BI、ADL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脑卒中类型,我国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约为120∕10万,其致死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3-14]。目前,静脉溶栓仍然是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案,但通常适用于发病时间≤4.5 h的患者,多数患者就诊时已错过最佳溶栓治疗时间窗[15]。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能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炎性反应[16-17]。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常规组(78.95%),治疗2 周后,两组的NIHSS 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表明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一定效果,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明显改善。分析原因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多种途径调节脑氧化反应,减少神经损伤,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起到一定治疗作用,依达拉奉是我国自主研究的新药,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够改善患者脑部代谢,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右莰醇具有抗炎作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可以改善脑微循环,更有效地发挥依达拉奉消除自由基的效果[18-19],具有抗氧化的作用[20],联合治疗效果显著。NIHSS 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脑梗死程度越重,则脑缺血缺氧状态愈发明显,脑组织变性或坏死更严重,继而产生的异常脑电活动更加明显,白质疏松程度、侧支循环异常改变与梗死灶面积、NIHSS 评分关系密切,梗死灶面积越大、NIHSS 评分越高,白质疏松程度异常更明显,临床可通过白质疏松程度检查早期评估脑梗死病情,并对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 周后两组BI、AD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BI、ADL 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提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可协同增加自由基清除、抗炎作用,针对卒中脑损伤机制发挥更优效的神经保护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2]。丁苯酞为水芹菜籽提取物,可改善脑组织的循环代谢,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23-24]。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较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丁苯达拉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