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自学窗”的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2023-07-22朱芹
朱芹
摘 要: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重大改革。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选择性必修1至选择性必修3共五本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自学窗”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明确“自学窗”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加深知识理解、促进职业教育和提升民族自豪感等方面的教育价值,结合已有教学经验,设计了课前演讲、多媒体辅助阅读、项目研究、外出研学等教学形式,促进“自学窗”在课堂内外的有效运用,以期为高中地理教师使用活动性栏目进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地理核心素养;自学窗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8-0050-0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新教材中设置了“情境导入”“思考”“活动”“案例”“自学窗”“问题研究”等活动性栏目。“自学窗”有别于旧教材中的“阅读”,其更倾向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更关注知识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影响深远,能有效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自学窗”及其作用
“自学”,意为“个人独立学习”(《现代汉语词典》);“窗”,即“窗口”,比喻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自学窗”的本意是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能力,但高中生自学能力有限,学习深度不够,对于较难理解的“自学窗”内容,还需要教师针对性指导。“自学窗”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例如,“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等内容能促进学生拥有学习地理学科独特知识的本领和提高地理学习技能的作用。“胡焕庸线”“富兰克林和湾流”“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树木年轮记录”等内容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体会地理学科的独特视角和思维特质,了解地理科学史和学科的前沿进展。
2.以案例形式促进知识的理解
例如,“人类和自然,谁来决定浑善达克沙地的命运”等内容是很好的课堂教学补充材料,呼应了本节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对“以地养地,自然恢复”措施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进行了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不仅有人为措施,还有通过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脆弱区的干扰,让自然环境进行自我恢复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关注跨学科融合
如“古生物学研究”“自然资本:自然环境及其服务”“冰川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树木年轮记录”等内容涉及古生物学、经济学、生态学等领域,通过讲述地理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可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能为社会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生活提供服务,在学生的心中埋下投身地理事业的种子和从事与地理相关学科的就业倾向。
4.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跨越时空的智慧传承。如“《授时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东方智慧——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东方智慧”“理论创新帮助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等内容可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融入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底色”和“情感基调”,是使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文化滋养,是形成建设家乡坚定信念和报效祖国心理归依的重要前提[1]。
总之,“自学窗”的作用是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自学窗”的分类和特点
五本教材中共39个“自学窗”,按照地理核心素养的侧重,可分为四类(表1)。根据对“自学窗”内容进行统计,可发现其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注重人地协调观的建立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教材中共有17个“自学窗”与人地关系相关,从三个角度安排案例:第一个角度是说明“地”对人的影响,如“东方智慧——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为什么会有人盼着台风到来”等,告诉学生应辩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第二个角度是说明人对“地”的影响,不同方式的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强度不同,如“精品公园‘精在何处”,表明人类的合理活动促进了人地协调发展;“温室气体的发现”则说明了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人地矛盾突出,最终反作用于人类。第三个角度是讲述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可持续发展经典读物——《我们共同的未来》”等。通过这些“自学窗”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人地关系,提升人地协调观素养,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2.强调地理要素的关联性和动态演变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动态性。教材中有7个“自学窗”要求学生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区域综合三个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发生与发展,以期提升学生综合思维素养。如“把路修在最需要的地方”中介绍了兰新铁路和兰新高铁的布局。兰新铁路是在20世纪50年代所设计修建的,当时国家经济困难,选择了工程量小、技术要求低、造价低的路线。而兰新高铁是2014年建成通车的,其设计、建设时国家的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水平大幅提高,线路选址更多考虑运输需求。这说明地形等自然要素和运输需求、资金、平衡地区发展等人文因素都对交通运输布局产生了影响,且这些要素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同时期考虑的主要因素也不相同,主要因素的变化促使交通运输布局不断改变。所以,交通运输布局是否合理,应用区域发展的长远眼光加以评论,这体现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区域综合的思维方式。
3.强化区域认知的培育
地理学具有区域性和空间性。教材中有8个“自学窗”要求学生通过剖析区域案例或者宣传学习方法的途径培养自身的区域认知能力。如“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该“自学窗”以描述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為例,培养学生描述地理分布的能力。“描述”是一种较高级别的认知层次,描述时应分清主次,因为事物总是处于特定的空间区域当中,区域具有一定面积,若要准确概括该地理事物在区域中的分布特征,应先找出面积大的典型的分布区;区域具有层次性,因此描述要分层次,先高级别再低级别;区域具有差异性和关联性,因此,要按方向和位置顺序描述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
4.侧重地理学科实践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任务之一。具有实践性的“自学窗”共有7个,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介绍他人实践的经验,如“富兰克林和湾流”向学生介绍用观察、调查等方法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教会学生主动从体验和反思中学习,实事求是,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方法[2]。第二种是激发学生亲自实践的欲望,如“人类观测宇宙的工具——天文望远镜”介绍了天文望远镜对人们认识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的贡献,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观测是获得认知的重要渠道”,激发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和学习相关科学技术的兴趣,这对培养地理实践力的作用不可忽视。
三、“自学窗”栏目的使用建议
本部分针对“自学窗”在使用时所暴露的学生不感兴趣、教师不重视或处理不当等问题,笔者提出如下使用建议:教师在指导“自学窗”时可从时间安排与活动形式两方面着手。①时间安排:可按照内容特点在课前、课中或课后的某一时间段使用,安排在课前和课中的“自学窗”以3~5分钟为宜,安排在课后的“自学窗”可给学生一周时间完成;②活动形式:“自学窗”的使用可采取课前演讲、多媒体辅助阅读、项目研究、外出研学等形式。
1.利用课前演讲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学科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链接纽带[3]。如“东方智慧——指导农事的二十四节气”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东方智慧”这两个“自学窗”属于两本教材,但教师可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将两者合并,从地理学角度解读二十四节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做成一系列的课前演讲活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实施时,为提高参与率,保证演讲质量,建议学生可按个人兴趣选择任一节气作为演讲内容,制作演讲课件,经教师指导后进行演讲,地理课代表汇集演讲材料,制作成册,在班级传阅。演讲内容涉及节气对人们在衣、食、住等方面的影响,与生活密切相关,可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且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农业生产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却是当下的考试热点,课前演讲可补充相关农业知识,利于农业专题学习。通过课前演讲的活动形式,学生会对二十四节气有更多了解,并养成关注生活中地理知识的习惯,认识到人类生产与生活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以提升其人地协调观素养。
2.利用多媒体辅助学生理解难点
作为补充案例的“自学窗”,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获取其中的知识,或利用官方网站资料、《航拍中国》等视频辅助学生理解,在课堂上完成阅读。如选择性必修2中“人类和自然,谁来决定浑善达克沙地的命运”,既是对本节情境问题“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从沙源地变成了生态绿洲”的呼应,也是课文内容“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的拓展材料。教师可设置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可利用智慧课堂向学生推送中国新闻网《十年巨变,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交出治理成绩单》相关新闻报道,或是利用智慧课堂跟学生分享新华社《持续治理浑善达克沙地变绿》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以地养地,自然恢复”措施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纠正“植树种草是治理土地退化唯一的措施”这一错误认知,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待事物的发生发展,深化其对人地关系的认知,提升人地协调观素养。
3.利用项目研究延展课堂内容
“自学窗”强调学生自学,受时间限制,在课堂上完成不了的“自学窗”都可放在课后。建议按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由学生自愿选择加入研究小组进行课余学习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通过智慧课堂在班级中分享,教师可将成果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避免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例如,“精品公园‘精在何处”可让有兴趣的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找出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生态效益和文化内涵,形成图文并茂的学习成果,与全班同学分享。再与家乡的公园对比,分析家乡公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给政府写建议书,体会地理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若建议能被政府采纳,这将给学生巨大的肯定和鼓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在自学过程中,学生需查找相关资料、调查走访、拟写研究报告等,这不仅可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再如,“按照方位描述地理分布”“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这类“自学窗”属于地理学科独特的能力训练,仅阅读而不运用是达不到教育效果的,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利用专题地图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较强表达能力,显著提升其综合思维素养和区域认知能力。
4.借助研学实践提升核心素养
通过校本课程或者地理社团,教师可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带领有学习欲望的学生外出研学,提升其地理核心素养。如必修2中“区域比较优势”讲述了不同区域的产业区位因素各有优势,选择性必修2中“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点与轴”和“产业转移的规律”分别讲述了“点—轴”区域开发模式、产业转移就是产业寻找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这三个“自学窗”互为因果关系。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城市间存在发展条件的差异,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逐渐产生“点—轴”开发模式;由于各城市的比较优势不同,城市职能分工不同,不同类型的产业沿“轴”转移时也有差异。因此,教师可将这三个“自学窗”合并为一个研学活动,和学生一起设计研学问题:芜湖出口加工区承接了哪些地方的产业转移?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调查芜湖出口加工区承接这些产业转移的区域比较优势有哪些?承接产业转移对芜湖有何影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芜湖该如何承接产业转移?芜湖是否有企业转移出去?芜湖既承接上海等地的产业转移又向其他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现象表明产业转移的规律是什么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师生便可一起走进芜湖出口加工区进行研学。这三个“自学窗”就是为了落实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培育,采用研学的形式,使用合作、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总之,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使用“自学窗”时采用多样的活动形式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春玲,劉伟.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地理教育,2021(2):53-5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李敏,周艳芳.中国精神融入中学地理课程的路径探析[J].地理教育,2022(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