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艺术之梯攀科普之峰
——以创新舞台呈现提高科普剧的“影响力”

2023-07-21孙涛蔡源严贝茜

剧影月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影响力科普戏剧

■孙涛 蔡源 严贝茜

科普剧,被赋予一定的故事情节,在音乐、灯光及舞美的渲染下,运用舞台表演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科普剧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教育模式,能彰显科学的趣味性,对青少年的科学认知起到促进作用。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强调:“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作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普形式,发展和创新科普剧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然而科普剧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长期以来由于对舞台呈现的探索和创新不足,科普剧被囿于“小众”范围,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不高。那么,研究如何将科学内容与艺术形式真正平衡融合,找到其背后的深层联系,进而研究如何凸显两者在舞台呈现中的最佳效果,将成为打开科普剧发展与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

一、科普剧舞台呈现的优势

第一,以戏剧的方式补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采取单向知识线传播,教师以板书、提问、解答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尽管许多课堂教学已重视同学生的双向交流和及时学习反馈,但是依然摆脱不了学生受限于课堂、课本等固定“教学场景”的缺陷。科普剧则可以打破时空束缚,改变学习场地限于教室、学习对象限于课本的局限性,将实时融入体验、情感交流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对于一些枯燥、难以理解的科学内容,科普剧通过舞台表演将其变得通俗易懂,如用人来扮演原子,展现原子的运动规律;对于学校模式化的实验,科普剧通过舞台设计可突出实验的视觉效果,例如令薄纱在风扇间起舞展现“伯努利原理”。

第二,科普剧对青少年认知思维的影响。教育科学理论认为,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是人类的三大思维活动,而科普剧最大的优势就是侧重于引导青少年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将科学原理和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过程化、趣味化地展现出来,对于形象思维占主体的儿童起到易于接受和帮助理解的作用。以江苏省第三届科普剧会演比赛获奖剧目《昆虫世界历险记》为例,该剧将昆虫的生态习性融入剧情之中,剧中演员们会“化身”昆虫般大小,进入昆虫世界一起探秘隐藏在昆虫身上的科学。剧中通过昆虫的视角展现它们奇特有趣的生活习性,会使孩子们自觉“聚焦”其背后的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进孩子们的想象力的发展。正如英国戏剧理论学者Anthony Jackson 所指出:“在博物馆等公共教育场所运用戏剧,以戏剧的形式教育可以体现教育的价值,当戏剧的元素获得有效的通用,它能够真诚地完成教育任务并帮助观众开启思考。”

第三,多学科跨界形成理性加感性的通识教育。科普剧并不只是贴着科学和戏剧的标签,它其实包含科学、戏剧、文学、美术等多种元素,这些元素以科学为经、戏剧艺术手法为纬,巧妙地交织,从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多领域多学科跨界融合,形成以戏剧与科学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带给学生美好的科学体验和艺术熏陶,达到引趣、促趣、生趣的效果。许多科普剧中对科学实验进行了舞台戏剧改编,升级了学校常见的实验室实验,将其设计得更生动、更有趣、更直观。同时围绕科学知识、科学实验,利用文学手法创设出引人入胜的剧情,并融入舞台表演的元素,让科学的内容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因此更具有互动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在观赏科普剧并和舞台上演员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将自己“移入”剧情,产生共情体验,更易于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热情与持久力。

二、科普剧舞台呈现存在的问题

第一,形式、内容尚有不足。

对象单一,受众面窄。虽然科普剧发展近20 年,但其制作、表演、比赛的发起和参与对象大多是科普相关行业或学校,受众面依然局限于青少年甚至止步于小学生,因而造成科普剧的设计方式比较单一,传播渠道相对狭窄。与此同时,科普剧与各行业(如戏剧界)缺乏深入交流,使得社会上对科普剧的认知和认可不足,对其准确的概念也易于混淆,造成科普剧定位难、推广难,长期在“小众”中打转,不能“出圈”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反馈给科普剧的负面效应便是:创作上新意不够,同质化、模式化、程式化问题突出,导致选题、设计手法雷同,造成主题鲜明、表现手法新颖的优秀科普剧作品缺乏。

戏剧与科普难以平衡。科普元素可以说是科普剧重要的特点,但同时也造成科普剧在编、排、演上不能任意发挥,既要讲“科”也要说“戏”。因此科普剧如何在剧中达到科学逻辑和戏剧逻辑之间有效的平衡,如何在表演过程中将科普元素和戏剧表达完美融合,如何将科学精神用舞台艺术语言恰当地呈现,都成为科普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解决,会造成科普剧的创作难以在内容和形式上产生新的突破与飞跃,使其自身的特点难以成为社会关注的亮点。而社会关注度不够,势必又造成社会上资金投入不足,社会各层面宣推不足,长此以往最终可能会进入一个死循环。

呈现缺乏专业性。科普剧在舞台呈现上,需要“真”和“美”。但二者在创作时往往被忽略。比如有的科普剧在编演时,为了避免孩子说台词时出现纰漏或是赶时间进度,出现诸如表演时事先录音对口型,舞台走位、表演动作模式化设计等问题,如同在设定好的路线里完成规定动作,使戏剧缺乏应有的创造力和张力,让舞台表现不够“真”。除此之外,部分科普剧因为舞台音响设施不完备,出现了声音不清晰、啸叫等问题;因为灯光、背景大屏、投屏等硬件设施缺失,限制了舞美设计和情境营造的可能,种种问题使舞台视觉效果打了折扣,令观众感受不到科普剧的“美”。因此,台词对话没温度,人物表现欠丰满,展示设备不专业,这些舞台呈现所产生的各种问题,都将影响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影响观众对舞台故事的理解与共情,进而影响科普剧的良性发展。

第二,专业人才亟待补充。

科学与艺术的“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普剧所需“复合”型人才就是指具有跨越艺术与科学边界的格局和知识能力,即有着扎实的文化艺术功底,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根基。科普剧从剧本构思到搬上舞台具体呈现,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特别是少不了“台柱子”的复合型人才。一部优秀的科普剧成功的关键就是专业人员的配合与就位。在科普剧创作与表现实践中制约科普剧创新的瓶颈,主要体现在能将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巧妙呈现的人才不足。在科普剧编、排的具体操作实践中,社会上缺少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和创演实践的人才。因此,既了解当下社会对科普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科普知识,又懂得如何运用戏剧创作手段,善于利用各种舞台和场地作为科学传播媒介的人才,需求就显得尤为迫切。

表演和舞美设计等人才缺乏。作为舞台呈现的主体,表演和舞美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科普剧的创作人员,既要能“演活”剧中角色,深入观众的内心世界,还要基于所要表达的科学元素和情感设计出与之相匹配并能加以渲染的舞美、道具。但由于目前科普剧演职人员大多不是专业科班出身,要求其恰到好处地利用行动和语言完全呈现出剧本所写所想,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舞美专业设计人才缺乏,大多数科普剧在道具和舞美灯光设计上也不能深度融合、理解剧情和表演所需,甚至忽略其作用,使得观众无法完全融入剧情,最终呈现效果大打折扣。

人才培养机制缺乏。科普剧缺少优秀的人才,根源在于人才培养机制的缺乏。对于科技馆或科普场馆科普剧演职人员,表演、剧本创作、舞美设计、实验设计等专业化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一整套从理论到实践的培训流程和适合科技馆的培训方法。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培养一批成熟的科普剧创作人员要付出多方的辛苦与努力。然而,在现实中,许多科技馆由于没有完善的培训、运作机制,缺乏对科普剧从业人员提高创演水平的有效方法,因此即使开展培训,其结果与预期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对科普剧创演人员也缺少专项的职业规划和上升通道。久而久之,即使有好的苗子也培养不好、留不住,一有机会就离职。

三、用舞台呈现的创新突破科普剧发展藩篱

对于受众来说,一部剧是否能够让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看舞台的最终呈现效果,也就是“所见即所得”。因此我们应该基于科普剧目前的发展特点与难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舞台呈现方面的创新和优化。

(一)科普戏剧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

作为科普戏剧呈现的要素,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等专业人才除了具备戏剧方面的素养以外,还应该具备深厚的科学素养,这是目前科普剧对创作人才的需求也是关键难点,以江苏科技馆当前的科普剧人才培训机制为例,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向去解决这个难点:一是选择具有一定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的科普工作者进行戏剧方面的系统培训。二是储备具有科学素养的艺术工作者:与电视台、艺术院校、专业演艺团体、大学生戏剧社等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寻找有经验的戏剧人才担任指导老师或主要演员,并且通过长期、固定的合作,其科学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三是借助两年一届的“江苏省科普剧汇演”赛事,建立“科普剧研演中心”,大力开展科普剧专题培训班,针对性地培训青少年的科学、戏剧知识与舞台表演技能,开发各类适合其表演的精品科普剧并在汇演中向社会推出,以获得社会、学校及家长的认可,扩大影响力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供需循环,使科普剧从业者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理论及业务能力,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总而言之,培养“科普+戏剧”的复合型人才并为其搭建良好的展现平台,是呈现优质科普戏剧的基础。

(二)科学在舞台呈现中的创新

科普剧区别于其他舞台戏剧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对科学元素进行戏剧化、舞台化的创作、呈现,使受众能够对其更好地体验和学习并产生共鸣。因此,作为科普剧舞台呈现的核心要素——科学元素的呈现,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既突出科学呈现又能合理融入到舞台戏剧的整体呈现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一是在科学元素中挖掘戏剧矛盾冲突。无矛盾不戏剧,戏剧冲突合不合理,激烈与否都影响着一部剧的呈现效果。美国现代戏剧、电影活动家和理论家劳逊认为:“戏剧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性冲突——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或集体与社会或自然力量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创作科普剧时,应当在科学精神、知识、方法、现象等科普元素中充分挖掘和设计上述各种矛盾冲突,并在冲突中达成科普的目的,进而更好地为科普剧的剧情服务。比如用哥白尼的坚持真理与宗教压迫的矛盾突出求真的科学精神;比如以高楼上掉下的硬币会致人死亡的传言与实际现象的矛盾来展现空气阻力的科学知识。科学元素中挖掘的戏剧冲突越强烈、越丰富、越集中,受众对剧情的发展以及知识的了解则越渴望和期待。

二是设计开发专为舞台呈现服务的科学实验。相对于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适合舞台展现、效果明显的科学实验现象是更直观,更能够引起受众兴趣的科学元素。由于是针对舞台呈现设计的科学实验,就应该选择“现象明显,显效时间快,持续时间长”的科学实验并利用“放大法”“对比法”等实验设计方法将实验现象设计改进,从而达到强化舞台呈现效果,激发受众观看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以江苏科技馆科普剧《燃之有理》对“烟花棒燃烧产生明亮的火星却不会烧伤皮肤”的实验进行的改进设计为例:

这里要说明的是,效果明显的科学实验虽然是科普剧“吸睛”的利器,但是一定要合乎逻辑地融入剧情之中,如上述烟花剧情可以融入“过年”的场景和剧情中,突出而不突兀,是科普剧舞台实验的设计和呈现理念。

三是注重展示科学的“广度”“温度”及“高度”。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所要信守的理念是“人文”,抑或说,是为了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也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最终目的。科普剧不同于科学课程,“深度”并不是其呈现科学元素的主要方向,而应该是展现“广度”——展现其与人文、社会等万事万物的交融和联系。例如人工智能之于“人”的定义,试管胚胎技术之于人类生育观等。作为戏剧的一种,科普剧中的科学呈现不应是灌输和说教的生硬,而是以一种“体验”的方式,让受众感知到科学带来的喜怒哀乐、带来的“温度”,以“共情”的方式令受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其蕴含的知识。同时,科普剧更应该成为用科学指引人的宣传媒介,通过舞台与时代脉搏紧紧相连、以小见大,从细微处为国家政策宣传服务,从而体现其更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例如《燃之有理》的科学表演,不仅能向受众普及燃烧的科学原理,还能到厂矿、社区,以贴近生活的实验和剧情向特定人群普及安全用火与防火知识,进而让受众认知既要科学用火,也要科学防火的道理,达到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目的。因此,“简明扼要,融入剧情,立意深远”应该是科普剧科学元素在舞台上呈现的方式。

(三)戏剧在舞台呈现中的创新

科普剧是戏剧的一种,其设计和呈现都要符合戏剧创作的范畴,单一地强调、突出科普功能并不能成为科普戏剧的创新和特色,而是应该利用多种戏剧手段,深度挖掘科普元素中的戏剧性并加以呈现,从而达到戏剧呈现方面的创新。

一是以创新思维吸取和融合各类戏剧呈现方式。如前文所述,在科普剧中,科学内容的表达不应限制戏剧的创作呈现,而是要拓展其呈现的维度。从舞台呈现的角度来说,内容和形式没有主次、高低之分,内容即是形式,形式即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因此戏剧中包含的任何表现方式,都可以与科学内容进行灵活的、针对性的融合,呈现出新颖的舞台效果。例如,上海科技馆创作的科普剧《同一个世界》,就借鉴了剪影舞蹈的表演形式,以悲剧的方式宣传了拒绝动物表演的环保理念;江苏科技馆创作的科普剧《神奇的魔法实验室》,则运用了“脱口秀+小品+实验秀”的演出形式,既展现了科学实验的神奇现象,又以喜剧的方式说明了所谓的魔法其实都是科学现象的展现这一道理。就科普剧创作而言,形式不能单一,就创作者本身的素质而言,应该是一位博学的“杂家”,需要不断通过戏剧节、优秀舞台剧等渠道广泛接触和研究戏曲、歌舞剧、话剧甚至行为艺术等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提炼精髓化为己用,才能在面对不同的科普内容时创造最契合的舞台呈现方式,形成科普剧所独有的表现形式。

二是用舞美设计呈现科学之美。对于科普剧来说,除了创造剧中环境和角色外部形象、渲染气氛以外,如何帮助科学元素进行精准的表达并赋予其美学意蕴,是舞美创作所要面对的新问题。我认为可以先从“实际呈现”与“意象表达”两点入手。

“实际呈现”:前文所述,科学实验如“视觉暂留”“焰色反应”“水火龙卷”等,现象都具有天然的美感和趣味,我们只需要放大其反应现象、延长其反应时间、美化设计其实验道具并将实验融入整个舞美设计之中,便可以得到科学与美学的相互成就,从而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和感官冲击。例如在江苏科技馆创作的科普剧《出塞》中,“酒精蒸发遇火燃烧”的实验中点火用的火源我们将其设计成飞天神女手中的红烛,蒸发酒精的锅和炉我们将其整合成一尊青铜大鼎,从而将此实验融入“敦煌飞天神迹”的古典舞美和剧情设计之中。

“意向表达”:舞美设计需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对于难以具体呈现的科学知识、精神、现象,舞美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而后运用艺术与高科技相结合的舞美手段创造出虚实结合的、“替代”的表现方式。例如可以用LED 屏幕播放火箭升空+夸父追日展现航天人不屈、钻研的精神;可以用3D全息投影技术+数控音响技术仿真出汽车进、出隧道的瞬间,用数控灯光技术实时控制光暗明灭来展现“眼睛对光暗交替时需要短暂适应的过程”这一科学原理。在“2022首届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主办的青少年科普盛典”中,科普剧《研学奇幻记》还运用了AR 技术,在现实舞台中加入虚拟恐龙的角色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恐龙时代。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的应用,是科普剧舞台呈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美设计的多种手段和意蕴,可以给予科普元素在戏剧中更多呈现的可能。

三是以“元宇宙”作为科普剧更高舞台的设想与展望。

科普剧的创新发展应该跳出传统舞台的窠臼,在更高的纬度上构建展示平台,从而使上文的各种创新元素在新的舞台上演和绽放。作为信息传输技术、3D图形、X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众多高新技术发展的终极形态,与现实世界共生的数字化虚拟世界——元宇宙则成为科普剧创新舞台呈现的不二载体。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将科普剧创造性地与“元宇宙”深度融合,探索科普剧基于“元宇宙”创新的无限可能。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写的《元宇宙产业链生态白皮书(2022)》将“元宇宙”产业链分为基础设施层、核心层和应用服务层,而科普剧呈现则可立足自身普及科学文化的特色,基于应用服务层中涵盖的功能开展以下的创新思考:一是赋予“科普剧研演中心”元宇宙的属性。以江苏科技馆为例,其正在与“南京江北新区元宇宙生态创新联盟”等机构合作打造基于科技馆的元宇宙展区和剧场,届时先进的3D制作设备、成像设备、穿戴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联盟的产业、人才储备将成为科普剧于元宇宙中创新呈现的强有力支撑。二是引入虚拟游戏的概念。集全国科普行业之力,运用VR/AR/MR、万物互联等技术打造出基于科普剧的开放世界(元宇宙),不仅解决了传统科普剧时空转换难、场景失真、大型科学现象难以展示等问题,而且使受众在虚实世界的交互中沉浸入剧情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与科学的瑰丽和震撼,甚至能让观者在此世界中自主地创造、修改局部场景,参与科普剧的创作和表演,达到万众共创科普剧的奇景。三是打造科普剧数字虚拟明星。江苏电视台推出的国产原创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就引入了全虚拟的场景和人物概念,建立《2060》的“元宇宙”星环城,吸引到当下最热的虚拟偶像加入节目,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电视鸡、无限少女、机甲少女等,甚至是新华社AI 合成主播“新小萌”“新小浩”,也作为特邀记者现场连线虚拟偶像们,开创此类节目的先河。作为科普剧创新的践行者,我们应当运用渲染、动捕、建模等技术创造一位自己的虚拟代言人,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让其自主学习和积累科学、表演等各方面的知识(如ChatGPT、文心一言),运用互联网技术让其穿梭于虚实交互的各种科普戏剧场景之中进行表演、传播和互动,也许等到时机成熟,“她”也可以到《2060》的星环城中去推广科普剧。

总之,科普剧的“影响力”不在流量,不在夸张地宣传,而在于实实在在的内容和呈现的融合创新。吃透科普剧创新开发的本质,创作一部部区别于一般戏剧的精良作品,才能在广大受众心中留下痕迹,得到认可。而这,也是科普剧最终形成产业和市场、形成良性循环的根本基础。乔布斯说:“我一直认为其实在一个艺术家和一个科学家或者最高境界的工程师之间无甚差别。至少在我的思维中这两者从来都是一个概念,他们从来都是异曲同工地追求真理并造福人类的。”始于责任,陷于热爱,终于创新,科学与艺术兼修的科普剧创作者们终将在求真和求美的道路上,触摸不朽。

猜你喜欢

影响力科普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科普达人养成记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天才影响力
戏剧类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