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式情境教学的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初探

2023-07-21王雨静

求知导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水资源情境设计

摘 要:主题式情境教学注重从学生视角出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围绕主问题,设置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项目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和将要学习的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一节为例,探索基于主题式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初中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关键词:主题式情境教学;地理综合思维;初中生;“水资源”

作者简介:王雨静(1993—),女,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区别于2011年版地理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2022年版地理课标在课程目标方面提出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并依据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内涵提出了具体课程目标。地理课程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提升与具体化,四个核心素养分别指向地理学科的不同特性,是学生要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能够解决真实地理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认为,在初中课堂中,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路径便是情境。初中生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向抽象转变的过程,把有趣的、真实的生活情境搬进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获得思考并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因此,笔者尝试运用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模式,改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即在核心主题情境的背景下,基于学生现有水平,从学生视角出发,创设一些与生活相关、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项目式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和将要学习的内容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笔者将以人教版八年级“水资源”一节为例,探讨基于主题式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1]。

一、“水资源”教学内容概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的第三节“水资源”主要探讨人与水的关系,在研究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受到的影响,以及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各项措施。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与本节相关的内容要求为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

意义[2]。

二、教学目标设计

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笔者制订了以下4个教学目标:

(1)阅读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相关资料,归纳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2)结合我国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资料,说出这些地区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

(3)运用资料,举例说明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对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工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4)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珍惜、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情境与问题设计

教材中的“水资源”一节主要包括“时空分布不均”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两部分内容。笔者在本节的教学主题情境设计中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生学习规律,通过奠定基础、强化记忆、追根溯源、拓展延伸等环节,层层递进,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以时政新闻资源、生活化元素,努力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

具体而言,笔者借助了一则新闻创设教学情境:近日,一则题为《中科院院士惊人建议:藏水入疆,西藏的水不再白白流向国外》的文章指出,中国雅鲁藏布江流淌着大量优质的高原雪水,仍没有得到利用,每年流出国境近1400亿立方米,不如将这些水调入新疆,以解新疆之“渴”。并据此设计了如下三个主题以及若干子问题。

主题一—中国“渴”了吗?

问题1:新闻中说中国“渴”了,你认为呢?请选用资源包中的材料,从多方面说明你的观点。

主题二—我为中国解“渴”出谋划策。

问题2:文章称“藏水入疆”可行性较高,按照

“藏水入疆”的设计思路,请你也为我国设计几条解“渴”线路,并说明设计理由。

问题3:怎样才能充分利用河流汛期之水解中国的“渴”?

问题4: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为避“渴”尽一份力?

主题三—畅想新疆新面貌。

问题5:“藏水入疆”施行后,新疆地区在生产生活方面会有哪些变化呢?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思维素养。

四、具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

笔者以课件中展示的新闻导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特点,结合情境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探究。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发在学习讨论群中的新闻链接,扮演新闻播报员,播报这一则新闻。

设计意图:用新闻观点进行情境创设,并结合播报表演活动,能够让学生精准把握新闻内容重点,快速融入情境之中。同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从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探索者,不仅学会,更会学、乐学,真正做到“学进去,讲出来”。

教学环节2:讲授新课

(1)教学内容:“中國‘渴了吗?”—认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

笔者在课前先将部分图片(如世界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对比图、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等)和新闻资料发布在学生互动讨论群中,并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群中的材料包,多方位整合资源,明确自己的观点,进而引导学生在综合分析问题时,认识到我国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水浪费等问题,最后师生一同总结。

学生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思考“中国‘渴了吗?”这一开放性问题,在阅读书本内容,察看材料包中的图片以及相关新闻后,尝试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源,选择并整合能够佐证本组观点的相应资料。接下来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对这一问题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述。最后全班针对“中国‘渴了吗”进行分享交流,教师从旁点评、

补充。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选择佐证各自观点的图片和资料,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在组内与同伴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将会深入了解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进一步增强综合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我为中国解‘渴出谋划策”—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笔者在课件中展示“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以及新闻中的“藏水入疆”示意图(图略),引导学生思考:若不考虑地形、技术等因素,“藏水入疆”是否可行。学生讨论交流后提出,若只考虑水资源的多少,西藏水资源多,新疆水资源少,所以将西藏的水调入新疆可行。笔者先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补充能够印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的材料截图,再提出问题2,引导学生设计几条简易的跨流域调水线路,并说明设计理由。学生小组合作,在“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上画出解“渴”路线,并通过学习平板将成果上传至讨论组。笔者对各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对跨流域调水意义的认识,接着在学习平板的教学平台上展示我国已有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线路动画,引导学生结合书本内容,说出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实例。

随后,笔者以“利用跨流域调水的方法,只能解决我国空间上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那如何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呢?”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并提出问题3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讨论思考后,呈现“长江流量图”“三峡工程图”“小浪底水利枢纽图”“水库调节径流示意图”。(图略)

笔者再提出问题4,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入手,从多方面提出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变水浪费现象的建议。

学生提出,为中国解“渴”,可从多角度着手。如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可缓解空间上水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修建水库可以弥补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的差异;用淘米水浇花、洗完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少用洗涤剂等身边小事,可减少生活中的水浪费、水污染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仿照“藏水入疆”模式图设计解“渴”线路、思考充分利用河流汛期之水解中国的“渴”的办法、列举为生活中能为避“渴”尽一份力的小事三大问题,学生深入探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树立环保意识,逐步提高地理核心素养。

(3)教学内容:“畅想新疆新面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笔者以课件展示新疆的沙漠、绿洲、坎儿井等的图片资料,并将课前准备好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对水的需求量的资料发送到互动讨论群中,提出问题5,引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多角度思考新疆地区在调入“藏水”后生产生活方面会发生哪些变化。在旧貌与新貌的对比中,学生能够掌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生活动:第一,阅读图文资料,小组讨论河流汛期时水资源丰富,枯水期时水资源短缺,其中反映的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何解决。第二,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的水污染、水浪费现象,并提出解決措施。各小组记录并整理讨论结果,派代表在班级进行汇报。第三,阅读教材内容以及相关图片资料,猜想“藏水入疆”后,输入地自然、人文景色的变化,各小组记录并整理讨论结果,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协同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最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能够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一路探索,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同时,在小组活动中人人参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环节3: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并且长期存在的水浪费、水污染现象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这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如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应为解决我国的水问题行动起来,为保护水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活动:各小组将本课所学内容编辑成文字或者以图表的形式上传至平台讨论群中。

设计意图:进一步厘清本节课脉络,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初中生普遍精力旺盛,对外界事物有浓厚兴趣。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本课采用主题式情境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将教学内容重组,引发学生思考。笔者在这堂课中设计了多样的主题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仅能动脑,还能动口、动手,真正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同时,本课的活动始终贯穿人地协调的观念,通过读、选、用相关图文资料,学生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不足之处在于探讨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措施时,部分问题设置需更具思辨性;初中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考虑得不够全面,应更及时有效地指导其思考。

结语

本文以基于主题式情境教学的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为主题,以“水资源”小节教学为例,从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等具体的教学环节入手,探讨了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地理综合思维提升。

[参考文献]

[1]沈忠华.情境·探究·建构: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问题式教学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4):4-6,10.

[2]杨云萍.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以“下渗”微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2):45-48.

[3]王梅.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地理问题式教学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9):40-42.

猜你喜欢

水资源情境设计
不同情境中的水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