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家庭传播的独特气质及其时代价值

2023-07-21田素美

教育传媒研究 2023年4期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家庭文明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文明形态,家庭文化蕴含了丰富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家庭传播过程彰显了华夏文明的独特气质,家庭传播研究对于建构“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及“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家庭传播;华夏文明气质;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文明建设和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的时代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上述精神让我们重思家庭文明建设与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关系,探索家庭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思索家庭文化中包含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重思“家”对于中国人及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探寻“以家为方法”“以家之名”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途径。

“家”,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義。“家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比城邦、国家等中性团体更普遍、更自然、更具永久性的生活单位,是人类安全感、道德心、幸福感、政治智慧的直接来源”。①家是人类情感的归宿,是个人幸福的源泉,道德生成的发源地,政治智慧的重要渠道。家对于中国人更是意义深远。家是儒家终极的源泉。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核心”,是“纽带”,是“起点”,也是“终点”。国学大师钱穆认为“欲研究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必当注意研究中国之家庭,此意尽人皆知”。③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了解中国的家文化才能了解中国社会,进而从个人的“小家”走向“天下”的“大家”。家庭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明形态,对中国社会与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也为当今国际社会解决全球问题提供重要的价值共识。

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家庭文明建设必须以家教家风为抓手,深入家庭内部,聚焦家庭成员的日常实践,在家庭信息传递与家庭关系构建中展开,这一过程形成并传承了家教家风,构建了家庭文化,形塑了华夏家庭文明,这些都是家庭传播的主要内容。因此,无论是加强家庭文明建设,还是讲好中国家庭故事,乃至提炼中华文明的精髓,都必须从家庭传播的视角,研究中国的家文化,探寻其独特华夏文明气质,思索其时代意义,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中国家庭传播的华夏文明气质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华夏文明最深厚的基础和来源。家庭文化是华夏文明最深刻的文化烙印。“家是儒家的终极源泉”“儒家全部学说之根扎在家里边”,④家也是华夏文明传播的重要媒介。家对于中国、中国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使得学界对家的研究从古至今方兴未艾,成果丰硕。学者们从哲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阐述并论证中国家庭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之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学”。传播学从家庭传播的视角展开家庭文化的研究,认为“家庭传播是指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创造和协商意义、身份和关系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如何构建自己和我们家庭关系的方式。⑤在中国,家庭传播主要是指家庭人际交往中,为了共同的生产和生活的目的,利用特有的家庭符号沟通信息,构建并维系家庭关系,形成并传承家风家训等家庭文化的传播活动。家庭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注重人际传播的考察视角。我国家庭传播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及中国人对于家庭认知的深化与中国家庭问题的凸显日益显著。家庭传播研究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基元地位,决定了中国家庭传播研究应采取“以家庭为媒介域”⑥及“关系视角”,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土壤,在媒介技术变革的时代背景中关注中国家庭的日常活动与交往现象,聚焦中国家庭的传播实践,观照家庭传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传统文化里寻找“齐家智慧”,在古今对照、中西对比中总结中国家庭传播的特点与规律,构建中国家庭传播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家庭传播实践,实现家庭传播研究的根本目的,即营造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在中国家庭传播研究中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展现中国家庭传播的独特气质。

(一)“亲亲为大”:中国家庭传播的情感基点

家庭传播以家庭教育、情感沟通、日常生活实践、对外礼尚往来等为主要传播内容。家庭教育是家庭传播的核心内容,家庭其他传播实践都渗透着家庭教育的成分。家庭教育包含四个维度:家国情怀、为人立身(人情世故)、治学修业、兴续家族。家庭传播具有鲜明的情感传播特色,对亲人的爱是一切爱的源泉与情感基点。“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⑦家国情怀主要培养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对家人、家庭、家乡和国家的情感认同、归属感与爱。通过爱家人、爱家庭升华为爱乡土、爱集体、爱国家。家庭教育、家庭沟通及家庭日常生活实践均重情感渗透,以“爱”维系家庭关系,传承优良家风,实现家庭和谐的最终传播目的。

家国情怀的培养始于家庭情怀的培养,以培养家庭情感——“爱”为主题,以“仁孝”为核心铺展开来。“仁孝”体现在对父母双亲的“孝敬”、对家族祖先的敬重及对家庭优秀家风的传承上。“孝”首先体现在对父母的孝敬、顺从与家族荣誉上。《礼记·祭义》中曾子言:“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在家庭传播实践中,表现为维护父母荣誉及社会地位,对父母言语敬重、对父母决定遵从、对父母尽赡养职责等方面。对祖先的敬重往往通过各种祭祖的仪式得到强化,“祠堂是家族祭祀的场所,是家庭‘敬‘忠情感形成的发源地,是家庭‘归属感‘使命感的由来之一。”“祠堂的神圣性,萌生了祭祀之人对祖先的‘敬畏,对家族的忠诚。”⑧“孝”还体现在对家风的传承上。家风是维系家庭的精神纽带,优秀的家风可以陶冶家庭成员的情操,形成积极向上的风貌,维持家庭的兴盛繁荣。优秀家风除了靠家庭成员的日常言行落实传承外,还会通过中国家庭特殊的媒介——家书和家训——得到承载。继承家庭优秀家风是对父母和祖先最大的敬与孝。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⑨对父母的孝和对家庭的爱,还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融洽,家人之间相亲相爱。

家庭传播重视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落实到家庭成员为人处世的传播实践中,遵循“仁义忠信”“谨言慎行”“言行一致”等原则。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应教育孩子从微小之处入手,从走路、吃饭、说话、做事和待人接物开始。倡导“言必信,行必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并以自己日常的言谈举止感化孩子,以身示范。这种重承诺、言行一致的人际传播原则,不仅体现在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上,还体现在和睦家庭关系的构建之中,并且成为家庭成员对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构成优秀家风的重要内容。“爱”是人类最为高贵的情感之一,人性中的至善至爱深深根植于家庭之爱,培育相亲相爱的家风,让家庭成员在生活中感受爱、学会爱,培养起爱的能力,以实现爱自己、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统一。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爱家人才能爱别人,爱家才能爱国,爱国才能爱天下。中国人用心爱家,用情爱人,用仁义兼济天下。如同华夏传播学者谢清果所言:“华夏文明传播侧重人文主义,讲究仁义道德至上,以仁兼济天下,具有‘心传天下的理论特质。”中国家庭注重情感传播的特征是华夏文明在家庭层面的生动体现。

(二)家和万事兴:中国家庭传播的阴阳与和合取向

家庭传播研究以家庭和谐为终极目的,即“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是家庭关系的理想目标与追求。家庭关系是家人在日常的共同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是家庭文化的核心內容。家庭和谐充分体现在“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三大家庭伦理关系上。和谐家庭关系的建构又彰显了华夏文明“阴阳”与“和合”的理念,反映了中国人传播实践的“中庸之道”的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陈国明认为:“中”或“太和”不仅是思想上的,更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主要准则。卲培仁、姚锦云认为,中庸就是在事物的两端之间保持某种不偏不倚的中和平衡,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

中国家庭和谐关系的建构与维护依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的伦理准则,且从家庭延伸到社会,衍生出君臣关系与朋友关系,共同构成了“五伦”关系。君臣是父子关系的提升,移孝作忠,自古忠臣出孝门。朋友关系是兄弟关系的外延,贵在诚信。我国传统社会的家庭是以男性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的家庭,父子关系是传统家庭的主要关系,是家庭伦理的基础,也是一切封建伦理道德的起源。正如近代国学大师钱穆所说:“我国家庭缔结之终极目标应该是父母子女之永恒联属,使人生绵延不绝, 将短生命融入长生命,家族传袭几乎是中国人的宗教安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在家庭传播领域更多地体现了“子对父孝、弟恭于兄、妻顺从夫”的传播偏向,“亲亲”之间突出了“尊尊”,带有深深的华夏礼文化的烙印,体现了传播主体双方的不对等性。中国家庭关系的维系正是靠传统的“礼”文化制约主体的传播行为,以维护“亲亲”“尊尊”的家庭秩序,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和谐家庭关系还体现在夫妻关系之间。“中国家庭伦理以父子关系为主轴,西方家庭伦理以夫妻关系为主轴。”夫妻关系虽然不是中国家庭的核心关系,但却是一切家庭关系的基础,对家庭的兴衰和家庭关系的和睦至关重要。“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周易·序卦传》)“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起源,衍生了父子、兄弟、姐妹关系等,夫妻关系和睦了,才能保证其他家庭关系和顺。

夫妻关系注重“阴阳”与“和合”。“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系辞传下》),只有阴阳和谐,万物才能生存繁衍。只有夫妻双方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才有家庭的稳固和谐。“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传》),只有天地交合,才能化生万物,只有夫妻交合,才有家道的亨通。夫妻之间只有通过交流沟通,互相了解,达到相知相应,才能到达关系和谐。“咸,即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咸·彖传》),“咸”,即交感、感应的意思。孔颖达认为:“此卦明人伦之始,夫妇之义,必须男女共同相感应,方成夫妇。”“比,吉也。比,辅也,上下顺从也,(《比·彖》)”夫妻之间要亲密比辅,互相关爱,相互映衬辅佐,只有这样,才能和顺。从以上《周易》里的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夫妻和谐的过程也经历了一个“交、感、比、辅”的过程。现代家庭,女性早就不是生育的工具和男人的附属品,自由、独立、自强,有更高的人生追究和生命价值,但追求夫妻和谐关系的初衷仍未改变。

(三)爱面子(重家庭荣誉):中国家庭传播的形象维护

中国家庭伦理关系以家庭为本位,以维护家庭利益和家庭荣誉为宗旨,重“家庭面子”。“家庭面子”体现在家庭交往的方方面面,融入家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中,并且渗透到家庭对外传播与交往。“面子”在中国文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民间谚语“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死要面子活受罪”等都是重“面子”的体现。林语堂曾经说:“主帅中国社会运作的三位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可见面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面子”是从人的身体物态媒介“脸”引发出来并延伸到社会交往精神领域的一种媒介隐喻,是人们在长期日常交往中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受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带有鲜活的中国文化烙印。“面子”之于个人就是个人形象,之于家庭就是家庭荣誉和家庭形象。“家庭面子”往往是外人对一个家庭或者家庭成员的综合评价,实质是外人眼中的“家庭形象”。

中国家庭传播具有爱“家庭面子”、重家庭荣誉、维护家庭形象的特征,在传播实践中的突出表现为家庭对外形象的展示与家庭信息对外传播两个方面。在家庭对外形象展现方面,家庭成员的传播实践力求光耀门楣,能为家庭荣誉增光添彩,如家庭成员衣着得体、言语适当、待人接物合宜是“面子”,家庭建筑规模宏大、气势豪华是“面子”,家庭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声名显赫是“面子”,家庭成员孝敬父母、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忠孝仁义更是面子……这些“面子”,一方面为了家庭的关系和睦与家庭(家族)的兴盛延续,更重要的是展示给别人,塑造良好的家庭形象,获得良好家庭声誉和社会声誉。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维护家庭面子,重视家庭荣誉,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家庭成员人际传播的原则和衡量传播实践成败得失的价值标准之一。爱面子、维护家庭荣誉还突出表现在家庭负面信息的隐讳传播上,如中国有句俗语“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信息自身携带的敏感性会提升其关注度与传播速度,引发广泛的社会舆论,严重影响家庭形象与家庭声誉。因此,为了维护家庭的“面子”,对家庭负面信息力求做到“家丑不可外扬”。吴予敏曾指出,“一般来说,家族内部的重要信息,如有关财产、经营、矛盾纠纷等等是对外封锁的;对家族不利的信息,如家丑阴私等更是讳莫如深;对家族有利的信息,如中举、生诞、升官、发财类,则大肆宣扬。家族便是这样,运用复杂的传播活动来自调、自卫并谋求发展。”在“家庭面子”观指导下的家庭传播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家庭对子女及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并传承家庭的优秀家风,形塑家庭成员的“家庭荣誉感”“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荣誉感”,培养家国情怀;另一方面也容易遮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一些固有的矛盾,带来了家庭之间的攀比奢华之风,引发一些社会问题。

(四)礼尚往来:中国家庭传播的恩报意识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际交往尊礼重德,注重“礼尚往来”,讲究“知恩图报”。“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知恩图报”对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礼尚往来”一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尊礼、守礼、懂礼,注重礼仪尊卑的交往秩序,另一方面反映了交往主体双方遵循的“社会交换”原则,体现了中国人的恩报意识。“礼”的本质在于“敬”,“敬”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在“位”和“序”上。为了表现对他人的尊敬和友好,日常交往中注重交往礼仪,即交往次序和程序,给予不同位次的人不同的礼仪待遇,以示敬意。礼尚往来的人际交往原则还诞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礼物)文化”。作为一种媒介符号,“礼物”承载与传递交往主体之间的敬意与善意,构成了中国不同地域与民族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体现在婚丧嫁娶、乔迁寿宴、传统节日等场景,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家庭传播礼尚往来的知识与原则,在家庭传播场域都是通过父母或者祖辈以身示范或谆谆教导辈辈传承,这些礼尚往来的知识与技能,在他人眼中又被视为一个家庭成员良好的“教养”,成为衡量家庭成员德性与家庭教育得失的重要标准,与家庭的声誉紧密联系在一起。

“礼尚往来”还体现了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恩报”观。“知恩图报”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和特征,它反映了中国人的“仁爱”和善良的本性。民间俗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等都是人际交往注重“礼尚往来”和“恩报”的表征。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提倡恩报,孔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真诚正直回报别人的怨恨,以恩德回报别人的恩德。《道德经》六十三章云:“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以德报德”体现了中国人的善良、真诚和仁爱,“以德报怨”更展现了中国人德性之崇高,人格之伟大,心胸之包容。

在家庭传播实践中,父母通过语言与行动教育孩子与人相处以礼相待、孝顺父母尊长,关爱弱小;接受别人的帮助时,牢记他人恩情并且去加倍回报;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时,宽容、忍让甚至以德报怨。世世代代,代际相传中将中国人礼尚往来、饮食思源、知恩图报的文化基因根植在血脉之中,铸就了华夏文明知恩图报的精神标识。

三、中国家庭传播研究的时代价值

家庭传播研究的意义就在于与日常家庭实践对话。从本土国情出发,深入挖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聚焦我国社会变革中家庭传播实践出现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和挑战,把研究议题与我国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以解决中国家庭传播问题为导向,从日常生活实践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全球视野的核心命题,进而凝练出适合中国家庭传播的概念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来表达和理解我国鲜活的家庭传播实践。家庭传播的终极目的是塑造和谐家庭,营造和谐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一)有利于塑造和谐家庭,传承优秀家风,增强文化自信

家庭传播的目的是塑造和谐家庭,“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是中国人古往今来的不变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解放、媒介技术和信息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家庭问题日益凸显,家庭“失和”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家庭“失和”局面,笔者认为应从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中溯本培根,回归人之“德性”,加强家庭精神文明建设,从传统文化里寻找 “齐家智慧”。家庭传播以家庭教育为主要传播内容,以人格德行培养为宗旨,以儒家文化“仁”“孝”为核心铺展开来,春风化雨,以“情”动人,“心传天下”。家是情感的归宿、爱的源泉。爱家,爱家人是家庭教育和人格德行培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化解家庭矛盾、解决家庭问题的重要保证。“孝”即“礼”,“孝”即“敬”,“孝”不仅是家庭传播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家庭人际交往和和谐关系构建的尺度。

(二)有利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社会和谐

我国的优秀家庭文化、优良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凝缩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与和谐家庭的“相亲相爱、向善向上、和睦兴盛”的家庭景象是相辅相成的,其核心文化要素都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和家庭文化中找到根源。我国家庭教育以家庭关系“和谐”为目的,以“仁爱”“忠信”“孝悌”为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源。爱國是爱家的升华,国富是家兴的扩大。爱家才能爱国,爱国才能爱天下。爱是共情的基础,家国情怀是家庭情感的转化与升华,是爱国主义的直接体现,更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保证。

(三)有利于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而以上精神观念很多都是在家庭传播和家庭教育过程中形成或代际传承的,历经时代传播实践日渐深入中国人的血脉与文化肌理,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志。对于家庭传播文化的研究,有利于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志,丰富中华文明的基因库,其精神标识对于当今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与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但是世界并不安宁。家庭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文明众多的精神标识:重“和谐”,讲“仁爱”,强“修身养德”等,可以为全球社会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理论借鉴与精神滋养。“和”不是天经地义的“一团和气”,恰恰相反,是“和”的反面凸显了“和”的价值。邵培仁认为“和”的价值在于“和而不同”与“和合”,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多样性的历史环境和经验造就的,是处理人类纷争的重要方式,是从普遍问题中凸显的普适价值。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并盛赞:“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和为贵”。以上足见中国文化对于“和”与“德”的重视。《中庸》将“德”与“和”关联,将“和而不同”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德”是“和”的基础,“和”是“德”的体现,“和”是最高的德。家庭传播以“和”为宗旨。面对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和”的意义和价值更加重要。今天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共生”交往观和传播观。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寻求“共生”“共赢”“共荣”。在对世界的和平追求中彰显中国的德行与崇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中国人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走扩张主义和殖民主义道路,更不会给世界造成混乱。”家庭传播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构建“和谐家庭”,家庭和谐才能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才能“世界和谐”,为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历代愿景贡献智慧力量。

四、结语

今天我们已经迎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中华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与中国实力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重塑中国形象。中国家庭传播所蕴含的独特华夏文明气质不仅是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重要来源,而且为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加强家庭文明建设、营造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唯有总结中国家庭传播的规律,探索中国家庭传播的华夏文明气质,才能在媒介技术瞬息万变的当下,牢牢把握住讲好中国家庭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应遵循的“传播内容范式的价值维度”,“以不变应万变”,拥抱全媒体时代数字化传播浪潮,助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①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页。

②④张祥龙:《家与孝;丛中西间视野看》,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17年版,第38页、第18页。

③钱穆:《略伦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转引自韩复智编著:《钱穆先生学术年谱 卷5》,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49页。

⑤Baxter, L.A:Theorizing the communicative construction of“family”: The three Rs. In Baxter, L.A.(Ed.), Remarking“family”communicatively,New York, NY: Peter Lang,2014,pp. 33-50.

⑥谢清果:《华夏传播研究:媒介学的视角》,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25页。

⑦王国轩译注:《大学 中庸》,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05页。

⑧田素美:《“家国情怀”:媒介视角下华夏家文化的情感解析》,《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第3期。

⑨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9页、第221页。

⑩李毅弘、戴歆馨:《习近平新时代“好家风”论述: 内涵、价值与建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年第6期。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2页。

谢清果:《华夏文明与传播学本土化研究》,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第30-63页。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692页。

Guo—Ming Chen,Bian(change): A Perpetual Discourse of I 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2008(4),pp.7-16。

卲培仁、姚锦云:《传播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浙江学刊》2016年第1期。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5页。

李桂梅:《中西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特点》,《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89页、第105页、第257页、第163页。

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7页。

吴予敏:《无形的网络》,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49-50页。

王弼:《老子道德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页。

朱秀凌:《家庭传播研究的逻辑起点、历史演进和发展路径》,《国际新闻界》2018年第9期。

习近平:《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都要加强家庭建设》,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217/c70731-26580958.html,2015年2月17日。

谢清果:《共生交往观的阐扬——作为传播观念的“中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6/27/content_5301655.htm,2018年6月27日。

喻国明、张珂嘉:《简论传播内容范式的三个价值维度》,《教育传媒研究》2020年第4期。

(作者系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責任编辑: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