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深化苏青产业合作上实现新突破

2023-07-21王志忠卢晓梅

群众 2023年13期
关键词:苏青对口青海

王志忠 卢晓梅

强化江苏青海对口支援协作,是党中央赋予江苏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现实所需,是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责任所在。今年4月青海党政代表团来江苏考察时,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江苏青海对口支援协作座谈会上提出,要聚焦青海产业“四地”建设,在深化苏青产业合作上实现新突破。

江苏与青海是长期的对口支援省份。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要求,江苏在对口支援西藏拉萨的基础上增加对口支援青海海南州。2011年中央确定江苏将帮扶范围扩大至青海全省。江苏与青海开展对口支援协作以来,特别重视产业合作,将其作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根本之举。支援协作资金51%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对口共建产业承接转移平台、劳务协作平台、人才技术支持平台、营销贸易平台等协作合作载体,推动江苏产业转移、青海产业发展。近年来,青海锚定优势资源,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等产业“四地”为抓手,用好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省部共建等机制,加速迈向具有高原特色的产业高地。践行新使命,苏青两省产业合作要在现有基础上确定新目标,明确新任务,落实新措施,突出新重点,探索新模式,全力实现整体的新突破。

打造产业合作新平台。一是加强园区建设合作。结对共建零碳产业园。由无锡市明确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与青海零碳产业园进行结对共建,开展园区规划、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共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结对双方及江苏国信集团等企业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协作共建各类产业园区。发挥江苏园区建设示范引领作用,从省市县各自层面,一二三各类产业,经济技术、科技创新各个领域,协作共建各级各类园区,促进资源要素向园区有序流动,促进两省产业转移和产业链优化布局有效衔接。完善各类已建园区。加强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类新型平台建设,完善园区的机构、制度建设,调整充实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切实提高园区管理能力和发展水平。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强化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構、企业跨区域实施产学研合作创新项目,促进创新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各类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和科技园区交流合作,共享科技创新资源。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联合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协同推动技术需求信息互换、科技成果共享、创新创业载体互助等工作。三是加强人才智力合作。通过“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等模式,广泛开展人才智力交流合作,帮助培训运营管理人才,以柔性方式吸引更多江苏优秀人才积极参与共建园区的开发建设。

确定产业合作新重点。一是协力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依托青海盐湖资源禀赋,进一步深化两省盐湖化工产业链对接,全面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合作发展锂盐产业,研发锂电材料、高纯度金属锂等系列产品,协同推进钾产业链发展,延伸发展化工基本原料下游产品,有序推进金属镁及镁合金产业、硼化工产业建设,共同谋划布局氯平衡化工产业。二是协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共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强两省清洁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扩大两省清洁能源交易规模,共同推进青海—江苏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协同推进新能源制造业和储能产业发展,支持江苏企业赴青海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和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增链项目,推进两省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融合互促,共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三是协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整合两省优势文化旅游资源,深化“共塑市场、互送客源、同步宣传”的合作机制,鼓励景区、旅行社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相互推介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打造旅游品牌,拓展旅游市场;搭建投资合作平台,引导推进两省投资主体对接,组织文旅企业开展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建立文旅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搭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交流平台,协助做好青海地域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搭建旅游创建互动平台,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交流合作,助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提升生态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完善文旅产品开发和配套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生态旅游发展综合能力。四是协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加强人才、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合作交流,推动青海省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冷水鱼、藜麦、中藏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合作,鼓励引导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青海省建设生产加工基地,配套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物流体系。依托江苏省国际国内农畜产品贸易洽谈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加大青海特色优质产品推介力度,共同打造特色农畜产品品牌。

推广产业合作新模式。一是“江苏企业+青海资源”。围绕苏青产业合作新重点,组织江苏相应企业对接青海资源开发,投资建设产业项目。二是“江苏本部+西部基地”。鼓励江苏企业赴青海投资兴业,由本部派出技术、管理团队,在青海当地建设工厂,招聘工人,组织生产。三是“江苏研发+青海制造”。江苏充分依托科技、人才优势,结合青海产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到青海规模化生产中,携手提高青海制造业水平。四是“江苏市场+青海产品”。组织江苏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与青海农牧企业、个体工商户、农牧民对接,合作生产、加工青海农畜产品,直销江苏市场。

激发产业合作新效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两省分管负责同志每年到协作地区对接,注重具体协调解决产业合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两省牵头部门加强产业合作具体工作的联系沟通,市县层级可参照这一做法。二是完善合作机制。两省主管部门和各专业职能部门要打破行政壁垒,在更高层面上加强产业合作顶层设计,提高战略管理能力,根据区域合作长远目标制订系统资源配置方案,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规划布局、载体建设和招商引资。鼓励苏青企业特别是江苏企业发挥链主主观能动性,打破现有市州、县际结对关系,在苏青两省全域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寻求、选择合作地区、产业和项目,提高产业匹配度,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三是共同推动落实。苏青各省直部门、市州、县都要以《江苏省青海省“十四五”东西部协作规划》确定的“到2025年,助力青海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取得重要进展,特色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为目标,对照今年和以后每年度苏青两省确定的工作安排,在协作资金安排、技术和管理人员选派、产业合作项目落地、各项优惠政策和所有承诺的兑现等诸多方面一一落实到位,为企业家们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鼓励动员他们放心放手投资兴业,一年接着一年干,使每年确定的产业合作项目如期竣工投产,一个个项目及早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一条条完整的产业链条镶嵌在苏青大地上,打造形成具有苏青特色的产业群,为区域协同发展、国家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作者分别系江苏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省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南京工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学科

猜你喜欢

苏青对口青海
大美青海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藏在俄罗斯套娃里的爱
青海行七首(录二)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一代才女苏青的悲剧人生
青海“闯关”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