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音绵绵无尽期(评论)

2023-07-21石凌

椰城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说

作者简介:石凌,甘肃灵台人,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作品》杂志特约评刊员。在《文艺报》《北京文学》《作品》《飞天》《延河》等报刊发表评论文章。散文集《素蓝如瓦》获第五届黄河文学奖,评论集《一川巨流贯风烟》获甘肃省第三届文艺评论奖,长篇小说《支离歌》获第八届黄河文学奖,评论作品获第二届“傅雷杯”全国文艺评论优秀奖、 《作品》杂志铜奖等。

小说是为受难者招魂。读完张满昌的短篇小说《寒日将尽》,我的脑海中冒出这句话。不是吗?像魏七斤这样一个终生未婚,为了一栋房子熬干血汗,死在寒冬腊月的农民,如果不是作家为他立传,谁会记得他多灾多难的一生?有人会说,魏七斤是个虚构人物。但是回首现实,魏七斤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电影《隐入尘烟》里的马有铁、曹贵英,矿工诗人陈年喜和他的工友……他们是这个社会金字塔底的一群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像马有铁、曹贵英、魏七斤一样默默无闻,流血流汗,油尽灯灭,从不发声。有良知的艺术家才会关注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才会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心声,才会一笔一画地描绘他们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看,本文作者张满昌与《隐入尘烟》的编导李睿珺一样,都是有情怀的人。

《寒日将尽》从魏七斤病危写起,可以说是一部死亡进行曲。魏七斤的亲人围绕魏七斤的生死展开回忆与联想,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魏七斤及其家人悲苦悲凉的人生景况。一年前,魏七斤的父亲死于肝癌。魏七斤的母亲是个农村妇女。魏七斤的兄长魏八斤一家在广东打工。魏七斤姐夫张树根一家日子过得恓惶。这样的家庭,人是病不起的。魏七斤的父亲魏震雄就是被肝癌活活疼死的。魏七斤步父亲后尘,“一部分肝脏变黑,一部分,开始溃烂。”肝坏了,唯一的办法是换肝。这对魏七斤这样的穷苦农民而言,难于上青天。

魏七斤的哥哥魏八斤是小说贬斥的对象,他自私,无情,贪占弟弟七斤打工的血汗钱给自己建房,又把弟弟赶出门外。在弟弟病危之际,他从广东赶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拔了弟弟身上的管子,把病危的弟弟搬回镇医院,致使七斤死亡加速,还没回到家就死了。表面上看,是魏八斤无情无义导致了弟弟魏七斤的死亡。实际上,魏八斤也是无奈之举。他深知对于他们这样的穷人家,换肝是不可能的,用药液维持生命,不但不能从死神手里抢回弟弟的生命,还可能拖垮他们这个家庭的其他人。比起兼顾亲情的母亲王仲英、姐夫张树根、堂兄魏浩然等,魏八斤身上没有人情味。这个人物值得深究。因为他半辈子在外面打工,见多了生死,他已经被社会改造成只顾自己缺乏人情味儿的利己主义者。

小说就像剥葱,围绕魏七斤的死,一层一层剥开笼罩在现代农村家庭上的虚假人情。父母无力为长相一般、身体单薄、少言寡语的小儿子魏七斤成家。从延续香火的角度,一家人只保结婚生子的魏八斤。家里要建新房,魏八斤只有四五万元,其余的十多万全是老父亲凭着老脸向同村人借的,魏七斤打工挣的一点钱也被嫂子骗去。父亲的死加速了家庭悲剧。家里早已是债台高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兄嫂处处排挤兄弟魏七斤。兄嫂建房之初信誓旦旦地说,七斤没有成家,他的家就是兄弟的家,将来要给兄弟留一间新房。魏七斤做油漆工挣的钱全都拿回家交给兄嫂,用于建房。最终,他们留给他的是一间狭小的柴草房。魏七斤不甘心活在兄嫂的屋檐下,想建一栋独立的房子。为此,他再次外出打工,直至有害物质把自己的肝脏染黑,郁郁而死。

读完小说,心上像压了一座坟,那种如泣如诉的悲鸣仿佛是听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余音久久,让人回味无穷。

《寒日将尽》里的魏七斤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作为一个现时代的农民,他唯一的出路是打工挣钱,维持生计。魏七斤去城里打工,做的是油漆工,“几十年时间里,不做任何防护,在那个行业摸爬滚打……他大口大口地吸入了多少有害物质!”张满昌像作家萧红写《生死场》一样,忠于生活,一笔一画地记录了当代农民的悲惨遭遇。魏七斤是第一代南下打工者的代表,他们在城市里流汗流血,建起高楼大厦,铺成宽阔马路,铸造钢铁森林……由于没有保护措施,他们的性命说丢就丢了。魏七斤刷白了无数毛坯房,却没有一间自己的屋。当他晚年退回乡间,亲情已经被残酷的现实侵蚀殆尽,父亲死了,母亲体弱,姐姐无力,哥哥无情,他只有死路一条。至死,魏七斤都没有住进自己新建的房子。在魏七斤短暂而多难的一生,先是被资本剥削,再是被兄长剥削。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用在魏七斤身上完全正确。

张满昌把魏七斤的死安排在腊月二十八,大年前夕,是极具深意的。在这个人人渴望温暖与团圆的日子里,魏七斤死了。他像老舍笔下的祥子一样执著,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也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可怜,到死也没有住进自己的新房。

从题材上看,《寒日将尽》是一篇充满悲怆力量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张满昌怀着深切的悲悯之情描述这个被厄运打击至死的小人物魏七斤,可以唤起读者对现实的关注度。然而,从小说布局来看,文中硬伤很多。小说开篇以“魏七斤突然倒下了,这时距离他父亲的死,只有半年的时间。”唤起读者阅读的欲望,后面却一再撇开魏七斤去写他的亲人的所思所想,姐夫张树根、母亲王仲英、姐姐魏岚、哥哥魏八斤……甚至他们已经死去的父亲魏震雄也在后面以活人面孔出现。小说给所有人物施以同样多的笔墨,让他们一会儿自言自语进行内心独白,一会兒围绕魏七斤的病和魏八斤缺乏责任感进行议论,叙述视角的不断转换一度造成主题偏离。小说借用现代主义手法写张树根、王仲英等非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却对病入膏肓的魏七斤的意识流没有关注——这才是作品应该开掘的重点。魏七斤在临死前,在意识模糊的时刻他脑海里会出现幻象,这是回忆与憧憬交织的幻象。如果作品能把这些幻象写出来,魏七斤这个人就丰满了。

另外,从题材上看,《寒日将尽》是一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魏七斤一生都在刷房,临到死却没有住进自己的新房,具有很强的反讽意义。但小说把造成魏七斤悲剧的根源归因于他的哥哥魏八斤无情无义,好吃懒做。这样一来,一个宏大的主题就显得狭小了,似乎造成魏七斤悲剧命运的是他的原生家庭,父母心偏,兄嫂无情。但实际上,魏八斤也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他之所以无情无义,可能与他长期打工中认清现实有关。这一点,作品没有予以关照。

小说人物的名字是有讲究的。作者给主人公安上“魏七斤”显然是为了标识他的独特性,但对其他人的名字没有进行有效地设计。他的父亲叫魏震雄,母亲叫王仲英,姐姐叫魏岚,他们兄弟两人一个叫七斤,一个叫八斤,七斤、八斤肯定是他们的小名,他们的大名叫什么,作品没有写出来。如此一来,其他人的名字显得文绉绉的,两兄弟的名字却土里土气,读后感觉不伦不类。

猜你喜欢

小说
何为最好的小说开场白
小说课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我们曾经小说过(外一篇)
妙趣横生的超短小说
明代围棋与小说
闪小说二则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小说也可以是一声感叹——《寒露寒》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