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管“留白”艺术:从“碎碎念”到“难得糊涂”

2023-07-20束晨晨

幸福 2023年7期
关键词:留白班干部班级

束晨晨

“碎碎念”是闽南语“踅踅念”的音译,形容人说话很唠叨,属于贬义词。“难得糊涂”是表面糊涂,内心明了,是装糊涂,是清官郑板桥的名言,是褒义的,现在人们常用“难得糊涂”作为管理和处事的格言。温柔自有力量,小学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工作辛苦琐碎、复杂多变,许多小学管理者“婆婆嘴”“豆腐心”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讲得多,做得多,生怕学生做不好,做不到,结果出力不讨好,学生不胜其烦,怨言四起。小学生天真烂漫、稚气未脱,小学班级管理人文化,就要给心灵留白,劳心费力,必然是疲于应付。从“碎碎念”到“难得糊涂”,心灵留白,不仅是管理的艺术,也是一种格局。

小学班级管理的“留白”艺术,具体如何操作?

提升班主任的素养

留白有实,留白有局。光有白太空,作为管理者,要想管理留白,留得艺术,就要充实自己。学习是充实,实践也是充实。

小学班级管理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一个好的班主任光有骨不行,还要有血有肉有灵魂,特别是灵魂的高尚——因为教育的成功指向的是人的成全。灵魂的高尚首先离不开书本的滋润,要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温度的班主任,就要饱读诗书,先把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磁场,然后才能吸引住学生,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

提升班主任的素养,不仅要实践经验,更要理论学习。

想做好教师,先读魏书生。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是教育改革的集萃,从那里可以读到班主任工作的许多细节与思想,和谐融洽的师生相处模式,充盈着长者的温厚和师者的智慧。李镇西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爱心与教育》有美丽的教育童话,读来不仅是震撼,更能引发读者的自省,笔者每遇班主任工作难题,常常回顾《爱心与教育》里的故事,反省自己的失策,進而改变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改变着学生的人生。

班主任要想提升有效的沟通艺术,要多看李进成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看罗纳德·阿德勒的《沟通的艺术》。李进成是教育硕士导师、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专家,他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汲取了神经语言程序学这一前沿心理学的理论精华,好学好用,对班级管理工作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看罗纳德·阿德勒的《沟通的艺术》,要多领会其中的倾听艺术,要聚焦于沟通者之外的信息传送与接收。

班主任要想高效处理班级事务,要多看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王晓春是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高级教师。这本书是班主任管理案例研究的范本,所选案例都是小学发生的事情,为教师提供最切实的留白管理的指导。

我们班的晨晨(化名),过去同学们都叫他“小导弹”——不安分的小导弹!站队的时候,他不是拉前后同学的书包就是拉人家的衣角,要么就做鬼脸逗笑,平时,只要有人碰到他,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来找笔者告状,说别人打他。其实,只要别人真的要打他的话,他一定会打回去的,还自称自己是勇敢的人。这让我想到了孔子教勇敢的故事,孔子教冉有,说勇敢是要有勇气;教子路勇敢,说勇敢就是要谦退。笔者又想到了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想到了当下许多名师的心理咨询教学案例。于是,我让晨晨当了路队长,让他在管理别人的同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管别人更是管自己,进而在班上选“纪律之星”“文明之星”等。每次我都要让晨晨说一说评选的理由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努力。这样的安排,就是运用了心理学的力量——想管住自己,就要先提高内心的道德准则,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自我的抨击,有了这样的认识,人也是可以管住自己的。

看书学习不能光看现代人的教育,要注意传承,孔子的因材施教,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我们都要学习,在学习中弘扬,弘扬其精髓。班级管理“留白”,就如国画,在无字无文处自有想象的空间与韵味。在班级管理中,适当的放手,让学生站到前台,让班干部实施管理,让全班同学参与管理,“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心灵”,学生在班级里更容易找到归宿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进步,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榜样参照。

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班主任时常在实施指挥式管理。老师负责布置、班干部直接落实。老师叫干什么就做什么,老师没叫做的从没有主动去做的意识,就像个机器人,一切就按程序走,虽然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但很少知道由结果倒推过程的。这样的管理,表面上看,学生乖了,班级进入正轨了。可是一旦离开了班主任,班干部就不知所措了。这样的班级管理,哪还有后续力量呢?魏书生到外地讲学,班上就让学生管,课就让学生上,考试成绩照样不落伍,那种留白管理,班干部独当一面,班级主人翁意识和服务班级意识浓厚,班干部能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有一定的管理意识、思考方式和管理能力的。

如何才能培养出得力的班干部?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指挥式管理,初期还是要的,但要注意这种指挥,许多时候是在引路,引导班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来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

其次,要学会教练式管理。这一阶段的管理,重在发现,一年级班主任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幼儿园老师那儿了解学生在幼儿园的表现,然后,在班级布置相关的事情,让心中的班干苗子试做相关的事情,以此来测试相关学生是否称职。对于班长一类的重要职位,可以给他们一个代理期,边培养边试用,然后,慢慢地放手。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对每个班干部的职责培训就是其中之一,明确职责,还要对他们相关的管理能力进行简单培训。理论讲解完了之后,我们要带着学生进行实操,从小事上再次讲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把学生的管理意识、思考方式给培养出来。

第三,要学会支持性管理。每个班干部在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也会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每个班干部也未必尽如班主任的意愿,我们要用人之长,想要每个班干部十全十美,不是用人之道。班干部只要能做好份内的事,我们都要支持。至于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指出,含蓄地指出,指出之后,要让班干部自己去思考解决办法并整改落实。这样做的过程,就是要给班干部留足面子,树够威信。即使要换干部,也要换方式间接撤换。如:通过“班干部轮流制”“值日班长”等办法,很自然地让班干部能上能下。当我们感觉到班干部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大胆授权,让他们自行去管理班级事务。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班干部的潜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笔者在培养班干部的过程中,遇到过一个女生,成绩很好,我让她做学习委员,可是她太冷了,同学们向她请教问题,她总是爱搭不理的,她的父母也认为当不当干部无所谓,甚至反感,他们认为,只要成绩好,一好代三好。像这类的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明白:在小学,如果做个班干就落下成绩,未来也是难以应对的。这类班干,可以通过评选“全面发展”之类的激勵,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当然,这类的学生如果本心真的就不想当班干,也不需要强求的。

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样做,班主任的留白管理才不会变为空白。

加强教育团队的合作力

看了《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笔者知道了团体动力学,团体成员的动机,是团体内聚力的重要因素,团体的内聚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该团体的存在与发展。

首先,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小团体,笔者在教学中曾经以“我和他(她)在一起最幸福”为题进行了说话、写话的训练。从同学们的汇报中,可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最需求什么,谁与谁更容易成为小团体,同时,笔者引导这些小团体以不同的主题相互靠拢,对小团体的正能量语言与行动给予肯定、支持、延伸,使小团体自主靠拢大团队。

其次,做好特别人物的教育引导工作,做好特别人物的工作,可以防止不论对错,抱团就上的毛病。笔者在教育中发现所谓的特别人物常与手机、电子手表、网络相关联,教育这类特别人物,许多时候要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家校携手等措施,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要树立“真诚、宽容、尊重平等”的交往原则。一要注意不要让学生认为当了班干,就高人一等,对组员就任意指挥或指责,更不能打着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

第四,协调任课教师,让大家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让团体为共同目标积极奋斗。笔者在班级管理教学中,曾经以“和谐班级我的家”为主题在班级开展了团队的合作力的主题班会,让参会的同学和任课老师观看了动画片。动画片讲述了蚂蚁、螃蟹这些看似弱小的动物,团结起来战胜强敌的故事,告诉我们“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团结起来,即使弱小也能战胜强大。接着让同学用比喻的方法来比喻班级,有的说,班级就像家,有的说班级就像小太阳,每个人都是一束光。有的说班级就像火炉,每个人都像是炭。比喻之后,请同学老师讲述相互帮助的小故事,同时也说出了合作伙伴的的优点和长处,为别人点赞,也为自己点赞,最后达成共识: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聪明比刻苦;不比阔气比志气。

加强教育团队的合作力,要多说优点,这就如绘画中的填实。缺点,点到即止,这就像留白。实与白常在对比中自然显现其意韵,无须去刻意地说破。“碎碎念”的班主任,时常盯着学生的缺点说个不停,学生烦,班干难;有事大家一起扛,一个乐于合作的班级,“难得糊涂”,事缓则圆,天塌不下来。

征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苦口婆心已不是当今社会对班主任老师必要的认可条件了,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借力,有许多事情,班主任解决不了的,家长或家长群能办好。通过家长为班级办事,有时更能使我们远离被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这种班级管理权的“留白”,很能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如何征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第一,定期召开家长会。每学期每个班级一般会开两次家长会,有的班主任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成绩的汇报上。作为班主任更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要引导家长比较全面地掌握孩子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进步。要给孩子以信心,要通过讲座和家长经验介绍,帮助每一个学生鼓足勇气,轻装前进。

第二,要创设亲子共读氛围。要让学生有涵养,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与父母一起共读好书,交流读书的感受,形成家校联合、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推荐学生读好书,要有针对性,在阅读完成后,让家长和学生联手制作一份关于阅读书刊的“共读小报”来进行展示,展示学生的道德修养的进步。

第三,建立家校共育手册。家校共育赋能学生成长,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为了将学生的精力引向正规,我们可以在家庭中推进游泳、足球、篮球、田径等项目的辅助练习。可以联合学校开启家校共育系列活动。如:请心理咨询师为家长开设讲座,引导家长耐心倾听孩子的呼声,为孩子排忧解难,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科学规律、在不同阶段给予孩子有效支持,是家长能提供给孩子的最好的滋养。

征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遇见孩子的同时,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学校和家庭一路风雨同行,相互温暖,温暖的背后是共同的清醒,“难得糊涂”不糊涂!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的“留白”艺术,从“碎碎念”到“难得糊涂”,这是一个“白”“实”相生的艺术,光讲“白”或光讲“实”都是片面的。“提升班主任的素养”是留白的制高点,“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能力”是留白的立足点,“加强教育团队的合作力”与“征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留白的大背景。“白”“实”相生,不可偏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土桥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留白班干部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竞选班干部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不称心的新班级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班级被扣分后
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