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教融合”助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23-07-20陈鹏
陈鹏
摘 要:结合近年来参加和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等大赛经验,将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标准等与专业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赛促教”从凸显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期构建“赛教融合”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赛教融合” 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太原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基于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统一,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升级。持续对标世界技能大赛,重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以“赛教融合”为特色的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为抓手,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应用型、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统一的意义和路径
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按照《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技工院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技工院校培养新时期应用型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做到能够真正把在课堂中、书本中、实践中所获得的各类专业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和创新创业中,更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统一的必要性
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统一有利于应用型技能人才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统一能够重新唤起留存在人们心中的工匠精神。在技工院校中,唤起学生工匠精神的最佳时期是在学生入校的前两年。此时,正值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时期。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有效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职业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自信,激发学生奋斗的热情。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统一能够不断促进学生敬业、专注、创新。要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渊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工院校学生在第3年后半学期参加顶岗实习,这不但增强了学生对职业的归属感,而且在应用专业技能追求产品品质的实践学习中,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统一的举措
1.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
学校构建以“经典红色文化”为主体,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校园文化。将“让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确立为办学宗旨。“使有业者乐业”意在通过技工教育,使学生具有职业操守,胜任并热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从而能够创造未来、造福社会。以鲁班等古代技能大师为载体,将校园道路命名为鲁班道等,教育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发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学场地悬挂中外技术能手的简介,且人物特长与教学场地所属专业一致,以此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学生汲取榜样力量,不断进步。
2.创设工匠精神培育环境
学校非常注重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开展严谨认真、深入一线、崇尚技能、爱岗敬业的品德教育,促使教师成为传承工匠精神的榜样。学校“九色树”思政教育工作室、某某技能大师工作室,定期协同开展“技能成就精彩人生”系列活动。开学初由学校党总支书记开讲劳动教育第一课,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做好开学准备,帮助学生感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学习劳动榜样,用“我”身边技能大师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成长经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技能人才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路径。学生的工匠精神得到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培育。除此以外,通过参观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开设专业社团和第二课堂,进行义务维修和公益服务。举办校园技能节进行专项技能比拼、作品展示等,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升技能、增强职业认同感。
3.搭建工匠精神培育桥梁
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工匠精神培育的切入点,将技能大赛竞赛目标、竞赛内容、竞赛机制、考核标准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
二、“赛教融合”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如今技能大赛已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学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受技能大赛的启示。通过研究技能大赛标准、进行历届技能大赛竞赛试题对比分析等,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嵌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技能大赛项目作为学习任务融合到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之中,赛项考评内容与评分细则融合到工学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赛教融合”不断促进知识型教师向工匠型教师的转变,端正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升技工院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技能大赛涵盖了某项实际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所需的专业知识,这些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必备匠魂和匠技的切入点。不断将省、市等各级大赛相同赛项技术文件与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映射,重新构建与专业领域匹配的课程体系。将技能大赛特色题目作为教学经典案例导入课堂,将案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考核要素转化为教学案例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目标,开展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动起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加快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技能大赛赛项贴近实际,综合性强。可以将技能大赛看成是一个典型的工学一体化学习任务。为了达到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按照竞赛场地规划,完善工作站的教学设施,引进专业主流设备和先进技术,搭建良好的软硬件教学及实践平台,建设内涵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为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提供条件,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转变技能人才培养理念
学校鼓励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大赛的指导,并希望教师多参与其中。通过参加技能大赛,促使教师深入认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学习本专业的前沿技术以及提升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职业发展。通过技能大赛的历练,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弱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加强师生劳动教育,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实现社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与技工教育培养目标的对接。
(四)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技能大赛项目,以任务驱动、团队协作、动手操作等方式开展。任务中不仅包含对先进理论和技能体系的学习,还有对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的训练。这样可以充分撬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促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一环节都充满活力,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赛教融合”的技工院校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近年来,学校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学校坚持将技能大赛作为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组建了技能竞赛的研究团队,探索技能大赛与教育教学之间的规律,发掘技能大赛资源与思政课、专业课程教学的联系,推进“赛教融合”专业课程改革。笔者结合亲自参加、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的经历,以学校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特色及教学目标的完成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省内其他技工院校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范例。
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是制造与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床机械零部件拆装与调试、焊接技术等课程紧密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测量工具,遵循国家标准(GB)或者ISO标准为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藝建立零件和装配模型、工程图纸、设计和工艺解决方案的数字或纸质文件。因此,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通过参加省、市级CAD机械设计赛项的训练和比赛,为其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以赛促教”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
经过技能大赛的洗礼,教师对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课程标准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了较准确的把握。将该课程中涉及装配模型、工程图纸的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便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领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合理创设情境,如在该课程中关于模型装配过程学习可以借助动画实现,把工程图的绘制细分为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文本标注等,按照实际绘图顺序进行工程图的绘制,既侧重实用性,又降低了学习难度,使知识系统化。
将CAD机械设计竞赛中的考核点加以拆分,融入课堂教学中,对竞赛中的案例进行优化,作为项目教学的优质资源,实现赛课零距离,全体学生专业技能得到提升。教师在参与、辅导竞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学内容缺陷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反馈到日常教学中,不断优化课程教学体系。随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结合企业需求,将工程图绘制过程中需要的素质涵养,最新GB/ISO要求等与学习内容对接,把竞赛中的最新案例带进一体化学习工作站,创新爱岗敬业精神、职业规范化训练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实现“以赛促教”。
(二)“以教促赛”助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
根据多年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比赛积累的经验,结合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借鉴山西省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产品设计挑战赛模块中的建模设计方法和在装配环境中产品的设计两项主要考核要点,围绕高级制图员主要岗位能力需要整合教学资源。将竞赛过程与学习过程对接,依托一体化学习工作站设计的“挑战‘固定铰链装配及设计”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此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创新教学方法,在“赛中学”,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中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还培养了其团队协作能力、质量意识等。通过竞赛检验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了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打通线上、课外课堂,提升育人实效。在学校网络学习平台上建立了产品三维建模与结构设计的网络课程,包括匠心匠技微课、操作演示视频、图片、演示文稿、考试真题等。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工程图应用”技能社团活动,拓展赛教模式到第二课堂,师生共同完成具体活动。针对参赛学生,组建专业训练团队,以老带新,聘请企业导师,师徒结对、教学相长,不断转化教学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相融合,为技工院校立德树人开创了新局面。“赛教融合”促使技工院校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两个“融合”共同引领技工院校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相融合,使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培育相融合,使技能竞赛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为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显著提高了技工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人社部发斜角〔2021〕86号)[Z].2022-1-4.
[2]许丹丹,卢珍.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5).
[3]韩晓育.基于“赛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
[4]段金英,张晓娟.“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电气控制技术与PLC为例[J].电子测试,2021(13).
[作者单位: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太原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