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

2023-07-20周云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胜景晚照祖师

周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朗目山普照寺的和尚壹富。

1983 年秋天,我和几个朋友听说朗目山风光秀丽,相邀登上离曲靖城东12 公里的朗目山。当时,还未修通公路,我们沿石喇村后的崎岖山道攀登而上,见不到一个游人,在破败不堪的华严庵中,寻见了唯一一位留守的和尚,他的法名叫壹富。我们看到他孤苦伶仃、一人守着破庙,感慨万千,送了一些隨身携带的糕点,和他亲切交谈,拉近了距离。壹富和尚心情很好,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身世和朗目寺的历史,诉说了寺庵历经劫难,大部分文物古迹被毁的遭遇。随后,他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到荒草丛生的废墟旁,指点着介绍被毁寺庵的遗址,表达出十分惋惜的心情。离别时,他提了一个请求,希望我们向政府提出建议,尽快重建朗目寺,重现朗目山昔日胜景,并说,这是他余生的最大心愿。我们欣然答应了。

壹富和尚不畏艰辛和劳苦,孤身一人坚韧不屈地守护面临毁灭的破庙,他这种大无畏的执着精神,令我十分感动。于是,从朗目山回来后,我查阅了《南宁县志》及一些史料,对朗目山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朗目山以其景色清幽秀美称奇于世,更以佛教圣地朗目寺(亦名普照寺)而闻名遐迩。据史料记载,朗目寺始建于唐朝年间,有一寺五庵,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重建。明清两朝,朗目寺香火最为旺盛,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寺庵内外碑刻匾联琳琅满目,其藏经楼经藏居全省第二。同时,明清两朝都把“朗目晚照”列为曲靖的八大胜境之一,备受尊崇。

遵照壹富和尚的请求,我利用与当地政府有关领导交往的时机,提出了重建朗目寺的建议,还创作了一篇题为《朗目晚照》的文章在《曲靖报》发表,介绍了昔日朗目胜景,呼吁重建朗目寺,开发朗目山旅游景区。随后,这篇文章又在《春城晚报》发表。

1986 年秋,我从原县级曲靖市的一位领导那里得到准确消息,开发朗目山旅游景区已列入市里的发展规划,即将做前期的准备工作。我感到十分振奋,邀了姓卢的一位朋友,赶到朗目山。我俩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他激动得眼泛泪花,满怀深情地说:“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朗目山风景区的建设,从1990 年开始,正式拉开了重铸昔日辉煌的序幕,采取政府拨款、单位和个人捐资的办法,筹集了巨额资金,先修通了由山下石喇村至山顶的公路,修建了从山脚至白云庵的1442 级石台阶,方便群众上山游览。新建了观景亭、袈裟亭两个景点,而后修建寺庵建筑群。到2004 年4 月新建的朗目寺竣工,历时15 年,寺庵建筑群全部建成。此后,政府又连续多年投资完成了十余个续建项目。

如今,新建的寺庵依山势由低向高形成体系,坐东向西。第一平台上矗立着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第一山”的石碑,碑后是新建的天王殿,向上依次为华严殿、白龙殿、朗目寺、云岩庵、祖师殿。

从山顶的祖师殿下来,沿石阶可领略朗目山千姿百态的风光,漫山遍野乔灌花草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千年的苍松古柏突兀挺拔,高十余米的古玉兰繁花似锦,到处野卉争艳,鸟语花香,顿生恍入仙境之感。

今天胜景重现,令壹富和尚的梦想终于实现,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

猜你喜欢

胜景晚照祖师
府河晚照
灵山胜景
达摩祖师
晋阳胜景
晚照
花间晚照
涟漪照晚
刺桐胜景 知多少
库车克孜利亚胜景
发扬沩山灵祐祖师的“水牯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