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体验式”大班绘本故事表演的组织策略

2023-07-20冒诗棋

幸福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体验式绘本家长

冒诗棋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在儿童认知心理学中,阐述幼儿在大班阶段,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阶段,可是由于自身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的限制,使得他们无法准确、快速地理解生活中显而易见的道理,因此需要教师使用一种具体、生动的方式,将这些道理进行简化,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而绘本故事表演作为现阶段十分受欢迎的课堂形式,它以角色扮演、语言对话和表情转变等方式,吸引幼儿的视线,并引导幼儿参与其中。

“积极体验式”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体验式教育依照“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生命并提升生命的本质,该教学方式所关注的并不是幼儿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是否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积极体验式”教学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它要求的是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拥有一定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施高质量教育。

“积极体验式”教学的第一个特点是主动性,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保障,积极体验式教学着重强调幼儿的主动性,若是幼儿缺少足够的主动参与欲望,那便无法产生深刻的学习体会,积极体验教学很容易演变为被动教学。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多的向幼儿传递记忆知识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幼儿在接受知识时的实践性,积极体验式学习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幼儿若是一味接受理论知识,便很难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第三个是过程性,积极体验式学习的开始是体验,而体验是学习过程开始的基础,通过自身的体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感悟,推动幼儿个体的长远发展。第四个特点是深刻性,积极体验式学习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加深刻的印象,因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自身的能力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一旦幼儿彻底理解这部分知识,便很难忘记,特别是在情感上的体验,会令幼儿终身难忘。

“积极体验式”大班绘本故事表演的组织策略

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体与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他们对表演、学习与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差距,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绘本教育时,需要为幼儿提供耐心的指导与帮助,并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帮助幼儿使用自身的触觉、听觉与视觉,理解教师所传达的信息,让幼儿仿佛进入了在绘本所打造的故事场景中,并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与学习能力,使幼儿拥有主动参与的欲望。教师若想保障绘本故事表演的效果,首先便是需要幼儿拥有主动参与的兴趣,并通过表演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教师可以把绘本故事中趣味性的选段为幼儿进行讲解,增加故事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表演欲。其次需要教师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和口语,为幼儿进行示范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模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最后,教师可以为幼儿播放一些与绘本故事相关的视频选段,帮助幼儿强化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幼儿进行《彩虹的尽头》绘本表演时,教师可以在表演开始前,使用班级内的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相关的视频,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接下来教师可以将故事表演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獾与狐狸结伴寻找自己的宝贝;第二阶段是狐狸与獾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了松鼠;第三阶段是狐狸与獾遇到了花仙子;第四阶段是鸭妈妈和鸭宝宝相遇;第五阶段是狐狸和獾遇到了兔爷爷和兔奶奶;第六阶段则是回忆之前发生过的一系列事件。教师为参演的幼儿分配好适合的角色,并引导他们沉浸式体验故事人物。而对于没有参演的幼儿,教师可以和这些幼儿一起准备表演时需要使用的道具,锻炼幼儿的二次创造的能力,保证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活动过程中。

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为幼儿筛选合适的绘本

教师在开展绘本表演前,应当选择能够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绘本故事,并且幼儿能够快速理解故事梗概,丰富幼儿的表演过程。教师在筛选绘本时,应当尊重幼儿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比如选择图画较多的绘本故事让幼儿进行想象,通过这类绘本鍛炼幼儿的想象力,并通过绘本表演帮助幼儿拥有完整的表演与学习过程,使幼儿能够深刻理解绘本故事中的内容。教师在选择绘本故事时,应当选择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故事,为幼儿改变阅读目标,保障幼儿现阶段的阅读目标与幼儿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发展要求一致,能够符合以上要求的绘本,才能够给予幼儿完整的学习过程,并帮助幼儿深刻理解绘本故事中的人物与故事内容。

对于大班幼儿来讲,文字充足的绘本故事,他们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故事内容,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表演效果,因此《谁动了我的大饼》这个故事,可以作为教师的第一选择,这个故事风趣幽默,且难度适中,故事中设置的矛盾冲突符合人物的行为逻辑,让整个故事充满了悬念,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实他们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为幼儿分配演绎角色,并在表演前引导幼儿阐述故事内容,保证幼儿能够充分理解故事主题。幼儿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回忆故事内容,促进他们对于绘本故事的理解。

重视幼儿在绘本表演中的语言状态

在幼儿教育阶段实施绘本表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并帮助他们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鼓励他们能够敢于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拥有充足的表达机会。

比如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幼儿共同表演《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针对故事中母亲与兔子之间的温暖行为,引导幼儿回想现实生活中与母亲相处的真实细节,并尝试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意。教师这时通过模仿绘本中母亲角色,与幼儿进行对话,幼儿们逐个模仿绘本故事中兔子的语气、动作和语调,将自己的意识带入到绘本故事中,仿佛自己就是那只小兔子,不仅呼应了故事整体的主题,还可以激发幼儿主动表演的欲望,并通过表演深刻体会到母亲在自己身上倾注的关怀与爱意。教师在绘本故事的表演过程中给予幼儿耐心的指导与帮助,以免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出现无法沉浸、忘记故事内容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对于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问题,教师需要进行记录,并及时纠正,强化幼儿对错误的影响,避免再次出现。教师还需要在表演结束后,通过相同的语境帮助幼儿深化语言表达方式,使幼儿能够对自己产生的表达错误留下深刻印象。

与家长进行配合,推动绘本剧表演的发展

教师将家长带入到绘本剧的演绎过程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欲望,并加深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推动亲子关系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师为调动家长参与绘本故事的创作与表演,可以在班级内开设亲子剧场,家长坐在台下观看幼儿的表演,在表演结束后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表演的是与家长共同参与制作的绘本故事,会呈现出怎样的表演效果。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绘本故事的创作,这样的方式符合积极体验式教学中的实践性,幼儿通过在课堂中的表演过程,在脑海中拥有足够的故事基础,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以生活中的细节为故事的主要内容,与幼儿进行绘本故事的创作,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家长也能够通过幼儿的故事编撰过程,了解到幼儿现阶段的学习情况与认知情况。通过家长与幼儿的创作,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到幼儿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教师这时也可以与家长进行教育工作的交流,共同商讨适合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并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信与鼓励,并陪同幼儿共同面对挫折与挑战,推动幼儿的正向发展。

教师利用积极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深化幼儿的学习过程,并引导他们进行绘本故事创作与表演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绘本故事表演呈现出最佳的教学效果,带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高新区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体验式绘本家长
绘本
绘本
绘本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