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梦家佚诗《忆别》

2023-07-20汤志辉

书屋 2023年7期
关键词:马鞭副刊巴金

汤志辉

在查阅民国时期的报刊时,笔者辑得陈梦家一首佚诗。诗题为《忆别》,发表在1932年10月21日出版的《河南民国日报》副刊《平沙》第十三期上面。诗照录如下:

忆别  陈梦家

(一)

我记得我依依在古城迟留,

只是人生相聚终难久;

临别时分,我只有让泪儿流,

我的心兒跳,我的身儿抖。

(二)

那晚我俩最后踯躅在街头,

你将要东去,长久的分手;

我怨恨这将不幸是末一回,

你安心说我们要再相会。

(三)

再相会难知在什么时候,

你我谁不跟着命运走?

浮萍原只是随着风向飘流,

偶然结伴,不亲也不相仇。

(四)

我容忍着轻轻道一声:“珍重!

像我一样将你记在山中。”

我跨上马鞭着往滚流的江边,

不再回首,回首望你的脸。

《平沙》为《河南民国日报》副刊的一种,1932年创刊于开封,由平沙社主编,实际主编为于赓虞、汪漫铎、叶鼎洛,每星期五出版。撰稿人有沈从文、巴金、杨晋豪、陈瘦竹、陈梦家、罗慕华、梁镇、庐隐、常任侠、程千帆等。目前所见出至1934年9月24日第三卷第四期,中间一些期数亦不连续。该副刊于1936年4月10日出第三卷第十九期,又为复刊第一号,由叶鼎洛主编。

汪漫铎在创刊词《平沙声响》中介绍:“几个人,碰到一处,因为执笔的习惯,便合拢来办刊物,随便捏名叫平沙。平沙,无特殊意义。不一定象征开封,不一定象征河南,也不一定象征到黄河流域,更无那大野心把范围扩大到中国或世界。……我们的目的是:严肃地写点文章(不管小说,戏剧或诗歌),正确地作些批评,一点小品,一些杂感,也愿在平沙面上献出来。写文章的人,除了在开封的鼎洛,赓虞,履谦,了且,兆晖以及其他的几个朋友外,在北方有从文,彦祥和沉樱,南方有巴金,盈昂和铁民。对于外来的可用的稿件,我们也不愿拒绝。”可见,《平沙》副刊是几个文学旨趣相近的朋友一起创办的,没有特定的意涵,只要对文学态度是严肃的,皆可成为作者。正因此副刊的作者范围相当广泛,南北都有,而且不乏沈从文、巴金、陈梦家这样的名家,这当然与主办者的约稿有一定关系。可惜的是副刊办的时间不长,没能在中原地区造成更大的声势。

陈梦家为什么会在开封的《平沙》上发表诗歌,估计与主编之一汪漫铎有关系。1931年,汪漫铎曾在南京创办《创作月刊》,陈梦家是主要撰稿人之一,在上面发表了四首诗歌。杂志只办了四期,陈梦家每期都有诗歌发表,可见与主编汪漫铎关系很不错。值得注意的是,《创作月刊》上的作者也有不少后来在《平沙》上发表文章的,如沈从文、沉樱、马彦祥、巴金、陈瘦竹等,陈梦家只是其中之一。这么说,《平沙》副刊的作者应该有不少是汪漫铎从南京带到开封去的。《忆别》这首诗歌发表的时候,陈梦家已经在北平。

《忆别》具体写于什么时候,诗人没有在诗末记录,因此很难确定。但根据诗的内容可略作猜测。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回忆与情人分别的诗歌,从第一节“我的心儿跳,我的身儿抖”,第二节“那晚我俩最后踯躅在街头”以及第四节“不再回首,回首望你的脸”等诗句,可以判断诗歌记述的是诗人与情人在古城依依惜别的场景。重要的是第四节“我跨上马鞭着往滚流的江边”这一句,很可能是在讲述1932年2月陈梦家在“一·二八”淞沪会战后赴上海前线支援抗战。一般赴战场才会用“我跨上马鞭着往”这样的句子,这里的江边很可能是指黄浦江,指代的就是上海。那么,这首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诗人在出征前夕,因对未来生死未卜,故与情人依依惜别,抒发了留别之情。

猜你喜欢

马鞭副刊巴金
海上日出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做马鞭 甩马鞭
途经犀牛潭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如何正确认识党报副刊的作用
小巴金“认错”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