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期刊专业化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2023-07-20胡晓丹焦欣渝刘砚哲杨蕴力史永超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3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转型发展

胡晓丹 焦欣渝 刘砚哲 杨蕴力 史永超

[摘要]在信息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大环境和新媒体的倒逼,以及我国科研实力迅速增强和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科研产出和论文数量激增。当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未能很好地满足学术成果发布的现实需求,存在出版零散、不具规模、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期刊,由此填补国内空白,专注于前沿学科细分领域的新刊不断涌现,一些综合类科技期刊开始追寻和聚焦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定位细分市场,发表和传播领域内学术成果,《合成生物学》即在此背景下产生。文章结合《合成生物学》的创办实践,从刊名确定、组建编委会、强化选题组稿、全方位宣传推广方面探讨科技期刊专业化转型发展的策略,以提升期刊的品牌声誉。

[关键词]期刊创办;《合成生物学》;学术期刊;转型;发展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的迅速增强和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产出和论文数量激增。虽然我国科技期刊品种数量不断增长,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但是仍存在出版零散、不具规模、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足等问题。同时,我国优秀科研工作者不断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投向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这促使中文科技期刊不得不思考如何成为国际交流和为科研服务并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播载体[1-2]。笔者统计整理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发现,2019年更名期刊有137种,2020年更名期刊有142种,2021年更名期刊有132种,近5年更名期刊数量合计占期刊总量的10%左右。期刊的名称是期刊的性质、定位和出版宗旨等的综合体现,期刊更名也就意味着期刊发展方向的变化和选择[3]。

同时,我国对科技期刊发展的扶持政策不断出台。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既给出了行动纲领,也给出了实施路线图和明确的培育对象,并提出要在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命、材料、医学等基础和优势学科领域,遴选一批优秀期刊并推动其做精做强,以及在信息、制造、能源环境、空间、海洋及生物医学等新领域优先布局,打造科技出版竞争优势。这可填补我国科技期刊在世界期刊群中的空白,对应国家的基础研究方向[4]。这些都为科技期刊的创刊和转型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一些综合类科技期刊追寻和聚焦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定位细分市场,发表和传播领域内学术成果,《合成生物学》即在此背景下产生。文章以《合成生物学》的更名转型为例,对期刊更名的选择和更名后在编委会的组建、稿源的组织、期刊的宣传推广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其他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一、刊名确定,期刊定位抓准领域空白

《生物产业技术》是《合成生物学》的前身,其创办十余年一直未能被我国中文和科技核心等重要名录和数据库收录,同时其作为资讯和新闻类期刊资源相对有限、优势不明显,发展举步维艰。合成生物学既是一门“汇聚”型新兴学科,又孕育颠覆性的使能技术。它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融会工程科学原理,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重编改造天然的或设计合成新的生物体系,以揭示生命规律和构筑新一代生物工程体系,被喻为认识生命的钥匙(建物致知)、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建物致用) [5-6]。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合成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有望掀起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既是生物制造的底层关键技术,也是未来生物经济实现的重要支撑,并被广泛认为是改变未来的颠覆性科学技术(开创生命科学新纪元、驱动生物技术升级发展,与其他学科领域交叉催生各种新研究方向)。

合成生物学在国际、国内受到极大关注,研究进展非常快。我国合成生物学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实力,且国家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支持。2018年,科技部开始组织发布“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连续5年共计投入20多亿的科研经费。2021年,科技部发布“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重点专项项目申报指南[7]。为了适应国家在该领域的重大需求,弥补该学科在我国中文科技期刊领域的空白,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重要科学家的建议和主办单位的支持下,2020年《生物产业技术》被批准更名为《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创刊后成为我国唯一专注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中文科技期刊。

二、组建编委会,促进提升学术期刊质量和影响力

编委会在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期刊更名工作的重要一环就是编委会的重组,创刊编委的科研水平、专业素质和全球视角决定更名创办的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8]。《合成生物学》创刊后的第一届编委会是由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142位科学家组成的大编委团队,其中包括15位院士,且兼具指导委员会和国际编委。他们在期刊创刊后发挥着巨大作用。第一,编委会可帮助确定期刊发展定位和战略。編委中不乏战略科学家,其不仅能够预测学术热点、指导办刊,更有能力确定期刊发展的定位和战略。比如,《合成生物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先恩研究员(原科技部基础司司长)就将该期刊定位为“中国合成生物学研究者的家刊”[6]。第二,编委会是撰稿、组稿、审稿主力军。编委是期刊优质稿件的源泉,不仅亲自撰稿,还会帮助编辑部约稿、组织专辑,这对提升期刊质量至关重要。同时编委作为专业水平较高的审稿专家(包含小同行评审和编委终审等),能够高效地帮助作者提升论文质量,另外编委还会推荐其他优秀学者成为期刊编委、审稿人等。第三,编委会助力期刊宣传,提高期刊显示度和影响力。编委在讲座报告、微信交流群、朋友圈中分享期刊动态和文章,在课题组研读讨论期刊文章、对学生提供发文指导等,都是有效的期刊宣传手段,能让更多学者和读者认识、了解期刊。

三、强化选题组稿,激发高质量稿源的源头活水

组稿是科技期刊提升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徑,特别是新创期刊,必须大力依靠编委组织优秀稿件[9],不断加强选题组稿工作。《合成生物学》在创刊号时邀请了8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期刊题词,并邀请期刊指导委员会成员为期刊撰写寄语,另外,国际上的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科学家也接受邀请为创刊号撰写文章。科技期刊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专刊和专辑方式的组稿方式。《合成生物学》在创刊的第二年开始探索以期为单位的专辑组稿形式,从期刊主编作为特约编辑组织“半导体合成生物学—DNA存储”专辑,开启多期专辑的出版,具体如表1。

另外,结合合成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和行业发展情况,《合成生物学》还特别注重对合成生物学安全伦理、国家相关科研政策和法规、行业成果转化和专利等情况进行报道,契合和践行作为中国合成生物学智库期刊的定位。

四、全方位宣传推广,立体化推进出版融合发展

科技期刊应以内容为王、以质量取胜,在保证科学性、专业性和品牌价值的基础上,适应信息数字化趋势,借助多媒体传播手段进行宣传,实现期刊及中国学术研究的传播与发展[10]。当前,《合成生物学》积极推进“拥有自己的网站+借力大型数据库网站及各类开放平台+全媒体传播”布局,如建设期刊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制作期刊创刊宣传片,在今日头条开设“合成生物学”头条号,网络首发实现单篇出版,通过邮件推送期刊内容等。除了加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大型公共平台,《合成生物学》还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预印本平台邀请加入,在创刊后的第二年即被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库收录,于2023年再次被CSCD收录并进入核心库且在同年被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AS)收录。

目前,《合成生物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多次入选领研网等组织的“全球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力榜”(近期排名142位)和“中国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力榜”(近期排名41位)。由于《合成生物学》重视封面设计和封面文章的宣传,2021年和2022年其连续获得中国期刊协会组织的“‘方正电子杯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的优秀封面设计和优秀版式设计奖项。2022年,《合成生物学》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另外,其重要的新闻和专辑内容还得到合成生物学领域微信公众号“大V”如“遇见合成生物学”“再创”“生物世界”等的大力转载。2022年,《合成生物学》开展作为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的会刊优秀论文的评选等,通过数据遴选、编委评选、公开投票等环节进行评选,其中公开投票环节的微信公众号推文阅读量超过1.2万。在我国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科研论文数量激增的大形势下,建设世界一流期刊势在必行,中文学术期刊的发展也任重道远。《合成生物学》只有与时代同行,促进科技、出版、文化融合,在内容、出版、传播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多维度开拓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11]。

五、结语

2000年是中国合成生物学元年,伴随中国合成生物学学科和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合成生物学》期刊应运而生。《合成生物学》国际化中华顶级合成生物学期刊和中国合成生物学顶层设计智库核心媒体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合成生物学》服务学科和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角色和战略地位。《合成生物学》创刊以来,在选题组稿和组织重要专辑、质量控制、传播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未来其需要进一步优化办刊理念,尝试更多新技术和新手段来推动期刊发展。《合成生物学》也需要与合成生物学领域科技界、产业界等多方主体协同合作,以提升期刊的综合发展能力,实现科技期刊服务学科发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莫弦丰,葛华忠,郑琰燚,等.更名学术期刊转型期影响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7(10):47-50.

[2]叶红波.高校综合性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精品化发展:基于《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的案例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1):1206-1210.

[3]秦洁雯,段艳文.从2015年度期刊创办和期刊更名看我国期刊发展趋势[J].科技与出版,2016(03):23-25.

[4]郭伟.完善培育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持政策[J].中国传媒科技,2020(10):30-32.

[5]张先恩.中国合成生物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9(12):1543-1572.

[6]张先恩.从生物产业技术到合成生物学:传承与创新:寄语《合成生物学》创刊[J].合成生物学,2020(01):4-5.

[7]钱珑,沈玥,元英进,等.DNA数字信息存储:造梦、追梦与圆梦[J].合成生物学,2021(03):303-304.

[8]雷莉,沙逢源,路红,等.科技期刊编委会建设与作用提升[J].科技传播,2022(03):20-22.

[9]魏莎莎,余党会.以期为单位特刊组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报编辑论丛,2020(00):632-636.

[10]周波.学术期刊的专业化转型与发展刍议[J].传播力研究,2018(28):92-93,102.

[11]肖宏.冲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练就四大能力[J].科技与出版,2019(10):29-34

[作者简介]胡晓丹(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合成生物学》编辑部主任兼执行副主编,副编审;焦欣渝(1978—),女,重庆人,《合成生物学》编辑部编辑;刘砚哲(1981—),男,河北邢台人,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杨蕴力(1996—),女,河北衡水人,《合成生物学》编辑部编辑;(通讯作者)史永超(1967—),男,北京人,科技导报社副社长,副主编,编审。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转型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