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围产期的常见疾病简述

2023-07-20姜巧云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7期
关键词:常见疾病围产期奶牛

姜巧云

摘要:在奶牛的养殖过程中有一些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这些环节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才能使得奶牛的生产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中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就是一个节点,一旦养殖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能量和蛋白负平衡、低血钙和免疫抑制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每一个都会引起围产期疾病,从而使得养殖场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良好的围产期管理可以降低围产期疾病,提升奶牛饲养的效果和生产性能,这就要求广大奶牛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饲养管理,尤其是在围产期,必须严格地采用科学方法,才能在养殖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将针对奶牛围产期可能会出现的常见疾病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旨在可以给广大奶牛养殖场提供一种思路和参考,以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围产期;奶牛;常见疾病

对于很多牧场而言,提高围产期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降低死淘,降低疾病發病率和经济损失。有方法可以估算改进措施的经济收益,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牧场管理者需要不断地找到新方法来提升围产期管理,包括更好的饲喂管理,更好的日粮制作,更多的关注舒适度、饲养密度和围产牛所面临的环境,改善围产期管理可以对牧场管理、奶牛和可能的经济收益、牧场整体收益有显著影响[1]。

1 奶牛围产期

1.1 奶牛围产期阶段划分

通常认为围产期是从产前3周到产后3周,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时间段。但是,逐渐明确的是围产期至少是从干奶期开始直到产后1个月。因此,围产期是90 d,甚至更长。在这期间,奶牛管理、营养和保健会显著影响到泌乳期能否成功。因此,这意味着围产期包含整个干奶期和产前的青年牛以及新产阶段,奶牛在这个阶段会有明显的应激,这为奶牛在接下来泌乳期的健康、未来的产奶量和繁殖表现做好准备。

奶牛在围产期经历显著的激素、代谢、免疫和生理变化,胎儿会在奶牛妊娠后期快速生长,奶牛需要乳腺发育和初乳生成,奶牛需要分娩,胎衣和子宫脱离并排出胎衣,奶牛要开始新的泌乳周期。因此,奶牛大部分的疾病出现在围产期并不意外。而且,围产期管理不好会导致繁殖问题、乳房炎和蹄病等疾病,很多奶牛在围产期被淘汰。

1.2 奶牛在围产期经历巨大的代谢变化

围产期奶牛子宫和胎儿以及乳腺和免疫系统对葡萄糖的需要大幅增加,激素水平变化明显,采食量出现巨大变化,奶牛要适应钙的需要量和随之出现的亚临床低血钙,风险很高,而且免疫会受到抑制。

为了适应这个阶段的变化,奶牛通常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节省出来用于满足妊娠和乳腺的需求。在围产期,奶牛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量增加,体脂和体蛋白动员增加,从而满足围产期能量和蛋白的需要量。

1.3 围产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

围产期疾病发病率的调查表明,泌乳早期和围产期疾病发病率普遍很高,比如乳房炎发病率很高,胎衣不下、子宫炎、产褥热和真胃变位都是围产期的代谢疾病。而蹄病会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泌乳期。

2 奶牛围产期问题

有很多原因造成奶牛围产期问题,但是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引起问题,它们分别是能量和蛋白质负平衡、临床或亚临床低血钙,尤其亚临床低血钙的影响更大。另外,还有免疫抑制,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前两个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它方面,比如激素变化、应激管理和营养缺乏(缺乏硒和VE)影响。

2.1 能量负平衡

能量用于奶牛的维持需要、妊娠后期胎儿的快速生长、初乳生成、产奶和乳糖合成等功能。另外,能量对于维持免疫功能非常重要,所以处于能量负平衡的奶牛更容易出现免疫抑制。产犊前后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是造成能量负平衡的部分原因。如果生理系统对能量负平衡的应答在干奶期下调,那么奶牛可能无法应对分娩和泌乳早期突然增加的能量需求。这意味着干奶牛的饲喂对奶牛能否应对泌乳早期的能量需要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能量负平衡的临床表现是酮病、脂肪肝、产量下降和免疫抑制,免疫抑制会造成胎衣不下、子宫炎、乳房炎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发情延迟,死淘风险增加。能量负平衡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这些问题也和蛋白负平衡相关,尤其是围产期给小肠提供必需氨基酸。围产期奶牛采食量变化情况显示,随着产犊的临近,采食量逐渐下降。在产犊前2 d,采食量突然下降,即使奶牛在产犊后采食量快速增加,但是依然会有一个能量负平衡的最高点。相对于能量摄入,奶牛不得不动员体脂参与能量代谢,这需要让奶牛能够正常的应对能量负平衡[3]。

2.2 低血钙

低血钙是奶牛产犊时的常见问题,与干奶牛和新产牛不恰当的营养管理有关。有时会造成临床型产褥热的发生,可能会造成奶牛死亡。但是,发生率非常高的亚临床低血钙对奶牛造成的长期影响更大。亚临床低血钙可能会造成免疫抑制、胎衣不下、子宫炎,最终导致产奶量下降和繁殖表现差。低血钙非常普遍,所有奶牛在产犊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低血钙。如果严重会抑制采食量,使奶牛从日粮中摄入的钙更少。如果在干奶期,不合适的饲喂可以让奶牛机体的钙代谢迟缓或者关闭,那么奶牛很难应对新产阶段突然增加的钙的需求。大约10%~50%的奶牛在产后10 d内会出现低血钙,这是奶牛在干奶期常见的情况。同时,镁在骨钙动员溶解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果奶牛处于低血镁状态,那么激素受体系统也不能正常运转,这会使奶牛更难动员骨钙溶解。因此,对于干奶牛和新产牛,日粮中镁的含量也很重要,尤其是和日粮中钠和钾的含量有关。

2.3 免疫抑制

围产期奶牛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这是造成围产期疾病的重要原因。首先,胎衣脱离子宫是一种免疫反应,免疫系统攻击胎衣和子宫连接的部位,从而造成胎衣和子宫脱离,胎衣排出。如果免疫系统受到抑制,胎衣和子宫无法完全脱离,增加胎衣不下的风险,造成子宫炎[4]。此外,免疫受到抑制的奶牛患乳房炎、呼吸系统疾病和任何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更高。能量摄入低会降低机体免疫应答,因为免疫系统需要能量。低血钙和低血镁也都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功能。应激激素皮质醇含量高也会抑制奶牛的免疫系统。因此,前两个因素可以使第三个因素变得更糟糕。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免疫抑制,比如硒和VE含量低会直接抑制奶牛的免疫系统功能,因此在围产期奶牛上要供应充足。另外,奶牛在围产期经历的其他应激也会引起免疫抑制,绝大部分会降低采食量,比如舒适度不好、严重的冷应激或者热应激、饲养密度大、环境脏这些都会抑制免疫系统。奶牛之间相互竞争,尤其是把经产牛和头胎牛放在一起饲喂,这也会对头胎牛造成负面影响。缺水、饲料和采食空间受到抑制,饲料霉变也会抑制免疫系统。所有这些饲喂管理对围产期奶牛都至关重要。

3 奶牛围产期常见的疾病

在奶牛围产期,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导致奶牛可以发生一些相关的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应当加以重视。

3.1 胎衣不下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在分娩后的一定时间内没有排出胎衣的情况。当奶牛发生本病时,通常不出现全身的症状,但奶牛的食欲和产奶量会有下降。如果此时奶牛子宫出现外伤或子宫迟缓,就会表现出全身症状。通常本病的发生率为3%~12%,在养殖不良的养殖场可以达到40%左右。胎衣不下还可以导致病牛出现不孕的情况,最终提前被淘汰处理。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受到生理因素、病理因素和营养因素的作用。生理因素包括胎儿过大和过多,奶牛年龄过大,胎次过高,子宫收缩无力,尤其是经过5个胎次以上的奶牛,其发病率可以高达35%以上。当奶牛受到乳房炎、布鲁氏菌病以及腹膜炎等也可以引起胎衣不下。营养缺乏,尤其是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缺乏也会诱发本病。

预防本病需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预防,如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足够的营养和一定的运动量。本病一旦发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剥离的方法。药物是应用缩宫素进行皮下或肌内注射,促进胎衣的排出。手术治疗是应用手术将胎衣剥离后用高锰酸钾或苯扎溴铵溶液进行冲洗,对于子宫有炎症的情况,应当将药物放入子宫内。

3.2 产后瘫痪

产后瘫痪是由于钙的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病,本病多是在3~6胎的奶牛发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奶牛常会在产后的3 d就会出现发病,而且治疗痊愈后还容易出现复发。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奶牛在泌乳中含有较多量的钙,使得体内钙的含量急剧下降,而且产后胃肠道的机能出现紊乱,使得钙在肠道内吸收的能力下降,或者在分娩过程中造成的产道问题或产后出血等因素引起。

预防本病需要从产前开始,在产前1月就调整钙磷比例,适当调低钙的比例,常见可以调整为1.5:1,这样牛在分娩时可以加强钙的动用。在分娩后要及时给母牛补钙,避免钙含量的急剧下降,常用的药为25%葡萄糖酸钙。在补钙的同时要饲喂一些健胃的药物,可以提升钙在肠道内的吸收量。在奶牛分娩后,不能急于挤奶,应当在2 h后开始,而且不能将奶挤干净,逐渐增加挤奶的量。奶牛发生本病后,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病牛补钙,应用500~1,000 mL的含量为10%的葡萄糖酸钙进行补充。如果奶牛发病严重,还可以加用安钠咖强心和地塞米松抗炎等。在补钙的同时通过乳房送风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佳。

3.3 乳房炎

乳房炎是奶牛在分娩后,泌乳期内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乳腺叶间结缔组织或乳腺体发炎所导致的,发病牛常见有两种病症,如隐性乳房炎和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仅是乳汁出现变化,如白细胞数量增多,乳汁变为弱碱性,而且泌乳量下降。临床乳房型乳房炎表现出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情况。泌乳量下降甚至严重发病的奶牛会停止泌乳,在乳汁中还可见有血液。发病严重的奶牛可见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体温上升等,甚至会引起死亡。

乳房炎的治疗是消除产生的病因,进行抗菌治疗,提升机体的免疫力。在治疗的同时可以增加挤奶的次数,限制精饲料和多汁饲料的饲喂。

4 小结

能量和蛋白負平衡、低血钙和免疫抑制是三个重要途径,每一个都会引起围产期疾病。良好的围产期管理可以降低围产期疾病。在胃肠期一旦出现胎衣不下、产后瘫痪等疾病,要及时进行治疗,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 施长喜.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防治[J]. 养殖技术顾问,2011(8):116-116.

[2] 沙里金,王义仁,邬纯鸿,等.奶牛围产期十种常见疾病及预防[C].//首届全国奶牛精细化管理高峰论坛暨奶牛精细化饲养关键技术与设施设备研讨会. 2013:323-326.

[3] 阿地力江·肉索力.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J]. 新疆畜牧业,2016(4):38-42.

[4] 王晓丽,夏兴霞,诸玉梅,等.奶牛胎衣不下的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志,2007(4):41-46.

猜你喜欢

常见疾病围产期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羊常见疾病的病因及防治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奶牛吃草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奶牛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