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黯然告别琶洲,自称“瘦身健体”的复星能否走出危机?

2023-07-20王艳玲

南都周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广昌复星归母

王艳玲

复星集团拟出售广州复星国际中心主塔的消息最终得到印证。

2023年5月22日,知识城集团官网发布消息称,已经成功收购复星国际中心项目,项目已更改地名为“开元广场”。而早在2019年3月,南塔地块已经被售予新加坡丰树集团,交易总价为42.9亿元,交易单价每平方米约3.9万元,更名为铭丰广场。至此,广州琶洲再无“复星”。

退与进之间,得益于处置资产降债的决心,复星“瘦身健体”的努力,在金融市场获得部分认可。那么,复星已经走出危机了吗?

出售主塔消息坐实琶洲已再无“复星”

琶洲项目位于广交会展馆所在的琶洲片区,与珠江新城、金融城构成广州一江两岸的黄金三角CBD。

2015年6月,广州成功出让海珠区琶洲电子商务区7宗地块,累计成交金额78亿元,竞得者巨头云集,分别为阿里、复星、国美及腾讯。其中,复星集团以总价32亿元,获取位于广州市海珠琶洲核心区的AH040223及AH040237两宗地块。此举也标志着复星集团南方总部正式落户广州。

彼时,复星相关负责人称,复星集团的业务较为多元化,有医疗、电商、保险、大健康等产业,这些业务都有可能落地在复星南方总部。复星南方将自主开发,预计建设期为3年,将邀请国际设计公司进行建筑外形设计。

2019年后,复星集团频频出售资产回笼资金。南塔地块便于2019年3月被售予新加坡丰树集团,交易总价为42.9亿元,交易单价每平方米约3.9万元,更名为铭丰广场,随后于2021年3月交付。

同年12月,由复地产发集团实施开发的北塔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20年10月,复星国际中心正式亮相,致力于打造“智慧蜂巢”,不但有复星旗下优质产业的入驻,还将纳入更多金融、科创类企业。

但到了2022年8月,复星国际中心主塔“被置于货架上”的消息不胫而走。2023年5月22日,知识城集团官网发布称,知识城集团下属控股公司广州知侨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对广州市星健星粤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进而完全持有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西区的复星国际中心项目。

對于本次收购,知识城集团表示,引入知名企业侨鑫集团共同成立广州知侨公司作为琶洲项目收购载体,通过灵活合规的合作机制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为进一步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郭广昌一度被传“跑路”大举减持股票回笼现金

郭广昌掌舵下的复星,是中国资历最老的投资型民营集团之一。创业三十年,其产业与投资同步,资产横跨国内海外,历来有“中国巴菲特”的名号。去年3月,复星国际斥资超过63亿元收购了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物业所属公司50%的股权,以此持有了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物业全部权益,这也为复星历时十几年对其进行股权争夺与反复的步伐画上了一个句号。

此轮危机起源于穆迪2022年6月发布的一份评级报告。穆迪在报告中指出,截至2022年3月底,复星系最核心的上市平台复星国际(00656.HK)在控股公司层面的现金,不足以偿付未来12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因此将复星国际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

具体的压力指向房地产行业。穆迪认为,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将加大信用蔓延风险,并增加复星核心房地产子公司的流动性压力。

为反击穆迪的报告,复星国际迅速宣布对两笔境外债券进行回购以显财力,且称账面现金足够偿还到期债务。不过,这显然并没有办法解决市场对于复星的看空。

2022年年中,正当复星流动性危机愈演愈烈之时,郭广昌选择飞赴海外进行“业务考察”。连续3个多月、20多个国家的行程仍然未回国,“郭广昌跑路了”的传闻不胫而走。在种种不利消息下,去年9月,郭广昌终于回到了国内。

在整个2022年,复星减持了大量上市公司的股份,涉及金徽酒、海南矿业、中山公用、泰和科技、三元股份、酷特智能、ST广田、中粮工科,甚至旗下的核心资产复星医药、复星旅游文化,乃至郭广昌极具情怀的青岛啤酒等,都进行大举减持或清仓处理,也显露出郭广昌的窘迫。

得益于多元化的资产组合和管理层处置资产降债的决心和执行力,复星国际2022年的财报中指出,2020年集团就启动了对非战略性非核心资产的处置,2022年6月以来加大了资产退出力度,集团层面签约口径超400亿元,回笼现金近300亿元。

郭广昌掌舵下的复星,是中国资历最老的投资型民营集团之一。创业三十年,其产业与投资同步,资产横跨国内海外,历来有“中国巴菲特”的名号。

集团归母净利润下滑整体产业运营受影响

复星将旗下业务归纳为健康、快乐、富足、智造四大板块。复星系体量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持续“瘦身健体、聚焦主业”,能否彻底走出危机?

2022年复星国际归母净利润录得大幅下滑。从复星国际四个业务板块的归母净利润来看,仅快乐板块录得同比增长。具体来看,2022年复星国际的健康业务板块归母净利润为13.49亿元,同比下滑33.53%;快乐板块归母净利润为15.61亿元,同比增长360.54%;富足板块归母净亏损35.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滑168.02%;智造板块归母净利润为12.02亿元,同比下滑66.4%。

复星国际表示,归母净利润下滑系疫情反复多发及国际资本市场震荡下行,导致企业成本端高企及二级资本市场投资浮亏增加,集团整体产业运营及产业投资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显而易见的现金流实难言好。最新的年报显示,复星国际截至2022年底不受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54.7亿元,同比微跌0.91%,同期的一年内到期短期借款高达1063亿元,不受限现金短债比仅为0.8,远远不能覆盖其年内到期的债务。

“复星系”掌门人郭广昌旗下豫园股份的状况也不乐观。截至2022年底在手货币资金108.45亿元,一年内到期短债199.43亿元,现金短债比仅为0.54;与此同时,豫园股份截至年底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仍然为负,约-0.89亿元;融资性现金流净额更是同比下滑238.28%至-95.23亿元。

复星医药的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年底其在手现金162.41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57.42%,但一年内到期的短债仍然高达174亿元,在手现金仍然难以覆盖债务。

这种状况到今年一季度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豫园股份在手现金131.8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则攀升到203.6亿元,现金短债比为0.65,仍然处于风险红线内。复星医药在手现金154.7亿元,一年内到期短债攀升至177亿元,现金短债比进一步恶化。

复星获新授信后现金流状况或短期改善

5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发布报告,将复星国际评级展望提升至“稳定”。到2023年一季度末,复星压降有息负债人民币240亿元,集团层面总有息负债降至人民币930亿元,同时债务结构中,银行贷款提升,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大幅下降,负债端稳定度明显改善。

复星也在融资端持续努力。2022年集团层面完成8.75亿美元及16.6亿元人民币的银团贷款,完成102亿元等值人民币的境内债券发行及转售,并提前兑付境外数个到期债券。

进入2023年,复星成功获得国内银团人民币120亿元贷款。这是2022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以来,由五大国有银行牵头,联合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完成的最大一笔民营企业贷款。

今年5月初,复星国际境外多币种银团贷款正式推出市场,截至目前已获得超过4.5亿美元等值贷款。该境外银团贷款由中国银行、东亚银行、德国商业银行、恒生银行、汇丰银行、法国外贸银行、渣打银行7家银行作为主牵头簿记行联合发起邀请,已有超过10家银行参与。有业界人士认为,复星获新授信后,现金流状况或短期改善。

5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发布报告,将复星国际评级展望提升至“稳定”。到2023年一季度末,复星压降有息负债人民币240亿元,集团层面总有息负债降至人民币930亿元,同时债务结构中,银行贷款提升,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大幅下降,负债端稳定度明显改善。

不过,2023年复星仍未停止售卖资产、减持股票的动作。5月19日,复星系旗下豫园股份向美国黑石的“BCP ASIA”出售IGI集团100%股权;5月底,广州复星国际中心北塔转手广州知识城集团。

外界关注复星系能否彻底走出危机

相比万达重在地产,复星地产业务占比不高,业界如此评价“轻舟已过万重山”。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复星大概率还是要积极回笼资金以改善集团债务水平。

6月8日,2023年复星国际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在沪举行。这是疫情后复星国际首次举办大规模线下开放日活动,吸引了来自贝莱德基金、摩根大通证券、国投瑞银基金等逾百位机构投资者参加活动。活动当天,复星国际及旗下复星医药、复宏汉霖、复星旅文、豫园股份等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展开面对面深入交流。

但复星的危机并未真正解除。最近,复星国际与沙钢集团还陷入南钢股权的纷争。6月9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发布出售南京南钢最新进展。复星国际表示,南京南钢作为第三人参加沙鋼诉讼II不会影响集团的正常营运,公司将根据上市规则的要求适时进一步刊发公告。

此前在6月1日,复星国际公布,就南京南钢60%股权交易一事,复星高科、复星产投及复星工发作为卖方,于日前收到诉讼文件,南钢集团指称其对相关权益有独立请求权,因此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参与沙钢诉讼II的诉讼程序。

4月11日,复星旗下的“母婴APP第一股”宝宝树原CFO徐翀突然被复星免职,于当晚实名向媒体举报复星旗下多家企业涉嫌造假上市,并称有翔实证据可向有关部门呈递。这或对复星系造成巨大冲击。

猜你喜欢

广昌复星归母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79.74亿元
A股三季报:盈利底显现成长股亮眼
杨广昌:带着小小核桃 走上“核”变之路
广昌的今昔
A股整体业绩增速下滑
我还年轻,还没想退休
“漂亮中小板”
辞离复星
复盘复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