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实推进国企办医院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2023-07-19谭峰

国资报告 2023年4期
关键词:医疗机构国有企业医疗

谭峰

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变革,国企医院的弊端逐步显现。一些国企医院设备老化、人才流失,常年亏损,成为所在企业的历史包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解决国有企业办社会负担和历史遗留问题。按照规定,国企办的学校和医院等兼具公益特点的机构要进行分类改革。国务院国资委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密切沟通配合,推动这项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

2022年11月,由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制定的《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工作方案》指出,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分级诊疗和医疗急救体系,坚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公益性,充分发挥其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承担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医疗教学等任务,承担法定和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援外、国防卫生动员、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任务。

国企办医院、国企发展医疗健康产业,是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途径。2023年2月23日,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面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表示,增强核心功能,重点是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巩固国有经济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重要行业领域的控制地位,提升对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医疗“国家队”,新型国有医疗机构未来将承担其应有的职能与使命,推动形成与政府办医疗机构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保障格局。

背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国企办医并非新鲜事物,与此相关的改革进程也在一直推进。2002年,为了给国有企业减负,原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企医院随后进行了一轮大规模、集中式的改制与剥离。2017年7月,为剥离国企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不以健康产业为主的国有企业,除承担职业病防治等特殊功能的、特殊领域医疗保障的医疗机构,以及面向企业职工服务的门诊部、卫生所、医务室外,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医疗机构,并对国企办医疗机构制定四条路径——移交地方管理、关闭撤销、资源整合、重组改制。2018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办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指定国药集团、华润集团、通用技术集团、中国诚通、中国国新、国投等6家中央企业可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资源整合,支持通过资产转让、无偿划转、托管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专业化运营和集中管理。

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是指国有独资、全资或国有控股企业实际控制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方案》指出,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力量,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应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策的出台,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无论是基于积极应对类似新冠病毒疫情这类重大传染疾病的肆虐传播,还是基于提供多种医疗健康服务选择方案的考量,保留一支能战斗的“医疗国家队”,无疑是国企的历史课题,也是国企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

对此,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采访中表示,国企办医将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多元化供给,是政府办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与民营专科、民营综合、中外合资医院等营利性医疗机构分别发挥不同作用。

“国有企业办医院,特别是央企医疗集团,已经成为政府办医之外,公立医疗机构的一大‘国家队,是社会办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政府办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在采访中说。

面对如此形势,国资委大力推进专业化整合,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指导支持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企业积极参与重组并购,加大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力度。国务院国资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医疗机构2525个,通过移交地方、资源整合、关闭撤销、重组改制等4种方式完成改革2515个,完成率99.6%。其中,移交地方政府有506个,占20%。以医疗健康为主业的国有企业整合978个,占38.7%。引入社会资本改制440个,占17.4%。关闭撤销591个,占23.5%。如此整合举措,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使国有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优势:集成化规模和集团化管理

国企办医院,较为明显的优势是什么?

作为健康医疗事业的“国家队”,国企的规模化、集成化无疑构成其无可比拟的一大优势。通用技术集团、华润集团、国药集团着力构建大健康生态系统,以市场化方式整合医疗资源,发展成为规模实力进一步壮大、业务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增强的央企医疗集团,目前共有医疗机构679个、床位数9.3万张。山东省、陕西省组建区域健康医疗集团,深入推进本省国企医疗机构重组整合,加快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地方国企办医疗机构共有608个,床位数8万张。据了解,经过医疗资源专业化整合,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持续增强,集成效应进一步凸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明确指出,到2025年,要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为载体,形成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目前组建的绝大部分医疗系统都由政府办医院牵头组织,但在我国的部分县域,并没有合适的政府办医院作为主导医院,由于国企办医疗机构具有规模化的集成优势,就可以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利用国企办医将醫共体或者城市医疗集团建立起来,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同时,体量大还意味着集团的采购议价能力强,这可以使医院在采购端节约成本。”医院管理专家傅天明教授表示。

公益导向,是国企办医院的另一大优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是国企办医院所直面的重要课题。“国企办医院,公益属性是首位的。比如,股东不能分红;考核的重要标准不是挣了多少钱,而是服务了多少比例的患者,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相关专业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

国企办医院公益导向的实例,在现实生活中俯拾即是。通用技术集团统筹所属医疗机构积极履职尽责,航天医科高质量完成航天发射等航天医疗保障任务。宝石花医疗改革完成后,学科建设、诊疗水平大幅提升,经营状况、业务协同稳步向好,石油石化矿区职工家属就诊满意度稳步提高。华润集团全面落实医疗专业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打造“润心”患者服务体系,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国药集团近2万名医护人员尽锐出战、第一时间投入一线战斗,全力保障新冠疫苗生产供应,在国内外已提供超过30亿剂疫苗。

集团化管理、高效率运行,也是国企办医院的一大优势。对此,傅天明认为,在国企系统中,一个集团下往往拥有的几十家医院,总有个别学科是相对优势的。由此,可以在集团内部成立“专科联盟”,由这个学科所在的较高水平医院对其他医院对应科室进行统一管理,让他们的学科能力向高水平、同质化方向发展。学科优势建立起来,医院的口碑才能“打”出来。这会为国企办医院的人才招聘和业务增量带来长远助益。

通用技术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近些年,我们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加快打造核心养老产品和标准化运营模式,有力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通用技术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于旭波表示。据悉,通用技术康养公司将积极构建以医养康养融合发展为特色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覆盖社区、居家、机构等全领域,涵盖康复器械、适老化家具设计、养老教育、养老金融等全链条养老产业链。公司目前管理6家康养企业,养老床位超过3000张。同时,作为承接党政机关和央企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的主要平台之一,通用技术集团现已承接北京、杭州、无锡、北戴河等地的20多家培疗机构,正在打造以现代化养老为核心、医养大健康为支撑的国际一流康养产业综合服务商。而这对于进一步巩固深化改革成果,助力我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挑战:未与政府办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

国企办医院,在肯定其所发挥的积极的历史作用之时,也不容忽略它所存在的问题。多年来,与政府办公立医院相比,国企所办的医院在纳入地方规划、落实资金投入、医院定级、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未能享受同等待遇。有分析称,虽然有相关政策的保驾护航,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国企办医更接近民营医院,不仅在资金投入上得不到政府办医院的财政补贴,而且公众认可度并不算高,医生护士的待遇编制、职称评定、身份认同、薪酬水平等方面也很难和公立医院完全一样。

例如,国企办医院的待遇编制问题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在事业公立医院,事业编制退休工资待遇高,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队伍相对稳定。相较而言,国企医院由于分级诊疗、取消药品加成导致用于分配的收入降低,加上补偿渠道的缺失,造成薪酬水平偏低,在争取优秀高端人才方面不占优势。

提升:对标先行,实现“1+1>2”的融合效应

对于国企来说,办医院只是拉开了一个帷幕,如何更好地运营和管理医院才是长久之计。国企凭借其集成化的优势,所办的医院规模会越来越大,但医院本身的品质会不会越来越好?这需要国企通过在整合融合上下一番功夫,借助资源整合推动业务深度融合,实现“1+1>2”的融合效应,抓好整合融合这个关键。相关国企应以管理一体化为目标,对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平台的机构、班子、人员、制度等进行整合融合,特别是文化融合。同时,企业还应积极探索办医模式,根据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经营模式灵活的特点,加快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依法落实医疗机构的决策权、组织运营管理权和监督权。对于办医的企业来说,发挥集团化运营管理优势同样很重要。通过集中采购、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产业协同等多种方式,相关国企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质增效。

无论国企所办的医院面临怎样的问题,它首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一个属于“医院的问题”,而非“国企的问题”。医院的问题,自然可在医疗体系中寻求解决灵感和解决方案。对标政府所举办的公立医院,放眼国内外知名公立医院,用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是解决国企办医院过程中的一大思路。比如,為人们所熟知的华润医疗,背靠央企华润,旗下拥有110家医疗机构,总床位数超过1万张,年门急诊总量超过800万人次。这样的规模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办医领域已居前位。但华润医疗执行董事、总裁成立兵在采访时表示:“华润医疗每天都在面临各种挑战。”比如在技术水平上,华润医疗要向其他优质的公立医院“取经”,不断强调提升质量,以确保患者诊疗安全。华润医疗的目标是成为国际领先的医疗集团,因此要不断地对标国内外领先的医院,在技术、管理和服务理念等各方面去借鉴去学习。创业永远在路上,要始终保持创业的心态,这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我们团队对自己的要求。”成立兵说。

此次《工作方案》明确,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分级诊疗和医疗急救体系,落实医保政策,持续优化国有企业医疗机构职称评审机制、合理配置培训教学资源、营造公平的学术交流氛围,并解决法人主体资格登记问题和医疗机构产权归属问题,推动医、研、产融合发展,鼓励国有企业与政府办医疗机构协同发展,支持提供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相关国企应以此定为自身发展的标杆,办好医院、做好服务者,争当国家健康医疗行业的主力军。具体而言,相关国企应围绕医疗服务核心,充分利用整合契机,完善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及主办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加快建设高素质医疗人才队伍。另外,国企还应逐步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积极促进与养老、大健康等融合发展,在康复、护理、精神卫生等专科领域有效探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比如,通用技术宝石花医疗平台则将积极拓展市场增量,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发展,着力在企业健康服务和国际医疗业务板块发力。下一步,宝石花将深度融入区域医疗发展规划,积极参与构建符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医疗服务新体系,力争在关键指标上达到或超过公立医院平均水平,形成具有宝石花医疗特色的创新案例、标杆经验。对此,于旭波指出,通用技术集团将积极推进健康管理业务发展,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的运营,打造国内健康管理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典范;高质量推进“小通诊所”全国性布局,为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作出贡献。

据了解,国资委下一步将积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跟踪督导,推动措施落地见效,把政策红利转变为医院改革发展的动力,指导企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医疗健康集团。高质量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国企办医院应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发挥协同效应;要扎实推动项目积极稳妥落实落地,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主体,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正如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所说:“扎实推动中央企业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央企医疗品牌,真正成为拿得出、叫得响、靠得住的医疗健康国家队。”

猜你喜欢

医疗机构国有企业医疗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