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好风景 央企集智创未来

2023-07-19孟圆

国资报告 2023年4期
关键词:制造业科技发展

孟圆

初春时节好风景。2月26日,由共青团中央指导,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制造日”主题网络活动在中央团校隆重举行。

7年前的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联合18家中央企业发起了“中国制造日”网络互动活动,集中展现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等中国制造风采。

新时代这十年,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水利、能源等基础建设,以及载人航天、探月探火、量子工程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每年互动活动都有上百家国企、民企在官微列队展示中国制造新成就,引发网民踊跃参与互动。本届“中国制造日”更是吸引了超过3000名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现场参与。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有志青年们正在为中国制造注入青春动能,擘画出中国创造的拼搏“风景”和美好未来。

中国制造驱动中国式现代化

目前,中国已经打造出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3.5万亿元。

如何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地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活动现场表示,首先要正确认识制造业和服务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金融为制造业融通资金,房地产为制造业创造大量需求,而数字经济为制造业全面赋能。其次,稳制造业比重就要稳出口,在新的全球化过程中更多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最后,加快推动制造业的低碳绿色转型,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制度政策创新。

“一旦制造业面临困难、经济往下走、创新不足,资本就会流出实体经济。”谈到金融如何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坦言,第一是降成本;第二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第三要促进金融更好支持科技创新,要避免脱实向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介绍,在我国力争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之际,中国工程院讨论出八大战略。一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二是提高创新设计的能力,三是完善技术创新的体系,四是强化制造基础,五是提高产品质量,六是推行绿色制造,七是培养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群体,八是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近年来,中央企业牢牢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突破瓶颈短板、提升质量效益、擦亮中国品牌,成为践行八大战略的中流砥柱。

从中国追求高质量升级发展的客观基础条件看,中国的工业化现在处于中期向中后期转变的过程。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贾康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有它的规模之大的特征,但总体来说又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未来十几年要把握住两个内生韧性的着眼点,一是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二是中国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门类。

城市是现代化发展的舞台。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途上,城市既是科技创新的载体,也是受益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强在发言中表示,科技创新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到2021年增长超过了60%。科创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正在筑牢城市发展优势,研究表明,排名第一的是深圳。科技创新的潜力方面,成都则较为突出。

科技攻关破局高质量发展

破题前沿科技“无人区”,一大批国资央企成为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生力军。

交通强国,呼唤新时代的内河航运。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成立于1951年,也是新中国最早的水运规划设计的开拓者。

“重大工程需要重大的科技支撑,我们突破大型省水船闸的高效运行,环境的低影响开发和生态修复,通江达海高效物流换装,智慧运河等关键核心技术。”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海涛表示。

经过40多年发展的中广核集团,现已成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核电企业,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神经中枢和大脑”中国造,如何从零到有,从弱小到强大?据上海中广核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永滨介绍,第一,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从1%到90%。第二,核电站数字化系统,核电站神经中枢中国造。第三,核电站神经中枢自主可控。第四,科技创新打造数字化产业平台。

不难想象,国家制造业的龙头行业——航空航天的科技工业,会渐渐走进百姓生活。“无人机因它的经济性和时效性代替了很多原来有人的工作。作为新兴的产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在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以及广大商家对无人机项目采用了不同商业模式的铺开,无人机一定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中国航天科工研究员吕晓戈说。

源于1943年华兴铁工厂的徐工集团,目前,其收入和综合实力居国内行业第1位、全球第3位。徐工正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徐工研究总院院长马铸认为,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就是坚韧不拔的技术创新和自立自强。

对中国而言,3G是跟随,4G是并进,5G则是领跑。距离5G商用,已经过去3年,而5G标准仍在持续演進。

从5G的基础标准——R15开始,每一版标准的更迭都推动了5G技术的向前迈进。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共21万余件,涉及4.7万项专利族。其中,中国声明1.8万项专利族,全球占比近40%,排名第一。

中国运营商部署了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拥有超过200万个5G基站,并为全球65%的5G用户提供服务。再进一步,作为5.5G的首个标准版本,R18于2021年12月启动立项,并将于2023年底冻结,最早将在2024年开始商用。

5G标准演进背后,也能看到来自产业发展的需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所长肖善鹏表示,面向制造业的数字化,首先要实现工厂物理实体的全量的数字化,期待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能够助推我们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实现。

人才和开放支撑自主创新

新时代十年,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靠的是不断加强创新研发,持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通青年人才的源头活水,让“中国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中国制造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果,中国道路是中国制造的根本保障。中国制造立足中国创新,创新是中国制造的灵魂。”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傅振邦在致辞中表示,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广大青年要增强志气、底气、骨气,以顽强奋斗勇于拼搏打开中国制造的新天地。

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之一,历经三机部、二机部、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历史沿革,中核集团先后创造了多项新中国第一。

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潘建明坦言,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中国核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核电等产业的发展,也对高端装备和尖端技术起到了重要的牵引作用。未来,中核集团愿与装备制造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一起携手并进,用协同担当实现硬核科技与硬核制造的双向奔赴。

中国制造的创新过程中,即使面临暂时的落后,也不可气馁。有突变型的技术变革而换赛道时,领先者反而会陷入困境。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鞠建东援引工业革命的历史表示,100年前英国是在制造机械工业革命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当电力工业革命发生,英国在机械工艺的先进优势,反而无法完全用到电力工业革命,美国抓住时机全面进行电力工业革命反超了英国。

近年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起到了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作用,它体现在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较高的发展水平,是外资企业进入我国的重要原因。如何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创新型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贸易研究室副主任苏庆义提出,第一要有较高的供给能力和技术,第二是完善的制造业体系,第三是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猜你喜欢

制造业科技发展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科技助我来看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科技在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