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色弱光摄影艺术探索与展望
2023-07-19李晓英湖南株洲
◆李晓英(湖南 株洲)
根植于湖湘文化、发端于湘西的暖色弱光摄影,是探讨弱光环境下艺术摄影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年轻学科。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给暖色弱光摄影传承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一、暖色弱光摄影发展形成历程
以低照度环境为主的暖色弱光摄影艺术,走过了探索、成长、推进三阶段。
1.探索期(1990—2000)
国内此前的弱光摄影,佳作属于零星“偶拍”,没有深入探讨。国外情况大体相同。
笔者1990年7月开始弱光摄影探索。理念为突出艺术报国,弘扬湖湘文化。特点是突出规律性、原创性、体系性。创作基地确定放在农耕文明非遗资源丰富的苗族、土家族、侗族同胞集中的吉首市、怀化市、洪江市,凤凰古城和腊尔山苗民起义遗址、永顺县芙蓉镇土司王遗址,及古丈、龙山、花垣、保靖、会同等县。实践证明,理念和基地选择正确。拍摄作品体现改革开放后古老湘西的蝶变,人物全是民众。摸索暖色弱光技术规律性,秉承本土的原创性,以及民居、民俗、民生并进的体系性。笔者的摄影作品“湘西的心灵”系列于1997始就在美国、英国、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和国内北京、深圳、桂林、长沙及台湾、澳门等地进行个展和联展。2000年1月,130幅湘味浓郁的暖色弱光作品精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红墙摄影家侯波夫妇等大师盛赞其“独树一帜”。
2.成长期(2001—2010)
从笔者的北京暖色弱光摄影中国美术馆艺术个展,到2009年获中国摄影第八届金像奖,又经过十年成长期。探索广度更大、更深、更强。
探索广度更大。致力打造“暖色弱光+时代内涵”升级版,用弱光艺术讴歌时代。融入报国情怀、颂扬改革开放。反映湘西人民新风貌的作品《迈出门槛》是代表作。古朴苗家大院内主人忙着早炊。笔者精确估算主人公从里屋迈出门槛的时间,精心拍下了这张时代相融之作。主人公身姿挺拔、精神抖擞踏破黎明,迈出门槛奔小康。
探索程度更深。致力打造“暖色弱光+文化传承”升级版,力争从“跟跑世界”走向“世界并行”。期间笔者创作了大量体现“敢为人先”湖湘文化内涵的弱光作品,涉及湘西水文化、建筑文化、婚俗文化。《生命之源》是水文化代表作。室内水缸被慢门弱光镀上了金黄暖色。还有表现古老湘西习俗的《食为天》、表现土家族织锦技艺的弱光作品《织女》。暖色弱光艺术可媲美欧洲油画。
探索力度更强。致力打造“暖色弱光+湖湘品牌”升级版。为艺术报国,弘扬敢为人先湖湘文化,笔者带领大批学员到湘西实战采风。湘魂弱光作品如雨后春笋,除了国内参展,还远渡重洋到欧美许多国家以及宝岛台湾展出。
3.推进期(2011—2023)
在中国摄影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导下,弱光摄影艺术走向世界。2022年由中国文联和澳大利亚大洋洲文联联合举办的“弱光之美” 中国当代弱光摄影艺术展在墨尔本展出。10月又在悉尼举办的2022“诗意光影”艺术摄影展上展出。至此暖色弱光摄影讲座数百场. 参训学习近百万人次。在2021年11月16日笔者在线上做弱光摄影的“道”与“术”讲座,当堂线上学习者13000余人。人们对富有湖湘人文气息、丝绸般温暖的弱光艺术予以高度认可。2021年,株洲市影协十六团12名团员集体赴湘西进行弱光摄影研学采风,笔者全程全天候做弱光摄影技能教学,拍摄了数百幅优秀作品,精选60幅在株洲市规划馆展出。
2022年11月27日,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弱光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和株洲挂牌,致力于暖色弱光摄影传承发展。“弱光的力量”优秀弱光摄影作品全国巡回展在株洲美术馆拉开序幕,十余万观众看了展览,之后在长沙、吉首、周口、乌鲁木齐、上海、等地将相继展出。
二、暖色弱光摄影发展当前的隐忧
隐忧之一:二十大提出了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精神要求,但我们目前还没有立项对暖色弱光摄影艺术开展聚力探索,如对暖色弱光摄影艺术传承、发展思路、人才培养加强科学性、规律性研究。若浅尝辄止,故步自封,不大力进行面向未来的暖色弱光摄影发展研究,就有可能使之如清代湖南江永女书一样,发展后继乏力,很可能沦为非遗保护对象。
隐忧之二:二十大还提出了关于“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精神要求,而我们暂时还没有组织对暖色弱光摄影弘扬湖湘文化开展本质、深入的探索。弱光摄影植根湖湘文化,怎么进一步弘扬湖湘文化?原来在实践和理论上有一些起步阶段探索,但都没有根本性突破。若不加强研究,弘扬湖湘文化基因,在创作中做到与历史的维度、现实的维度、未来的维度“三维统一”,用作品构建独特的“湘魂”艺术谱系,体现“敢为人先,兼容并包,心忧天下”湖湘文化内核,弱光摄影就会失去“根”和“魂”。
隐忧之三:按照二十大“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精神要求,因为人才、资金等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我们还没有针对性系统开展暖色弱光摄影艺术新发展探索。株洲是神农福地,华夏历史文化、文脉富集;株洲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罗霄创业的地方,红色基因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笔者率领团队到革命老区炎陵县、茶陵县、醴陵市拍摄了大量红色基因作品,因为具有艺术魅力、张力、震撼力,组照《红色印象》获中国文联金奖。所以,用好红色资源,运用暖色弱光摄影艺术得天独厚的“绝技”,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湖湘文化“湘根”,拓展到有红色基因文化“湘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湘志”,亟待组织进行学术、学科建设突破,不然很难担当历史使命。
三、弱光摄影艺术未来展望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弱光摄影未来发展,就是对照落实。
1.建功立业非遗保护
非遗保护关系到世界文明传承。自信地说,艺术效果独特的暖色弱光摄影,具有极大的技术质量优势。
2021年7月份,44届世界遗产大会发表了《福州宣言》,明确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千年大计。这是弱光摄影难得的战略机遇,应该不失时机增强弱光摄影发展的前进定力。国家已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非常明显,中华文明遗产保护传承,是弱光摄影艺术耕耘的沃土。
交汇 摄影 李晓英
食为天 摄影 李晓英
弱光摄影发展必须高度认识加强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一是接续历史;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三是增强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软力量”。弱光摄影艺术应该对中华文明“软力量”的提升并代代相传做出自己独特贡献,通过加入湖南、全国非遗保护工作,用艺术保护历史、赓续文脉,立百世之功。也许千年后,子孙后代看到美轮美奂的弱光艺术作品会肃然起敬,因为实物早已消失,但弱光艺术拍摄的珍贵资料还在,也变成了中华文明传承的艺术瑰宝。
织女 摄影 李晓英
2.扎实开展学术研究
弱光摄影艺术要发展,必须补上学术理论研究的短板。比如中国土司申遗,要拍摄保护这些宝贵文化遗产,就必须深入研究土司遗产类型、特点,才能够出高内涵作品。
中国土司遗址分布于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区,现存的主要遗址类型包括土司城遗址、土司军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筑群、土司庄园、土司家族墓葬群等。土司遗产的系列遗存以历史时空、社会背景、文化内涵、遗产属性、物质遗存等方面的典型特征与相互关联,共同反映了中国土司制度历史及土司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见证了多民族统一国家“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传统理念。我们不去研究发掘,做好内涵功课,就难以拍出经典作品。
3.努力加强学科建设
暖色弱光摄影心系中华文明,要争当做中华文脉保护摄影“先锋队”,还必须加强专业学科建设。比如暖色弱光摄影哲学、政治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美学,等等。
暖色弱光摄影哲学。当我们流连于碧水青山,穿行在古街小巷,手中的相机应将这片丰厚文化滋养的文明热土变成优秀作品,让作品穿越时空,直抵心扉,鼓励这块热土上的人们及子子孙孙,千秋万代珍惜传承祖先的璀璨文化,信心百倍踏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征途。
暖色弱光摄影政治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拟开辟暖色弱光摄影政治学科研究。研究如何通过摄影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暖色弱光摄影心理学。弱光摄影创作就是一种心理过程。湖湘岁月不居,古老街巷,文脉悠悠。拍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取得主人的信任和配合,要掌握对方的心理,打消对方的防备心理。目的是保住文脉,留住乡愁。
苗家大嫂 摄影 李晓英
天井 摄影 李晓英
暖色弱光摄影伦理学、经济学、美学,都是远景应该开辟的学科。如今,世界文化遗产被视为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发展世界文化遗产事业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文化遗产保护,而是要推动文明对话,保护文化多样性,助力可持续发展,一代接一代薪火相传。
综上所述,暖色弱光摄影艺术发展,只有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进程中,不断自我创新超越,才能更好地为文化强国做出特殊贡献。
侗女 摄影 李晓英
迈出门槛 摄影 李晓英
一煮两得 摄影 李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