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旅游意向”调查:休闲式“慢游”受青睐
2023-07-19
不久前,一项关于“青年旅游意向”的媒体调查结果公布,共有2134名青年参与。结果显示,休闲式的、兴趣主导式的“慢游”更受受访青年青睐。
一
在武汉读书的“00后”杨万淑很喜欢旅游,今年已经打卡了浙江绍兴和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杨万淑会选稍微冷门小众的地方,也会考虑有没有当地特色,“像绍兴的乌篷船、恩施的山水,都让我十分着迷”。
为了能有更好的旅游体验,“五一”假期,杨万淑选择了错峰出行。“我和朋友5月2日到的恩施,那时不少上班族已经准备返程了,景区的人少了很多。所以在恩施的屏山大峡谷游玩时,有更多时间体验景区的项目,坐在船上游览时,映着山水倒影,拍出来的照片很漂亮。”
对于上班族李立来说,旅游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平时工作多,很难有空闲时间,而到了节假日,各个景区人又普遍比较多,体验感不好。”在常州工作的他选择趁着周末到省内其他城市游玩,前段时间去了苏州,“现在交通很方便,无论是坐高铁,还是自驾,都能很快到达目的地,为游览节省了不少时间”。
调查显示,94.0%的受访青年喜欢旅游。交互分析发现,“85后”受访者喜欢旅游的比例更高,为95.4%,其次是“00后”(94.6%)。
相较于快节奏、打卡式旅游,在广州读研的“00后”赵熙更喜欢随意自在的“慢游”。今年寒假返校路上,赵熙先到重庆玩了几天。“我对重庆向往已久,那儿有我很喜欢的作家三毛的故居,一直想去看看,所以在重庆的最后一天,我打卡了三毛故居。在去的路上,还无意间发现了与我同名的,清末词人赵熙的故居,感觉像是一场奇遇。”
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旅游方式?调查显示,69.8%的受访青年喜欢休闲式的旅游,48.8%的受访青年喜欢兴趣主导式的旅游。可见,放松的“慢游”更受受访青年青睐。此外,有45.5%的受访青年喜欢随心所欲式的旅游,37.9%的受访青年则喜欢有计划的出游。其他方式还有:与他人结伴(34.5%),打卡式的(26.3%),急行军式的(12.4%),独自出游(9.7%)。
“我更喜欢一个人旅游,一方面比较考验个人规划能力,另一方面游玩也更自由,不用在吃什么、去哪个景点上迁就别人。”赵熙觉得,独自出游更要重视安全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路线和出行方式。“在去张家界和凤凰古城时,因为路程比较远,一个人出行不方便,我就在长沙报了旅行团,和别人拼团出游,比较省心,也更安全。”
二
“我比较喜欢作计划,所以每次旅游前都会作攻略。”杨万淑说,出行前会把衣食住行都考虑到,如果和同伴一起去,还会进行简单分工,比如谁负责作出行攻略、谁考虑饮食攻略等,“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看到更多风景”。
杨万淑觉得,提前作好规划能省去旅行中的很多麻烦,“去恩施前,了解到当地比较有名的景点是恩施大峡谷和屏山大峡谷,但两者相距几百公里,所以如果都想去的话,就必须提前作好规划,不然时间会很仓促”。
调查显示,90.9%的受访青年会提前查阅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攻略,57.1%的受访青年会在抖音等短视频获取信息,52.9%的受访青年会通过朋友推荐介绍,51.5%的受访青年会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种草”。
重庆的“85后”麻圆(化名)是一名旅行博主,主打亲子旅游,平时会在小红书等平台分享最近的旅行经历和旅游体验。因为会带孩子出行,所以作攻略成为麻圆出门前的必备项,还会准备备选方案,“比如备好大人孩子的各种生活用品和药品,分類装好,以应对旅行中的突发情况,让旅行更从容”。
在为别人“种草”的同时,麻圆也会关注别人的推荐,“5月去了四川自贡,也游览了云南大理和丽江,还带孩子看了雪山脚下的荒野之国,那也是我心仪很久的地方”。
调查中,46.1%的受访青年会通过网络搜索查询当地信息,33.8%的受访青年会从影视剧中的地名、取景地了解当地信息,其他还有:各地文旅局长“代言”推荐(25.5%),OTA平台(指“在线旅行社”,如携程、去哪儿等)挑选产品(20.5%),各类广告推送(12.3%)。
“马蜂窝和携程是我常用的平台,主要会查询各个景点间的线路安排。”通过查询,赵熙会确定游玩路线,像重庆和武汉的各个区都很大,而且各有特色,如果跨区出行难免会有一些玩不到的地方,所以,赵熙选择按区游玩,“时间有限,作好规划才能避免走回头路”。
调查显示,游玩线路(62.1%)和路程远近(61.1%)是受访青年最关注的旅游地信息,其他还有:美食必吃榜(58.2%),住宿价格(57.0%),物价水平(48.0%),天气情况(47.7%),网红打卡地点(40.9%),民风民俗(39.3%),当地特产(27.7%)。
此次调查的受访青年中,“00后”占26.1%,“95后”占24.2%,“90后”占31.3%,“85后”占18.3%。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5.6%,来自二线城市的占37.9%,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占19.9%,来自县城或城镇的占5.2%,来自农村的占1.5%。
(摘自《中国青年报》王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