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武农科213的选育

2023-07-18张树庚陈丽萍冯宜梅张登元赵尔旭王凯

中国种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美亚农科稳产

张树庚 陈丽萍 冯宜梅 张登元 赵尔旭 王凯

(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武威 733000)

随着种业振兴行动的深入实施,甘肃省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2022 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07.4 万hm2。全面提升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率是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甘肃省玉米生产现状中,机械化主要集中在土地整理、机械播种、无人机防控等环节,还存在机械粒收率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品种成熟后期籽粒脱水慢,致使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较高(大多超过30%)、机械收粒破损率高[1]。针对上述问题,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培育适宜在甘肃省及相同类型生态区种植,且高产、优质、抗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熟宜机收玉米品种为目标,成功育成了优良早熟宜机收玉米新品种武农科213,并于2023 年通过甘肃省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30036。该品种的培育为甘肃省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选育母本WY303 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12 年开始以美国杂交种为选系的基础材料,经过南繁北育选育8 代,用系谱法于2016 年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幼苗第1 叶尖端尖到圆形,第1 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成株高280cm,穗位高60cm,全株16 片叶。雄穗主轴长24~35cm,分枝数2~5 个,主轴与分枝角度小,侧枝姿势直。颖壳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果穗长16.0cm、粗4.2cm,穗轴粗2.3cm,穗行数15.4 行,行粒数34.4 粒,千粒重256.8g,出籽率86.5%。籽粒黄色、硬粒型,穗轴白色。在武威从出苗至成熟115d。

1.2 父本选育父本武0711 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6 年开始以法国杂交种为选系的基础材料,经过南繁北育选育8 代,用系谱法于2011 年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幼苗第1 叶尖端圆到匙形,第1 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成株高270cm,穗位高55cm,茎粗2.4cm,全株14 片叶。雄穗主轴长28~36cm,分枝数2~5 个,主轴与分枝角度小,侧枝姿势直。颖壳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紫色。果穗筒形,果穗长15.0cm、粗4.0cm,穗轴粗2.2cm,穗行数15.8 行,行粒数33.6 粒,千粒重266.9g,出籽率85.6%。籽粒黄色、硬粒型,穗轴红色。在武威从出苗至成熟115d。

1.3 品种选育武农科213 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7 年以自选系WY303 为母本、自选系武0711 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18-2020 年分别参加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新杂交组合初鉴试验、复鉴试验及多点异地鉴定试验;2021-2022 年参加甘肃省科教企联合体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并在2022 年同时参加甘肃省科教企联合体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经多年多点田间试验鉴定,武农科213 表现出较好的丰产稳产性,于2023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30036。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武农科213 株型紧凑,全株17~18片叶,成株高291.5cm,穗位高102.0cm,雄穗分枝数3~5 个,茎秆粗壮。颖壳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形,果穗长18.7cm、粗4.7cm,穗行数14.7 行,行粒数36.4 粒,千粒重349.7g,出籽率81.9%。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从出苗至成熟137.9d,与对照德美亚3 号熟期相同。

2.2 品质2022 年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检验,籽粒水分9.00%,蛋白质(干基)含量9.47g/100g,粗脂肪(干基)含量7.01%,粗淀粉(干基)含量69.70%,赖氨酸(干基)含量0.27%,容重800g/L,籽粒品质分别达国家普通玉米一级质量标准、高油玉米和食用玉米三级质量标准。

2.3 抗性经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1-2022 年连续2 年接种鉴定,2021 年高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抗丝黑穗病,高感大斑病;2022 年感茎腐病,高感穗腐病,中抗丝黑穗病,高感大斑病;在区域试验中,2021 年倒伏倒折率之和为1.1%,2022 年倒伏倒折率之和为0。

3 产量表现

3.1 品种鉴定试验2018 年进行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新杂交组合初鉴试验,每667m2折合产量975.3kg,较对照德美亚3 号增产10.5%;2019 年进行内部复鉴试验,折合产量986.5kg,较对照德美亚3 号增产8.0%;2019-2020 年参加选育单位多点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952.8kg,比对照德美亚3 号增产6.1%。

3.2 区域试验2021-2022 年参加甘肃省科教企联合体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 年区域试验每667m2平均折合产量925.1kg,较对照德美亚3 号平均增产7.4%。2 年6 点12 次试验,增产点率100%。

3.3 生产试验2022 年参加甘肃省科教企联合体早熟组玉米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折合产量880.3kg,比对照德美亚3 号增产6.6%,6 个试点均增产,居参试品种第3 位。

3.4 丰产稳产性分析

3.4.1 数据选择选择2021-2022 年甘肃省科教企联合体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结果对武农科213 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比较。试验点分别设在甘肃省民乐县、古浪县、榆中县、皋兰县、临洮县、临夏县,以上试点基本涵盖了甘肃省早熟生态区域。

3.4.2 分析方法利用农业田间试验统计分析软件(SAE 6.0.0)分别对2 年区域试验结果进行一年多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一年多点试验联合方差分析和F 测验考察品种的丰产性及其差异显著性;采用产量平均数、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和高稳系数(HSC)分析武农科213 的丰产性及稳产性。其中,变异系数反映的是单位均值的离散程度,值越小,品种静态稳定性越好。一般变异系数小且平均产量高的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性,是比较理想的品种。高稳系数(HSC)可综合评价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其值越大,表明该品种丰产稳产性越好。高稳系数(HSC)计算公式如下。

HSCi为第i 个品种的高稳系数,Xi和Si分别为第i 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和标准差,Xck为对照的平均产量,1.1Xck表示比对照的平均产量增产10%[2]。

3.4.3 分析结果丰产性分析 武农科213 在2021 年区域试验中,每667m2平均产量928.0kg,比对照德美亚3 号增产6.7%,增产点率10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22 年续试,平均产量922.1kg,较对照品种德美亚3 号增产8.0%,增产点率10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22 年同时参加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量880.3kg,比对照德美亚3 号增产6.6%。经过对2021-2022 年2 年参试品种的主效应分析,武农科213 的主效应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德美3 号(表1)。通过丰产性分析,武农科213 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和较好的适应性。

表1 武农科213 在甘肃省科教企联合体早熟组玉米品种试验中的产量比较

稳产性分析 对各参试品种在2021-2022 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的变异系数(CV)和高稳系数(HSC)进行分析。2021 年武农科213 平均产量居参试品种第3 位,变异系数为11.48%,比对照德美亚3 号(13.37%)降低1.89%,居参试品种第5 位;2022 年平均产量居参试品种第4 位,变异系数为9.90%,比对照德美亚3 号(11.32%)降低1.42%,居参试品种第2 位,表明武农科213 受环境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好。通过对参试品种高稳系数(HSC)进行分析,2021 年武农科213 的高稳系数为85.05%,比对照德美亚3 号(78.58%)高6.47%,居参试品种第6 位;2022 年武农科213 的高稳系数为88.53%,比对照德美亚3 号(80.62%)高7.91%,居参试品种第2 位。通过2 年分析(表2),武农科213 高稳系数值较高,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3]。

表2 武农科213 在甘肃省科教企联合体早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的高产稳产性比较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武农科213 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

4.2 种子选择选择质量符合GB 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 第1 部分:禾谷类》规定的本品种包衣种子。

4.3 整地施肥与播种播前深耕整地,耕深20~ 30cm,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农家肥2500~4300kg、纯N 10~12kg、P2O58~10kg、K2O 4~6kg。4 月中下旬当土壤表层5~l0cm 温度稳定达到10~12℃时播种,种植密度5000~5500 株/667m2。

4.4 灌水追肥采用膜下滴灌的方法,在播种后、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共滴灌6 次。结合灌水在拔节期每667m2追施纯N 5~6kg,抽雄期追施纯N 6~8kg[4]。

4.5 主要病害防治播种前选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药剂进行包衣防治茎腐病。在穗腐病发生时,每667m2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mL 连续喷施2 次防治,每次间隔7~10d。在大斑病发病初期,用45%代森铵水剂78~100mL 田间喷雾防治2 次,每次间隔7~10d[5]。

4.6 收获当籽粒乳线消失,黑粉层出现时及时收获。

猜你喜欢

美亚农科稳产
建湖县供电公司护航“菜篮子”稳产保供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Fringe visibility and correlation in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with an asymmetric beam splitter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美亚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