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会宁县燕麦营养功能及特色产业发展探索

2023-07-18王泽宇罗健科

中国种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会宁县燕麦

王泽宇 罗健科

(甘肃省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白银 730900)

燕麦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作物之一。在植物学分类上,燕麦属于禾本科燕麦属(AvenaL.),有两大类,分别是带稃型和裸粒型。带稃型燕麦被称为皮燕麦,是欧美国家主要栽培品种,多数饲用;裸粒型燕麦被称为裸燕麦,是我国主要栽培品种,占我国燕麦种植面积的90%以上[1],籽粒多以食用为主,少量作为饲料。裸燕麦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主产区称为莜麦,因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矿物质等诸多营养素,是传统燕麦食品的优质原料。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健康饮食、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的多元化产品来满足自身需求,而燕麦特有的营养和功能特性,产品颇受人们的青睐,各生态区也相继推出了绿色、营养、功能的燕麦产品。燕麦宜粮宜草,其粮、经、饲兼用的三元结构逐渐形成,助推了燕麦产业的发展。

燕麦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国西部是世界公认的4 个燕麦起源中心之一,而位于我国西部的甘肃会宁县,县域境内地形地貌类型复杂,多为川塬地、九道梁山区,气候类型、自然生态独特,是绿色燕麦类特色作物的优势产区和绿色生产基地。燕麦是当地传统栽培的主要特色粮食作物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食品长期是当地民众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之一。燕麦产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营养健康中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在产业布局、组织化程度、市场规模、政策金融扶持等方面还需要加强[2]。

1 燕麦的营养功能及产品特点

燕麦是世界各国重要的特色谷物,含有较高蛋白质、脂肪、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特有的多酚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3]。我国裸燕麦的蛋白质含量为11.20%~19.90%,平均14.50%[4],燕麦总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谷物[5]。燕麦蛋白氨基酸组成优于其他谷物,脂肪含量5.00%~9.00%,是小麦的2~3 倍[1],碳水化合物主要为淀粉和膳食纤维,淀粉含量50.0%~60.0%,β-葡聚糖是燕麦的特征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50%~8.30%[3],多酚化合物含量27.50~50.00mg/kg。燕麦生物碱的抗氧化活性比其他酚类物质高10~30 倍。燕麦中主要矿物质以磷和钾为主,相比其他谷物,燕麦含有高水平的维生素B1(硫胺素)、生物素和胆碱[3]。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分析,会宁燕麦(莜麦)中赖氨酸、缬氨酸等17 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14.62%,比山西大同燕麦(莜麦)高1.17%[6]。燕麦单位质量的能量显著高于其他谷物,是一种优质谷物作物,富含多种营养素,营养成分含量普遍高于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类谷物(表1)[3]。

表1 燕麦与其他谷物营养成分对照 (每 100g 谷物中含量)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1997 年发布声明称,燕麦可溶性膳食纤维与降低冠心病风险密切相关[7]。欧洲食品安全局称:燕麦β-葡聚糖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认定燕麦为功能性食物[8]。国内外研究表明,燕麦多肽、燕麦AVAs 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8-9],β-葡聚糖、生物碱(蒽酰胺)、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具有瘦身、降低血压、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应激反应、缓解焦虑、免疫调节抗肿瘤、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皮肤炎症等功效[3]。燕麦因含有高蛋白、高脂肪和其他营养,氨基酸组成更加平衡,极具研究价值。

我国燕麦系列产品有大众化传统食品、高附加值产品、降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低GI 特膳食品。加工产品包括面粉、挂面、燕麦片等面制品;燕麦米、燕麦饮品等休闲食品[3]。燕麦产品方便化、主食化,营养化、精品化,特需化、功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是产业新的增长点。目前,国内燕麦加工技术滞后,工艺简单,工业化程度较低,开发潜力较大。

2 会宁县燕麦种植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一直以来,会宁县坚持农业稳县、产业富县的县策,实施产业主导、品牌兴县的发展战略,治穷致富。杂粮是会宁县支柱产业之一,其中燕麦是重要的杂粮之一。20 世纪80 年代全县杂粮种植面积2万多hm2。1985 年甘肃省农业厅调查统计,会宁县的燕麦种植面积在0.67 万hm2以上,总产量500 万kg 以上[10];1989 年燕麦种植面积0.90 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40%,产量384.13 万kg,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3.40%,是杂粮种植面积的40%以上[6],占比较大。1990-2005 年会宁县进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突破以粮为主的旧格局,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为了解决群众温饱,增加农民收入,制定玉米、马铃薯“双百”(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各100 万亩)发展规划[6]。21 世纪以来,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部分耕地被闲置,燕麦种植面积随之下降,常年播种面积0.11 万hm2,平均产量750kg/hm2[11]。目前,会宁县在提升农业机械化率,激励农户广耕地、多种粮方面给予了支持,但是要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粮食高质量发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会宁县燕麦生产大型龙头企业少,合作社发展缓慢、带动作用不强,主要以农户自身发展为主,产区优势规模小,经营形式单一和分散,农资产品质量难以管理控制,制约技术效率。燕麦品种退化比较严重,长期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方式简单、粗放式管理,产量上不去。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本土化企业规模小,研发经费不足,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供应链不完整,销路不稳定,长期维持在燕麦原料生产、产品初期简单粗加工等低水平层次运行,产业结构单一,燕麦加工转化率低,比较效益低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高层次市场拓宽面临困难,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目前,会宁县农户种植燕麦的意愿不够强烈,多数已经不再种植燕麦,只有少数农户和合作社还在种植,但种植面积小,种植分散,以农户自种自用,种一年食用几年,且大多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因此,燕麦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

3 会宁县燕麦特色产业发展优势

3.1 资源优势

3.1.1 气候特 点明显会宁县位于35°24′~ 36°26′N,104°29′~105°34′E 之间。平均海拔2025m,年平均温度在5.0~8.5℃之间,年无霜期为136~186d。年日照时数在2000~2800h 之间,年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上,光能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率不足1.00%[6],太阳辐 射年平 均总量 在130~145kcd/cm2之间(计算值)[6],辐射较强,光照普遍充裕,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利于燕麦和其他作物养分储存。地热量均可保证粮食农作物一年一熟需要。

会宁县通常把燕麦作为秋田作物种植管理,4月中下旬播种,8 月中下旬收获,燕麦的生育期与雨热同季,夏季雨水多、气温高,利于燕麦生长,初秋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燕麦籽粒灌浆、营养集聚储存,形成较大籽粒,收获期多为晴天少雨,燕麦籽粒色泽鲜亮,品质优良,商品性好。

3.1.2 生态环境特点突出县域内为东南高、西北低的盆地地形,是一道天然屏障,对病虫害有隔离作用[6]。境内无大中型化工企业,无直接或间接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无医疗废弃物污染,主要以雨水给农作物提供水分,土壤、大气污染小。长期以来,传统的耕作方式以施用农家肥为主,较少使用化肥,病虫害发生轻。土壤土质层深厚、疏松透气、蓄水性好、质地优良,适合绿色燕麦生长要求。

会宁县旱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以冬小麦居多)、玉米、马铃薯,还有黄豆、豌豆、扁豆、荞麦(苦荞、甜荞)、燕麦(莜麦)、糜子、谷子、油料胡麻、油菜、高粱等多种粮食作物和牧草苜蓿等,作物种类较多,资源丰富,改善了县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品种)的组成结构,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野生动植物共生的生态体系,是生产优质燕麦的天然生态区。

3.1.3 耕地资源利用潜力大会宁县耕地面积20.27 万hm2,居甘肃省第2 位。县域内地势梁峁起伏,沟壑纵横,耕地多为川塬地、缓坡地、梯田地。近年来,全县出现了部分耕地被弃耕闲置的现象,使全县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因此,耕地再开发利用潜力较大,燕麦种植发展空间广阔。

3.2 市场前景看好会宁县燕麦因绿色和无污染著称,其产品深受市场追捧。根据国内外燕麦研究成果显示,燕麦及加工产品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控脂、降糖、保护血管;美容、减肥、减缓衰老;润肠、通便、缓解焦虑;增强免疫,抵抗疲劳。长期食用燕麦食品,可以降低心血管发病率,β-葡聚糖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预防和治疗皮肤炎症。燕麦还是理想的洗浴化妆品生产的优质原料,其产品已有百年历史[3]。产品成为现代绿色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场已推出高附加值、低GI 特膳食品等燕麦产品,需求旺盛,市场前景看好。

3.3 不争良田县域耕地多为山坡地、沟壑边缘地,不利于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进行大面积机械化耕作,充分利用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节水,生育期较短,适种性广的生物特性,扩大燕麦种植,还可以适度替代高耗水型大宗粮食作物。

3.4 文化底蕴深厚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受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及中医养生思想影响。《黄帝内经》中有“五谷为养”说,五谷杂粮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燕麦是优质的谷物,深受会宁老百姓的欢迎,创制出许多种传统燕麦和其他杂粮食品的制作方法,其中甜醅和凉粉是当地传统的特色食物。燕麦是甜醅的主要原料,甜醅是经过一系列传统手工艺制作、恒温发酵3~5d 而成。每逢端午节(当地人称“五月五”),甜醅是节日餐桌上必备的食品,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现如今,甜醅水已成为当地人们夏季止渴解暑的最佳食品。在会宁人的潜意识中,甜醅已成为节日的代名词,食用甜醅是会宁人的一种文化和生活情怀,是一种民俗民风,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和历史符号,其食品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会宁县地域文化底蕴深厚,“绿色品牌”“红色旅游”“金色教育”是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这些品牌资源能够为燕麦产品赋能,丰富燕麦文化内涵,促进燕麦产业升级。

4 会宁县发展燕麦产业的重要意义

4.1 经济价值高燕麦是富含膳食纤维,营养结构合理的谷物。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消费观念的转变,燕麦产品的需求增速较快,国内燕麦的生产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燕麦籽粒和燕麦草。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统计,目前我国年人均燕麦消费量为0.9kg,不足全球人均的30%,美国为5.5kg,欧洲为6.0kg[12],这说明,我国燕麦产业发展潜力被低估,市场的发展长期看好,消费潜力巨大。随着燕麦的营养、功能逐渐被揭示,产品不断创新开发,特别是我国燕麦食品大众化、精品化、高值化、低GI 特膳食品需求不断攀升,产品溢价能力强,附加值极高。20 世纪80 年代会宁农村商品经济逐步发展,燕麦产品开始由过去零星分散生产到有计划生产经销,逐步进入国内市场,产品因绿色、营养快速走向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创造了外汇,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激发了当地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带动了燕麦种植业的迅速发展和产品初加工,是燕麦种植业发展的最好时期。之后一段时期,随着县域内燕麦种植面积的减少,生产原料和商品的市场流通量趋缓,品牌影响力趋弱,产业发展受到了影响。目前在健康中国、大食物观、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背景下,对会宁县振兴杂粮产业,带动会宁乡村产业振兴和燕麦产业创新升级有着深远意义。

4.2 用途范围广燕麦优质的营养素和功能特点在营养、保健、医疗、洗涤、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开发潜力巨大。燕麦粮、经、饲兼用的三元结构逐渐形成,种养循环的模式得到应用。2003 年会宁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为“中国肉羊之乡”,农户养殖意愿较高,养殖的畜禽有:牛、羊、驴、鸡、猪等,养殖种类较多,其粪便是主要的有机肥料。目前,养殖的畜禽主要以牛、羊为主,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饲草料的需求旺盛,而燕麦秸秆富含粗蛋白和其他营养素,新鲜的茎秆多汁柔嫩,适口性好,可以作为干、鲜饲草料,是饲养幼畜、育肥的优质原料,为养殖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燕麦饲草料是养殖户的首选,市场价格优势显著。另外,还能够充分利用会宁县燕麦绿色产品效应,更好地打造“中国肉羊之乡”品牌建设,保护和创新其品牌,为燕麦产业强链增链。燕麦全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带动力较强,因此,燕麦在种养结合、农牧互促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

4.3 生态价值高燕麦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种植范围相对较广,在山区、高原和高寒地带均可种植。燕麦的根冠较一般作物大、须根系发达,吸水力强,因此,种植燕麦既可以防止地表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还可以保持土壤肥力、水分,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没有施肥的情形下,燕麦依靠土壤中的营养和天然降水就能较好地生长,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有机产品。燕麦的分蘖能力很强,抗杂草,叶面积较小,光合效率高,抗病害性较好,在干旱条件下调节水分能力较强[13],所以增加燕麦在县域内山坡地、沟壑边缘地、梁峁地的种植面积,不仅可以扩大植被面积,抑制沙尘天气,修复生态,还能够有效调解农业生态结构,为会宁县绿色产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可持续性的自然生态环境。

4.4 驱动科技创新围绕燕麦谷物,依托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可以连接更多的跨界资源,拓展合作领域。应用生物科技等前沿技术,开展燕麦功能研究、未来市场研究、创新技术与产品研究,借助科技力量发展未来产品。用“科技+”拓展燕麦全产业链,发挥种养循环试验示范效果,助力脱贫户增收。

5 会宁县发展燕麦产业的目标及措施

5.1 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会宁县老百姓对燕麦的认识度高,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强,有利于燕麦新品种和新技术快速试验、示范、推广。会宁县需要借鉴燕麦优势产区和产业大省内蒙古、山西、河北和东北产区的经验,加强交流和合作,加大试验基地、示范区建设,引进选育燕麦新品种、集成示范推广新技术,依托科研机构通过挖掘地方燕麦品种资源,增强对地方种质资源的创制鉴定和利用,对优良的品种资源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发挥科技特派团、“三区”科技服务、驻村工作队的作用,联合各乡镇农业合作社、专业种植大户和农户,在重点乡镇建设试验基地和示范区,推进技术配套与集成示范。对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首先要在试验基地和示范区进行广泛试验和示范,对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和技术快速进行示范推广,发挥引领作用。

5.2 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中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会宁是杂粮绿色生产基地,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农业气候特点及地理环境,有利于燕麦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有利于技术、经济、环境相互协调。而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善于发现资源要素的唯一性,形成别人不可模仿或难以复制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做到适宜和适度发展。会宁县发展燕麦特色产业需要对产业重新审视,优化布局,形成一定规模,根据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制定发展规划;需要政府的协调,政策和金融的支持;需要科技人员解决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企业家实现产品价值;还需要发挥合作社、种植大户、企业之间的联动和责任心,保护、优化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将燕麦作为促进特色农业持续发展、改善居民膳食结构、调整种植结构的潜力作物。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实现自然优势与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与竞争优势、文化优势与品牌优势的转化,推进燕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农户增产增收,走上致富之路。

5.3 推动产业化集群建设按照“特色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融通发展,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燕麦综合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建设,立足特色产业资源,引导企业向资源优势产区集中,放大产业集群效应,建立产品交易中心,成立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建设集技术研发、产品检测认证、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建成稳定的会宁县特色燕麦高质量发展产业基地,引进或培育1~2 个生产链长、产品有市场、综合实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主动对接农户与市场,在燕麦主产村镇培育和扶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使他们成为助力脱贫户增收的主要力量。

5.4 创新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全国小杂粮之乡”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彰显会宁特色农业价值。创新“全国小杂粮之乡”“全国肉羊之乡”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及“会宁莜麦”地理地标产品,需要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积极申请注册商标,创制、创新、保护品牌,从产业特点出发,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三品一标”认证,申请加入“甘味”品牌目录,构建省级公用品牌、县域文化品牌、企业绿色品牌三级融合模式[14],有针对性地宣传,让消费者对三级品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熟悉和信任。企业在品牌定位中要精准化、差异化,瞄准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把品牌融入“绿色+文化+红色旅游”的三融合中[14],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营销,注重突出产品绿色和功能特点,传播健康消费理念,融入品牌文化和地域文化。通过宣传在消费者之间形成口碑效应,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消费者通过扫产品包装码对产品的产地、营养元素、功能特点等信息进行了解,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品牌的认同和忠诚度,对产品产生依赖,建立起情感纽带,提升品牌美誉度。

塑造和推动会宁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需要注重得天独厚的农业要素资源和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形成集聚效应,体现特色资源要素在品牌中的“唯一性”差异化,提升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实现品牌的创新和提升,不断创新的品牌才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5.5 推进地力培肥提质增效一是积极培肥地力,采取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培肥方式,增加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地力等级,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等。二是因时因势而为,因地制宜实施耕地免耕少耕、深耕深松、作物轮作倒茬等措施,推广顶凌覆膜保墒,沟垄种植、残膜种植、套种模式等技术,增强作物抗旱能力,增产增收,提升燕麦品质。

猜你喜欢

会宁县燕麦
可嚼燕麦,营养打折
燕麦的栽培技术
燕麦种植技术要点
晋粒康燕麦 守护您的健康
燕麦种植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
“开心农场”进校园——会宁县小学劳动教育见闻
更正启事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浅谈会宁县的梯田建设管理经验
会宁县亚麻籽油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