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上生活的翅膀,飞入音乐的乐园

2023-07-18邢雯雯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幼儿

邢雯雯

随着新一轮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化,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成为当前幼儿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就幼儿音乐教育而言,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为幼儿营造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使幼儿更快乐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生活化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有助于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热情

幼儿年龄小,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社会经验也极少。教师若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往往很难理解,不仅难以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而且会降低其学习效率。而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则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设计教学方案,创设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幼儿熟知的生活素材,这样幼儿就能轻松理解音乐内容,也会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加深幼儿对音乐内容的记忆

音乐教学生活化是指从幼儿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进行音乐教学。这样幼儿学习新歌后,当碰到与歌曲有关的元素时,他们大多能够联想到所学的歌曲,可能还会主动哼唱起来。这有助于幼儿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也可以将所学的歌曲融入幼儿在园的活动,比如在幼儿来园时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午餐时让幼儿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利用这种方式能有效加强幼儿对音乐内容的记忆。

运用生活化教育理念,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音乐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实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即要贴近幼儿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因此,教师应选取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这符合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也便于他们理解音乐内容。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选取生活素材。首先,从自然中筛选素材。很多美都源自大自然,如绚丽多姿的花海、一望无际的草原等,都能让人感受到自然景观独特的美感。大自然中还有各种各样、美妙动听的声音,它们让自然变得更加美丽,如鸟儿的鸣叫声、潺潺的溪水声、滴答的下雨声等。将这些不加修饰、独一无二的声音作为教学素材,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聆听自然的声音,进而感知音乐在生活中的独特魅力,爱上音乐。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幼儿在大脑中建立音乐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发现音乐是表达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次,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教师要多留意生活,把一些幼儿熟悉的生活现象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这样也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将幼儿洗脸刷牙的声音、妈妈做饭时锅碗瓢盆的声音、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作为音乐教学素材。这些音乐素材是幼儿在生活中常常听见的,教师应及时抓住身边的音乐教育资源,围绕教学需要,合理运用这些生活中的声音,將其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并指导他们分辨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感知音色的变化。这能够增强幼儿对声音的敏感性,培养他们丰富细腻的表达能力及对音乐敏锐的感受力。

最后,要善于挖掘地域文化中的音乐元素。幼儿的生活根植于他所处的文化土壤,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地域性。同地域所形成的风俗民情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本地人群。地域文化都具有本身的价值,带有极强的地域色彩与民族特色。幼儿从小就生活在相应的地域文化氛围中,自然会被其感染。因此,音乐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努力挖掘适宜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需要的地域文化素材,将民间歌谣、地方戏曲、民间游戏歌曲等融入幼儿音乐教学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幼儿更加了解家乡特色,还能推动地方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

在对幼儿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可加入生活化元素,为幼儿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不仅能有效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能使其更高效地掌握音乐的韵律与节奏,学好音乐知识。比如,在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音乐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洗澡歌》的动画视频,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其学习兴趣。接着,展示几张小朋友在医院打针、输液的图片,让孩子们讲一讲看到这些图片自己的感受是什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教师的引导,幼儿便会明白讲卫生的意义。然后,教师可以一边播放歌曲,一边带着孩子们到洗手池边,组织他们排队洗手,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另外,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在教室内查看哪些地方卫生比较差,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干净。等打扫完教室,再重新播放音乐,鼓励孩子们结合之前打扫卫生的体验,开展音乐表演。

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主,教师还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情境创设。在“认识图形”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把不同颜色、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分别贴在硬纸上,制成五颜六色的图形卡片,让幼儿以四人一组的形式,开展“撒圆片”的游戏,幼儿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求知欲也会大大增加。游戏采用轮流操作的方式,再由组内成员共同检查结果。教师采用融于游戏的教学方式,使幼儿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幼儿所学的知识也会牢记在心。

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方式开展音乐活动,能使孩子们充分地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内涵,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促进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将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到歌唱教学环节中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有利于孩子语言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歌唱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感知音乐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情感。教师在歌唱教学中融入生活教育理念,能够完善歌唱教学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目的。以《叮叮咚咚》音乐教学为例,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结合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制作了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碗、勺子、杯子等教学道具,利用勺子敲打杯子、碗会发出“叮叮咚咚”的碰撞声的特点,要求孩子们认真倾听声音,锻炼他们的听觉和观察能力。随后,教师运用这些教具开展音乐节奏训练,孩子们根据教师敲打教具的节奏,时而拍手,时而拍腿,时而拍头。这样既增强了孩子们的节奏感,也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互动,让音乐活动更加融洽。在《幸福拍手歌》教学中,教师为每个孩子发放了一双“筷子”,“筷子”尾部系上了小彩带。然后,一边播放歌曲视频,一边让幼儿用“筷子”敲打节奏,并进行舞蹈表演。通过上述教学方式,教师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也调动起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

音乐教学生活化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幼儿在音乐中感到轻松、有趣,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赋予了音乐更有价值的教育意义。音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丽、更阳光,提升了我们的气质、修养。教师将生活理念渗透到幼儿音乐教学中,能为孩子们架起一座音乐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既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帮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生活常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幼儿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