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润教,育苗成材

2023-07-18戴俐丽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3年6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幼儿园

戴俐丽

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教师结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通过不同的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渗透与引导,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学习品质和较高的道德素养,为其未来学习生活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幼儿教师应创新德育教学模式,运用多个教育环节及多方教育资源,让德育教学更具综合性、创新性、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幼儿的道德素养,将德育生活贯穿于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下面我们将对幼儿园德育教学展开探讨,从游戏教学、领域教学、榜样示范三个视角出发,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几点教育建议,以期对幼儿教师及家长有所帮助。

寓教于乐,游戏中的德育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获取生活经验、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大多以游戏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在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下,使幼儿获取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可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优势,利用游戏展开德育活动,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

自主解决问题,独立面对冲突

幼儿年龄小,无法掌握正确的社交技能,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时,难免会产生矛盾冲突。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利用幼儿在游戏中的冲突展开德育工作,让幼儿学会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矛盾冲突引导幼儿学会反思,从而也能让其掌握正确的沟通、交往、合作方法。

在幼儿游戏活动出现矛盾与冲突时,教师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幼儿展开别样的德育教育。如在冲突现象发生后,教师可先将两人叫到一旁,安抚幼儿的情绪;待幼儿情绪稳定后,教师引导两名幼儿说出在游戏中的问题、争吵的原因、自己的想法。在幼儿讲述完毕后,教师让其说出自己身上的错误及问题,并引导犯了错的幼儿主动向对方道歉。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幼儿的自主反思,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法,学会正面面对冲突,并自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自主意识得到增强,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在沟通及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学会正确解决问题,在未来的游戏活动中,幼儿也会独立面对游戏冲突,学会与他人友善沟通,并规避社交中出现的矛盾。同时,幼儿的道德素养也会随之提升。

创设游戏情境,强化道德认知

幼儿生活經验、社会经验有限,盲目地使用文字或语言讲述的方式,无法让幼儿理解深奥的德育知识。而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可以整合德育知识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化教育情境,通过对生活情境的模拟,开展相关游戏活动,增强幼儿的道德认知水平,让其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与“错误的行为”,进一步强化幼儿的道德素养。

以大班幼儿德育活动为例,大班幼儿对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探索欲,但其掌握的社会规则较少,社会道德感有待增强。因此,在游戏情境的创设中,教师可将社区生活作为情境。如在班级中创设“十字路口、商店、医院、蛋糕店、超市”等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使其掌握正确的社交方式。又如,在十字路口情境中,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解有关交通规则的知识,在游戏中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强化其规则意识;在超市情境中,让幼儿掌握正确的购物方式,知道把物品放回原位、尊重营业员等。在这些趣味性的游戏情境中,都能展开德育教学,让幼儿在玩中不断增强道德素养,构建别具一格的德育教学活动。

学做合一,领域中的德育

领域教学渗透,强化幼儿认知

领域课程是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可将德育知识渗透在领域活动中,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不断强化幼儿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在语言领域活动中,教师可将绘本故事作为教育契机,选择具有浓郁德育元素的故事进行讲解。如绘本《七色花》,可强化幼儿的分享意识;绘本《萝卜回来了》能让幼儿树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意识;绘本《金斧头银斧头》则能让幼儿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艺术领域活动中,教师可带领幼儿做一些我国传统的手工艺作品,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带领幼儿唱爱国主义主题的儿歌,强化幼儿的家国情怀。在社会领域活动中,可着重向幼儿讲解社会礼仪与规则意识的培养;在健康领域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学习品质。由此可见,领域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要学会合理开发领域课程,将德育课程融入领域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区域游戏引导,强化规则意识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教育环节之一。区域游戏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在活动中需要幼儿自主构建游戏内容。在展开德育教育时,教师可着重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利用区域游戏形式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如在区域活动展开前,教师可将规则的制定交给幼儿,鼓励幼儿围绕区域特性、游戏特点等说出在区域中应当遵守的规则。以美工区游戏为例,活动前,教师可询问幼儿:“在美工区要遵守哪些规则?违反规则要怎么办?”教师抛出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展开讨论,让其结合美工区的游戏特性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初步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规则制定完毕后,教师要引导幼儿们在游戏中互相监督,这既能起到约束自己的作用,也能监督他人,将遵守规则的意识再度深化。

榜样示范,生活中的德育

言传身教,正向引导

幼儿会观察周围老师、长辈的行为,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将其转换,形成自身的认知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发挥出榜样示范的作用,用言传身教的方式,给予幼儿一些正向引导,将德育知识渗透进日常生活。如在日常活动中,教师与家长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建议;在做某项决定或玩游戏时,要积极回应幼儿的想法及建议,提高幼儿的自我认同感;在平日打招呼、交流的过程中,要使用礼貌用语;接受幼儿的帮助时,要说“谢谢”;家长、教师做错事情后,要第一时间向幼儿道歉,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在实践活动或外出游玩时,可利用真实情境向幼儿讲解一些社交礼仪、社会规则等。这些教育方法都能给予幼儿正向引导,不断强化幼儿的道德素养。

家园共育,共促成长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幼儿园德育教育中,家庭教育必不可少。教师要发挥家园共育的教育优势,让家长在家中使用相同的教育方式,利用家庭教育环节强化幼儿的道德素养,通过双方一致的教育引导,促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如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教师可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可使用相同的教育方式,让幼儿从事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在日常生活及外出时,家长可利用真实情境向幼儿讲解简单的道德知识。如“不得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坐公交要排队,不得随意插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说谢谢”等。家庭教育与园所教育的一致性,既能让幼儿获得更多学习经验,也能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学质量。

德育教学是一项漫长的教育工作,在开展幼儿园德育教学时,教师要学会打破传统、注重细节,创新德育教学模式,观察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阶段,将德育知识浸润在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在浓郁的德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道德品质。此外,教师应与家长携手共育,共同促进幼儿道德素养的提升,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幼儿园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