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媒鞋

2023-07-18郑锦凤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布袋子柴房婆娘

郑锦凤

“请倒媒”这话传到姜家的这天晚上,桂英被父亲姜成林用赶马鞭抽打了几下后,关进了柴房。

秋夜风凉,罗菊仙心疼姑娘,半夜起来從门缝往柴房里塞棉袄。她刚塞一小半,就被姜成林逮个正着。

天上无雷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但大伙儿都晓得,一桩亲事,请媒请的是正媒,哪有请倒媒的?我姜家的姑娘,又不是枯枝朽木,用得着请倒媒啊?姜成林把门缝里的棉袄扯出来后扔在地上,又对罗菊仙厉声说道,冷她几天!饿她几天!看她还敢不敢去请倒媒。

罗菊仙使劲拧当家的手臂,让他小声点儿,别让隔壁邻居听见。

给我看紧点儿,别让她偷跑出去找那婆娘。才十七八岁,就长了歪本事,谢媒鞋都晓得做了。姑娘家,做鞋子,不在家关门闭户做,到处张扬做,到处显摆做,着急跟人都着急到这个份儿上。人人都晓得她在给那婆娘做谢媒鞋。女方出谢媒鞋,请倒媒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我这老脸往哪儿放?整个乐平乡,哪个不晓得,那婆娘开店是幌子,到处说媒搞些蚂蟥两头吸血的事才是真的。姜成林又叽里呱啦说一通。

罗菊仙把地上的棉袄捡起来,踢了当家的一脚。她还压低声音吼了一声,说他大半夜的,鬼话比瞌睡还多。姜成林口中的婆娘叫细妹,四十多岁,熟识媒婆细妹的人都晓得她能说会道。细妹在集市上开布店是哪一年,没多少人说得上来,但好多人都晓得,她在店里迎来送往好些日子后,增加了一个营生——帮人说媒——能直接捞到好处,还能给自家布店带来生意。她清楚得很,山里人家,哪桩婚事的女方家不扯布给男方家做满家鞋,不扯布做床上用品,男方家哪好意思不扯布做上好几十套围裙护袖的。山里人朴实,只要家里办喜宴,来帮忙打杂的人,主家都乐意发放围裙与护袖。

有男孩的人家,特别待见细妹。这些要请细妹帮着说媒的人家放出话来,只要细妹说媒成功,除了好肉、好糖答谢外,还会给一双谢媒鞋,以感谢细妹的辛勤跑动。顺势地,细妹的好门路又来了——教人做谢媒鞋,转卖收到的谢媒鞋。

姜成林离开柴房,斜靠着柴房门框的罗菊仙也责怪自己。她怪自己忙着干农活儿,没把如花般的姑娘看管好,让她出校门没多久就背了个“请倒媒”的坏名声。姜家四个姑娘,好比四朵花,年长的三朵都规规矩矩找到好人家,想不到最小的这一朵身上长出这样一截“岔肠”。罗菊仙突然想起,春天的时候,自己还陪桂英到竹林捡过笋叶呢,这可是做谢媒鞋必不可少的材料。罗菊仙握紧拳头捶自己的头,怎么当时就没看出个端倪来。

阿妈,你去把我蚊帐顶上的布袋子拿来。柴房里传出来的声响惊得罗菊仙赶紧站直身子。

当妈的回话,想吃饭,我帮你做去,还想长岔肠,长一截割一截!

桂英也不是省油的灯,她没听到母亲的回应,就用指甲刮门板。她晓得母亲最怕这种声音。

罗菊仙实在受不了这猫抓心的声音,走到离柴门几米远的柴垛子旁。站了一会儿,她摸黑往桂英的房间走。拿到布袋子后,罗菊仙把房门反锁上。她把袋子里的东西一一排放在姑娘的床上。还真别说,灯光照射下的一只千层底,针脚细密,走线均匀;另一只千层底上,鞋帮子还差几针就与鞋底合成一体了。配套的针线工具里有一个泛黄的布团子,引起了罗菊仙的注意。这团东西立马让她的记忆之门敞开,她的脸上也慢慢洇开一团红晕。当年,自己嫌针尖戳得头皮生疼,全靠这团黄油给针润滑呢。

罗菊仙忘了当家的叮嘱,她把布袋子从门缝下面塞进柴房。

柴房里再也没有刮门板的声响传出。深秋的一天,姜家寨唯一的一户外姓人家肖家,门前锣鼓喧天。大概热闹个把小时后,一群人簇拥在几个军人后面,两个军人联手扶着一块“一等功臣之家”的牌匾,走在人群的最前面。随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肖家的功臣儿子肖永辉的一封简短家书:“此生只娶姜桂英。”腊月初六,是永辉与桂英喜结连理的日子。细妹穿着桂英做的谢媒鞋在布店里招揽生意。这是她唯一一次没有转卖谢媒鞋。

转年的正月初六,桂英的床头柜上也有一双谢媒鞋。这鞋是细妹做的。穿着细妹做的谢媒鞋,桂英不再喊细妹为孃孃了,她得叫妈,婆婆妈。

除细妹外,只有桂英晓得,这双谢媒鞋与二十二岁的永辉同岁。

永辉一岁时,母亲病逝,父亲一直未再娶。

二十一年后,细妹做的这双谢媒鞋,在桂英做倒媒之后,才得以重见天日。

猜你喜欢

布袋子柴房婆娘
妈 妈 [外一首]
小城打工记事杂吟
盖碗肉
不死酒等
柴房
串坟的老人
布袋子情结
The Sack
柴 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