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田连元短篇评书开场白选集》有感
2023-07-18祁夏竹
祁夏竹
田连元先生所著的《田连元短篇评书开场白选集》刚刚出版,短短几日读完醍醐灌顶,酣畅淋漓。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均为田连元先生从艺60年中个人创作并公开演出过的评书短段,内容涉猎广泛,题材创作精彩,人物细节紧凑,是一本值得传颂的佳作。接下来笔者将通过这部作品集“精”“妙”“广”“博”的四大艺术特征,来分析田连元短篇评书的艺术手法、艺术魅力以及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一、短篇评书的体裁及艺术特征
评书小段是评书表演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评书小段时长通常在十分钟至半小时之间,时间较短。因此,故事情节通常需要精简,去掉冗长、无关紧要的部分,使情节发展更加紧凑、生动。
(一)夸张。评书小段通常采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评书艺人通过抒情、夸张、渲染等手法,将角色或情节描绘得更加生动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评书短段《嫦娥奔月》中,对“嫦娥一号”奔月的飞快速度拟人描写可谓惟妙惟肖,“嫦娥就往起飘,后羿一把没抓住,够不着了。赶快说快拿箭来。后羿,箭射得好,传说射九日嘛,那倒不可能,箭射得准倒是真的,等把弓箭找来,搭箭上弦,再找嫦娥,找不着了,嫦娥吃了不死之药比航天飞机都快,蹭,一万米上云彩去了。”巧妙的叙述手法,既用评书来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嫦娥一号的探月旅程,也赞颂了“嫦娥奔月”的奇迹。
(二)形象性。评书小段通过语言的描述和声音的表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如英雄、文人、恶人等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生动、个性鲜明,迅速使观众代入和共鸣。在田先生的作品集中,人物形象之丰富堪比连环小说,有《事故的故事》中各种境遇的人物的特色描写,《石秀卖肉》中通过生动描述杀猪的情节来衬托石秀匠法娴熟的人物形象等,这些都活灵活现地把人物形象鲜明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善于运用成语、俚语。评书艺人在评书小段表演中,善于运用成语、俚语等语言技巧,从而加强评书故事情节有趣、有味的特点和表现力。这也体现出汉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与灵活多样的特点。《大鬧玉清池》中对日伪军的描写“日伪军感觉自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蒸笼里的螃蟹,没有不难受的时候!”俚语的巧妙运用将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审美距离,用看似生活化的语言加深了观众对书中人物的理解与认知。
二、田连元短篇评书创作的“精”“妙”“广”“博”特征
评书小段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评书艺人需要拥有出色的讲故事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动的想象力,以便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产生共鸣。笔者认为,田连元短篇评书的创作具备“精、妙、广、博”的四大特征。
“精”—“篇幅精美”。整部作品集均为短篇评书,篇幅精良,其中还包括田先生在不同场合演出的几十部评书短段。《事故的故事》总共分为4集,每集评书时长不超过5分钟,却精彩地讲述了4个截然不同的演员在演出中因为演出事故而发生的诙谐幽默的生活故事,短小精炼却又栩栩如生,意蕴悠长。这是他长期工作在舞台上的工作写照,来自生活又精于生活,没有多年舞台演出的基础是写不出来的,更不要说精彩地用评书这门艺术来演绎演员的艺术人生。
“妙”—“构思巧妙”。田先生的这部作品集中作品通过创新的构思引人入胜地带入到不同的故事情境中去,例如《梁上君子》这个段子让一个犯罪青年鬼使神差地躲在了天棚顶上,却不知天棚与县长家里通着,他通过天棚窥探看到了县书记坚持原则送子伏法,自己受到教育自愿同去。“棚顶窥视”这是多么巧妙的安排设计,正所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广”—“涉猎全面”,作品除了几段改写的传统评书外,几乎囊括了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鲜活故事,为了不影响思维头脑的灵活性,“不打麻药做眼睛手术”的军神刘伯承;为了理想和信仰在广州起义的周文雍和陈铁军,为了理想他们视死如归,宣布了他们的“刑场上的婚礼”,成为千古绝唱;井冈山斗争时的“黄洋界上的空山计”;朱总司令化装越过敌占区的大智大勇;“两弹一星”的功臣钱学森是如何摆脱美国的牵绊;回国建业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巾帼英雄王玉荣勇敢机智地击毙歹徒,救出被劫持的几十名儿童,堪称公安战线上的经典事例。该作品集涉猎面广,可谓历史事情的纪念册。
“博”—“博识洽闻”。五四纪实短篇评书《大震之后》,如实地记述了汶川地震之后,国务院总理与失去父母的儿童,解放军官兵与人民群众,武警官兵与灾区人民,公安干警与受灾群众的真情实事,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天灾人祸面前不畏艰险、团结奋斗的精神,这是制度的胜利,民族精神的展现。用短篇评书介绍一个城市的人文历史变化,这里的“话说本溪”首开先河,用朴素的语言介绍一个城市的基本情况、发展过程和人文历史,容易让人引发思乡之情。
三、短篇评书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评书是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活化石”,有史料可查,它起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千年历史,未曾消失。正如宋理宗时讲史说书人王防御,人们赞他“耸动九重三寸舌,贯穿千古五车书,世问奇事皆能说,天下鸿儒有不如·····”,旧社会平民百姓是无暇看《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的,百姓的历史知识大多是从说书人的口述中得来,“千年事非一口述,百代朝纲任凭说”。忠臣良将、英雄豪杰、奸佞小人早在人民心中形成各自形象,大都与时代潮流呼应,这说明说书人始终与人民同心、同理,始终传播社会的正能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书也在适者生存地变化着,从宋朝《东京梦华录》里的“勾栏瓦肆”到明清的寺庙书场,乃至近代的书舍、茶馆、剧场。现代传媒载体扩大了评书的影响,广播有了广播评书,电视有了电视评书(包括动漫评书),网络普及了网络评书,评书艺人对短篇评书的传播和发扬,会使更多人了解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增强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而短篇评书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绽放自己的艺术魅力,这需要曲艺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使更多的年轻观众热爱曲艺、传承曲艺和传播曲艺。
首先,打造评书品牌。評书本身是最具影响的曲艺门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可以通过制作优质的评书节目、推广评书文化等方式来打造评书品牌,提升评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评书可以在新时代打造属于自己的评书品牌,短篇评书的优势在于它更贴近于生活中的“讲故事”,而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可以通过讲故事这样的表演方式展现自己的口才和表演技能,通过电视和网络平台,用短篇评书这样的表演方式进行曲艺竞赛或文艺演出,将会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评书的创作热情中去,让更多新时代的年轻人了解评书并热爱评书。
其次,评书传承需要文化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评书表演形式也应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将评书与现代技术结合可以为现代评书开拓新的可能性,评书艺人可以将现代技术融入到评书表演中去,评书短段相比长篇评书节奏更紧凑,情节的矛盾冲突更强。在评书艺术自身给观众带来丰富想象空间的前提下,评书的表演情境中融入现代舞美,乃至调度复杂的机械和虚实结合等高科技,牵引产生叠加的震撼艺术效果·····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评书也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评书节目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呈现,有效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互动和宣传,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与观众进行互动,提高评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应提升评书的教化功能。评书表演可以积极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在当代社会中,评书创作也应关注当下的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纵观当前评书作品的创作,现代精品节目少,导致年轻的评书演员依旧在说传统书目,评书艺人可以结合当代社会人们的需求,有说有评地说出现代人的声音,如职场故事等。这部作品集中的很多短篇评书都十分具有时代性并且弘扬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传统艺术与现代题材的碰撞,会在新时代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也能通过评书这种艺术形式积极传递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田连元先生这部作品集,既集结了自身多年为曲艺事业呕心沥血的佳作,又为当代评书爱好者和从业者铺设了入门的台阶和学习深造的基石,愿更多的年轻人为讲好中国故事而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