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汉画像石之根,创美育之魂

2023-07-18杜鹃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
关键词:汉画画像石美术

杜鹃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在生活的基础上与文化相结合的升华。徐州汉画像石作为中国汉画像石的起源之一,其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展现了汉代人的日常生活,具有较高的美术研究价值。教师引导学生与汉画像石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能够充分体现美育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汉画像石美术教育感悟育人

一、感知——寻天地大美汉画根

王建中老师在《汉代画像石通论》中曾这样写道:“汉代画像石是指我国西汉时期,装饰于墓室、墓祠、墓阙及其他建筑物上以石为地、以刀代笔,或勾以墨线、涂以彩色的特殊的绘画艺术品。”汉画像石完美地呈现汉代艺术水平,被喻为“一部绣像汉代史”。

徐州的汉画像石产生的时代早,延续的时间长,且分布的范围广,数量之多引人赞叹,因此,在汉画像石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汉画像石是汉画的典型代表,是汉代艺术的高光展现,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意义非凡。汉画像石以真实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汉代人当时的生活全貌,充分地描绘出了汉代人的信仰与追求。可以说,在中国美术历史的长河中,汉画像石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里程碑,是一部深奥且集历史、艺术价值于一身的经典之作。

美术教育对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传承发扬优秀的两汉文化。以徐州两汉文化为背景,把汉画像石作为乡土文化的研究对象,能让我们更具体地理解古代文明的细节。通过对汉画像石资源进行发掘与运用,整合地方美术资源,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内容提炼后,与小学美术课堂相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汉画像石艺术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思索汉画像石艺术的审美意义与民族精神,更深层次地感受它对于现代美术教育的价值。把基础美术教育与乡土文化相结合,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剥离生疏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能力、艺术探索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相遇、传承与创新。

二、感触——践独具魅力千古墨

徐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汉画像石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本土文化的研究不仅仅为他们提供了地理位置的便利,而且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将徐州汉画像石融入美术教育,就是将古老的艺术放置于现代艺术形式之中。于是,我尝试从汉画像石的历史故事下手,让学生了解汉文化,了解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与方法去挖掘艺术之美,让学生从毫无兴趣到兴致勃勃,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作力以及表现能力。同时,研究其他地区汉画像石的特点,让学生从对比中发现闪光点,从而突出徐州汉画像石表现特点,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强烈的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求知探索欲望。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汉画像石这一艺术瑰宝入孩子们的眼?如果想激发学生对其的兴趣,可以先从材料入手。于是,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彩色花纹打印纸及油画棒,让彩色花纹打印纸的肌理感反映汉画像石的质感,用油画棒的粗犷材质及色彩去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想这节课会学些什么。我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让孩子们欣赏,让他们了解汉画像石的历史与造型表现形式,随后再升华到技法创新,启发他们用色彩大胆地将汉画像石表现出来。斑驳的纸和多变的色彩相融合,让学生乐于探索,敢于尝试。

牛皮卡纸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载体,有着不同于白色绘画纸的粗犷与色彩。于是,在第二次尝试时,我给孩子们准备了牛皮卡片与记号笔,要求他们不用铅笔打草稿,直接用记号笔在牛皮卡片上进行描绘,大胆地表达。虽然有的同学第一次用记号笔直接绘画,难免有些胆怯与稚嫩,但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材料、色彩及质感,激发了学生想尝试、愿探索的冲动。

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广为流传,徐州的剪纸艺术犹如汉画像石一般丰富且拥有神韵。汉代精神散发着无穷的魅力,较高水平地还原了当时的人们积极向上、坚韧不拔、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于是,我思考:如果把剪纸艺术与汉画像石的内容相结合,渗透这种精神,将会达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

于是,在第三次尝试时,我让学生试着用1+1的方法突破创新,利用某些材料后再加工。我分发给学生剪纸材料与工具,启发学生通过剪纸艺术和绘画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幅创意汉画作品。这样合二为一的大胆尝试,不仅丰富了剪纸艺术的艺术表达,还更有力地呈现出汉画像石艺术的新的表达方式,1+1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们本身。每一次的新鲜感都会启发学生无穷的想象,使其发散思维,敢于表现。传统民间剪纸和绘画相结合的做法,让创意汉画作品更加有肌理感、层次感与设计感。学生通过剪、贴、绘画的方式,进一步领会到丰富的学科内涵,为艺术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创意汉画重在“创意”二字,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上,实现材料多样化、方法多样化、创意多样化,既丰富了乡土美术教育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汉画的兴趣,也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培养了审美情趣,还感受到在历史长河中汉画像石艺术独具的无穷魅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值得回忆的学习经历。当学生面对两千多年前古人创作的画像石,开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时,老师已经在他们心中播撒了传承文明的种子。当学生对所见和未知充满着热情与好奇,在想象中生发创作灵感的同时,我想,他们已经轻轻地推开了一扇更辽阔的艺术大门。

三、感创——传承民族文化创神韵

汉画被人们誉为汉代的百科全书,结合汉画艺术能够更加透彻地感悟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与表现手法。这种独特的艺术展现了当时的生活与风貌,展现了汉代人民的民族精神。

前幾次的尝试让学生感知了汉文化的深厚背景,之后运用多样的绘画工具及材料,通过汉画创作活动让学生真正传承民族文化,领会汉画神韵。总结方法:首先,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与工具,掌握多样的绘画技巧,结合丰富的内容,表达不一样的“汉画艺术”。其次,通过创意汉画社团活动,促使学生对汉画像石实现从感知到感悟的升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拓宽其艺术视野,使其敢于设计与尝试。

活动设计一:以汉代建筑为例

教学过程:首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导入本节课主题——“汉代建筑”,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分小组总结出汉代建筑的构造与装饰,再由老师示范线描的基本技法。学生在了解基本技法后,以线描形式描绘汉代建筑,感受建筑艺术带来的视觉美感与冲击力,感受线描的美感与质感。

活动设计二:我眼中的汉代色彩

教学过程:尝试用现代常见的绘画创作材料刮画纸来表现古老的汉画像石。学生对刮画纸并不陌生,用刮画的方式表现汉画像石,运用刮画纸的黑色,衬托出被刮出来的绚烂“底色”,让汉画像石的形象更加清晰、夺目。用不同于平常的“视野”,促使学生有新的感悟,既填充了他们汉代色彩的“空白”,改变了传统印象中的感官色彩,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创新意识。

活动设计三:我眼中的汉代舞者

教学过程:首先,通过欣赏碎片化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像玩拼图一样,拼出舞者形态后,观察汉代舞者的特点。其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汉代舞者动作的特征,解析其与现代舞者动作及服饰的区别,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与创作。

活动设计四:汉画的凹凸表现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讲解雕、塑、捏、揉、按等技法,引导学生以身边的生活作为素材来源,注重细节,创作汉画泥塑作品,体现汉画像石的凹凸感与肌理感。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平面与立体、二维到三维的过渡,用凹凸的美感来征服自己,征服欣赏作品的人。

让人感到欣喜的是,从这几项活动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充分挖掘了汉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点,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不仅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还培养了领悟力与创造力,提高了审美素养。

活动小结:以“汉画的现代表达”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的美术创作活动,将古代汉画像石艺术与现代美术教育互补融合,既拓宽了现代美术教学的宽度,也为美术教学实践活动创造了价值,既创设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情境,又为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水平上发展出更高层次的创造力,激发了创作潜能。

四、感悟——美育与汉画像石辅德益智

汉画像石的表现内容以中华文化的底蕴为依托,追溯中华文化的根源,将情感流露于简约石刻之中,将仁义礼智之精粹融会到创作元素中,展现了辉煌的汉代文化与艺术的超越,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层面的精神财富。作为传统文化之一,汉画是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却很少有机会与之进行互动。为此,我们尝试请汉画“走出”石壁,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能够近距离地接触汉画、了解汉画、喜欢汉画。于是,学校探索并设计了一系列创意汉画主题教育活动,希望通过将本土文化融入学校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汲取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教育精华,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顾森先生曾指出:美术教育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关心学生的个性塑造及人格发展,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动手能力,它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个性塑造与发展。美术教育也兼具人文教育的光荣使命,它可以用另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品格的提升。在基础美术教学过程中,汉画像石正是一个非常好的着力点,因为它既涵盖了辅德的内容,又有启智的作用,其艺术形式可以充当美术教学资源里最独特的品德提升的素材。从深层次来看,它们不仅仅是美術教育中单一的教学资源,对于当下学校德育而言也是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在美术教育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利用汉画像石的场景及人物,作为德育方面的引导,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何时,都要虚心求教,遇事要豁达,心态平和,与人为善;对待长辈要以孝为先,尊老爱幼。俗话说:书本有形,知识无形。汉画像石的“文化背景”可以使同学们在无形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创意汉画教学多样化的道路上,创意汉画美术教学的形式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深挖和捕捉的闪光点,它既丰富了乡土美术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学生对汉文化、汉画像石艺术的关注度,既拔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眼光,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宽度。传统与现代视觉的相融合,开拓新的空间,让世人感受汉画像石艺术在历史的洗礼下绽放的无穷魅力。我也想借用这难得、真实的情境带动学生,用汉文化滋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让他们在想象中创造、在自由中迸发激情,让他们在广阔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展望——品汉画石韵铸汉魂

汉画像石丰富的内涵以及艺术表现,无不蕴藏着宝藏式的文化教育意义。美术教育以汉画像石艺术为主线进行挖掘和实践,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本土艺术,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倍增。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汉画像石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积极探索汉画像石艺术,让它与小学美术教学互融互通,引导学生了解、感受、感悟汉画像石的无穷魅力,充分挖掘汉画像石艺术精髓,是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将再接再厉,结合本土特有的美术资源与文化背景,启发学生感知汉画像石的艺术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关注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化及全面发展。我也将继续从汉画像石艺术的广度与深度入手进行实践探索与研究,充分挖掘地方美术资源精华,将其应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从而为发扬徐州的汉画像石艺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娜.汉画像石边饰纹样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6(2):3031.

[2]刘照建.两汉文化“看”徐州——以考古出土汉代文物为视角[J].文物天地,2019(5):2025.

[3]雷志远,慕青藤.研究性教学与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8(36):220222.

[4]李祎.河洛汉画像石与楚美术[J].美术大观,2008(2):124125.

责任编辑:赵潇晗

本文系江苏省第13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文化自觉的创意汉画课程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9JK13L067。

猜你喜欢

汉画画像石美术
汉画中的建鼓舞综论
汉画
传统纹饰在国潮服饰中的创新运用——以汉画纹样为例
汉代画像石里的成都生活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汉画像石墓出土仿木结构石立柱初步研究——兼谈白杨店画像石墓出土立柱位置
汉画像石中的“天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