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成全教育 正善人生”理念下的农场劳动教育探索

2023-07-18王亚儿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
关键词:农作物农场辅导员

王亚儿

摘要:正善农场的创建为我校劳动教育搭建了实践平台,以体验实践教育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以活动为主、以情为主,育横品竹正学子、育横学竹雅学子、育横健竹壮学子。正善劳动农场一系列劳动实践的开展,是基于我校“成全教育,正善人生”的办学理念而设置的。让学生在劳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不仅能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还能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成为一个完美的、健全的人,一个正善向上的人。

关键词:育人目标正善农场成全教育正善人生

2019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于校外约200米处创建了正善农场,占地10多亩,先期投入了20万元,力求将农场打造成为2大区域,8块田地的劳动基地。其中8块劳动基地分别命名为横兴竹广园、横品竹正园、横体竹健园、横学竹雅园、横劳竹创园、横善竹交园、正善创新园、正善体验园,每个班级认领一块专用地,用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正善农场统筹规划,布局合理,在场地上设有班牌、农作物介绍展板,日常聘请专人进行管理,各班还聘请了农场辅导员,指导师生定期参与实践和管理活动。正善农场的创建为我校劳动教育搭建了平台,以体验实践教育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以活动为主、以情为主,让学生动起来,体验劳动之艰辛,收获劳动快乐,体验劳动生活,激发劳动兴趣,感悟生活的真、善、美。

一、正善农场,培育正善学子

正善农场一系列劳动实践的开展,是基于我校“成全教育,正善人生”的办学理念而设置的。成全教育,就是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更健全更完美,调动他们的内驱力,成就自己的生命价值。无论一个人有多少成就,都不能摒弃正直善良的本性,正直善良是人生的本色,善当从容、心正心善。我们现在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劳动教育则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且具有较高劳动素质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通过让学生在正善农场里进行劳动实践,增强了他们的劳动观念,成全了他们的健全人格。

(一)劳动中,育横品竹正学子

横品竹正,就是品正,显示了一个人的人格力。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劳动教育作为其中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发挥道德之源的有效教育方式。在正善农场劳动实践活动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品质,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从而让学生们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体会父母的不容易。通过将收获的农作物送给养老院的爷爷奶奶,能够让学生在给予他人帮助和关怀中建立自身的高尚品格,激发他们尊老、敬老的情怀,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双重发展。

(二)劳动中,育横学竹雅学子

横学竹雅学,就是学雅,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张力,也是作为“五育”中的其中一项——智育的体现。以劳增智,通过亲身力行的劳动实践活动,收获真知。劳动中体验、劳动中认知、劳动中收获,并且,也将曾经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劳动实践中,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心指导下劳力,增加智慧。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正善农场劳动这个教育平台,让学生既学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又学会了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将农作物生长的过程拍下来、画下来,也培养了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且小组间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交际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一个飞跃。

(三)劳动中,育横健竹壮学子

横健竹壮,就是体健,显示了一个人的身体素养、生命活力。劳动的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是毫无疑问的。以劳强体,在劳动教育中,应增强学生体力,使学生充满活力。在农场劳动的过程中,各种农活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智力和体力,以及一定的技巧,这是对体育发展的一种补充和拓展。在学生坚持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耐力等因素都会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身强体壮。

二、活动丰富,培养劳动素养

(一)直观认识中积累劳动知识

根据小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发展的一定规律,给予学生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能够引发学生浓厚的学習兴趣,激起探究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因为学生对于农场劳动这个学习项目的不熟悉,学校给每一个班级,根据年级的不同配备了农场劳动要用到的农具,一律放在学校的农事展览馆里。另外,还收集了家乡人民用过的农具,以及现在还在用的农具,都在农事展览馆里面展出。各个班级利用晨会课、午休课、少先队活动课等,让每个学生认一认这些农具叫什么,说一说这些农具的作用,再学一学正善农场要用到的农具是干什么用的,怎样用的。在农事展览馆里面还展出了很多农作物的种子,基本都是当地田里经常种的,每一种种子都有成长的图片和文字介绍。每个班级要种什么农作物,是由班级的学生、劳动教育辅导员和在校劳动教育总辅导员共同商议决定的。在将要去农场种植之前,班级的老师和劳动教育辅导员会用视频、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详细地给学生介绍各班即将要播种的农作物的信息,让学生了解相应的信息,从而激起农场劳动的兴趣。

(二)实践教学中培养劳动素养

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能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参与劳动实践之前,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可以提高实践的效率。劳动技能不仅是通过劳动实践所习得,而且之前的劳动知识学习也对劳动技能的习得具有很深的指导意义,能使后面的劳动实践更有效。教师可邀请各班的劳动教育辅导员,给学生讲述家乡的农耕文化,包括农俗知识,家乡的农俗文化等。农耕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体悟“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农俗知识,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对于教师而言,学习田里的农活是怎么干的,锄地、除草、浇水、施肥都有什么方法和讲究,尤其是班级里即将要种植的这个农作物,从种植前到长大的环节,都有什么注意点,都要一一讲解给学生听。这两个阶段的体验是让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农场劳动环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习得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具备初步的劳动能力。

(三)亲身体验中掌握劳动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体力劳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劳动素养和技能,还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更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情感的一个途径。因此,劳动教育强调的是体力和脑力的相互融合,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学会观察、学会创造。在校外劳动基地辅导员和班级劳动辅导员的共同安排下,班级学生到劳动基地开始劳作。按照事先的分工,将班级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劳动的特点,分成几个劳动实践合作小组,设立组长,组长的任务是组织组员领取劳动工具和农作物种子。锄地小组在班级劳动辅导员的指导下先完成锄地任务,然后是拔草小组进行劳动实践,接下来分别是种植小组和浇水小组进行工作。因为有两位专业的辅导员指导,每一组的学生劳动实践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如果遇到劳动技能掌握不熟练的情况,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地精准指导,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各项劳动技能。在农作物成长的阶段中,学生在教师和班级劳动辅导员的带领下,根据自己班级所种植农作物的生长特点,间隔一段时间,到劳动农场开展相应的活动,比如除草、施肥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对班级的农作物进行观察,分别通过撰写观察日记、绘画、拍照等方式,记录农作物的成长,也将自己劳动过程中的点滴记录到劳动档案袋中,积累劳动经验。

(四)成果展示中体会劳动喜悦

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习得劳动技术,培养高阶思维,收获情感教育,还应该让他们体悟到劳动的乐趣。劳动成果的展示可以激起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劳动教育过程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成果的展现方式也应该是开放型的、过程型的、表现型的,构建的展现平台可以是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协调的。到农作物可以采摘、丰收的时节,组织学生到农场开展“采摘节”“丰收节”活动。在辅导员们的指导下,学生进行收割或采摘。学生将自己可以支配的这部分农作物进行义卖,在校外这个大舞台中,尽情展现自己平时所不能施展的各项能力;还可以拿回家,親手做一道美食,在将农场的劳动所得变成一道美味的过程中,又是一次劳动实践的过程,在家人的鼓励表扬中体会劳动的喜悦;也可以将丰收的蔬菜送给养老院的爷爷奶奶,将自己的劳动所得转化成一份爱心,体悟不一样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都产生了交集,不仅完成了劳动体验,也有了情感和实践的碰撞。

三、评价多元,激发劳动热情

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呈现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延续劳动热情的重要方式,凸显了劳动教育的融通性特质,即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中实现“五育并举”。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整个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更精准地指导后续的劳动技能。评价更要体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主体可以是劳动辅导员、教师、学生自己、同伴、家长等,评价的方式也要多元化。

(一)过程性评价,劳动档案记录过程点滴

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给每一个学生设置一份“劳动档案卡”,里面有劳动时间、劳动地点、劳动内容等项目,学生将自己的每一次劳动过程都记录下来,可以通过文字描述、图画、照片等形式记录。每一次的劳动实践体验下面,都有一个评价栏,由小伙伴、教师、辅导员或是家长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在这些过程性评价中,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可能不尽如人意,对劳动知识的认知或劳动技能的应用是欠缺的。学生通过小伙伴、家长、教师、班级劳动指导家长的一次次中肯评价,能够改正原有错误的劳动方式,积累正确的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为以后的劳动开启新的征程,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生拿出自己的劳动档案袋,看每一次的劳动评价,都是一次学习。

(二)表现性评价,劳动技能比赛激发兴趣

评价还应该采用因人而异的方式,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秀劳动表现,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起丰富的想象力和探究兴趣,从而不断地投入新的创新中去。班级里组织义卖活动,分几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个小组不仅把菜收得快,还能卖得快,收入高,这一组就可以整体评一个高分了。对于这样的活动,学生是陌生的,但却是非常有热情的,走出校园,身心投入校外的广阔天地中,体验从来没有做过的项目活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竞赛标准的指引,激发了自身的很多潜能。只有做得更好才能赢得胜利,所以他们会更高地要求自己,对于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计算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都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和评价。将大部分农作物丰收的一个时节定为丰收节,根据各年级劳动能力的不同,设立简单却实用的劳动技能评比项目。一、二年级进行剥豆子比赛,三、四年级进行洗、切蔬菜比赛,五、六年级进行农场美食烹饪比赛,邀请家长代表来当评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

(三)激励性评价,劳动之星评比点燃热情

激励性评价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或是具有激励作用的物质、奖项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其目的不仅是肯定学生的劳动能力,检验农场劳动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更是对其以后的行为有着促进、鞭策、勉励的作用。通过考查学生平时的农场劳动表现,结合劳动档案记录内容、各项劳动技能比赛的结果,评比出“最美农场劳动之星”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劳动的热情,也宣传和树立了劳动的榜样,还将学生的农场劳动表现与学期的育人评价单挂钩,使评价的结果体现“五育”并举的目的。

这些活动既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又是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通过正善农场劳动的实践体验,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术观念,教会了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让学生在劳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不仅是强健体魄、提高身体素质的需要,更是通过劳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完美的健全的人,一个正善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周奇.全面发展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重构策略[N].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10341(2).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农作物农场辅导员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农场假期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农场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一号农场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