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策略

2023-07-18吴徽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
关键词:新课标融合数学

吴徽

摘要: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整合教学资源,强化教学品质和效果,消除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应对其提高重视,加强研究投入。本文详细阐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的作用,总结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融合创新策略,为相关工作的优质高效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网络技术融合创新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且在融合之后,能够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满意度。因此,教师应注重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使其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创造更大的价值。经过总结,二者融合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趣味性、有效性和多维度3个方面,但在实践过程中,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还需继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主要通过感官、操作、聆听、体验等方式进行学习,印象塑造和趣味提升对其至关重要,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必须改变枯燥乏味之风,建立学生、课堂、知识、网络和谐共生的良好氛围。

一、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的作用

(一)提升数学教学的有趣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网络技术,能够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拓展教学素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新鲜感”,从而使其产生趣味性,增加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投入度,强化学习效果。例如,借助网络技术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通过图片、视频、声音、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使学生通过感受、感觉、感知进行学习,做到入情、入心、入理。尤其是一些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营造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思维,对其产生一定的“启蒙”效应。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分析,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带动,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使其自身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不是教师强制性灌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网络技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在趣味带动下自主学习至关重要。这也是《大教学论》中相关教学思想的体现,以生为本,自然施教,主动学习。

(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有效使用相关资源,提升资源使用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避免无效教学导致的教学资源浪费问题。相对而言,将网络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整合,从多个角度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实现优质和高效的目标。例如,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教学,消除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并可以对相关专家实施在线咨询,获取适宜学生个性化特点的优质教学资源,取长补短,强化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对其他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其价值得到提升。除此以外,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资源不仅数量巨大,且更新也相对较快,可以为广大师生及时提供数学教学相关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使其做到与时俱进。

(三)拓展数学教学维度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维度不断拓展,其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根据每个维度的特点及培养要求,合理设置培养模式并实施,提升学生有关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使其达到预期目标。对于网络技术融入,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数学知识,拓展和深化现有教学维度,提升学习效果。例如,通过网络技术,能够拉近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建立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深度和应用能力。除此以外,网络技术应用,还能够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加强学生与外界之间的交流,为其三观形成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化提供有益支持。

整体而言,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作用显著,势在必行。

二、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其融合创新作用发挥和效果强化,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经过总结,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网络技术与课堂学习目标偏离

當前,网络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目标之间的统筹性较差,存在相互偏离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技术融入效果,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一,相关方面监管制度建设滞后。网络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之间的有效融合,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为依据,指导融合工作,强化融合效果。而当前学校在有关方面的制度建设滞后,并未明确要求其如何融入,怎样与学习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而是多以相关资料查阅为主,导致网络技术应用过于肤浅,弱化其对不同维度教学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其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络技术应用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持,才能强化其实际应用效果。例如,良好的通信网络、电脑设备、教学平台等,皆可以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在有关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网络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较差,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过于迷恋网络,通过网络开展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不仅导致其网络成瘾,影响身心健康,还会挤占自身学习时间,增加负面影响。

(二)机械重现网络技术,缺乏创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机械使用网络技术,反复重现网络内容的现象,导致网络技术应用缺乏创新,影响学生有关方面兴趣的形成和强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技术实效性。探究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一,教师网络技术应用综合素养较低。小学数学教师虽然能够熟练使用网络技术,但在有关方面的使用思维、使用范围、使用深度、使用经验等皆存在不足,从而导致其使用效果较差,形成一种“网络使用频率较高,但过于机械化”的不良局面。例如,一些教师仅借助网络技术搜集教学资料,而并未对其深度加工和有效处理,导致资料自身趣味性较低,反映的内容较少,弱化了使用效果。其二,学生主体性地位体现较差。不同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认识存在差异,应用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基于学生需求采取针对性的网络应用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当前有关方面的工作不够细化,致使网络技术在应用模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均难以达到学生预期目标,弱化其实际效果。

(三)忽略学生的网络技术体验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网络技术应用主要以展示为主,由其负责操作,学生观看,致使一些学生难以亲身体验这一技术,不利于其网络使用素养培养和趣味提升,影响学生借助网络技术开展数学学习的效果。分析其原因:其一,教师在有关方面意识较差。一些教师虽然注重网络使用,也意识到网络技术应用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却并未深入探究网络技术应用要点。即使存在学生体验相关内容,其占比也相对较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其二,教师对学生需求了解较少。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分析,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现状,及时总结问题,及时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满足其学习需求,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网络技术体验方面的需求关注较少,即使开展相应的网络技术体验课,也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应在有关方面加强投入,体现数学课优质、高效的特点。

三、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的策略

基于新课标相关思想,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策略,具体如下。

(一)基于网络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网络技术创设情境,能够增强学生在有关方面的体验感,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维度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知识获取能力。具体策略制定如下:首先,详细了解学生需求。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通过问卷调研、访谈、座谈等多种方式,详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现状、网络技术使用需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内容,作为基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依据。其次,合理分层。根据学生在数学网络学习方面的需求,进行层次划分,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皆能够获取其所需的情境,提升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再次,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在有关方面开展工作时,应积极征询每个层次学生的意见,使其参与情境设置,增强情境设置的合理性。例如,一些学生善于通过实物了解数学知识,则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搜集与之相关的实物图片、視频等用于教学之中。而另一些学生善于通过表演培养学习兴趣,则可以搜集相应的网络素材,设置与之相关的活动,令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体验性。最后,总结与讨论。师生皆要参与其中,对基于网络技术创设的情境,各抒己见,做到详细总结,不断改进,多维度提升。

(二)基于网络技术解剖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基于网络技术解剖知识,则是根据教学工作实际需求,通过现有的网络平台和技术开展相关工作,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困难问题容易化”,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除此以外,还有助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其独立解题能力,实现解题方法多元化。具体操作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方面,基于解题视角解剖数学知识,即借助网络技术,搜集与之相关的解题资料,具体包括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要点等内容,提升自身在解题方面的知识储备量;另一方面,基于拓展视角教学数学知识,即在教学工作开展时,借助网络技术搜集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拓展知识面。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借助网络技术搜集三角形的特点、面积计算方法、类型等知识,并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深化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践。

(三)基于网络技术布置作业,巩固课后练习

基于网络技术布置作业,则是借助网络资源优势和便捷性,完成作业设计,使之种类丰富,且更有利于学生作答和课堂所学知识巩固,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关方面工作开展建议如下:其一,强化网络技术使用深度。在基于网络技术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提升其使用深度,增强其价值性。例如,借助网络技术,搜集各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丰富作业形式。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设置与生活实践相关的作业、团队作业、阶段性“大作业”,增强趣味性。其二,设置与之相关的作业交流平台。教育管理部门应在有关方面加强投入,建立“小学生数学网络作业平台”,以供学生进行难题交流和心得展示,实现相互合作、相互鼓励、共同奋进的目标。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例如,通过微信回答学生所提的问题,做到优质高效。

(四)基于网络技术优化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基于网络技术优化课堂,则是借助网络的发达性和资源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具体策略制定如下:其一,有效使用教育资源。借助网络技术,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优秀教育资源使用率和使用价值。例如,对于一些优质的课程,教师可以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统一的教学平台,以供广大师生对其学习和借鉴。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联系相关专业人士,使其为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从而实现教育人才资源的高效使用。其二,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拓展。在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信息,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解决其内容单一、枯燥乏味的问题。例如,在相关理论知识阅读时,可以通过网络设置背景音乐,渲染氛围,陶冶情操。

(五)基于网络技术简化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基于网络技术简化实验,则是培养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对网络技术的使用能力,使其借助相应网络技术,简化复杂的实验数据和内容,转变其形式,使之便于学生理解和使用。具体策略制定如下:其一,简化实验内容。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借助网络技术,绘制与实验内容相符的图示,从而更加直观地展示实验信息,便于学生对其理解与分析。其二,简化实验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体现动态性和全程性特点。同时,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体验式操作,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有关方面学习的趣味性和专业素养。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与四边形内角和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绘制图形,并在图形之上实操演示,增强学生在有关方面的理解力。

综上所述,新课标视野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融合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其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其有效性,强化其教学维度。因此,教师应重视网络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其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倩.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J].新课程(小学版),2019(7):1.

[2]杨建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的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2018(4):2.

[3]邓晶元.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J].国际教育论坛,2020,2(3):4344.

[4]张丽.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融合与创新分析[J].文学少年,2021(10):1.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新课标融合数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融合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融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