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

2023-07-18金文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6期
关键词:欣赏课小学生音乐

金文

摘要:本文从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际出发,分析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特点,立足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农村小学上好音乐欣赏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审美能力

一、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特点

(一)缺乏音乐教育氛围,不重视音乐欣赏

农村地区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在生活中很少能够接触到较为系统、高雅的音乐熏陶,而且农村地区的家长和学校往往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在生活中往往没有给学生进行音乐熏陶的意识。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如果音乐教师布置了音乐欣赏相关的作业,家长也很少会给予足够的重视,监督学生来完成这项作业。因此,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在音乐教育氛围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的小学生。

(二)学生乐理基础薄弱,音乐视野不开阔

由于对音乐教育认识不足,加之缺乏浓厚的音乐教育氛围,学校的音乐教育也不够系统、完整。因此,农村地区很多学生的乐理基础都比较薄弱,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很少能够从音乐元素的角度来赏析作品,也难以从较有深度的角度来感受音乐之美。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所接触的音乐类型也比较有限,在进行音乐欣赏时,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他们的音乐视野通常不够开阔,对于音乐的鉴别能力较为薄弱。

(三)音乐教育条件有限,教师教学能力不均衡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次元发展结构,导致农村地区的音乐教育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虽然现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小学已经配备了必要的音乐教育设施如多媒体系统、不同类型的课堂小乐器,但是与城市地区的小学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更为紧迫的是,很多农村地区的音乐教师都不是音乐专业出身,有的教师只是经过了一些基础性培训。在更加偏远的农村小学,甚至都是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音乐教师,其音乐专业知识全凭自学。因此,从整体来看,农村地区小学的音乐教师专业水平较为薄弱,教学能力不均衡,这是目前限制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二、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缺乏欣赏兴趣

通过调查发现,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农村教师都对音乐欣赏课感到无从下手。音乐欣赏课通常都是从教师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家的生平简介入手,有乐器的就介绍一下乐器的音色,没有乐器的就介绍一下特点,然后就单纯地让学生聆听,给学生反复听上几遍,以一些简单的谈话讨论就结束了课题。实际上,很多小学生根本没有掌握欣赏音乐的方法,单纯的聆听并不能从聆听中学到任何有意义的音乐知识,没有目的性地去欣赏、感受音乐元素,是无法体会、欣赏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和美感的。农村的学生们由于情感体验、生活实践活动都比较单一,面对纯音乐作品、管弦乐作品等艺术性较高的欣赏曲目时,常感觉茫然,听不懂,因此学生们会觉得非常乏味,缺乏欣赏兴趣。久而久之,音乐欣赏课在教师的心目中成了一块鸡肋,在学生的心目中更成了一节无聊至极的课,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深奥,学生感到晦涩难懂

很多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老师,由于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有限,只能围绕着教材进行授课,对教材缺乏必要的加工和深度的挖掘,教学的内容非常直白,缺乏与学生真实生活的联系。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阅历浅、知识少,他们的认知呈现出善于认识具象的东西,而难以理解抽象东西的特点。音乐欣赏本身又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如果不把这些抽象的旋律转化成学生能够理解的情感画面,只是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像背书一样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对教师介绍的知识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

(三)教学方式老套,学生缺少情感共鸣

尽管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小学也配备了必要的多媒体设备和一些乐器,但是这些设施并没有被音乐教师利用起来。在音乐欣赏课上,许多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做法,并没有在课堂上给学生组织丰富的音乐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还是以聆听为主,缺少了音乐活动的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都是喜动不喜静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缺乏了多种感官的协调和肢体语言的配合,学生就很难对抽象的音乐产生情感共鸣,也就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效果。

三、农村小学上好音乐欣赏课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教师想要上好这一节课,就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使课堂充满新鲜感,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农村音乐欣赏课中尤为如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使抽象的音乐变得真实可感;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把抽象的、枯燥的乐理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图片、文字、声音,让学生通过可视、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感受到音乐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紧跟音乐进行情感、情绪的体验,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教学目标。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差但是想象力丰富,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让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和创造,通过身体语言模仿和塑造音乐形象。如在《狮王进行曲》中,为了分辨乐曲中的强弱的变化,将音乐形象塑造成狮王和小狮子,通过模仿狮王走路威风凛凛、小狮子走路轻巧、欢快来感受音乐中的强弱的形象。既形象生动,也調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身体律动中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充分展现了儿童的纯真和童趣。

蒙古族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内蒙古广阔的草原上,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形式。《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新民歌。这首歌旋律优美、曲调起伏,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自由、乐观的性格和蒙古草原的美景,而且歌曲具有蒙古族传统民歌旋律的特点。如何让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这首热情、欢快、自豪的歌曲的情感特点和蒙古族民歌的特点?笔者首先让学生了解这个民族的生活和这首歌诞生的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在讲授《我是草原小牧民》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光、影、声等媒体,多角度地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创造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想象空间,通过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从各个角度向学生介绍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感知系统。

(二)开发教学内容,贴近农村音乐教育实情

生活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即教育”。音乐起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音乐教育离不开生活的土壤。音乐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与所有的艺术门类一样,音乐的审美能力不外乎要通过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三个方面来体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中要把审美感知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当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教育目标,打造小学生快乐音乐课堂。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加工,使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农村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起农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学习《可爱的动物》一课时,笔者让学生们模仿他们知道的农庄里的动物的声音。这个有趣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们展开思维,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甚至发挥想象,模仿动物们在不同心情下的叫声。笔者适时的鼓励也激励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不断积累表现经验之后,学生们的欣赏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以歌曲《晨景》为例,首先,教师让学生自己赏析《晨景》这一首歌,要求学生从节奏、旋律及情绪等多个方面来赏析这一首歌曲,并将他们对于生活中春天的认识通过语言、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反馈给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一些“各种春天到来景象”教学音频,与学生所反馈的欣赏学习成果进行汇总,邀请学生发表他们对于“春天”的看法,并邀请学生一同体会“晨景”一曲中“小鸟欢乐歌唱,流水潺潺,微风吹遍草地”等画面感所想表达的情感内涵,并在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这一首歌曲的哼唱主题,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音乐鉴赏课中的自主学习地位,促使小学生个性化音乐鉴赏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教学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音乐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乐曲结构以及哼唱主题的理解,还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艺术表现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学习音乐最好的方法是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体验,积极地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可根据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选择一些实践活动,借助实践活动来加深他们对于乐曲结构的理解深度,掌握各种主奏乐器的演奏的方式方法,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表现形式方法等,为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做好准备。

教师可以通过鉴赏交流会的形式来进行《大象》一曲的欣赏学习,基于《大象》这一首歌曲的欣赏学习成果来进行舞曲的创编,让学生尝试将他们的欣赏成果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出来,并在鉴赏会排练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这一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基调的理解,在渗透欣赏成效的同时尝试运用属于他们的形式来进行音乐的表达,展现《大象》歌曲与所编排舞蹈剧的联系。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现他们的音乐欣赏学习成果,以此来配合所编排的舞曲来进行音乐表达能力的强化。

(四)善于运用教学平台,打造丰富的课堂形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欣赏课主要以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为前提,培养学生主动欣赏音乐的好习惯,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有思考性地聆听。引导学生聆听乐曲的音乐风格、节奏、强弱变化、情绪、乐器的音色等多种音乐元素对于音乐的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感受音乐作品。这些学习的途径只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音乐洞察力。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聆听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的优秀音乐作品。在聆听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明显的音乐功能,例如极强的力度,或旋律起伏,或速度的突然变化。在此过程中,积累聆听的经验,培养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欣赏课也开启了更多新方式的学习。在各类教育平台上有许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将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引用到课堂中,将课前、课中、课后完整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而统一的学习体系。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上有微课、资源包以及优秀的教学设计,这些资源不仅开阔了农村教师的视野,也为小学生提供了许多优质的音乐资源和视频,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思维转化成具体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场景,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实现了音乐欣赏课质的提升。

四、结语

总的来说,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对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和音乐审美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辅助效能,而音乐核心素养也是小学生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中应当发展和具备的能力。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强化音乐欣赏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效能,通过欣赏学习目标的确立、音乐欣赏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展以及师生对话的强化等多项举措来提升小学生音乐的核心素养,以此来保证所有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都能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惠雄.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北方音乐,2020(6):127128.

[2]马彩霞.农村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课导入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0(1):161162.

[3]李會会.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1):92.

[4]孙小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13):6566.

[5]李红.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J].学周刊,2013(11):140.

[6]周丽君.新课改下农村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4):264.

[7]王玛莉莎.关于低年级音乐欣赏课中多角度知识渗透的探索——以二年级下册《三只小猪》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211212.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欣赏课小学生音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音乐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我是小学生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