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双遗产文化与自然的融合及其精神文化功能

2023-07-18陈耀华秦芳

旅游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世界遗产

陈耀华 秦芳

[摘    要]与其他世界遗产相比,我国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体现出显著的文化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源于我国自然条件的丰富多样性和历史文化的久远连续性,“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人格化的自然审美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哲学基础。自然为文化提供源泉和素材,文化为自然提供保护和影响力,自然与文化资源相互融合、渗透,使双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特殊的精神文化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思想的载体、精神的家园、文明的史诗,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生态伦理和文化智慧。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双遗产应作为美丽中国的窗口、和谐发展的典范、文化自信的载体、文明互鉴的使者,担负起新的时代功能。

[关键词]双遗产;世界遗产;文化与自然的融合;精神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3)07-0026-10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3.07.008

引言

根据历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的定义,满足《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条和第2条规定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部分或全部定义,则应被视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简称双遗产,也称复合遗产或混合遗产)。因此,双遗产是世界遗产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提名要求高,遗产数量少。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公约》以来的50年时间里,全世界共登录世界遗产1157项,其中包括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仅39项,占遗产总量的3%,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图1)。从遗产列入时间来看,20世纪80年代是双遗产申报的井喷期,1991—2009年间申报数量减少,近年来有所恢复。我国在1985年加入《公约》后的37年间,共有4项双遗产登录,与澳大利亚并列第一(图2)1。但在1999年武夷山成功申报双遗产后,我国20余年没有再增加新的世界双遗产。

1 中国双遗产文化与自然融合的特征与机制

1.1 融合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遗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987年,泰山作为我国第一项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以下简称《名录》),之后陆续有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3项双遗产相继于1990年、1996年和1999年列入《名录》(表1)。与其他世界遗产相比,我国的双遗产体现出显著的文化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具体体现在遗产标准及其与文化景观的密切关系上。

1.1.1    遗产标准

从表1可以看出,10条价值标准中,我国的4项双遗产申报时使用最多的是标准(vi)、标准(vii)和标准(x),反映了“与突出事件、传统的直接/有形联系”“自然审美价值”和“生物多样性”价值。通常,列入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要求在价值标准上分别符合文化、自然遗产标准,并不要求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存在任何关联。而我国的4项双遗产均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名山风景区,自然审美与山水文化交相辉映,不仅孕育了自然山水审美,同时也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并得以永续传承。如东岳泰山在近30亿年的自然演进过程中,通过复杂的地质和生物进程形成“泰山天下雄”的巍然气势,同时也衍生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及其卓越的审美哲学。正如世界遗产委员会给予泰山的评价:“近2000年来,庄严神圣的泰山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1因此,除对应标准(vi),体现“与突出事件、传统的直接/有形联系”外,泰山在标准(vii)对应的“审美价值”中,不仅体现出自然审美,也包括文化审美,反映出自然和文化相融合的价值特征。标准(x)突出“生物多样性”,如峨眉山拥有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其中,特有种或中国特有种共有320余种;动物有2300多种,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国家列级保护的有29种,还包括一些在全球范围内的濒危动物;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使峨眉山成为当今世界亚热带山地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植被景观[1]。

1.1.2    与文化景观关系密切

世界遗产委员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弥补自然、文化价值之间的裂痕,先后推出了双遗产、文化景观等新的遗产類型,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却始终充满了千丝万缕的交集和混淆[1]。杨锐等通过对自然与文化要素关系的研究,将双遗产类型划分为两类:文化景观与自然遗产相结合构成的双遗产,文化遗产中的其他类别与自然遗产相结合形成的双遗产[2]。就资源特征而言,我国目前的这些双遗产均属于文化景观与自然遗产相结合构成的双遗产,具体体现为自然价值与文化价值分别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同时,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融合,而这种相互作用也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所以,这些双遗产同时具有文化景观的特征,蕴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功能,这也进一步体现出我国双遗产文化与自然相融合的特点。

1.2 融合的原因

1.2.1    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久远连续的历史文化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东西跨越经度62度,南北跨越纬度49度,是世界上本土跨越纬度最多的国家。多样化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无数的自然奇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生物物种数已经达到了12.5万种[3],成为全球12个生物多样性特丰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远历史始终传承和延续,是当前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并发展至今的古文明,留下了璀璨的文化瑰宝。

1.2.2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起源于西周时期,后经宋代的张载、二程1等人的发展逐渐成熟。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谓“天人合一”,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需服从这普遍规律[4]。“天人合一”代表着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的物质基础,人类在追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它代表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理想。

1.2.3    人格化的自然审美

基于农耕社会的发展背景,自周代起,山岳崇拜之风逐渐盛行。伴随诸子百家思想文化的兴起,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画逐渐形成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逐渐转向追求主客共存、平衡统一的互补关系。文人士大夫阶层将山水的自然属性特征与人的道德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通过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拟人象征等寓意和手法,寄托人文情怀。反映在审美上,体现为中国独特的山水审美观:从山水崇拜到儒家朴素的自然观,再到道家超然山水的审美意趣,逐渐发展为超越单纯的感官性享受,将人的精神融于山水之美中,达到物我交融的美妙境界。这种人格化的自然审美对后期中国的山水营造、山水审美等哲学思想的产生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也是促成我国山水自然与文化融合的重要原因。

1.3 融合的机制

1.3.1    自然为文化提供源泉和素材

(1)山水环境对哲学的影响

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核,我国的自然山水环境为哲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古人通过山水审美、启智,跨越“悦形”的感官认知,达到“逸情”的精神满足,最终上升到“畅神”的哲学高度[5]。他们跳脱出自然宗教的框架,在山水中感悟天地,体会深层次的山水崇拜与信仰,并逐步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哲学境界,这是中国人自然山水智慧的核心。位于我国华东地区的双遗产——武夷山,地貌类型丰富,四季温和湿润,形成了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不但具有突出的地学、生态价值,更以碧水丹山之美闻名天下。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其自秦汉以来就作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6],也为朱熹(1130—1200年)理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充分的精神源泉。朱子理学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充满情感的生命关联,这离不开武夷山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的影响。朱熹在武夷山居住的40多年间共创作了咏武夷山的诗词50多首,其中尤以淳熙十一年(1184年)所作的《九曲棹歌》最为精彩,它不但描绘了九曲溪的特色风景,而且揭示出山林自然之奥秘。

(2)自然环境对宗教的影響

自古名山多寺观,无论是道家洞天福地的选址,佛教四大名山及以泰山为首的五岳的确立,均体现出自然环境对古人在山川营建、审美体验、精神寄托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这些自然环境也因此成为我国儒释道思想的源泉之地[7]。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双遗产——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由于保存了自寒武纪以来比较完整的沉积地层,新构造运动在峨眉山地质构造背景上产生了雄伟壮观、类型多样的现代地貌,同时造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变幻莫测的气象条件。

由于巴蜀一带高山险峻,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当地先民的仙道崇拜心理,道教信仰应运而生。东汉末年,峨眉山被正统道教确定为第七洞天,确立了其道教仙山的地位。东晋时期,佛教正式传入峨眉山后,形成佛道并存的格局。北宋初年,佛教取得绝对优势后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明清时期,峨眉山逐渐演变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普贤菩萨道场闻名,成为一处“仙山佛国”[8]。

(3)自然山水对艺术的影响

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往往以自然山水为对象,通过诗词歌赋等形式创作而成。将自然山水作为力量与智慧的完美典范,映射人的精神。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相互借鉴、体察的关系,这成为中国山水诗画所反映的自然观与审美观[7]。我国华东地区的另一项双遗产——黄山,因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明清时期著名的黄山画派,它是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黄山画派立身以儒,学道参禅;读书万卷,诗画相通;常以黄山山岳胜景外形为蓝本,师法自然,将自然的黄山升华为艺术的黄山,开中国山水画一代宗风,成为中国山水画的摇篮,并诞生了梅清、石涛、弘仁等代表人物,被称为“黄山画派三巨子”。他们不受古法束缚,以黄山真景为描绘对象,在当时“舟车闭塞”的原始山林中,将黄山神妙绝伦的风景与自己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相结合,展现出同一座黄山的不同魅力[9]。黄山画派不仅对当时的画坛和后来的山水画都产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直至近代,黄山画派仍为中国贡献着张大千、李可染等一位又一位艺术大师。

1.3.2    文化为自然提供保护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文化也为自然提供多层次的保护和影响力,促进自然价值的不断发展演化。

(1)皇帝颁旨保护

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对以五岳为代表的圣山崇拜源于自然山水崇拜[7]。山川祭祀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国家祭祀。伴随国家祭祀的规制和礼仪,从中央集权层面陆续有相应的诏书、诏令给予了五岳及其同类型自然山水环境的保护措施。如汉武帝在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祭中岳后,下诏书:“禁无伐其草木”1。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诏书命道士叶法善封南岳,辟四十里为宫观长生之地,禁止樵采、畋猎,不用承担赋税,并将这些措施定为常例2。宋真宗封泰山(1008年)后诏令:“泰山四面七里禁樵采”3。这些诏书的颁布为自然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保障。

(2)地方政府保护

除来自封建帝王的保护诏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自然资源保护措施。如南宋学者朱熹任潭州刺史时,申令南岳“其山面瞻望所及,即不得似前更形砍伐开垦”4。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因山民和香客常在王母池梳洗污染河水,元泰安州地方官员立《至元碑刻禁约》,明令不得污染王母池。这些来自地方政府的法令进一步保护了自然资源的完整性。

(3)民间社会保护

同时,受到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民间社会的积极参与在名川大山的保护和修缮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宋仁宗天圣至庆历(1023—1048年),衡山福严寺主持僧人省贤和尚率寺僧通过寺产税赋、民间捐资等所得在南岳广植杉树,10年积累共种植10万余树。工竣之后报申官府以便维护,于是“州将下符,为申厉禁”,这也是民间造林申请官方保护的最早记录。除保护以外,文化还为各个名山带来了影响力、知名度。从古至今,赞美黄山的诗词高达两万首左右。

在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连续传承的文化背景下,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自然和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相互渗透,形成我国双遗产资源的坚实基底。这些双遗产资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保存了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文化功能。

2 中国双遗产的精神文化历史功能

2.1 思想的载体

中国的文化自然双遗产是各种哲学思想的载体。古人认为,能从自然山水的云雾升腾里推演出关于宇宙乾坤的运转规律,从自然山水中感悟天地之道,所谓“道”,就是自然规律,是真理。这一思想载体可以从4个层次具体展开。

2.1.1    宇宙观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5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且5种物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世界整体性和统一性。五行学说因此成为古人认识世界的基础[10]。五行反映到地理空间上,则与五岳、五方、五色、四时、五帝”相配,成为一个动态的运作链中的5个环节(表2)。五岳不仅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运转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古人以五行理论认识世界的物化。汉代五岳思想深入民间,已有“天有五帝若五星,地有五帝若五岳”“五郊祭五帝”的说法。至汉末,道家人物还绘制了《五岳真形图》[11]40。其中,嵩山作为中岳,是夏、商、周三代的建都之地,也是天地的中心,“天地之中”象征皇权神授。作为东岳的泰山,其南坡的登山阶梯长9 km、高差1300 m,由6300多个台阶构成,由缓坡入斜坡,再入陡坡,逐级升高,宛如天梯,象征地府、人间、天堂三重境界,而登山阶梯则是从人间进入天堂的必由之路。人在登山过程中从地府、人间,感受峰回路转,依次进入天堂。泰山独特的天、地、人景观空间,生动地展示了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图3)。

2.1.2    国家观

山川是大地的坐标。古代封建立国,知名山川是重要依托,这最能体现“国必依山川”理念。《礼记·王制》曰:“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五岳的空间选址位于华夏大地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横纵相连,近似垂直,其空间位置确定了国家地理框架范围,在惟中国、表华夏的崇高性和稳定性上,超越了王朝建立的任何其他区位概念[12]。山川信仰因此成为华夏民族国家的象征。

所谓“礼盛莫于告天”,以五岳封禅为代表的山川祭祀显示出强大的国家认知和宗教礼法特征,成为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国家统一、江山社稷的象征。正如《魏晋南北朝五礼制度考论》中的专节内容“山水祭祀”1,提到南北方皆有五岳、四渎、四镇、四海。而只有政治上君权正统,军事上领土完整,经济文化上国力强盛,社会上安居乐业之时,才能向天表功,封禅五岳。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国家观”。

与此同时,唐朝开创五岳制度创新,为五岳加爵号。唐武则天、宋真宗、元世祖、明太祖等陆续为五岳加圣帝号。此外,宋代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五岳祭祀方式,那就是建立“五岳观”。“五岳观”的设立延续了礼经“五岳视三公”之思路,经常成为国家祭祀祈福之所,甚至成为朝廷行正礼祈谢岳渎之处,作为宋真宗時期尊崇道教之产物,“五岳观”的布局暗示着国家正礼与道教之融合,道教也因此成为国家治理的力量[11]154。

2.1.3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认识事物、辨别是非并作出相应行为的一种思维逻辑或价值取向[10]。自然山川通过各类诗词歌赋、山水诗画赋予人们普遍性的价值标准,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水作为自然的完美典范,象征自然力量与智慧,以自然映射人的精神,这体现了中国山水所反映的自然观、审美观与价值观[7]。山水诗中蕴含的生态智慧、生态审美与文化内涵,折射出人类需要顺应自然的动态宇宙观。同时,对自然山水的感悟和映射也同样体现在山水画中,如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山水画创作的“三远”论,强调山水画的空间层次意识和意境美,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美学思想。

2.1.4    人生观

中国的双遗产具有丰富的教育、启智功能。通过自然地理空间的转换,启发人们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理解与参悟。以泰山为例,山南的地质构造形成了3条正断层,表现为泰山南坡陡峻高拔的三大台阶式地貌景观,随着地势的抬升,坡度逐渐陡峭,构成富有节奏感的“朝天”之景。这条包含地府、人间、天堂的三重景观的登山天梯中,沿途布满摩崖石刻。其中,红门至中天门段,“孔子登临处”“登高必自”等石刻鼓励人们登高望远,须亲自登;进入中天门后,“中华精神”“气象万千”鼓励人们登高不可放弃,峰回路转后,则可“雄冠五岳”,进入佳境;到了南天门,“山高望远”“绝然高大”大有俯瞰群峰、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这些石刻虽出自不同时代和目的,却都暗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韧气质(图3)。

2.2 精神的家园

我国双遗产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士的不同需求,尤其是精神需求。帝王通过山川祭祀,告天命、明正统;宗教通过教义教化,去世俗、济世人;文人通过寄托情怀,避世、研学;百姓通过祈福许愿,诉说愿景和哀思。自然山川作为连接现实世界和美好愿望的纽带,无论帝王、文人或普通百姓,皆可以从自然山水中获取心灵慰藉。

帝王的封禅。自古帝王封禅就有告天命、明正统、四方朝、天下安的愿望。以泰山为代表的双遗产承载着中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上,从无怀氏、伏羲氏、黄帝、炎帝到周成王,共有72帝登封泰山;从秦始皇、汉武帝到清康熙、乾隆,共有12位皇帝30余次或亲临封禅,或遣官告祭[13]。

宗教的圣地。宗教教义中强调去世俗、济世人、超自然的作用。因此,从庐山东林寺的选址开始,宗教圣地往往选择自然山水条件优越之处。正如佛教圣地峨眉山,宋朝后,峨眉山进入佛教兴盛期,禅宗成为峨眉山佛教宗派的主流;全盛时期,峨眉山上有寺院110余座,成为禅宗在西南地区的最大丛林,在我国禅宗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14]。

文人的桃园。文人士大夫则在山水中寻找自己的桃花源,著书立说,避世研学,明理讲学。如朱熹,一生6次出仕,但为官方9年,在朝仅46日1。救世济国的报复始终无法实现,最终在武夷山创办武夷精舍,在此研学、传道。在武夷山碧水丹山的自然环境熏陶下,终于感悟出格物致知的理论,将传统儒家学说进一步完善,形成朱子理学,继而得到后世的不断传承和发扬。

百姓的寄托。人民群众作为自然山川的主要体验者,在登山、游览、拜谒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山川之美,祈福许愿,实现休闲、启智、祈愿的目的。例如泰山就有丰富的民间祭祀传统,包括各类丧葬礼、许愿与还愿、巫术与禁忌以及特殊的节庆习俗,体现了民间群体对泰山的自然崇拜和生命敬畏。

2.3 文明的史诗

我国双遗产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山水文化、祭祀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等,它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山水诗、山水画多以自然山川为描绘对象,仅以五岳为描写对象的历代名人诗词、文章就有5000余篇,如杜甫的三首《望岳》,并誕生了“黄山画派”这样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艺术流派。朱熹更是在武夷山的武夷精舍研学授徒,并创建了以“理”为中心,“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朱子理学[10]。以五岳为代表的精神文化也同时吸引了沙畹(Emmanuel-Edouard Chavannes)、盖洛(William Edgar Geil)等国外学者的兴趣,他们著书立说,向世界传播了我国自然山水“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3 中国双遗产的精神文化时代功能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保护自然环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国双遗产资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承贡献了自然智慧,也为人地关系和谐提供了实践智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探讨双遗产的中国智慧和时代使命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3.1 美丽中国的窗口

我国的双遗产在长期历史演进过程中,将自然与文化融糅,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江河湖泊等典型地貌类型和美丽宜人的自然景观,也保护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并为我国及世界生物多样性、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以及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表率,成为展示美丽中国的窗口和杰出代表。当前,我国的4项双遗产在长期的保护管理工作中通过科学划定管理边界、编制和实施各项规划,有效维护了地方的生态群落和环境,为保障区域内野生生物在自然环境的交流更替和繁衍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15]。例如武夷山等遗产地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同时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6]。

3.2 和谐发展的典范

人地和谐的思想凸显了古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和实践智慧。中国古代智慧中蕴藏诸多关于和谐发展的思想。如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7]。《淮南子·主术》载:“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18]《庄子·齐物论》载:“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9]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古人对名山大川的保护和利用,为我们提供了早期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和实例。如今,一些双遗产在传统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时代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如武夷山在201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后,2021年又成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与此同时,泰山管委会在2018年颁布实施了实体性法规——《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依法治山管山,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态屏障。

3.3 文化自信的载体

双遗产作为自然、文化资源相融合的空间载体,蕴含独特而丰富的优秀民族文化和哲学思想。它不仅包括千百年来不同的人类活动、人类要素在自然山水环境中不断积累、沉淀而成的物质形态文化,同时也包括各类社会形态文化和意识形态文化综合而成的山水文化。在这些双遗产中,自然、人文景观往往相得益彰,呈现出相互衬托、互为补充的整体性特征。同时,我国双遗产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也进一步影响了西方的哲学、美学发展,从而促进了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诞生[20]以及西方传统审美模式从“主客相分”转向与“主客交融”“虚实相生”相结合的审美结果[7,21]。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双遗产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传承和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整体保护传统文化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使传统文化成为活的可传承的文化,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贡献,也是对全球文明传承的重要贡献[16]。

3.4 文明互鉴的使者

以自然文化融合为特征的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对世界文明互鉴做出了重要贡献。泰山的发展演化过程就是一项中国人民与全人类共享的珍贵遗产。早在唐高宗(唐公元665年)[22]和宋真宗(公元1008年)[23]封禅泰山时,就邀请了周边以及阿拉伯地区的国家使者随之,而后以五岳为核心的山水祭祀观念也扩展到了周边国家和地区。近现代之后,沙畹、卫礼贤(Richard Wilheim)、盖洛等欧美学者均在其著作中深入描述了中国五岳及其文化特征,这对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以及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双遗产既作为展示中国形象和中国文化的窗口,更是对外交流的主阵地,其中,仅黄山就接待国外元首220人次、国际知名人物3500余人[10]。

2021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中谈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双遗产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传承千年,内涵深厚。在东、西方文化不断交融与碰撞的今天,多元文化交流互鉴是大势所趋,展示中国特色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经验与智慧,增进不同国家、民族、信仰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这是双遗产新的历史使命。

4 结束语

中华五千年文明璀璨夺目。中国的文化自然双遗产独具特色,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功能。“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2。在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全球气候、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下,未来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要继续突出其自然和文化高度融合的特点,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尊重山水自然规律,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人地和谐的升级与更新,充分展现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全人类贡献卓越的生态伦理和文化智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耀华, 秦芳, 陈远笛.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综述[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 5(2): 64-73. [CHEN Yaohua, QIN Fang, CHEN Yuandi. An overview of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J]. Study on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2020, 5(2): 64-73.]

[2] 楊锐, 赵智聪, 庄优波. 关于“世界混合遗产”概念的若干研究[J]. 中国园林, 2009, 25(5): 1-8. [YANG Rui, ZHAO Zhicong, ZHUANG Youbo. Study on the concept of world mixed heritage[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9, 25(5): 1-8.]

[3]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R]. 北京: 中国科学院, 2022. [Biodiversity Committe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talogue of Life China(2022)[R].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4] 张岱年.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1): 3-10. [ZHANG Dainian. An analysis of the thought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Chinese philosophy[J].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985(1): 3-10.]

[5] 谢凝高. 山水审美: 人与自然的交响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103. [XIE Ninggao. Landscape Aesthetics: A Symph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3.]

[6] 谢凝高, 刘达友. 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复兴武夷山水文明[J]. 风景名胜, 2008(3): 28-31. [XIE Ninggao, LIU Dayou. Protect the world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vive the Wuyi landscape civilization[J]. Business & Luxury Travel, 2008(3): 28-31.]

[7] 秦芳, 陈耀华, 李路平. 近现代以来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山水价值的探究[J]. 园林, 2022, 39(11): 99-106. [QIN Fang, CHEN Yaohua, LI Luping.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hanshui value by modern western scholar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cademic Journal, 2022, 39(11): 99-106.]

[8] 韩坤. 峨眉山佛教源流考[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 12(4): 35-39. [HAN Kun. Research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ount E-mei buddhism[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 12(4): 35-39.]

[9] 王伯敏. 黄山画派及其传统风貌[J]. 西北美术, 2014(2): 62-65. [WANG Bomin. Huangshan school of painting and its traditional style[J]. Northwest Fine Arts, 2014 (2):62-65.]

[10] 陈耀华, 陈远笛. 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功能与当代使命[J].中国园林, 2019, 35(3): 16-20. [CHEN Yaohua, CHEN Yuandi. Historical function and contemporary mission of scenic and historic areas[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 35(3): 16-20.]

[11] 牛敬飞. 五岳祭祀演变考论[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2. [NIU Jingfei. Research on the Evolvement of the Sacrifice to the Five Marchmounts[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12.]

[12] 唐晓峰. 九州·第一辑: 五岳地理说[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7: 62. [TANG Xiaofeng. Studies of Geographical History of China, Episode I: 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the Five Scared Mountains of Ancient China[M]. Beijig: China Environmental Press, 1997:62.]

[13] 新华社. 泰山: “五岳之首”承载华夏至尊[EB/OL]. [2022-12-29]. http://www.gov.cn/test/2006-03/31/content_241157.htm. [Xinhua News Agency. Mount Tai: “The First of the Five Mountains” bears the supremacy of China[EB/OL]. [2022-12-29]. http://www.gov.cn/test/2006-03/31/content_241157.htm.]

[14] 黄夏年. 峨眉山佛教在中国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J]. 宗教学研究, 1993(Z2): 31-38. [HUANG Xianian.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Emei buddhism in Chinese buddhism[J]. Religious Studies, 1993(Z2): 31-38.]

[15] 严国泰, 韩锋. 风景名胜与景观遗产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 2013, 29(12): 52-55. [YAN Guotai, HAN Fe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enic site and heritage landscape[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3, 29(12): 52-55.]

[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1982—2012)[R]. 北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ulleti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cenic Sites (1982-2012)[R]. Beijing: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2.]

[17] 老子·二十五章[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4: 95 [Laozi, Chapter 25[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4: 95.]

[18] 安乐哲. 中国古代的统治艺术[M]. 滕复, 译. 南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2018: 315. [AMES T R. The art of rulership[M]. TENG Fu, trans. Nanjing: Jiangsu Phoenix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LTD. 2018:315.]

[19] 徐希定. 《庄子·齐物论》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21: 76. [REICH S H. Research of Zhuangzi Qiwulun[M].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21: 76.]

[20] 麦考·E·齐默尔曼,孙冠臣. 海德格尔、佛教与深层生态学[J]. 宗教与哲学, 2014, 3(00): 84-109. [ZIMMERMAN M E, SUN Guanchen. Heidegger, Buddhism and deep ecology[J].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2014, 3(00): 84-109.]

[21] 许晓青, 杨锐, 庄优波. 中国名山风景区审美价值识别框架研究[J]. 中国园林, 2016, 32(9): 63-70. [XU Xiaoqing, YANG Rui, ZHUANG Youbo. Aesthetic evaluation framework research of Chinese famous mountainous scenic sites[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 32(9): 63-70.]

[22] 秦蕙田. 五禮通考·卷51: 吉礼五十一·四望山川[M]// 刘俊文.中国基本古籍库(电子版). 合肥: 黄山书社, 2007: 1041 [QIN Huitian. General examination of the Five Rites, volume 51: 51 auspicious rites,·look around at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M]//. LIU Junwen. China Basic Ancient Books Library (Electronic Version). Hefei: Huangshan Publishing House, 2007: 1041.]

[23] 脱脱, 阿鲁图. 宋史·卷7[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140. [TUO Tuo, A Lutu. The History of Song Dynastry, Volume 7[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7: 140.]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Nature in Chinas Mixed Heritage and

It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CHEN Yaohua QIN Fang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Peking Univers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Beijing) Co.Ltd,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As a relatively special type of world heritage site with high nomination requirements, there are few mixed heritage sites worldwide. With a total of four mixed heritage sites each, China and Australia rank equal first in the world.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two aspects of Chinas mixed heritage sites reflect their significant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nature.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itage criteria, the cultural aesthetics and natural landscapes of Chinas mixed heritage sites enhance their beauty. Thus, these sites not only nurture the natural landscape, but also form uniqu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philosophical ideas that can be inherited continuously. Second, these mixed heritage sites combine cultural landscapes with natural heritage. Hence, these sites not only hav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based on their natural and cultural values, but they are also closely connected and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rich diversity of natural conditions and long-standing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Chinese culture, the philosophical idea of “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 and personalized natural aesthetics provide a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the 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of these sites. Nature supplies sources and cultural materials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art.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simultaneously protects nature on multiple levels, including royalty, local governments, and civil society, by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natural values. The mutual integration and infiltration of these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have led mixed heritage sites to acquire special spiritu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by becoming carriers of thought and spiritual homes that reflect historical epoch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hese aesthetics are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heaven and world according to the essence of natural landscapes, universal or national perspectives, value systems, and outlooks on life, but are also reflected in the fact that emperors, literati, or ordinary people could obtain spiritual comfort and meet their needs by being in natural landscapes. In addition, these aesthetics have contributed ecological ethics and cultural wisdom to the inherited cultural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and building a beautiful China, mixed heritage sites function as a window to Chinas natural beauty, a model for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 carrier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an ambassador for mutual learning to shoulder the functions of our new era of civilization.

Keywords: mixed heritage; world heritag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natur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責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周小芳]

猜你喜欢

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什么是世界遗产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中国世界遗产分部图
中国“申遗”多,韩媒心里酸
举世无双
世界遗产美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