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中如何乘凉
2023-07-18高希
高希
知了声声,夏日绵长。在没有空调、电冰箱这些现代降温设备的清代宫廷,酷暑时节该如何度过呢?其实清代皇帝早就对紫禁城的炎热心有余悸,乾隆帝曾在诗中写道:“都城烟火多,紫禁围红墙。固皆足致炎,未若园居良。”相比紫禁城,他们更喜欢在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山水清凉的皇家园林中度过夏天。但皇帝又不可能完全不在紫禁城居住,只要在宫中居住一天,就要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
泠泠冰鉴
宫中解暑首先靠冰。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懂得了储冰、用冰的方法。《诗经》有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就是说把江河中的冰凿取出来,放在冰窖中以备夏日使用。清代宫廷所用的冰,都是从筒子河、北海、中南海等附近水域中开采的天然冰。每年立冬之后,先要进行“涮河”,就是捞去水中的水草杂物,打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再关闭下游闸门蓄水。等到冬至以后才开始“打冰”,也就是开采冰块。采冰的差役多达一百二十人,由朝廷提供御寒衣物和采冰工具。差役们将河中的冰打成一尺五寸见方,即边长约半米的冰块,每块重约八十公斤,再将它们运到冰窖中贮藏。紫禁城中的冰窖位于隆宗门外西南方向,原有五座,能贮存两万五千块冰,足够宫廷夏季使用。冰窖外形简单却内藏玄机,它们的内部是半地下室的形制,地下部分有1.5米深,地面铺满了大块条石,四周自下而上先垒砌1.5米高的石墙,再向上砌2.6米高的砖墙,墙壁厚度达2米,隔热效果极佳。时至今日,进入冰窖仍能感到寒气袭人。
一到夏日,冰窖中的冰块就被取出,或放在宫殿中降温,或用来冰镇食物。说到使用冰块,冰箱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故宫藏有多部冰箱,其中一对是精美的掐丝珐琅材质。它们的形状接近正方体,高近半米,每只重达一百公斤。冰箱以铅为胆,以木为胎,表面采用掐丝珐琅工艺,通体饰缠枝宝相花纹,色彩艳丽,工艺精湛。冰箱盖四边鎏金,嵌“大清乾隆御制”款,可知其制成年代和御用身份。箱体两侧还有坚固的双龙戏珠提环,在便于搬运抬放的同时也增强了美感。此外,冰箱下部还配有红木底座,座上镶掐丝珐琅纹饰,造型工艺与冰箱浑然一体。
清宫中的冰箱虽不是电力制冷,但其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铅制的内胆导热较慢,木胎又有隔热效果,能延缓箱中冰块的融化时间。使用时,可将瓜果饮料镇于冰上;冰箱底部开有小孔,随时排放化掉的冰水,保持箱内清洁;箱盖上则雕有镂空的通气孔,用于通风散气,在为食物制冷的同时,还可以借助排出的冷气来降低室内温度,进而起到“空调”的作用。
这类冰箱制造成本极高,一般只在宫中使用,因此留存至今的实物极为稀少。这对掐丝珐琅冰箱的收藏过程极具传奇,使它们更显珍贵。这对冰箱于乾隆年间制成后便深藏宫中,至民国时期流落民间,于1932年在天津拍卖。当时日寇侵华,进逼华北,为保护祖国的文物瑰宝免遭不测,著名中医陆观虎先生本着赤诚的爱国之心,筹措重金将其购得。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这对冰箱几经辗转、历尽磨难,终于在1985年由陆先生的女儿陆仪女士将其无偿捐献给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重回故地,殊为难得!
清风徐来
清宫解暑的另一妙招是靠风扇。这里说的风扇,不单是我们印象中的羽扇、团扇、折扇等传统手摇扇,还有更为“高级”的机械风扇。机械风扇早在汉代就已经发明了,又叫轮扇或风轮,是以人力、流水等动力驱动的防暑利器,充分体现了中國古人的智慧。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长安的巧匠丁缓,制成了一部人力驱动的七轮扇,能够“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可见使用效率之高、降温效果之好。到了唐代,唐玄宗曾在夏日避暑的“凉殿”中立起一架“水激扇车”,以流水为动力带动风扇旋转,殿中的所有人都能感到凉风吹动。宋、明两代,流行在机械风扇旁摆置花卉,不仅凉风习习而且花香袭人。
机械风扇的制作工艺被传承了下来。清代宫廷中,随着西方传教士的到来,又为机械风扇的制作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方法,中西交汇、各展所长,清宫风扇也因此异彩纷呈。皇帝们对风扇的喜爱也不再局限于实用性的台式风扇,而是把风扇做成陈设以供欣赏把玩。因各种风扇在用料和工艺上的差别,而由清宫造办处中不同的作坊合力承担生产任务,有木作、铜作、表作、杂活作等等。乾隆年间制作了一座红木人物风扇钟,既是风扇也是钟表。风扇钟下部为箱座,内含抽屉,可放置物品;中部为钟表箱,内藏钟表、风扇相关的机械构件,正中心为一部镶嵌彩色料石的三针时钟;上部平台上有一童子,面带微笑,一手持桃,一手持扇;童子身后立一瓷瓶,瓶内插着蝙蝠形风扇。上弦后,童子持扇上下挥动,瓶内风扇水平转动,既有凉风降温,又具观赏性和报时功能。
随着19世纪中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器逐渐走入西方人的生活,也走进了中国宫廷。此时的清宫造办处没有能力制造当时最为先进的电扇,只能从国外购得。宣统年间就曾为延禧宫订购了十四台电扇,但因清朝旋即灭亡,这些电扇最终未能在紫禁城落户。不过,故宫藏有一些电扇模型,使人们能够对当时的科技领略一二。其中一部“化学描金花手摇风扇”,长度仅有二十多厘米,只比手掌略大,通体塑料材质,外描金花,色彩艳丽,小巧轻便。此风扇是模拟真实的电扇设计而成,有手柄、扇叶、操作按钮和齿轮装置。推动按钮,扇叶转动,随之带来习习凉风。这种风扇既是便携的防暑用品,可以扇风送凉;又是当时高科技产品的模拟器,可以用来学习科学原理;此外还是孩童的玩具,新奇灵动,具有娱乐性。清末,一些西方近代机器模型作为玩具被引入清宫,这些模型将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玩具的形式展现在溥仪等皇家子弟面前。
天棚纳凉
“室中自有招凉扇,庭际堪亲却暑棚。”嘉庆帝的这首诗说明,室内祛暑降温主要靠风扇,而室外蔽日遮阴则要靠凉棚。凉棚因“遮天蔽日”的功能,又被称作天棚,其搭建的历史,在中国由来已久。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盛唐时期,长安富户每至暑伏天气,便“各于林亭内植画柱,以锦绮结为凉棚”。明清以来,凉棚更成为宫中避暑的标配。明代宫廷史料《酌中志》便有宫中“制席箔为凉棚,以绳收放取阴”的记载。清代前期,皇帝们尚能频繁往来承德避暑山庄度夏,晚清诸帝则多留于京中消暑,尤其当三山五园遭英法联军烧毁后,帝后们的夏天大多只能在紫禁城中度过。自此,宫中对凉棚的需求激增。
宫中搭建凉棚有一套完整流程。入暑前,先由内务府以成案奏报,再经钦天监选定吉日,最后由皇帝准奏,方能置办物料、选任工匠、入宫搭棚。凉棚搭设完毕,还需留工匠专人值守,如遇损耗随时进行修补。处暑后,钦天监再选吉日,经皇帝钦定,后由内务府拆撤凉棚。每架凉棚,从搭建到维护再到拆撤,根据所在宫殿的大小及造型的复杂程度,需耗白银数千两甚至上万两,真是造价不菲了!
宫中凉棚的形制已成定式。在院落中央空场立杉篙为框架,几乎占满整个院落,且高过四周建筑。棚上覆苇席,设人字形顶,顶四周开天窗,窗外再吊一层卷箔、一层油布,以防沙尘、雨水。棚内四周设各种花式的布帐。卷箔、油布、布帐等均用绳子控制开合,通风、采光可随意调节。各部件间多用铁钩、月牙托等金属构件衔接。凉棚通体油饰为红色,与宫殿环境融为一体。如今宫中凉棚均已无存,但清宫旧藏的一件长春宫凉棚烫样—即长春宫中所搭凉棚的建筑模型仍保藏完好。此烫样成于晚清同治年间,上面辅以文字注释,标明各部材质、尺寸及名称,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凉棚的真实样貌。
清末民初,随着皇权衰败,清宫以至宗室贵族对凉棚的需求锐减,京城的搭棚工匠们为求生计转而服务于民间。其搭棚工艺大体不变,杉篙、竹竿、麻绳、席箔等搭棚材料因民间的不同需求而做适当减省,如免去了繁复的金属构件,不建高耸的棚顶,不做通体油饰等。这就催生了京城人家搭棚之风的盛行。慢慢地,凉棚由宫廷纳凉的利器演变为民间避暑的标配,“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作为北京四合院民居的生动写照也自此传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