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到立美
2023-07-17刘嘉惠
刘嘉惠
【摘要】教师需要依托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为教学目标,注重加大教育力度于锻炼学生音乐审美与音乐创造能力,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全面理解与实践,还可以促使学生拥有更好的音乐审美体验。因此主要通过从音乐审美到立美的视角出发,简要分析并阐述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造能力
基于审美到立美音乐教学视角分析,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和创造能力,是整体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中小阶段的学生而言,音乐教育工作与教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相较更加容易开展和实施。音乐学科是一门极具艺术审美的学科,具有审美、认知、教育和娱乐的优势,而音乐的审美特性是开展音乐素养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新课标对于音乐课程提出的核心,可以愉悦学生的身心、陶冶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操,其对于学生音乐审美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好的积极推动教育作用。基于中小学阶段学生尚且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其文化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有所欠缺,同时考虑到音乐审美到立美视角分析,所以高度重视锻炼提升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是当前中小学校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育重心。
一、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意义
教师通过审美到立美的角度出发,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过程中,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就需要始终将学生放在音乐课堂的主体位置,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于音乐课堂,积极寻求、探索更多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的教学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创造能力,并尽快将其实践于中小学音乐课堂,从而有效引领学生善于用“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眼光去面对每一堂音乐课,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核心素养[1]。依据审美到立美的教学视角分析,全面推动中小学音乐深化改革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中小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潜能,有效锻炼中小学生音乐思维能力,高效提高中小学生音乐创造能力;另一方面,音乐教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充分调动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对于音乐的喜爱和热情,既可以有效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进行音乐学习,而且还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提升对于音乐审美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而为学生今后音乐的全面发展奠定堅实的基础。
二、从审美到立美角度分析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策略
1.注重课堂教学,体现审美教学价值
依据我国教育部门最新颁布实施的新课标政策要求,教师就应当结合学生音乐实际情况以及音乐学习真实需求,积极组织学生从音乐审美到音乐立美作为切入点,全方位地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欣赏和学习,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独特魅力,以此来强调彰显音乐审美教学价值的同时,于无形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上[2]。
以《亲亲红领巾》为例,为充分体现音乐审美教学的价值,在教案准备阶段,教师可通过研读教材、上网查阅等多种途径搜集整合资料,经由信息化的处理和加工,制作形成完整的微课课件。等到正式上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希沃白板播放该音乐音频,要求学生跟随录音小声跟唱,熟悉该音乐歌词内容。紧接着,为让学生更加熟悉该首音乐的旋律,教师可以一边向学生展示该歌曲中的各种乐器音色,一边采取示范演唱的形式,助力学生初步建立对该歌曲的认知。接下来,教师可以采取分句示范演唱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演唱该歌曲。随后,为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该歌曲中所蕴含的深层教育意义,教师可以提出“歌词中多次提到的红领巾,那大家对红领巾有哪些认识呢?”的问题,引发学生激烈讨论红领巾的意义,从而通过师生之间友好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明白红领巾是我国五星红旗的一角,作为一名共产主义的青少年接班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熟练演唱该首音乐,而且也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效综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组织音乐活动,提升教学实践效率
基于音乐审美到音乐立美的教学视角展开分析,想要加快实现构建高效、高质量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同样需要结合音乐课程教材内容,精心为学生设计多样性、多元化的音乐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以有效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3]。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开阔学生音乐认知视野,发展学生音乐审美思维,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学音乐实践效率。
以教学《两只懒乌鸦》为例,教师可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两只懒乌鸦的故事。随后,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播放该音乐,引领学生一边认真聆听音乐旋律,一边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用手表演的动作,共同伴随着音乐进行音乐动作表演。紧接着,在学生基本全部掌握该音乐基础上,为让学生可以将其中涵盖的故事根据音乐旋律表现出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故事小剧场表演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元,组内自由分配角色,分别通过不扮演乌鸦、大杨树、乌鸦的窝等,跟随音乐表演完成该音乐故事。当各个小组完成音乐实践活动环节后,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表演情况,一一进行认真的点评教学工作,以助力学生提升自身音乐审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该音乐的学习,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劳动最光荣。
3.培养学生兴趣,加强教学审美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找寻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这使得学生愿意投入其中,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欣赏美的能力入手对学生展开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多样性教学方式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教学中的乐趣,为了进一步将音乐带入到教学中,引发学生兴趣,教师要从根本出发,提升学生对教学知识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从这个音乐模式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基于语文教学模式下的推进,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实现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培养[4]。
在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单元《百灵鸟的歌》这一课音乐教学中,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注重从培养学生兴趣为基础,加强学生审美能力,这对于学生音樂素养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在本首歌曲教学中,教师要从欣赏、唱歌、表演等活动中开展音乐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百灵鸟”“小杜鹃”可爱的音乐形象,并从生活中出发寻找了解更多有关鸟的歌曲,完成同学之间的交流。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整体教学出发,要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快乐。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从音乐本身开展教学,在整个教学模式探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本首音乐,使学生投入到欢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带来的情绪。其次,教师可以从《百灵鸟的歌》这首歌曲中引导学生对歌曲主旨进行学习,利用同一乐曲中的学习,教师可以将《祖国、祖国我爱你》《叫我唱歌我唱歌》等歌曲带入到音乐课堂中,使学生在几首歌曲的循环播放中,理解其中的音乐内涵,增强音乐神秘感。在音乐多次播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re、fa、la”以及跳格子等音乐游戏,引导学生增强对音乐认知,并能在 sol、la、si等不同音调中进行正确判断,以此来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巩固学生对音符的掌握,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4.融合审美技巧,丰富课堂展现形式
不同的学生对旋律、节奏的掌握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基础出发,引导学生从丰富课堂展现形式中,完成教学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技巧融合中,提升课堂丰富性内容展示。另外,面对不同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完成教学课堂形式之间的融合,使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中,表达自己对音乐独特的见解,这对于学生综合内容知识的理解具有提升音乐审美情操和文化艺术修养的作用[5]。
在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单元《八月桂花遍地开》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审美技巧中完成教学知识的探究,注重音乐教学形式探究,实现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创新,有利教学审美知识的活动开展。教学活动基础探究中,教师要注重从审美技巧出发,融合音乐教学技巧,丰富课堂展现形式,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创新。在《八月桂花遍地开》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中开展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不断丰富课堂展示形式,教师要从音乐课堂中完成音乐审美情操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从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出发,引导学生在音乐组织中完善音乐教学的活动形式。基于音乐课堂形式下的创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歌曲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通过在音乐阅历中的探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思考,丰富学生的音乐阅历,提升学生音乐审美情操和文化艺术修养。
5.加强律动表演,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律动表现的探究,使学生在创造能力探究中,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合音乐律动表演形式,以此提升学生创造能力。通过加强律动表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完成学生音乐情操的培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实现教学律动表演上的探究,在学生音乐综合形式学习中,教师要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在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单元《映山红》一课音乐学习中,教师要从歌唱教学中完成教学知识内容的探究,在教学中要注重从声音与气息的结合,完成音乐知识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教学中完成对律动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律动表演形式进行教学。在课上教师可以从本首歌曲的乐调出发,在高音与低音之间的转折与停顿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伸出自己的手,跟随音乐之间的律动形式摇动自己的身体,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此实现音乐律动与歌曲连贯性之间的联系。为了进一步实现歌曲音乐律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身体动作的创作,使音乐在律动配合下,显得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另外,为了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更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对音乐气息与声音的流动性的把控,在身体律动空隙中融合音乐转折,从身体与动作中展现音乐之间的情绪表达。本首歌曲对于此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思想指导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引导中要注重配合歌唱在气息以及律动中的知识掌握,使学生可以在连贯、稳定和身体的气息律动运用中,完成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提升。
6.尊重学生成果,给予学生肯定鼓励
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的探究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自身出发,引导中小学生对音乐产生分析与思考,并在音乐学习中学会展现自己的能力,并能及时在音乐学习中发现自身音乐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并能自信地将学习成果展现出来。
在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单元《春天的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中展开,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尊重。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这对于中小学音乐思维的拓展具有帮助。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以春天为背景,结合春天场景,完成音乐知识的学习。在整个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春天主要特征,并鼓励学生结合肢体动作与音乐背景融合进行大胆表演,展现出自己对歌曲理解的独特性。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为了使学生对音乐审美知识学习更深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动作合作排练,给学生预留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音乐展现的欣赏表演,使学生在小组动作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给予肯定,使学生在音乐和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其次,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对歌曲表达进行阐述,鼓励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阐述与学习。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表演进行点评,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肯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从审美到立美的音乐视角分析,想要更好地开展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进程,积极展开对学生音乐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教育,教师就需要始终秉承“立德树人”教学思想,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需要注重音乐课堂教学,积极组织音乐实践活动,融合音乐审美技巧,强化学生音乐律动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音乐成果等一系列教学方式,力求培养学生拥有更好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康昕瑶.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课堂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四部曲[J].读写算,2022(15).
[2]张静.从审美到立美—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2(06).
[3]吴秉旭.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1.
[4]李伟.让学生听到“美”的声音—中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
[5]赵天夏.从审美到立美—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对审美与创造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