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稳粮又增收

2023-07-17

农村财务会计 2023年6期
关键词:领办供销社全村

□ 陈 帅

山东省滕州市地处黄淮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改革实验区。近年来,滕州市坚持把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牢固树立“党支部用心、合作社操心、群众放心、社会安心”的理念,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整合优势资源,探索发展模式,在规模化、集约化粮食生产上取得了新突破,以实际行动守牢了粮食安全生产的“底线”“红线”。

党组织“挑头”,合作社化身“种粮大户”。针对全村土地收益低、有“薄地”撂荒的现状,姜屯镇前李店村党总支领办了惠誉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入股分红”的经营形式,整合打包全村2300亩土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12名村“两委”成员和小组长投资入股,直接参与合作社管理、粮食种植、市场销售等全过程经营,种植了700亩的“订单面粉粮”,收益连年增长,村民更加放心地将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同时,边治理边耕种、以耕种促治理,对500余亩塌方土地进行治理,使原来“一季淹一季种”的“薄地”成为年亩产2400多斤的优质田。通过合作社统一经营,每年为集体增收20万元,村民亩均增收400元,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集体和群众收入。

合作社“牵手”供销社,村社共建共享。鲍沟镇后汉宫村抓住供销合作社改革有利契机,探索“村集体+供销社+农民”三方合作发展模式,由党支部领办后汉宫村粮食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农田配套设施、增溢土地等入股,280余户村民以912亩土地入股,供销社提供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粮食收购等方面的服务,合作社统一进行粮食种植。建立“保底收益+盈余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每年年初以800元每亩的保底价格向村民支付土地租金,年底根据经营收益情况,按照3︰3︰4的比例,由合作社、村民、供销社共同分红。同时,从本村聘用20余名熟悉粮食种植的村民到合作社参与耕种、管理,按照每亩每年5~10元的标准支付报酬,增加了村民额外的务工收入。通过合作发展,合作社每年为集体增收21.8万元,村民在“旱涝保收”的同时,每年每亩土地至少可获得1000元以上的收益。

全村“一块田”,农事全托管。针对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的实际,级索镇水磨庄村党支部牵头领办了贵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全村1100余亩土地进行整建制托管,开展规模化粮食种植。同时,由党员带头,组建农资、劳务、农技3个骨干服务队,吸纳50余名群众到合作社工作,向托管土地提供供种、供肥、灌溉、收割、销售等9项服务,根据服务项目收取费用。仅通过农事托管一项,水磨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每年就可为集体增收9.8万元,托管的土地亩均增产150公斤、节约成本320元,到合作社打工的村民年收入达2万~3万元。

以上三种模式,是滕州市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缩影。在工作中,通过加强党的领导,重新构建了村集体与群众的经济联结纽带,把碎片化的资源要素重新整合起来,进一步优化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启示。

一是强化政治功能才能把牢发展方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将土地流转给经营大户、农业公司,一些村集体的土地资源脱离了监管,呈现出“非粮化”“非农化”的趋势,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挤出效应”。如何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作用,带领群众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实现强村富民,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坚持村党组织领导地位不动摇,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加强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巩固和加强集体所有制,才能对当前出现的土地“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及时纠偏扶正,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二是践行群众路线才能提升发展活力。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整合发展集体优势资源,让群众享受到合作社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党组织把群众组织起来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了抓手,群众对集体有了依赖。在群众的积极推动下,村集体主动谋发展、上项目,在组织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撬动了农村大量沉睡的资源,为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三是用创新的办法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村党组织通过领办合作社,把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以及群众的能动性相结合,推动办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特别是一些资源禀赋有限、增收后劲乏力的村,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依法对全村土地整建制流转或托管,统一发展粮食种植,既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降低了单独经营的生产风险,又增加了集体收入,拓宽了强村富民之路。

猜你喜欢

领办供销社全村
B站UP 主停更,游戏成“全村”希望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土地适度规模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村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见成效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乔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做好粮食种植“大文章”
全村唯一收件人
“围绕”在百姓四周——黄陵“代办领办”拓展为民服务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办好一处书屋改变全村面貌
统计信息
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