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医疗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7-17刘一洪君

互联网周刊 2023年13期
关键词:医疗服务慢性病互联网+

刘一 康 洪君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医疗需求也不断增多。慢性病是老年人群体中最常见的疾病,具有患病周期长、治疗以养护为主的特点。将慢性病管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缓解医疗资源紧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由于技术不成熟、老年人操作“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困难、社会各部门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支持有待加强等原因,“互联网+”医疗服务并未在老年人群中普及。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了解较少,需求不高。未来要继续开发新技术,加大宣传“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力度,以老年人就医体验服务为重点,全面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使“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好地惠及老年人群,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服务;老年人群;慢性病

引言

老龄化逐渐成为我国的社会问题。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18.7%,大约2.5亿人。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人口比重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亟须考虑。据统计,近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国内因慢性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疾病负担约占总疾病负担的70%[1]。老年慢性病患者在所有老年病患中数量最为庞大,最需要慢性病医疗资源,但是目前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面临着现有医疗资源短缺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窘境,造成的结果就是医院不堪重负、治疗效果不理想。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进步飞速,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的“互联网+”模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关注焦点,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开发互联网的应用方式,还有助于赋予传统产业发展活力。将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结合对于减轻我国医疗负担、改善医疗服务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有关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结合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医疗服务行业的现实情况极其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面向老年人的互聯网医疗服务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 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现状

学者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许多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探究,通过解读他们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对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得出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现状。

1.1 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研究现状

“互联网+”医疗服务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为受众人群提供医疗服务,目前常见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在线疾病咨询、远程治疗、电子处方等,其主要受众仍以中青年人群为主,未广泛普及到老年人。现有的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研究处于初步设想和试验阶段。例如,罗瑶、方荣华(2023)[2]提出以互联网为平台,打造全科医生团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持续、全面、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她们同时指出,这种模式需要协调医疗人力和资源,而当前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阻碍了“互联网+”全科医生模式的开展。朱海玲(2022)[3]经过研究发现“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满足患者个性化的健康需求和向基层辐射高质量的护理资源,然而我国的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不开放,不利于开展家庭护理服务。

总的来说,目前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群体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研究提出了多种模式,都指出要将家庭、社区融入医疗服务体系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共享病患数据,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为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优质、完善、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但不可忽略的是,在现实中应用“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困难重重。

1.2 老年慢性病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看法和体验

王岚等(2018)[4]的调查显示,老年人群仍以去医院就医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且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目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并不满意,一方面,老年人群没有渠道了解这种新型线上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新型医疗模式对于老年人来说是陌生的和有压力的;另一方面,现有的线上医疗服务未周全考虑老年人群的特点和老年人的需要,复杂的操作页面增加了他们的就医难度。

除了“互联网+”医疗服务自身的不完善,社会各方的互相配合也不够默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以养护为主,这需要老年人的家庭、医院和社区互相配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社区、医院三者联系并不紧密,没有做到信息共享,不利于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居家养护。总的来说,目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实施有不少困难,需要多方面考虑老年人群的就医需求和开展线上医疗的现实条件,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技术手段等多个角度出发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进而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命质量。

2. 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

根据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现状的研究,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线上医疗服务还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研究总结,有利于对症下药,完善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

2.1 老年人个人因素

首先,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机能不断下降,越来越难以操作互联网,无法使用智能设备,这是“互联网+”医疗服务无法在老年人群中普及的重要原因。其次,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低。王岚等(2018)对天津市333名城乡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发现82.9%的老年人认为需要信息化居家养护,但是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很低。这说明大部分老年人重视自身身体健康,但是对科学养护的重视性不够,缺乏科学治疗知识,导致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高。最后,普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力度不够,很多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很陌生,认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离自己很遥远,不会主动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

2.2 社会因素

普及“互联网+”医疗服务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韩润翔等(2021)[5]的研究显示,子女不常在身边、没有伴侣、没有同龄病友陪伴、不参加社团的老年人,在学习使用智能设备遇到困难时找不到求助办法,就会倾向于放弃。“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运行不仅需要投入人力、资金和技术,还需要多方互相协调,规范相关制度。“互联网+”医疗服务作为一个新兴医疗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患者隐私安全得不到保障,在管理服务、配套服务和保障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病人的就医体验。除此之外,“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大部分老年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模式还不熟悉,有的老年人几乎从未接触过“互联网+”医疗服务。

2.3 技术因素

在国家政策的助力下,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取得了一定进步,健康网站和咨询问诊APP如雨后春笋,数不胜数,为线上看病问诊提供了借鉴经验,但是“互联网+”医疗服务行业仍有巨大潜力有待挖掘。目前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的人群以中青年为主,满足老年人群需求的软件较少。现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对老年人来说,操作复杂、流程烦琐,学习难度大。简洁高效、操作简便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更受老年人欢迎。

最重要的是,慢性病难以治愈,需要以养护为主,为了保证治疗的效果最佳,除了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诊治外,还需要健康教育师、营养师、药剂师等医护人员参与诊治,同时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和全面掌握病人身体状况,需要技术管理部门、双向转诊办公室、门诊、急救、住院部门等多方合作,这就需要开发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技术,贯穿病人治疗全过程,应用远程监控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优化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现在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还没有把各个部门串联起来,做不到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高端专业的慢性病治疗服务。

3. 对策和建议

“互联网+”医疗服务虽然有诸多不足,但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现有阶段上进一步开发“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促使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对于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减少因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产生的问题、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和减轻国家养老压力都有重要意义。

3.1 对老年人进行教育培训

老年人虽然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但是并非完全不能接受。沈小雨(2017)[6]发现老年人经过三次以上的学习就可以学会使用智能监测装置,这说明经过耐心指导,增加老年人使用设备的频率,老年人有很大可能掌握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加大“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普及力度也十分重要,要让老年人了解“互联网+”医疗服务对于慢性病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使用的便利性,激发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兴趣进而主动尝试“互联网+”医疗服务。

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要让老年人了解对于慢性病患者,科学的养护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提高生命质量。政府、医院、社区等可以通过开展健康讲座、播放公益广告等宣传“互联网+”医疗服务,还可以让对新事物接受速度快的年轻人带动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例如子女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帮助老人预约体检、网上购药等等。这些举措都将帮助提高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知晓度和认可度,使“互联网+”医疗服务惠及老年人群。

3.2 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

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核心是医养结合,需要组建智能化助老就医队伍,以“社区—医院—家庭”三者结合作为着力点,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三者串联起来,配备专业医疗人员、护理人员、社区工作者等人员,使医疗集团、社区组织与养老服务机构等互相合作,建立信息服务共享保障机制,提供健康知识普及、家庭体检、在线问诊等“互联网+”医疗服务。社区作为连接家庭和医院的重要一环,应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宣讲,组织老年人定期体检,掌握社区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等。另外,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离不开相关制度的规范化。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法律法规,保护老年人的隐私以防信息泄露,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市场。

对于农村老年人,因为没有发达的互联网技术,也没有社区服务等,向他们普及“互联网+”医疗服务难度较大。在社会上要呼吁优秀的医师帮扶农村,提高医师下乡待遇或者给予福利,鼓励他们将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和“互联网+”医疗服务带到农村地区;还可以开通在线问诊服务,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7]。

3.3 优化产品设计,改善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使用体验

为了方便老年人群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需要被优化,例如放大字体、使用明白易懂的图示、简化操作流程、配备提示操作的画面声音等,保证大多数老年人可以学会操作“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通过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老年人可以得到一个量身定制的健康管理计划,学习健康知识,真正做到科学治疗,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作为“家庭医生”的功能。

除此之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不能忽略。有的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敏感,反感就医甚至不敢就医,还有的老人会有病耻感,觉得自己得的病见不得人等等,这需要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中配置心理医生与老年人沟通,疏解他们的消极情绪,也可以设置聊天室,让老年人可以找到同龄病友交流倾诉,互相陪伴,互相鼓励。

总的来说,要考虑到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以他们的良好体验为第一标准,为他们排除使用中的不方便之处,不断优化产品服务[8]。

结语

目前,面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在技术、政策支持、制度规范、社会责任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未来要抓住老年人的心理和需求,立足现实基础,结合慢性病治疗策略,对老年人进行教育培训,联合社会多个部门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为老年人提供科学贴心的服务,让“互联网+”医疗服务在老年人群体中发挥出巨大能量,促进医疗服务产业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旭.中国超1.8亿老年人患慢性病,专家建言做强社区老年人“体医融合”中心[EB/OL].(2020-05-26).https://www.jingan.gov.cn/rmtzx/003008/003008002/20200526/63c75f82-760a-46e7-88a5-3f4ed6c1edc7.html.

[2]罗瑶,方荣华.“互联网+”全科团队模式在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应用现状[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23,44(2):240-242.

[3]朱海玲.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J].互联网周刊,2022,(17):65-67.

[4]王岚,何琳,戴开保,等.“互联网+”环境下天津市城乡老年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需求及对策[J].中国老年杂志,2018,38(11):2778-2780.

[5]韩润翔,付晶晶,刘思奇,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20):3657-3660.

[6]沈小雨.太极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及“互联网+中医康复”远程平台构建[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7]谢菲,王梦可,黄永涛,等.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优化老年患者智慧医疗体验的对策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2,(24):62-64.

[8]楊小玲,袁丽.互联网医疗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21,35(2):114-117.

作者简介:刘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康洪君,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

课题项目:沈阳化工大学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家庭医生——慢性病患者就医新模式”(编号:S202210149008X)。

猜你喜欢

医疗服务慢性病互联网+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强化廉洁建设 提升医院形象
医疗市场竞争环境下医学人文道德的多维度探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医生实施的可行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