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药学技能人才培养应用研究
2023-07-17宋芸杨静王少凡梁辰赵丽霞
宋芸 杨静 王少凡 梁辰 赵丽霞
[摘 要]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顺应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探索药品产业升级背景下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就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药学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 键 词] 高职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8-0149-04
一、引言
高职药学人才培养必须严格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和要求,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根据国家药品监管职能转化以及药品产业升级的实际情况,加快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速度,构建以提高专业人才技能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受到药品产业升级速度快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药品行业对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途径,将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与医药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策略,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职药学专业人才。
二、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通過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的药学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现代学徒制与以往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招生即招工。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药学专业学生既是学徒又是学生,正是因为赋予了学生双重身份,因此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不仅积极性高,而且培养和帮助学生的责任意识也相对较强,为校企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高职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人才需求以及工作能力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3)双导师制的实行。严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工学交替进行的原则,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学校教师负责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企业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能训练,企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高职药学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三、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原则
(一)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兼顾开发原则
随着越来越多学校从各自的行业中分离出来,划归地方政府管理,高职教育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逐渐疏远的情况,原本应该由企业负责以及必须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人才培训工作,全部由学校教学课程代替。针对这一情况,高职院校在推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时,应该合理利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将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放在同样的位置,还应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使二者相互渗透并联系在一起。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企业技术人员,在参与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时应该密切合作开发校内外联动课程,体现出学校课程与企业课程的针对性特点。此外,高职院校在探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应该以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为依托,开发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的企业课程,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二)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原则
高职院校构建药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时,必须严格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融为一体的原则,找准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与专业技术课程的契合点,更要保证学历教育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高职药学专业针对学历教学目标与职业资格培训目标相互整合的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能力与业务能力。所以,高职院校在构建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将帮助学生顺利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四、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方交流不充分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学校等各个主体之间必须加强互动和交流,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途径,针对各个主体管理体制不同以及相互之间资料利用率不高的特点,相关部门必须找出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内外部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加快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速度。
(二)人才素质不高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在实践探索的初级阶段,由于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尚未形成完善的协同发展格局,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的监督和约束,增加了产教深度融合策略实施的难度。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但实际上各个行业仍然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比如,医药行业已经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是我国医药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受到人才培养理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医药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才不匹配的问题。怎样才能在产业升级背景下,探索出一条符合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提高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为医药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当前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实习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参加岗位实习时,负责指导的教师大多是企业技术骨干,但是由于企业指导教师普遍存在学历、职称偏低的情况,只能借助自身的经验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操作,而无法胜任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的工作。学校选派的指导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理论教学技能,但是缺乏企业实践操作经验,导致学生岗位实习指导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影响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四)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存在缺失
高职院校不仅忽视了对岗位实习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性研究的重要性,而且未能按照要求建立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正是因为教学评价指标存在内涵与具体观测点不明确,岗位实习教学内容安排、实习过程、实习成果、效果等未能充分涵盖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问题,教学评价出现空泛且笼统的情况,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五、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药学技能型人才培养应用
(一)搭建协同资源管理平台
产业升级背景下的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大学校、地方企业人才培养资料整合投入的力度,搭建协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高高职药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认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应在积极接触行业发展新理念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认知体系,确保产业升级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某高职院校在培养药学专业人才时,通过搭建政企校资源共享平台,将课堂教学融入企业的实践生产中,为学生学习和理解药学专业知识提供便利。高职药学专业教师在开展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药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将课堂教学搬入合作企业中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原材料车间、制剂车间、包装车间、质检部门、成品仓库。学生在现场观看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药品质量控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且意识到了药品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推动产教融合措施的全面实施,高职药学专业在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活动时,必须从传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进行针对性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方案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政府主导,组织学校、企业共同探索和制订符合医药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对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化改革,将学生的学业、职业、产业、就业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在一起,调动企业参加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践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岗位实习活动时,应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的岗位实习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合理应用“双导师”育人制度,确保高职院校与企业“双主体”价值需求目标顺利实现。所谓“双导师”育人制度,指的是指导学生的教师一部分来自高职院校,另一部分来自行业企业。
充分利用企业导师掌握的丰富实践经验,推动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确保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由于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教学能力较强、实践教学能力弱,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教学能力不足,高职院校采用“双导师”育人制度,彻底克服了这一弊端,打造出一支由高职院校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人才相互融合的教师队伍,不仅实现了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满足了行业企业各个岗位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双导师”育人制度的全面推行,促进了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全面提升,满足了行业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政府部门还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定期组织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参加创业政策与经验座谈会,由行业专家分析行业发展的趋势,以便于学生在校园内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为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高职院校还应顺应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共建、共管、共享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加大药学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力度。政府部门则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鼓励本地企业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医药行业应该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作用,扩大行业影响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师队伍建设
1.推广跨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
医药行业根据市场发展需求,通过在校内推行双岗双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的方式,将企业岗位有机结合在一起,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充分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岗位实训实习企业导师的优势,提高“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掌握新技术的平台,确保创新实践校企联动跨界教师人才培养机制落到实处。
2.创新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高职院校在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医药行业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教师教学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将教学方案、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组织等内容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体系中,构建常态化考核机制,为教师的职称晋升提供服务。教师教学评价考核机制的创新与改革,不仅有助于教师教学设计、教學组织、教学资源使用以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推动了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规范,为立体化教学素材以及数字化实训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扩大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覆盖范围。此外,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还应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推动校内课程、企业课堂与网上课堂的深度融合,构建“三教”改革协同长效机制,提高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加强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组织药品生产技术专家、任课教师、企业技术骨干等站在培养药学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的角度,综合分析药品产业链中各个岗位之间存在的差异,明确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核心岗位与能力,完成“思政教育+双创教育+专业教育”为一体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针对当前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理论教学还原实践情境、实践教学以技能标准为主的核心,设计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确定课程教学标准,创新高职药学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将职業资格证书融入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中,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推动专业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2.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
高职药学专业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时,应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开放性、透明性、共享性优势,构建在线开放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以及立体化教材,彻底解决时空因素对传统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影响,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定期组织高职药学专业课程项目组成员更新专业课程资源,将企业典型的生产实践案例引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搭建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分享平台,满足学生以及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和应用药学专业领域知识的需求。此外,高职院校在培养药学专业人才时,应该将数字化教学资源与立体化教材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符合行业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3.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药学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时,必须紧紧围绕教育部门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过对医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以及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入分析,紧跟医药行业发展的趋势,完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职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比如,高职院校在构建以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时,应该严格按照以药品质量安全为主线,以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为内核的原则,规范药品质量管理的流程,充分发挥药品安全生产与管理实践的载体作用,分析医药历史文化案例资源以及药品安全事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提升,促进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五)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1.一体化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紧跟5G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药学专业课堂教学、实训场所智能化与信息化体系建设,通过构建教学、学习、考试、管理一体化教育教学平台,打造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与公共服务资源库,确保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线上与线下、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借助一体化教育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设计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教学内容,打造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药学专业高效课堂,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在积极推动药学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时,应该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结合在一起,组织学生分析实践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团队协作模块化教学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了确保高职药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构建药学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素质拓展课程中,积极开展药学专业模块化课程教学改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药学专业课堂教学资源,加快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此外,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还应通过班级试点改革的方式,探索行动导向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的途径,总结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确保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药学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加快教学流程重构,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课程积累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经验。
六、结束语
产业升级背景下药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加速了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高了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相关部门实施的“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高职院校则应该根据药学专业的教学特点,探索出一条有助于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途径,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全面、高质量地发展,培养更多符合医药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的高素质创新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曾慧.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型、技能型高职药学专业人才[J].职业,2022(1):55-57.
[2]贺莉萍,张尚智,王天玲,等.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与实践[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6):101-104.
[3]蒋春梅.高职药学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3):150-151.
[4]李兴民.以实践技能推动高职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10):96-97.
[5]潘伟男,邓水秀,吕毅,等.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继续教育,2014,28(1):38-39.
[6]王瑜,谢利娟,张俊松.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7):119-120.
[7]沈键,陆艳琦,王炳信,等.高职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7):77.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