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路径创新实践研究

2023-07-17谭阳希张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共育法治思政

谭阳希 张锋

[摘           要]  培养“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青年大学生,应当重视思政课“德法共育”的实践,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这门思政课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关键课程,在促进“德法共育”过程中普遍存在课时分配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高职院校“德法”课存在的问题,必须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创新思政课堂“德法共育”的方法策略,更好地贯彻落实新时代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8-000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对“全面依法治国”开展论述和专门部署,足以体现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培养大批“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德法共育”为中国特色的“德法兼治”服务,把握好“基于‘德法共育理念和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这一主线,才能使“德法”课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服务。实现思政课“德法共育”将会是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实现“德法共育”路径创新,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索的。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德法共育”是思政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高职院校有目的、引导性地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让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修为以及心理素养,促使其全方位健康成长。法治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并善于用法,成为新时代“德法兼修”合格的职业人才,这是未来我国法治建设对当代青年学生所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成长过程的重要条件。

随着全球經济化快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专业能力,更是需要“德法兼修”的高素质人才。进入新时代,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可以看出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更高。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尊重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让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并在社会进步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德法共育”为高职教育提供了方向,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培养出的学生具备高尚道德和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才能合理、合法地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创造效能。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高校“德法共育”的现状,课题组针对本地高校开展调查,搜集相关数据、统计数据并归纳总结出思政课“德法共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师工作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

(一)课时分配不合理

首先,从“德法”课教材章节内容分配来看,虽多次改版修订,但法治篇部分所占内容一直以来并不多,最新版“德法”课教材道德部分为一章三小节,法律部分依然为一章四小节,两个部分相对于前面的思想篇来说比重偏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非法学专业的教师曾经抱怨“德法”课的法治篇部分的知识内涵难以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难以讲活、讲透。甚至有教师有意回避或者忽视法律部分的教学,再加上法治篇章节内容本身有限,进而导致法治篇部分教学课时占比实际相对较少。

其次,从课程教学内容来看,法治篇的知识内涵涵养学生法治思维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德法”课教材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包含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培育法治思维等知识点。很多学生学完本章节后,虽然对法律有初步的了解,但内容总体来说过于宏观,新版本教材虽然也加入了部分民法典小知识,但内容并不具体,对大学生常见法律风险和问题介绍得不够全面,很多学生在学习完“德法”课之后,对法律部分理解有限,仍然不知道如何维权。另外,在“德法”课思想篇的教学中并没有融入道德和法律相关知识,在授课时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分散。

以上问题的产生原因一是高职院校“德法”课课时量有限制,加上教材章节内容比例分配不合理,目前教学总时长普遍只有一学年48课时,学分为3学分。如按照章节内容分配课时,道德篇和法治篇内容分配到24课时左右,无法满足学生的现有求知欲和未来生活需求。学生普遍反映求职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以及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等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无法得到解惑。目前,高职院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开设法律类的公共选修课的高职院校也较少,无法弥补“德法”课常规课堂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没有深入研究和把握当今大学生人生道路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牢牢把握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之间的共同点。“德法共育”涉及道德和法律两个部分,当前思政教育体系中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认识还存在偏颇,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佳主要体现在“参与率”“体验性”“获得感”这三个方面。根据问卷调查以及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思政课的地位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相对于专业课明显偏低,有教学一线的同仁曾说:“我们的思政课堂是在和手机抢学生。”可以看出提升思政课“抬头率”是广大思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目前虽然很多大学采用了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但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传统,对大学生讲授“德法”课的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在很多情况下师生互动性较差,思政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缺乏“干货”,课堂“流量”“热度”不足,难以激发学生对“德法”案例和知识强烈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也导致“德法共育”实效性不佳,主要体现在学生上课和教师交流互动不同步、不同频。学生发言时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回答问题比较浅薄,缺乏理性思考的现象较多。

教学实效性不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课堂亲和力、趣味性不够。有很多教师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难以接受。很多高职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无味”,如果教师不能把思政课理论知识讲活、讲透,更加“接地气”,让学生能够笑起来、想起来、动起来,是很难做到让思政理论知识既入脑又入心的。二是课堂实用性不强、专业结合度不够。高职院校学生比较注重专业实操技能的提升,如果教师没有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没有和学生专业相结合,实用性不强,会导致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降低。

(三)教学评价不全面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全面、公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据了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不论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还是在实践中完成作业,均存在不少比例的学生在敷衍和应付。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用学习通直接给分,缺乏具体评价。评定标准也较为随意,不够明确,没有参照标准或者线上平台系统没有自带评价建议。在小组活动当中,学生小组活动参与度不够,分组活动难融入,较容易产生“南郭先生”,教师在评价中难以对小组内每位成员进行精确的评价。如果缺乏精准的评价,或者没有对小组同学的学习参与过程形成有效反馈,将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产生更多的“南郭先生”。另外,过程性考核评价和结果性考核评价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课外的表现,参与的社会实践、劳动、志愿服务等是否落实课堂所学。

造成评价不全面的原因主要是现有的教学平台仅有一系列数据,该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实际情况还需要仔细深挖才能得出。学校其他部门比如学工处、辅导员使用的平台与思政教师使用的平台不一致或不兼容,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另外,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方位的考核评价,并且考试、作业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实践能力。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实践路径对策

(一)优化团队结构,重构专题内容

要上好“德法”课,必须依托集体力量,建设好思政创新授课团队。采用常态化集体备课制度就是集众人之所长进行分工协作,让团队教学能力整体得到提升。比如,优先让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专门负责法治部分内容的初步备课,然后团队集体开会研讨,让备课的教师展示教案和PPT课件,详细讲出备课思路、准备的案例,其他教师说出自己的修改建议。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我们可以发挥团队成员的专长,让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受益,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联合校外劳模工匠、道德模范、法学专家等组建校外教学团队。校内教学团队由从事思政课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组成,主要负责课堂理论知识讲授,校外教学团队主要负责校外实践活动指导。

基于“德法共育”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将德法知识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与法律在社会中的互补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建议在理论知识拓展和案例选取上下功夫,充分地融合德法内容。进一步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结构,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法治教育既要发挥“法育”的作用,又要发挥“德育”的作用。教学思路就是在努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升学生的法律检索能力和问题辨析能力,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高职学生关注的德育、法治热点、焦点问题,形成问题链式的专题教学。拓宽教学领域,深挖问题实质,同时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小幅度整合、解构教学内容,确保前后统一、调整合理。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一定要充分地挖掘最新的社会新闻热点、法治热点,尤其是那些和专业结合度高、知晓度高、价值导向性强,具备很好的探讨价值,容易引发学生思考和辨析的案例。通过综合运用道德和法律的理论进行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对道德和法律有更清晰、立体、综合的认识。

在“德法”课之外,建议开展思政选修课和德法专题讲座,弥补常规教学时段道德和法治内容广度、深度不够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贴近生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知识非常感兴趣,但面临实际法律问题时容易对道德和法律问题把握不准,主要还是因为法律基础知识和法治思维欠缺,所以建议在校园开展专场法治讲座、开设选修课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开设“民法典与我们的一生”选修课,定期开展“宪法知识知多少”“国家安全知识”等法治专题讲座,成立“法律志愿服务站”“学法协会”社团等,可以由具备律师资格的教师主要负责,校外专家辅助。

(二)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

思政课应当跟上時代潮流,教学方法多样化。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道德观念入心和法治思维入脑的充分融合。笔者建议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学、启、思、辨、行、拓”六环节展开教学,分为课前自学、课中探学和课后延学,始终以形成性、终结性评价伴随“德法”课的教学全程,其中课堂中的“德法共育”放在“辨”的环节,对职业和生活中的德与法的问题进行辨析。课堂中不仅有案例导入在“启”环节体验案例情景,还有在“行”环节的课内实践活动体验中外化于行。比如,以“培养法治思维”专题为例,课前,教师布置任务,学生线上学习。根据学前自测题、平台留言等情况,教师可判断出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实施策略。课中,根据学生的专业,教师选择车辆维权纠纷真实案例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随后,学生在案例对比、主题讨论、情境代入等活动中,围绕“法治思维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法治思维”“如何提升法治思维”展开思考探究,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在“辨”环节,学生回归“启”环节的某品牌汽车维权案例,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实现“德法共育”,在这个环节中,当发现学生有新问题时,重新回归“思”环节进行巩固。随后,结合学生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汽车维权的法治情景剧,推动知行合一。最后,教师发布测验和问卷,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对本次课进行评价总结。

教学考核方面,考核方式越多元化、越人性化、越透明化,越能体现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笔者建议构建“多元伴随式”评价体系贯穿教学整个过程。由学生、主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分别对创作作品、学习情况、实践活动完成情况分双线进行评价。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采集的客观数据,进行个性化指导,精准推送颗粒化资源。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评价多元化:一是考核形式多元。如可以采用无纸化考试、微剧本、实践报告、研究性学习报告、微视频等。除了平时理论知识考核之外,还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考核。可以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民法典法律知识宣讲活动、校园义卖捐款活动,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进行加分,计入课程考核。二是考核主体多元。根据考核内容的不同,考核主体有授课教师、学生、实践指导教师、辅导员等。采用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组间互评、学生组内互评、校外专家点评等方式,有效提高评价的精准度。三是考核内容多元。从学习参与、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实践活动、期末考试五个方面考核。除此之外,建议思政课考核评价连接辅导员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实现数据共享,了解学生课后生活中的表现情况。比如,学生日常是否主动积极参与义务劳动、志愿服务,平时是否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整个学期是否有违纪违法的行为等,这都关系到“德法共育”是否落实到位。

(三)拓展资源载体,打造行走课堂

“德法”课实现“德法共育”,还需要在教学载体和资源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可尝试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师团队中的法律专业教师可以开设普法抖音号、微信公众号等作为辅助的教学平台,如教学团队积极建设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平台,同时开设“德法同行”“律师说法”等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学习和宣传教育。通过在学银在线、学习通、职业素养评价平台上采集学习数据,使学习过程信息化。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可以尝试在线下常规课堂之外开设线上直播课,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社区、法庭等。教师可用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利用新媒体、新科技解决思政课堂组织的问题,实现思政课从校内走到校外,缩小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的距离,赋予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的动力源泉,构建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堂,提升“德法”课教学实效。比如,在讲“职业道德”这一知识点时,针对汽车专业大学生,笔者主动联系校企合作单位汽车4S店,走进企业开展直播课。教师在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中,让在场的学生现场去感受我们民族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在企业上思政课,学生也可以和一线技工零距离沟通交流,并感受企业文化精神。在授课过程中,很多学生表示是第一次走进企业参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通过现场交流也感受到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距。其他在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观看现场讲课,同步直播的方式消除了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视频,大家看到了企业里专家们的精彩讲解和演示,随着镜头切换进入展厅和车间,看到了企业职员认真、负责的工作状态。走进企业的思政课更加接地气,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职业道德不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在工作岗位中必须真正践行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反馈证明了“行走”的思政课路线是正确的,这个路线为课堂增添了色彩,受到了学生欢迎和好评,值得进一步探索。

四、結束语

“德法”课是新时代培养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核心思政课程,本课程要落实“德法共育”是一项系统建设性的工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存在的问题,学校以及教师个人均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教学理念,通过优化团队结构,重构专题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拓展资源载体,打造行走课堂等手段,尤其是要不断创新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课资源,让科技带动课堂动起来、活起来,让思政课开展方式有“形”、授课内容有“味”,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切实提高思政课“德法共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道德和法治素养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涂凯迪,王鹏飞.高职思政课“专题化、信息化、实践化”教学探索[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Z1):62-64.

[2]刘泉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法融合探析[D].长春:吉林大学,2020.

[3]王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坚持德治与法治一体同行:以《基础》课为例[J].高教学刊,2018(18):89-91.

[4]杨琳兰,辜邻舟.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德法共育”理论与实践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52):146-147.

[5]赖怡芳.“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德法共育”的理念与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54-56.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共育法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