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中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3-07-17陈治坤
陈治坤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有力举措,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校中企”具有破解这些难题的天然优势。基于“校中企”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实践包括:明确校企责任,实现双主体育人;维护多方权益,实现双合同保障;优化招工模式,实现双身份学习;整合校企资源,实现双导师培养;共同实施考核,实现多元化评价。
[关 键 词] “校中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8-0077-04
近年来,智能制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正以前所末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当前学校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无法让学生获得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特殊性知识与技能。只有在继续保持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在企业内部重建师徒关系,即恢复学徒制,并使学校职业教育和学徒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满足未来我国产业发展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1]在此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开启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本文分析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困境,根据区域行业、企业特点和院校实际,以“校中企”的形式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提供有益借鉴。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中企”
“校中企”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与行业企业合作,将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与学校设备、师资进行整合,结合学校教学要求和企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和研究,建立集生产、教学、培训、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职业院校师生可以员工的身份进入校内企业进行学习和生产实践,师生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习惯和提高其对职业环境的适应性。从性质来看,“校中企”仍然属于独立法人身份的企业,但从其功能来看,它具有学校和企业的双重属性,是校企两大主体的深度融合,既可以实现生产效益,又可以助力职业教育发展,实现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1]现代学徒制由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具有传统学徒制的基本内核,即强调实际工作场景,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有专门的师傅带教,订立契约并获得一定的报酬。但现代学徒制又有别于传统学徒制,具体表现在其“现代性”上。从功能目的上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教育为首要功能目的的社会制度,经济上的考量处于从属地位;从教育性质上看,现代学徒制从狭隘走向广泛,逐渐融入了正规教育体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流动需求;从制度规范上看,现代学徒制在国家层面得到认可,实施的保障力度和实际效果显著提升;从利益相关者看,现代学徒制从简单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学校、企业师傅、学校教师、学徒等等,需要建立相关机制进行协调;从教学组织上看,现代学徒制强调教学组织的结构化,改变了传统学徒教学的随意性。[2]
二、现代学徒制推进面临的实践困境
随着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各省市相继出台有关政策推进地方试点,形成了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热潮,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策支撑方面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为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的实施机制;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等保障;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管理机构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政策执行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社会宣传及环境营造,同时在学徒技能认证方面的效率及质量也不够理想,缺乏全面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二)企业培训成本高,参与动力不足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模式下,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要求企业额外投资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和支持学徒的学习和发展。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支付额外的费用,例如导师费用、培训费用和补贴费用。此外,还可能需要购买必要的材料和设备来支持学徒的学习,因此投入的成本较高,对企业而言压力比较大,并且由于教育培训是一种未来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家长和社会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不足
一方面,家长对现代学徒制的认识仍然处于传统学徒关系阶段,他们担心孩子在学徒过程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担心学徒制度会给孩子带来安全风险;同时对孩子在学校学习期间从事生产实践的行为不够理解,一些家长将学校推行的现代学徒教学模式视作对孩子劳动力的剥削行为,容易引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学徒制度的认识也不够深入,不了解现代学徒制度的优势和作用,很多人对职业类学生存在偏见,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看好。
三、基于“校中企”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优势
学校通过引企进校,在校园内建立“教学工厂”,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当前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所有问题,但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极大地提升了企業参与的积极性
校企合作“校热企冷”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现代学徒制试点遇到的最大障碍,也是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政策没有实质性改变的背景下,“校中企”是推动企业参与学徒培养的较佳模式。对于企业而言,将工厂建在校园内,厂房和办公楼用地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学校里有宿舍和食堂,员工的吃住问题也能很好地解决;在人才招聘方面,企业在学校建“校中企”,可以直接从学生中挑选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降低了员工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3]
(二)为“工学交替”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在岗培养,岗位成才”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要素,这需要通过“工学交替”来实现。然而,如何设计“工学交替”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校企两地距离较远,学徒的交通安全、吃住安排都成为问题。“校中企”模式对于解决“工学交替”问题具有天然的优势,无论是“日释”,还是“期释”,或者是渐进式,安排上都不会存在障碍。
(三)有利于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校中企”为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院校教师普遍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急需锻炼专业技能的平台。可以进入“校中企”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提高专业的实际操作水平,逐步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同时,“校中企”也为院校寻找学徒企业导师提供了平台,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企业中哪些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强,热爱教学、善于沟通、耐心细致,从而可以聘到合适而稳定的企业导师。
四、基于“校中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广西南珠宝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动画制作、广告制作拍摄、动漫教育实训的文创企业,是广西动漫骨干企业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其制作和拍摄的《海上丝路南珠宝宝》动画片获得了广西区优秀原创动漫作品奖、广西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多项荣誉,“南珠宝宝”也成为广西的一张文化名片和知名动漫IP品牌。北海职业学院与广西南珠宝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以“校中企”的形式共建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通过双主体育人、双合同保障、双身份学习、双导师教学、多元化评价,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明确校企责任,实现双主体育人
校企协同双主体育人,关键是要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專业设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制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平台、共同实施教学和评价。校企发挥各自优势,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双方的权、责、利关系,共同建立学徒培养的育人制度和运行机制。[4]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在机构组成上,由院长、副院长、办公室、教学部、学工部、生产部等组成。院长和副院长由校企双方各安排一名领导担任,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管理,教学部负责教学运行、学工部负责学徒日常管理、生产部负责生产事务。基于动漫产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校企联合开发了“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双线交织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主要由学校来实施,以理论和理实一体教学为主,利用校内实训场所,强化学生基础素质、能力的培养;企业课程主要由企业来实施,以实践教学为主,依托真实的生产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不断提升实践技能。学校和企业在学徒培养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协同开展学徒培养的有效机制。
(二)维护多方权益,实现双合同保障
学徒与雇主签订契约是学徒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中国情境下,要有效推进现代学徒制,切实维护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需要签订“双合同”。“双合同”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合同,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一方面,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合同,在合同中明确合作方式和内容,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包括专业设置、招工招生、导师团队建设、课程开发、教学实施等。通过签订合同,各司其职、各专所长、合作分工,从而共同完成对学生(学徒)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界定身份,招生即招工,明确学生的学徒和准员工的身份。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是校企双方通过签订联合办学协议而成立的校企合作平台,通过产业学院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支撑广西动漫产业发展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在招收学徒时,还需要企业和学生签订培养合同。劳动合同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进行签订并明确双方权责义务。年满18周岁的学生可在征询家长意见后个人签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学生应由本人和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共同签订。签订劳动合同后,学生(学徒)即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学徒的薪酬福利待遇严格按照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执行。学生如违反合同要求和企业日常管理要求,取消其学徒资格。通过契约的方式确认学生的员工身份,并给予学徒一定的收入保证,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还可以防止学徒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充分保障其基本权益。学徒期满后,企业通过对学徒进行职业能力考核评价,双向选择,决定学徒的去留等问题。
(三)优化招工模式,实现双身份学习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招生即招工、学生入校即入厂”。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职业人才培养和输出为导向,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将招生与招工等同化,赋予学生(学徒)双重身份。当前,校企联合招生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式:一是学校面向企业招生,学校以自主招生方式招收企业员工为学生,为企业职工提供专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这些学生在学校系统化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同时在企业中参加技能培训。这种方式实现企业人员的职业再教育,有利于提升职工学历和留住人才。二是校企联合招工和招生同步。学校自主招生,而企业则将学生招收为学徒,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执教,共同培养学生。三是先招生后招工,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企业对入学的新生按照企业要求进行遴选,通过后的学生组成“定向培养班”,按照先学后训的模式,挑选技术较强、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进行带教。目前,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采取的是第三种方式招收学徒,校企共同研究设定招收条件,面向学院融媒体技术与运营、广告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招收学徒。作为学生身份,在校内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基础理论学习和基础技能、专业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的训练,掌握企业岗位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生在学校学习后带着学习任务进企业;作为学徒身份,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和顶岗实习。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在企业师傅的示范指导下,徒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相应的职业实践技能并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再回到学校课堂,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通过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学校与企业交替学习,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术技能的不断提升。
(四)整合校企资源,实现双导师培养
“双导师培养”是指校企合作在开展学徒培养的过程中,为学生(学徒)配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教学任务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承担。学校导师负责基本素养、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企业导师负责具体工作岗位技能、企业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的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训练。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行一体化管理,明确聘任条件、程序、职责、待遇、奖惩等,学校将学校导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企业也将企业导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纳入员工考核内容;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研发产品项目、联合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选拔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突出、教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组成学校导师团队,每名教师对接10名左右学生。企业方选拔技术骨干、高层管理人员组成企业导师团队,并按学生与师傅不高于5∶1的比例配备。双导师交替教学,共同培养专业学生(学徒)。当学生转换身份以学徒进行学习时,学校导师团队也要做好实践锻炼计划,在产业学院进行挂职锻炼,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技术发展动态,不断提升专业实战能力。企业导师带着企业的真实项目,带领学生熟悉生产流程,掌握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按企业生产制度和质量管理要求,指导学生循序漸进掌握技术本领。与此同时,自身也需要向学校导师请教,不断更新自己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五)共同实施考核,实现多元化评价
基于“校中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手段进行教学,相应采用的评价指标也应不同。通过改革评价体系,采用多元主体、多种评价指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在评价主体上,除学校导师外,还需要企业导师甚至是第三方来进行多元评价,评估学生(学徒)在基本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在评价指标上,考核的指标大体分为工作态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三个方面。工作态度包括学生的考勤、在岗的工作积极性、与同学的团结协作、爱护仪器设备、虚心学习实践等,由导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共同完成。知识目标在每个岗位或每个项目完成实习实训后,通过试题库随机生成的试卷来进行考核。能力目标包括学生的操作熟练度、案例收集的完整性、案例分析的条理性、实习实践报告的规范性等,通过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评价完成;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教、学、做的全过程,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来关注学生(学徒)的学习方式、掌握专业技能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通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使评价更加客观准确,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5]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是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鲜明特点,在学徒期满后,学徒要独立完成一个真实的生产性项目,进行技能展示评比。企业组织行业专家,通过作品对每一个学徒进行“出师”考核。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设立企业奖学金,对优秀的学徒进行表彰,并优先录用。
五、成效与思考
南珠宝宝动漫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学生(学徒)参与制作完成了影视动画项目《南珠宝宝的一天》《南珠宝宝游北海》《红树林王国》和国家网络安全宣传短视频等多部优秀作品。其中参与制作的动画短片《娘家人》获2022年全国“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二等奖。学生(学徒)在全国高校数字艺术大赛中获国赛奖4项,获区赛奖34项。在第十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银奖,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数广集团杯”广西赛区选拔赛中获铜奖。二是双师结构团队素质得到提升。教学团队获批立项为学院第一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团队成员共发表科研、教改论文30余篇,获批立项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项、自治区教改A类课题1项、优秀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项,开发新型课程1门,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其中《创意构成》教材被立项为广西“十四五”规划教材。三是服务社会能力得到提升。校企共建的文化创意设计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动漫产业研发基地、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等平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为北海市银滩景区设计制作的南珠宝宝雕塑,现已成为北海市“网红地标”。
实践证明,基于“校中企”推进现代学徒制是破解当前现代学徒试点困境的一种有益尝试。将企业引入学校,学校直接或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将学校的教学活动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使学生(学徒)在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中学习各种必需的技术技能,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企业把学生视为正式员工使用,按企业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学徒一“出师”就能做到与企业的要求无缝对接,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减少了企业培训的费用,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在中国探索特色学徒制的背景下,基于“校中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30-38,117.
[2]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36):1.
[3]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7-102.
[4]尹兴,郝晓秀,孙诚.高职院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6):39-42.
[5]王德才,徐国庆.高职电子信息类小班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5(33):79-82.
[6]张敏.高职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研究:以Z学校为例[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0.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