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邕八分书历史地位的文化构建

2023-07-17辛旭龙

中国书法 2023年2期
关键词:蔡邕

辛旭龙

摘 要:东汉末年的蔡邕因其传世文本而成为影响深远的文学家,难以准确归为名下的书法作品与理论著作何以使其在书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他在八分书历史中的地位耐人深思。本文通过梳理文献来试图还原蔡邕八分书历史和地位的文化构建过程及原因。

关键词:蔡邕 八分书 文化构建

早期文献中的蔡邕善书与善隶书

对蔡邕书法艺术的认知较早见于去汉末蔡邕不远的西晋卫恒《四体书势》『汉末又有蔡邕为侍中、中郎将,善篆,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1]卫恒在此论述篆书时认为蔡邕善于书写篆书,并认为在『静谧闭理』方面不如邯郸淳,在其论述隶书时只字未提蔡邕。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陈留蔡邕……中郎将,善篆、隶,采斯、喜之法,真定《宣父碑》文犹传于世,篆者师焉』,[2]羊欣在此首次提出蔡邕善篆隶,至于所言其善隶书,是否属于有意为之尚不可知。北魏江式《论书表》『左中郎将陈留蔡邕采李斯、曹喜之法为古今杂形,诏于太学立石碑,刊载《五经》,题书楷法,多是邕书也。』[3]江式此论前半部分与羊欣均出自卫恒之说。后半部分言明蔡邕是《熹平石经》的主要书写者,但结合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可知,多是蔡邕书的记载并不符合史实。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楷法』可能是东汉晚期比较成熟的隶书既《熹平石经》书写范式,可能是站在刻制石经以规范经史的角度理解蔡邕以此书写范式来规范隶书的书写既西晋时期成公绥、卫恒所谓的八分书。

成公绥《隶书体》,『若乃八分玺法,殊好异制;分白赋黑,棋布星列。翘首举尾,直刺邪掣……垂象表式,有模有楷』。[4]

『分白赋黑,棋布星列』从空间布白来说明八分书的特点,『翘首举尾,直刺邪制』从笔画形态来说明八分书的特征,『垂象表式,有模有楷』认为标准化是其基本特征。卫恒《四体书势》『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5],将八分书归为王次仲首创并非书体发展真实情况,但结合书法遗迹可知至东汉中后期这一书体逐渐成熟规范却是事实,《熹平石经》刻制不久后汉亡,络绎不绝的观摩并未持续很久,但其书风却影响着其后的数百年。武则天时期李嗣真撰写的《书后品》记载了秦汉以来的众多书法家,将崔瑗小篆列为上上品,而将蔡邕列入上中品,并未言明为何种书体,又将索靖《毋丘兴碑》与蔡邕《熹平石经》进行比较,尽管言语之间的评价并不高,但结合毋丘兴为三国时期人物可知应为当时比较盛行的八分书。可见自汉末至武则天时期,蔡邕的隶书并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只是鉴于蔡邕在汉末的影响力与参与《熹平石经》的书丹而做简单地叙述。

对蔡邕八分书文化的构建

活动于唐玄宗时期的窦蒙《述书赋注》记载『蔡邕字伯喈,陈留人。终后汉左中郎将。今见打本《三体石经》四纸。石既寻毁,其本最稀。』[6]在窦蒙看来,《三体石经》的书写者为蔡邕,事实上,正始二年(二四一)开始刻制《三体石经》时相去蔡邕去世已近五十年,混淆《熹平石经》与《正始石经》的还有唐玄宗时代的徐浩在其《古迹记》中记载『蔡邕鸿都三体石经、八分西岳、光和、殷华、冯敦数碑,并皆伯喈章草,并为旷绝。』[7]唐玄宗之后的杜佑在《通典》卷十三记载汉灵帝时期制作《熹平石经》『使邕等书,为古文、篆、隶三体,立于太学门,谓之石经,自是争者耐息。』[8]这种张冠李戴的情况频繁出现在唐玄宗及其之后一段时期绝非偶然,而是受唐玄宗时期朝野上下掀起隶书热潮影响而为此寻找的文化根基。尽管在魏征搜集整理《熹平石经》时,几经战乱与颠沛流离已十不足一,蔡邕参与《熹平石经》书丹在正史《后汉书》中有着明确的记载,《三体石经》中的隶书与《熹平石经》相似,均为汉末时期成熟并标准化了的八分书,二者均是石经,都曾在唐玄宗时期作为书学必修科目,模糊《三体石经》作为必修科目侧重于文字学,与模糊蔡邕书写《熹平石经》与《三体石经》,以此突出蔡邕八分书的历史地位应该是始作俑者的本意。这一时期的张怀瓘《书估》将蔡邕列为二等,其《书断》将蔡邕八分书与飞白书列为神品,将其大篆、小篆、隶书列为妙品,介绍蔡邕『工书,篆、隶绝世,尤得八分之精微。体法百变,穷灵尽妙,独步古今』[9]『八分者,王次仲造也。点画发动,体骨雄异,作威投戟,腾气扬波,贵逸尚奇,探灵索妙。可谓蔡邕为祖,张昶、皇象为子,锺繇、索靖为孙』[10]张怀瓘在其《六体书论》中承认一直以来王次仲创造八分书的说法,并对其后自蔡邕至索靖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祖、子、孙的关系中,蔡邕为祖从理论层面提升了他在八分书中的历史地位。

八分书代表性书家蔡邕不仅要有作品传世,在唐玄宗及其稍后的朝野极力抬高蔡邕历史地位的背景下,理论研究者认为蔡邕不能没有著作传世。卫恒《四体书势·隶势》中未标明《隶势》的作者,张怀瓘《书断上》则注明『蔡邕《隶书势》曰』这样的句子,将此归为蔡邕。蔡邕十九代孙蔡希综在其《法书论》中称述乃祖蔡邕、六祖、五祖、从叔蔡有邻等均擅长八分书,文中蔡中郎所云的『欲书先适意任情,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之毫不能佳也』[11]是其创作状态名言警句。

晚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中《传授笔法人名》『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锺繇,锺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张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邬彤凡二十有三』,[12]从这一系列传承有序的传授名单可知,完全打破了当时各自所擅长书体之间的关系,与书法创作中的实际情况不符,这一现象是理论家为了突出蔡邕的历史地位而在笔法方面的文化构建。从树立起蔡邕善于书写篆书到隶书,再从其书写《熹平石经》到《三体石经》,以及蔡邕的一系列书法理论,对蔡邕八分书文化构建越来越丰满,其八分书历史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

构建蔡邕八分书文化的原因

魏晋至隋唐间,八分书随着楷书、行草书的兴盛而逐渐式微。《宣和书谱》记载唐玄宗『临轩之余,留心翰墨,初见翰苑书体狃于世习,锐意作章草、八分,遂摆脱旧学』。唐玄宗未登基的青少年时期便不为时风所动,热衷于几成绝响的章草、八分书,他的这一选择随着其即位与大量书写丰碑巨制而带动朝野上下的隶书热潮。据赵明诚《金石录》记载可知,唐玄宗于开元五年以八分书书写《卢怀慎碑》后,先后以八分书书写了《凉国长公主碑》《华岳碑》《纪泰山铭》《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龙角山纪圣铭》《阙特勤碑》《后土神祠碑》《御注道德經》《真源观钟铭》《御注孝经》《上党启圣宫颂》《武步尚书杨珣碑》等。据文献记载,高五十余尺的《华岳碑》刻制完成后曾制作成精美的拓片悬挂于都城中的应天门供群臣观瞻,其目的既有传播文字内容方面的意义,与此同时也展示了其书法艺术。

唐玄宗热衷于八分书,其书风是汉末以来这一书体的延续与发展。《新唐书》记载:『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13]《石经三体》以古文、篆书、隶书三种书体书写而成,其中的隶书便是八分书,用三年的时间来学习《石经三体》,从文字与书写两个层面的学习让他们熟练于八分书书写,『唐开元年,时主恹然知隶字不传无以矜式后学,乃诏作《字统》四十卷,专明隶书。于是人间得以应其求。』[14]《字统》为北朝时期字书,唐玄宗下诏以其所喜爱的书体作四十卷《字统》,这一活动势必促使八分书的传播更加普及。杜甫在其《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长诗中写道:『中郎石经后,八分盖憔悴。顾侯运炉锤,笔力破余地。昔在开元中,韩蔡同赑屃。玄宗妙其书,是以数子至。御札早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直,恩泽各不二。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分日示诸王,钩深法更秘。』[15]从中可知顾诫、韩择木、蔡有邻三人均是因其善于书写八分书而深受唐玄宗的恩宠,并将其书法艺术分发给王公大臣以供学习。在这样的文化本背景下,学习八分书、研究八分书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蔡邕八分书文化内涵随着朝野上下的不断构建而越来越丰满,其八分书在书法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后世学书者言及八分书必蔡邕的文化现象。

注释:

[1][5](西晋)卫恒.四体书势[A].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14,15.

[2](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A].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44.

[3](北魏)江式.论书表[A].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65.

[4](西晋)成公绥.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10.

[6](唐)窦蒙.述书赋注[A].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書画出版社,2006:239.

[7](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三[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8](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历代制[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唐)张怀瓘.书断[A].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178.

[10](唐)张怀瓘.六体书论[A].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212.

[11](唐)蔡希综.法书论[A].历代书法论文选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271.

[12](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

[13]( 宋) 欧阳修、宋祁. 新唐书( 卷四十四) : 志第三十四·选举志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60.

[14](清)宣和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871.

[15]萧涤非主编.杜甫全诗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5612.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本文责编:苏奕林

猜你喜欢

蔡邕
飞白的创新
论蔡邕重情求真的个性对其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的影响
蔡邕《九势》节选
倒履相迎
蔡邕文学研究七十年
蔡邕听琴
在蔡邕与汉魏士人之间
蔡邕被诛
倒屣欣逢迎
蔡文姬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