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蕴、困境与路径

2023-07-17朱瑾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8期
关键词:思政评价教师

朱瑾

[摘           要]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阵地的必然要求。以“德法”课教学为例,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有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学生思辨力、课堂亲和力的价值意蕴,但也存在教师理念陈旧、能力偏弱的问题有待解决,学生学情分析、教学流程更新的难点亟待突破,评价机制的痛点有待改进的现实困境。只有教师转变观念,立足活化,采用借“故”传道教学策略,打通讲好中国故事的堵点;以学生为中心,立足悟化,实施“三思后行”教学流程,破解讲好中国故事的难点;实施三全育人,立足内化,运用“三率”考核评价,直击讲好中国故事的痛点,“德法”课才能把故事讲好,把道理讲透。

[关    键   词]  高校;思政课;中国故事;意蕴;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8-0049-04

一、引言

思政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个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思政课中如何才能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呢?一条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在党的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刻道理要通过讲故事来打动人、说服人。”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中国故事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阵地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针对性、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二、“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

思想道德与法治(简称“德法”课)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德法”课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五观”教育的责任,帮助大学生成长为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中国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见证,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记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中国故事凝结了中华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具有现实性、生动性、启迪性的鲜明特点。这些有血有肉的点滴故事,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浓浓的家国情怀和道德传承,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认知和认同,进而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凝聚共识,担当使命,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不难发现,“德法”课与中国故事在价值取向、目的归宿、形式手段等方面有着耦合性,在“德法”课中讲好中国故事有着丰厚的价值意蕴。

(一)中国故事的“现实性”,有助于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相结合,以“真思政”提升教学实效性

中国故事是指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反映中国人民的实践创造、 精神风貌和核心价值,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及成就的各种真实事例。[1]在“德法”课中讲好中国故事,用真实的故事拉近时空距离,让大学生更多地去发掘、去感受发生在神州大地各个区域的中国故事,诸如:信仰的故事、人生的故事、脱贫攻坚故事、航天航空故事、抗击疫情的故事等,将鲜活的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相结合,精准定制课程内容,更新“配方”,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并且通过有计划、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课前选好故事素材、课中教师主导用好故事素材、课后引导学生写好中国故事,促进学生在真实、可感的体验中接受教育,弘扬故事的育人价值,将统一的教材变成鲜活的个性化教案,做到“有滋有味”,提升“德法”课教学实效性。

(二)中国故事的“启迪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正反”比较中发现事物的本质,以“悟思政”提升学生思辨力

在“德法”课视野中审视中国故事的构成要素,可以发现其涉及两个重要的方面,即人物和事件。在故事讲述过程中,一方面,人物可以是单一静态的,也可以是多元动态的,也就是说,不同的故事、人物既有高大上的,如英雄人物、时代楷模、道德标兵等,也可以是接地气的,如草根群体、网红人物、凡人英雄等;另一方面,事件也隐含着不同的层次,有些是原原本本发生的未经人加工的原始事件;有些是故事讲述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有意识加工和改造的事件。在“德法”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就要用鲜活的故事拉近理解距离,呈现好人物的多元、动态、立体形象,以原始事件为基,根据教学需要,对事件进行教学化改造,注重启发性教育,一案到底形成故事链,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生、理想、道德、法治领域的有关理论,能够明辨是非,在故事情节中感悟,在理论指引下启迪智慧,勇担使命,做到“有己有人”,提升学生思辨力。

(三)中国故事的“生动性”,有益于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创优“线上+线下”育人环境,以“活思政”提升课堂亲和力

传统的“德法”课堂理论性偏强,更侧重于对“道理”的讲解和阐释,经常被贴上“灌输”“空洞”“形式”等标签,而教学实践中如一味讲道理,确实也容易产生话语上的藩篱,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在“德法”课上讲好中国故事,用生动直观的故事拉近语言距离,不仅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有兴趣听,而且还能通过故事情景沙盘模拟活动促进学生“听得进”道理。另外,通过融合线上平台进行互动式、实践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让课堂不晦涩、教育不死板,做到“有虚有实”,增强“德法”课的亲和力。

三、“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困境

近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在“德法”课中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提升‘话语主体的权威性和感召力、提高‘话语客体的认同性和鉴别力、增强‘话语内容的时代性和生命力、增加‘话语形式的情境性和吸引力”。[2]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各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做了大量尝试,“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带动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故事融入“德法”课的教学实践仍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亟待解决。

(一)“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堵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目前,在“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存在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欠缺的问题,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来看,堵点在于许多教师缺乏通过“讲好中国故事”来讲清马克思主义道理的意识。其主要表现是轻视“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认为“德法”课是一门融理论性和意识形态性于一身的严谨的纯理论课,“讲道理”是教真本事,故课堂教学中多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讲故事”则被认为是假把式,是不务正业,是“鸡汤课”,人为地把“讲道理”和“讲故事”对立起来,割裂了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再加上学校考核评价中重视科研成果,忽视课堂教学的倾向,一些教师也不愿投入太多时间精力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研究。除了教师“愿不愿”的问题,“德法”课中讲好中国故事还存在“会不会”讲故事、“能不能”讲好故事的问题。从教师的教学能力看,“讲好中国故事”考量教师两个层面的能力,其一是选好故事的能力。中国故事浩如烟海,部分教师受自身学术素养、社会经验、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缺乏故事资源挖掘能力,为了投学生所好,将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故事引进课堂,不仅对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增益,还削弱了教师的权威性和感召力,损害了学生对“德法”课的印象;其二是讲好故事的能力。讲好中国故事需要从故事的人物和事件两个层面出发,挖掘故事背后的意义旨归、价值蕴含、深刻道理。教师要通过讲人物来讲故事,通过故事引问题,透过问题得感悟,透过感悟育新人。实践中,部分教师“德法”课教学中常常出现“有故事,没道理”“有故事,没学理”“有故事,没政理”的现象,缺乏将抽象的课程内容与可感知的现实情境联结的能力,无法体现故事所蕴含的时代性、价值性和意义性。

(二)“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难点

“德法”课讲好故事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答疑解惑的过程。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如何从学生的思想困惑出发,更新将理论与故事情境相结合的教学流程,把道理掰开揉碎、讲深讲透,是“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要直面的难题。从对学生思想困惑抓取看,难点在于大部分教师并不能精准把握学情。学情是我们架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寻找合适的教学策略的起点。然而,在“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忽视对学情的精准分析,任意而为者有之、凭经验者有之、囫囵吞枣者有之,忽视对学生思想困惑、价值困惑、道德困惑的分析,一个故事适用所有任课班级,没有讲解侧重点,没有专业针对性,大大降低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效能;从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看,难点在于如何依据学情和内容,推动教学流程更新。教学流程是必要的,它就像“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攻略图”,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助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如何从故事线出发完成道理线的升华,是个难题。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情怀,忽视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教学实施环节枯燥乏味照本宣科者有之、花里胡哨投学生所好者有之、流于形式浮于嫁接有之,极大影响了“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教学实践的高质量推进。

(三)“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痛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对思政课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如果说“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堵点和难点主要解决“愿不愿”和“能不能”的问题,那么痛点则直击课堂教学“行不行”的问题,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从评价指标看,目前“德法”课评价指标还比较单一,单维度的评价较多,多维度评价能力不足。[3]“德法”课的教学内容包含了思想模块、道德模块还有法治模块,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具有其复杂性,有很多属于高度概念化的内容,这些内容的评价很容易受评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较大差异;从评价方法看,目前高校思政课存在过于注重结果评价,忽略课前诊断性评价以及全过程评价,几乎没有体现增值性评价的现象,各方主体对思政课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使得后续的思政课可评可测该科面临诸多问题。

四、“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德法”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如何在“德法”课中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能够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善用“大思政课”,强化系统思维、突出协同意识,将故事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借故传道   三思后行”教学模式对“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立足活化,采用借“故”传道教学策略,打通讲好中国故事的堵点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改革航标创新理念,针对学情和目标,采取借“故”传道教学策略,借用故事载体因事而化,通过“选好—用好—写好”故事,呈现“事件、事实、事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立足活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打通讲好中国故事的堵点。首先,选好故事是前提。教师需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前发布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课前故事收集和上传工作,同步对故事进行点击、点赞,完成故事阅读、评选活动。教师结合授课内容,选好故事并进行教学化改造,形成兼具趣味性、学理性、实践性的优质教学資源,并实现故事来源于学生,问题同样也基于学生;依据“德法”课课程教学目标,重点布设人生价值的选择故事、青年榜样的奋斗故事、新时代的筑梦故事、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故事以及社会大课堂中发生的感人故事等。其次,用好故事是关键。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职业特点,形成故事情景逐步展开的问题链,开展“讲—解—析—演”好故事的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流程,由激趣而启思到践行,故事链和问题链交叉递进,层层解惑,引导学生思想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再回到生活实践。最后,写好故事是基石。教师要注重显隐结合,关注学生之需、课程之需和社会之需,在“德法”课中开展职业榜样追寻、“医路·健行”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校园提案等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写”好故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立足悟化,实施“三思后行”教学流程,破解讲好中国故事的难点

事实上,从“讲故事”到“懂道理”,这中间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从故事到道理的中间转化环节,根据故事的层层演绎,步步推进实施导思激趣、寻思解惑、启思明道、思而后行,即“三思后行”教学流程,在“三思后行”的教学流程中,通过选故事、用故事、写故事,引发学生思想从思考到思辨的发展和升迁,培养学生质疑、批判、创新思维发展,促使学生在体悟中启迪智慧,理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下面,以“德法”课第一章任务一《向“疫”逆行:做好人生选择题》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课前“析”思想之需,选好中国故事,激发思想认知。课前在学习通平台征集“逆行”主题故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择优选定,实现故事来源于学生。借助学习通平台词云功能确定问题的关键词,做到问题基于学生。在任务一中,通过学习通平台投票,选定带教王老师逆行援鄂的真实故事作为本次课的故事主线。

其次,课中“解”思想之惑,用好中国故事,激活思想认同。导思激趣,学生连线讲好故事。点评回顾,课前预习环节点击率前三的故事作品;连线学生讲好王老师“逆行”故事。学生通过腾讯连麦分享选择背后的依据,教师点评。晓之以理,点明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选择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最后,课后“举”思想之旗,写好中国故事,激励思想践行。课后请学生深入采访王老师,围绕抗疫主题完成微视频制作、原创诗歌表演、公益活动等自选实践项目,并将成果上传学习通平台,用自己的行动“写”出精彩故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故事链和问题链双链交叉递进,环环相扣,层层设疑,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不仅吸引学生把头抬起来,坐到前排来,还能提出问题来。

(三)立足内化,运用“三率三全”考核评价体系,直击讲好中国故事的痛点

《深化新時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才能“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4]根据“德法”课的课程特点,立足内化,通过点击率、点头率、点赞率“三率”评价指标,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的“三全”考核评价。

首先,“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点击率”指标评价。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全过程”点击率评价提供有效载体,全过程记录学生学习数据,全程考察学生学习参与度。

其次,“活动—作品—测试”全方位“点头率”指标评价。针对教材知识中的疑点和难点,设置自由辩论;创设基于生活的主题思辨,引入抗疫中的真实故事,让学生基于变迁视角,开展思辨推理。通过主题讨论、小组PK互评、头脑风暴、实时讨论、在线测试、作品展示等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思辨力。

最后,“教师—同伴—自身”全成员“点赞率”指标评价。通过评教考察学生对教师的点赞率,通过互评考察学生对同伴的点赞率,通过学习通平台的学习感悟、自评分数考察学生对自身的“点赞”,全面评估学生获得感。

为有效支撑“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教学实践的开展,还可考虑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包括教学视频资源、课件教案、测试题库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展泛在、开放、个性化的学习,采集学生全过程学习数据[5]。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对平台上的资源进行点击、点赞、点评,教师对关注度较高的资源进行教学化改造,作为课堂教学案例,这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加强了师生互动,激活学生理论应用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林建辉.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5):117-120.

[2]李丽,李艳,刘迪.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四重意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6):73-77.

[3]白双翎.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1(9):49-5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N].人民日报,2020-10-14(001).

[5]祝猛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探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J].思想政治研究,2020(4):109-112.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思政评价教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