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送船 保民平安
2023-07-17于文佳
于文佳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恰逢“三伏”中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因此,送暑、消暑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大暑的一些风俗习惯,例如山东南部地区的“喝暑羊”、福建莆田的荔枝文化、广东等地的仙草食用习惯以及浙江地区的“送大暑船”。其中,“送大暑船”是浙江台州湾沿岸的一种民间习俗,旨在将“五圣”送出海,以消除暑气和保佑平安。该活动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送大暑船”产生的历史渊源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几百年来流传的民间习俗,特别盛行于台州市椒江葭沚一带。这个活动源于“五圣”信仰。当地人认为“五圣”指的是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和钟仕贵等五位人物。在古代,葭沚一带曾经遭受瘟疫的侵扰,尤其是在大暑节气更加严重。因此,张、刘、赵、史、钟等五人也被称为“瘟神”。当地居民认为瘟疫是由五个瘟神引起的,于是在江边建起了一座五圣庙,常常进行祈祷和许愿,希望消灾祛病。“送大暑船”的意义在于将瘟神送出海。大暑船在海上漂得越远越好,不能回来,这样才能保证当地平安无事。如果大暑船回来,这是非常不吉利的,预示着当地将会遭受瘟疫。在旧时习俗中,焚烧纸船送瘟神是许多地方都有的做法,“送大暑船”也有着类似的意义。葭沚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湾的入海口,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一直以出海捕鱼为生。为了祈求平安出海,渔民们在大暑这一天集体供奉“五圣”,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随着时代的变迁,居住在葭沚的渔民们的信仰也逐渐转变,他们将“五圣”看作是海洋保护神。民间传说也从原先制造瘟疫、祸害性命等内容变为帮助海上渔民解除险情等。
在葭沚,当地居民世代以来一直保留着放水灯、放法船的传统。“送大暑船”这一仪式就源于“放法船”。当地妇女于中元节傍晚将法船安置在用络蔴骨编成的筏上,借着浮力让它们漂流于水上。最初,“放法船”的意义是为了让水中的孤魂乘船上岸,享受人间普祭,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消灾攘祸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葭沚的渔民们将捕鱼的丰收和海上的平安视为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他们逐渐使“放法船”的传统更加凸显,将做纸船变成造木船,把每家每户造船变成集体造一只更大的船。这种传统逐渐演变成了现在葭沚造大暑船的习俗。此外,葭沚的渔民们还把造大暑船和“五圣”联系在一起。相传,在明代时期,葭沚的一批渔民在海上作业时遭遇倭寇的打劫。当他们正在惊恐之际,海上突然出现了一只富丽堂皇的神船,船上的神兵骁勇善战,将倭寇打得落花流水。随后,神船便离去。渔民们意识到这只神船就是大暑船,神兵就是五圣爷手下的兵将。于是渔民们全部跪下,磕头叩拜。自那时起,不管时势多么艰难,葭沚的渔民们都坚持年年造大暑船、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民俗仪式过程
“送大暑船”民俗活动自农历四月初始至大暑当日结束,在大暑节当天达到高潮。该活动由六个环节组成,分别是“做船”“迎圣”“娱圣”“请酒”“送圣”和“祭海”,其中“送圣”和“祭海”是在大暑当天举行,其余四项则是节前的准备活动。大暑船的制作一般从每年的农历四月份开始,制作工作在大暑节气之前的半个月左右完成。渔民们一般会委托当地的木匠和工匠制作大暑船。大暑船的标准规格是长八米、宽两米,接近旧时真船的三分之二。制作完毕后,木工们还要在船身上进行涂画创作,画像内容大多是一些驱逐邪魅的民间故事或神话传说。做船的最后一步是安装船眼,船眼安装完成标志着大暑船正式完工。大暑船内还要设立专门供奉“五圣”的神龛香案,并摆放按比例缩小的水缸、灶、床、棉被、枕头等家具,备有刀、矛等武器模型,以及配有用纸捏造的炮兵、水手等负责大暑船航行及安保工作的人员。大暑船准备完毕后,就要进行下一项工作,即“迎圣”。“迎圣”仪式往往在小暑时开始,在这一天清晨,由身穿白色长衫的工作人员戴着口罩和白手套按顺序开启摆放着“五圣”和“杨府爷”神像的木箱,以将其请出并放置在托盘上。随后,工作人员会向神像拜三拜,然后将托盘高举过头顶,再将其放入轿子当中,送回当地的五圣庙,接受香客的朝拜。往后一直到大暑节气的前一天,人们会在五圣庙里做道场,将自己要供奉给“五圣”的礼品带来。在五圣庙附近,人们会搭起舞台表演戏剧,这些活动被称为“娱圣”,目的是让神灵高兴。这些庆典活动会持续十天十夜,一直到大暑节的前一晚。而在小暑至大暑这半个月里,人们还会选择一天进行“请酒活动”。具体来说,由集圣庙的“本保爷”做东,宴请龙王宫、文昌阁、五圣庙等周边庙宇的神仙前来集圣庙喝酒、看戏。待神灵们“酒足饭饱”之后,各庙宇队伍再将他们送回原来的地方。
葭沚“送大暑船”是大暑节气当天举行的一项盛大活动,分为“送圣”和“祭海”两个部分。在这一天,大量香客会来到五圣庙内祭拜。上午11点左右,五圣庙内开始清场,然后请出大暑船,将其放在准备好的拖车上,接着请“五圣”老爷、“杨府爷”和“本保爷”上轿,随后将七顶轿子依次抬出,各庙的表演队伍紧随其后。“送圣”队伍从五圣庙出发,每行至空旷处,队伍就会停下来进行一番舞龙舞狮的表演。等到所有的游行队伍到達江边后,祭海仪式便正式开始。祭台搭建在码头的停车场内,上面摆放各种供品及香烛等道具。大暑船准备完毕后,庙会总指挥陆续从轿中请出“五圣”神像和“杨府爷”“本保爷”的牌位,并将其供于祭坛之上。随后,主祭祀宣读祭词,全体人员向祭坛叩拜。待念完之后,大暑船被推至江边,“五圣”老爷和“杨府爷”便被请出并供奉到大暑船上的神龛中。“本保爷”的牌位则被送回小轿,由专人抬着送回到集圣庙中供奉。接下来,大暑船被吊放到拖船上,码头的工作人员将渔船和拖船牢牢连在一起,由渔船拉起出港。待渔船驶到指定地点后,工作人员便会用火点燃大暑船。之后拖着燃烧的大暑船继续前行一段距离后才解开渔船尾部连接的缆绳。待大暑船顶部燃烧完后渔船返航,一年一度的“送大暑船”活动到此结束。这个仪式为渔民出海获得庇佑、今后能继续享有安定富足的生活而祈祷。
“送大暑船”的传承与变貌
“送大暑船”是一种结合了节气和习俗的民俗节日,它可能已有几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在传承过程中,由于时代变迁和民众需求的不同,它的制作方式和含义也随之改变。这种变化是必然的,因为“送大暑船”存在于民间百姓的生活中,它是一种“活”的存在,反映了当地经济文化和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节俗变迁主要表现在仪式内容、价值观念和百姓信仰上。其中,仪式内容的变化包括大暑船的制作方式、送圣队伍、表演形式和祭海祭词的变化。传统的大暑船形制有纸船和木船,纸船需在出海口烧毁,木船则应漂流出海。现在的大暑船往往是以木材做骨架,用竹条做第一层包裹,再以三夹板包裹最外层。大暑船的材质改变后,大暑日“送圣”队伍由之前的两支合并为一支,有效地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活动当天的民间表演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递进,原先的抛瓷瓶、摔水球等节目逐渐被其他节目所取代。“文革”之后,活动取消了宣读祭文这个环节,但在2015年又重新恢复了这一环节,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庄重感。从价值观念的变化来看,传统“送大暑船”是因为在大暑节前后,葭沚一带病疫十分严重,当地居民认为是因“五圣”作祟所致,便在大暑节集体供奉“五圣”以保一方平安。随着时代的变迁,百姓不再绝对地将“五圣”视为凶神,而是将其当成能为海上作业保驾护航的地方保护神。百姓的活动理念也从原来的送瘟神保平安逐渐发展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收获更多。
“送大暑船”的产生与传承承载的不仅是葭沚百姓对“五圣”信仰的认同,更是增强民众凝聚力、强化地方文化认同感的催化剂及连接地方与百姓之間的纽带,有效促进了地方社会的稳定发展。面对仪式与内涵的不断流变,“送大暑船”这一民俗文化需要坚持注重民间文化主体的力量、政府与民间携手共进以及数字化传承三个原则,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在“送大暑船”这项民俗文化的全部仪式中,主角始终是民众,因为它是民众表达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方式。“五圣”信仰与百姓的愿望紧密相连,强调了文化自信,因此需要强调民间信仰的力量。无论历史如何发展与变迁,民间自发产生的民俗活动应该始终以民众为主体,政府只能作为推进活动更好开展的辅助力量。政府可以形成具体参考实施的规范蓝本,能够完整地记录并发展特有的民间节俗活动,从而使活动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自清代开始,制作大暑船的技艺和复杂的祭祀仪式就一直延续至今,以星光村老人协会老人示范传承为主,参与人群逐年增加,存续情况非常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近年来当地已将制作大暑船的工艺流程从之前的口传身授改为以图纸形式保留,之后需依托现代科技实现数字化的留存形式,以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的民俗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送大暑船”活动是二十四节气习俗在民间传承的有力证明,寄托了当地居民祛灾、祈求平安的愿望,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和椒江地方文化相互交融的载体,展现了传统节气的丰富性和独特性。“送大暑船”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让人们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人们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