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与药剂防控效果研究

2023-07-17曾亚成冯建设邱荣洲金化亮苏锦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曾亚成 冯建设 邱荣洲 金化亮 苏锦辉

摘要 为了明确福建闽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种群发生规律以及不同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2021年在福建省龙海地区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动态监测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福建闽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危害期主要集中在4—11月,一年内共出现2个明显高峰,全年最高诱蛾量在10月上旬,草地贪夜蛾可周年繁殖。苗期、喇叭口期和灌浆期3个不同生育期药剂防控效果比较,化学农药防治区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80%以上,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比化学农药防治区产量提高5%,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全程防治方案可以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药剂防控

中图分类号 S 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120-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28

Study on the Occurrence Dynamics All Year Round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Pesticid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ZENG  Ya-cheng1,FENG Jian-she1,QIU Rong-zhou2  et al

(1.Zhangzhou City Longhai District Plant Protection Station,Longhai,Fujian 363100;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  Fujian 350013)

Key word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populatiaon occurrence situation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pesticid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the south of Fujian Province,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the whole year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pesticid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were investigated in Longhai District of Fujian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n crop were damaged by Spodoptera frugiperda from April to November in south of Fujian Province,and there were two obvious peaks on the adult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in the whole year.The highest lure in the whole year was in the first ten days of October,and Spodoptera frugiperda could breed annualy.Comparis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pesticides of seedling stage,bell stage and filling stage of three different corn stag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the control effect of pesticide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were reaching to more than 80%  in chemical pesticide control area and chemical pesticide +biological pesticide area.The yield in chemical pesticide +biological pesticide area was more than 5% than in chemical pesticide control area.The technical scheme pesticides of chemical pesticides+biological pesticides can be used in the controlling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Key words Spodoptera frugiperda;Occurrence dynamics;Control effect of pesticides

作者簡介 曾亚成(1975—),男,福建漳州人,高级农艺师,从事植物保护以及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7-16;修回日期 2022-08-2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的一种重大农业害虫[1]。2019年1月11日,草地贪夜蛾在云南普洱江城发现[2],随后快速蔓延至全国26个省份,该虫寄主范围广泛[3]、繁殖能力强、迁飞速度快、取食量多、防控难度大,严重威胁我国的玉米和糖业生产安全[4]。因此,快速建立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以及防控体系对于遏制草地贪夜蛾的大暴发、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草地贪夜蛾目前正处于暴发期,为控制外迁虫源,降低定殖基数,保护粮食安全,化学防治仍是草地贪夜蛾防控的关键技术[5],但过度依赖化学防治,会带来“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以及有害生物再度猖獗”问题,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具有持续控制、作用机制多样、对环境友好、不易引起抗药性等特点[6-7],已成为农业害虫绿色防控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探索一套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综合方案,对于保障玉米产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意义重大。笔者于2021年在闽南地区漳州市龙海区开展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动态监测以及药剂防控效果调查,旨在为今后深入开展周年繁殖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以及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草地贪夜蛾成虫监测选用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提供的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诱芯和诱捕器,诱芯有效成分为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和顺-7-十二碳烯乙酸酯,含量>(0.5±0.05)mg,缓释载体为毛细管(尺寸(80±2)mm,内径0.5 mm,外径2.0 mm,材质PVC)。诱捕器为桶型诱捕器,绿色防控试验药剂信息见表1。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东宝村,位于117°51′35″E,24°23′07″N,试验田块面积0.67 hm2,测试作物为秋玉米,品种为广良甜27号,土质为黏质土,肥力中等,地势相对较平,排水和灌溉方便,试验小区农事操作均一致。2021年9月2日开始播种,集中育苗,9月20日人工单行单株移栽,种植密度4 2000株/hm2。玉米移栽5 d后开始施药,田间草地贪夜蛾开始发生,各虫态均可查见,以低龄幼虫为主。

1.3 试验方法

1.3.1 草地贪夜蛾周年成虫发生情况动态监测。

监测点诱捕器安置方法参考刘杰等[8]的方法,安装3套誘捕器,每个诱捕器与田埂距离大于5 m,且诱捕器之间间隔50 m。玉米苗期阶段,3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放置于田块中央;成株期阶段,诱捕器呈一条直线型排列于田埂上。诱捕器放置高度为距田块表面1 m,每间隔7 d调查1次诱捕器内成虫数量,每15 d更换一次诱芯。监测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监测地点同试验地点。

1.3.2 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计4个处理,分别是化学农药处理、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处理、生物农药处理以及空白对照,每处理重复3次,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0.06 hm2,试验地水肥管理正常,四周设保护行,试验设计见表2。

1.3.3 施药方法。

采用厦门欣农来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电动背负式喷雾器(欣农来牌,型号3WBD-16 型,喷雾器隔膜泵结构,工作电压12 V,额定压力0.4 MPa,额定流量3.5 L/min,低容量喷头)均匀喷施,将药剂与清水配成药液,2次稀释法,均匀喷施玉米的心叶处。低容量喷雾,力求各小区施药一致,施药部位重心是玉米心叶部位,做到玉米心叶均匀喷雾,药液不流淌,每667 m2用水量根据玉米生育期进行调整。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分别在苗期、喇叭口期以及灌浆期各进行一次药效调查,调查方法参考李永平等[9]的方法。施药前调查小区玉米上虫口基数,对各小区中的玉米进行逐一调查,对被害玉米进行挂记号牌标记,各小区选择30株有虫的玉米作为调查对象,并做好编号且挂记号牌标记,标记牌上记录虫龄大小,调查时,仔细观察心叶处、喇叭口、玉米须等隐蔽处的幼虫。于施药后5 d调查残余幼虫数量,观察各试验药剂对玉米生长是否产生不良影响,玉米采收后,再对各个处理区的玉米产量进行测产,统计玉米总产值。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虫口基数-处理后虫口数处理前虫口基数×100%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1.5 数据分析

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取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发生动态

由图1可知,草地贪夜蛾成虫在福建龙海周年发生,发生期主要在4—11月,监测期内共出现2个明显高峰,峰值明显,时间分别为2021年5月30日和10月10日。全年最高诱蛾量在10月10日,3个诱捕器诱蛾总量428头,平均每个诱捕器142.67头,诱捕量占全年诱蛾量的15.19%。

2.2 对玉米安全性的影响

化学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生物农药防治区及对照区的玉米植株进行对比观察,药后调查未发现嫩叶皱缩、叶片出现药害斑点、植株生长点受阻、矮化等药害现象。同时观察到玉米田间有蜘蛛、瓢虫、蜜蜂等生物活动,说明供试药剂对玉米植株安全,有益于天敌生物,可在草地贪夜蛾发生区域推广使用。

2.3 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9月20日玉米开始移栽,移栽后苗期虫害第一次调查,害虫以甜菜夜蛾居多,草地贪夜蛾幼虫数量平均9头/30株,随着秋玉米的大量种植,结合田间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数据调查(成虫高峰期发生时间10月中旬),草地贪夜蛾发生数量逐步增加。从表3可以看出,苗期、喇叭口期和灌浆期3个不同生育期,化学农药防治区、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80%以上,生物农药防治区的防效在苗期、喇叭口期以及灌浆期分别在54.52%、69.46%以及41.54%。

2.4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化学农药防治区和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玉米的成品率分别为99%和98%,生物农药防治区的成品率为21%,空白对照区没有成品。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产量最高,为25 200 kg/hm2,其次是化学农药防治区,生物农药防治区的产量为12 000 kg/hm2。

3 结论与讨论

根据草地贪夜蛾成虫种群周年动态监测结果可知,草地贪夜蛾成虫2021年在福建龙海地区周年可见,监测期内共出现2个明显高峰,峰值明显,全年最高诱蛾量在10月上旬。由2019年的监测结果可知,草地贪夜蛾成虫在9月下旬和11月上旬出现高峰,这与吴若蕾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秋种玉米虫量明显大于春种玉米,应重点做好秋种玉米生长季内草地贪夜蛾的防治。

通过苗期、喇叭口期和灌浆期3个不同生育期药剂试验效果比较,化学农药防治区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80%以上。该次玉米草地贪夜蛾全程药剂防控试验,生物农药防治区的药剂防治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可能存在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草地贪夜蛾发生繁殖速度快,世代发育历期短,暴食性强,玉米小喇叭口期刚好赶上草地贪夜蛾发生高峰,而生物农药速杀性弱,造成生物农药区玉米草地贪夜蛾大面积暴发,玉米植株危害率达100%,部分玉米心叶遭受重创,直接影响生长发育,甚至死苗,生物农药区死苗率10%~15%,空白对照区死苗率30%~40%,严重影响后期产量。二是玉米灌浆期,生物农药速效性不强,且不具有内吸性,而草地贪夜蛾钻蛀性强,草地贪夜蛾造成的蛀穗率大大提高,导致后期成品率偏低。从玉米最终采收情况来看,空白对照区成品率为0,生物农药防治区成品率为21%,非成品主要表现为扬花授粉期因玉米须受虫害危害影响受精产生的脱粒、秃尖、空瘪玉米,虽然最终产量达12 000 kg/hm2,但由于成品率低,加上农户挑选采收成本过高,影响最终玉米商品价值。最终测产,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比化学农药防治区的产量提高5%,该次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的草地贪夜蛾全程防治方案是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在持续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的基础上,为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推行绿色防控,可以采取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组合或者交替使用的技术方案,不要连续施用相同杀虫机制的化学农药[11],害虫发生高峰期,推荐使用速效性好的化学农药,害虫低密度期,推荐使用生物农药,施药过程中要求做到科学精准用药和科学合理用药,采用新型施药器械,提高雾化效果[12],使用完后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减少农药用量,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参考文献

[1] SPARKS A N.A review of the biology of the fall armyworm[J].Florida entomologist,1979,62(2):82-87.

[2] 姜玉英,刘杰,朱晓明.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的发生动态和未来趋势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2):33-35.

[3] 李国平,王亚楠,李辉,等.河南省苗期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与常见其他种类害虫的识别特征[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35(5):747-754.

[4] 杨普云,常雪艳.草地贪夜蛾在亚洲、非洲发生和影响及其防控策略[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6):88-90.

[5] 张海波,王风良,陈永明,等.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控制作用研究[J].植物保护,2020,46(2):254-260.

[6] 汤云霞,桑芝萍,赵健,等.沿海地区7种生物农药防治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药效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21(3):111-112,114.

[7] 王登杰,任茂琼,姜继红,等.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20,46(1):1-9.

[8] 刘杰,姜玉英,刘万才,等.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9,39(4):44-47.

[9] 李永平,郭永旺.24种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筛选试验[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9):85-89.

[10] 吴若蕾,金化亮,苏锦辉.福建龙海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及性诱剂诱捕器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21,41(3):36-40.

[11] 吴孔明.中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策略[J].植物保护,2020,46(2):1-5.

[12] 蔡麗君.不同药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37-138,158.

猜你喜欢

草地贪夜蛾
泾阳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草地贪夜蛾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的影响
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及防控对策
新害虫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及防治
基于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为害特性及防控技术分析
草地贪夜蛾对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玉米的危害和防治
新物种入侵—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方法
永靖县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技术策略
不同农药防治甜玉米草地贪夜蛾的药效对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