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23-07-17黄婕张锚唐夕人胡小勇
黄婕 张锚 唐夕人 胡小勇
摘 要: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学科交叉互融,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教育技术学文理兼具、教技融合,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发展的学科,在新文科建设中需立足学科交叉点,主动求变。混合式教学是课程提质增效、创新嬗变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智慧环境为全面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鉴于此,在分析相关研究背景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智慧环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整体设计:坚守育人价值,促进全面发展;立足技术赋能,提升教学效果;创新教学内容,彰显“金课”理念;运用多维策略,优化教学流程;设计高阶任务,开展多元评价。同时,以“教育传播学”课程为例进行建设实践,以期为新文科背景下基于智慧环境的教育技术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智慧环境;教育技术学;混合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69(2023)03-0071-08
引言
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对于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宣言》同时强调,要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发展,融入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1]。教育技术学文理兼具、教技融合,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发展的学科。新文科的丰富内涵和改革理念为教育技术学课程建设提供新指引:立足学科交叉点,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为教育技术学发展带来新机遇。智慧学习环境也为混合式教学提供新动能。依托智慧学习环境,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促进课程要素有效融合,实现教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顺应了新文科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由此可见,面向高校新文科改革的理念要求,基于智慧环境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对于新文科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培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趋势
(一)时代之趋:文科建设求新适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国际交流步伐加快,文化沖突和融合并存。文科教育作为当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增加新型文科人才供给的主阵地,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竞争力和文化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面向科技革命、文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时代需要,文科教育必须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当前,国内学界积极探索新文科的内涵本质、改革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以新的学科范式、新的技术支撑、新的评价机制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文科建设指明发展路径。新文科是传统文科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目的在于打破学科壁垒,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2]。借助新技术和新手段,发现和揭示新问题,开拓文科发展新视野,开辟新领域,彰显新文科的科学性[3]。变革传统评价机制,优化显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学以致用,突出素养与能力等动态化隐性指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搭建多样化学习平台,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培养模式,探索符合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的培养途径[4]。在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教育技术学如何守正创新,更好地回应新文科对学科建设的要求,是时代赋予的新课题。
(二)数字转型:混合式教学常态应用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路径[5]。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已进入数字转型的重要时期。混合式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重塑和再造,在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它不仅发挥线下教学临场感强、反馈及时的特点,而且具备线上教学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优势。实践探索表明,在智能技术赋能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教学理念、聚焦学生需求、尊重学习发生本质,有效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和满意度[6-7]。该模式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工具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多元评价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品质[8-9]。目前,高校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所占比例已经从34.8%提升至84.2%[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混合式教学是教育强国目标建设进程中的应然之举,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新技术和新理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字情境下的学习效率,以适应数字转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助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11]。
(三)智能升级:混合式教学创新发展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把握新发展阶段,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加快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进程,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智能技术发展更新,为智慧学习环境的全面升级打下基石。智慧学习环境融合先进的智能技术,以物理环境、网络环境及各种智慧平台终端为支撑,能够有效感知学习环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智能推荐资源和工具,支持线上线下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12-13]。智慧学习环境的创新应用,能够有效推动教学模式的发展,破除混合式教学的障碍,赋能双向交织、无缝联通的教学新样态。《2022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指出,高等教育需更关注技术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变革作用,以重塑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高等教育生态[14]。当前,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利用智能技术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的紧密融合,促进教学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力争再上新台阶。
综上所述,新文科始于提升综合国力、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文科新人等时代需要,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发展实现守正创新。课程提质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抓手,混合式教学以其优势将成为改革提质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目前关于混合式教学,学者们已开展了多样化的实践探究,但仍有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与探明:(1)如何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教育技术学专业文科课程建设,高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2)如何有效解决混合式教学“线上和线下难衔接”的问题?(3)如何结合新文科理念科学设计课业任务,提高混合式教学效果?因此,本研究将面向新文科改革的理念要求,基于智慧环境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二、智慧环境下教育技术学专业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设计
课程作为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和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落脚点。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双万计划”,重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课程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5]。由此,追求卓越、力争一流成为教育技术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依托智慧学习环境,发挥学科优势创新混合式教学,是打破课程建设藩篱、促进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见图1)。
(一)坚守育人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始终是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混合式教学改变传统过分强调静态知识量增长的课程模式,将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和素养发展相结合,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16]。
教育技术学在开展混合式教学中应坚守育人价值,坚持立德树人,让专业各门课程都筑牢课堂主阵地,耕好育人责任田。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设计能力、组织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能够紧跟时代前沿和学科发展动态,深刻理解学科的本质精神与内涵价值。同时,具备高阶思维、跨学科学习、沟通协作、创新实践、终身学习等关键能力,具有家国情怀、人文底蕴、责任担当、数字素养、科学精神等品格素养,发展成为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需要的德育优良、专业胜任、全面发展的学科人才[17]。
(二)立足技术赋能,提升教学效果
《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技术为教育带来崭新的发展驱动力,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真实的学习体验、智慧学习支持等,以此催化教学变革、提升教学效果。
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智能学习终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习主动性和连贯性,拓宽学习通道,支持学生在线拓展、提升与实践,实现泛在无缝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自适应学习系统动态、准确地自我评估,充分挖掘学习潜力,促进个性化发展。在教师教学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创建新资源,设计新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学习任务衔接[18]。同时,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动态跟踪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水平,根据数据反馈科学调整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活动,并对学生合理“增负”,制定符合其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学习路径,实现线上线下的全过程群体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支持的有机融合。在师生交互方面,发挥智慧教学平台互动交流实时、答疑指导及时等优势,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融合一体,促进师生、生生的协作参与、互学互鉴、集思广益、智慧流转。
(三)创新教学内容,彰显“金课”理念
“两性一度”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核心标准。教育技术学课程建设需遵循这一标准,对学生有效“增负”,适当提升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着力建设成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
在高阶性上,紧跟学科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沿,将高端科研成果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学科新兴技术、科学研究等前沿性成果。在创新性上,人文社会科学和新技术的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技术学应从人才培养定位出发,注重文理交叉,落实学科“大概念”,突出学科核心问题,强调知识联结,反映教育科学和技术科学间的知识渗透流动[19]。在挑战度上,增加研究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知识能力。此外,还需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20]。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寻找融合交汇点,使显性思政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相得益彰,形成育人合力,在混合式教学中真正践行教书育人理念。
(四)运用多维策略,优化教学流程
混合式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由教材延伸至多样化资源,教学空间由课堂延伸至智慧平台,充分创设无缝学习环境,发挥学生主体性。在智慧环境下,教师需运用多样化教学策略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引导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同时,注重线上线下教学的延续性和关联度,促进两者有效衔接,实现混合式教学一体化。
在课前自学环节,依托智慧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任务学习单等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开放的探究式任务,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21]。在课中释疑环节,教师以课前学情反馈的重点问题为指引,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內容采取案例式、项目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合作讨论、互动提问、课中测验、投票互评等教学活动,并在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评价。鼓励学生依据平台反馈查漏补缺,从中归纳总结,挖掘最大学习潜力,促进知识内化。在课后提升环节,教师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拓展任务,帮助学生总结与提升,产出学习成果。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为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做准备,助力其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
(五)设计高阶任务,开展多元评价
混合式教学应注重以高阶任务为驱动,以成果产出为导向,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多样化学习成果,如课程项目、研究报告、解决方案、教学设计等。同时,遵循能力为本、学生为本等理念,提供引导型、资源型、反馈型等学习支架(见表1),辅助学生完成任务。
为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可充分利用教育大数据,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过程性与总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22]。在线上智慧平台中,利用多维数据驱动形成学生在线学习过程的学习报告,依托报告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在线下智慧课堂中,对学生交流互动、成果展示、课堂互评等情况进行数据获取,生成学生数字画像,开展多元立体评价,以实现集体教学的个性化,形成科学的教学决策。此外,适当提高过程性评价所占的比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建立多层次评价机制并开展持续性跟踪改进,以提高课程目标完成度。
三、“教育传播学”课程案例
“教育传播学”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也是国家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會制定的核心课程。如何围绕课程教学的突出问题,把教育传播理论、作品案例、技术工具、实践应用等要素融为一体,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是“教育传播学”课程面临的教学改革难题。本研究将以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育传播学”为例,具体介绍课程改革措施并总结改革成效。
(一)改革措施
1.以教学目标为纲,设计OBE导向的混合式课程质量保障模型
“教育传播学”依托智慧环境开展教学,以教学目标为纲,采用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导向,融入“两性一度”要求,构建“三位一体”(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素养)培养目标为引领的混合式课程质量保障模型(见图2)。在理论知识层面,融合基础化、综合化、前沿化的教育传播内容,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课程知识;在实践应用层面,基于项目、竞赛、任务等培养学生解决教育传播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创新素养层面,通过个性、创新、高阶的创新训练,培育学生融合知能的创新素养。同时,设计混合立体的课程内容资源、六维创新教学策略体系和四层次进阶式课业任务评价机制,运用多元评价方式持续改进。建设课程协同服务团队,提升混合式教学效果。
2.技术赋能,创设支撑混合式教学的多样化智慧教学环境
虚实结合的智慧学习环境为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本课程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堂等平台和智能学习工具上开展线上学习,于智慧教室中组织线下教学。课前,智慧教学平台支持优质资源和检测习题的推送,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生成学情报告,为教师后继以学定教打下基础。课中,智能终端和学习工具支持多样化教学活动,拓宽师生、生生交流合作的空间和方式;全过程精准学情分析,赋能教师组织合理有效的混合教学和学习评价。课后,智慧教学平台提供学习数据反馈,支持教师定向推送题目,分层设计课后任务。智慧终端支持学生在线拓展提升,拓宽合作途径,促进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提升课程内容含金量,多渠道拓展内容深广度
为落实“两性一度”建设要求,“教育传播学”融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信息化进程中教育传播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等高水平科研成果作为资源,自编《信息时代的教育传播研究》高水平教材;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立体优质的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学习指南、难点释疑课件、配套教材、精读文献等辅助资源数百项;构建出“弹性预设—自主学习—生成资源—展示交流—评价反思”的生成性资源开发应用模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动态生成新资源。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课程中,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教育传播思政案例,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和综合能力。
4.线上线下融合,构建混合式教学多维创新策略方法
基于混合式教学特点,构建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传播学”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问题导学、微课自学、学案助学、小组互学、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辅学、评价促学”六维度混合学习策略[23],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课前自学阶段主要采用微课自学和学案助学,为学生提供在线微课资源、练习题、讨论主题等;课中释疑阶段主要采用问题导学、BYOD辅学和小组互学,通过线上投票讨论互动、思政案例融入、新兴技术体验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层思考和学习;课后提升阶段主要采用小组互学法和评价促学法,帮助学生有效拓展知识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5.面向新文科理念下人才培养要求,设计课业任务测评机制
面向新发展理念,参照布鲁姆认知层级,设计“课堂活动—课程项目—课外科研—创新竞赛”四层次进阶式课业任务。课堂活动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协作”“微课辅学+课堂深化”“理论讲座+案例研讨”等混合学习活动实现深度学习。课程项目包含主题微课制作、专题案例分析和线下展示交流等。同时,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实践,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研,参与专业竞赛,完成创造性挑战任务。综合课业任务,课程成绩通过线上线下双途径进行直接考核,分别由课堂表现、在线讨论、在线测验、在线互评、在线期末考核、线下专题展示以及期末考试构成。学生能力发展采用间接考核的形式,开展过程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见表2)。
6.改革教学团队协同机制,提升混合教学服务能力
本课程借助专业深厚底蕴和教育技术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教科研平台优势,发挥“传、帮、带”作用,强化混合式学习服务管理。第一,调整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年龄、专业背景以及职称等方面的结构。第二,科研教学相长,团队近年发表多篇CSSCI教研论文,为课程教学提供学术指导。第三,建立学生助教引入、管理、培育的制度,组建“教师+本硕博助教+学生志愿者”团队,助力开展混合学习活动,提供立体学习服务。
(二)改革成效
“教育传播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具备科学性和先进性,历年来课程质量评估优良,均超过90分。建成首批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广东省本科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021)等。教研成果收获颇丰,获国家和省、校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11项,出版2部论著教材,发表论文24篇,获奖励8项。课程推广范围大,负责人在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全国混合教学研修研讨会及10余所高校作混合课程建设与教学经验分享,并通过抗疫公益讲座推广课程经验,受众超40万人次。此外,陕西理工大学等全国8所高校使用“教育传播学”MOOC开设SPOC,广受好评。选课学生产出大量优秀作品,获国家级、省级、校级等31项成果。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创新,是加快推动教学数字转型、智能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面向新文科改革的理念要求,在智慧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对教育技术学混合式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优化教学效果,以更好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传播学”课程混合教学的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素养等方面发展,对推进课程高质量建设、实现专业内涵式发展具有积极价值。未来,本团队将基于教学改革经验,坚持新文科建设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持续优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打造更具中国特色、专业特点、符合学生发展的混合式课程建设路径,致力于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EB/OL].(2020-11-03)[2022-11-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11.t20201103_498067.html.
[2]冯果.新理念与法学教育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32-36.
[3]周毅,李卓卓.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9(6):52-59.
[4]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2):13-17.
[5]杨宗凯.教育数字化战略重塑新时代高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2-09-01(7).
[6]CHEN X, BRESLOW L, DEBOER J.Analyzing productive learning behaviors for students using immediate corrective feedback in a 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8,117:59-74.
[7]刘威童,汪潇潇.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107-113.
[8]赵涛.智慧技术支持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9):137-142.
[9]谭伟,顾小清.面向开放教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估指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2):126-130.
[10]教育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有关工作情况[EB/OL].(2022-08-03)[2022-11-12].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324/sfcl/202203/t20220329_611591.html.
[11]World Economic Forum.Schools of the future defining new models of education for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R].Switzerand:World Economic Forum, 2013,144:110-112.
[12]黄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1):75-84.
[13]MACLEOD J, YANG H H, ZHU S, et al. Understanding studentspreferences towards the smart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8,122:80-91.
[14]KATHE P,MARK M,JAMIE R, et al.2022 EDUCAUSE horizon report:teaching and learning edition[EB/OL].(2022-04-18)[2022-11-12].https://library.educause.edu/resources/2022/4/2022-educausehorizon-report-teaching-and-learning-edition.
[1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2022-11-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16]杨宗凯.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历史担当[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5-11,35.
[17]任友群,顾小清.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之问与答[J].教育研究,2019,40(1):141-152.
[18]HRAP T, THOMPSON R, FEIN A. Design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to support a rapid shift to digital[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0,69(1):35-38.
[19]李志河,劉杜娟,王强,等.教育技术学学科“大概念”蕴意、路径及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2):24-36.
[20]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2022-11-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1]冯晓英,曹洁婷,黄洛颖.“互联网+”时代混合式学习设计的方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20(8):25-32,54.
[22]杨晓宏,郑新,田春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9):104-111.
[23]胡小勇,伍文臣,饒敏.面向私播课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8):70-77.
(责任编辑 李强 王策)
Research on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Smart Environment: Take the Course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s an Example
Huang Jie Zhang Mao Tang Xiren Hu Xiaoyong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631
2. Institut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631)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t aims to integrat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novate teaching models and methods, promote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cultivate liberal arts talents in the new er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hich combines arts and science and integrates of teaching and technology, is an urgent subject to be develop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t is necessary to actively seek changes and base on the intersection of disciplines. Blende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carrier of curriculum improvement, efficiency, innovation and evolution. Smart environment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view of thi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re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design of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smart environment: Stick to the value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echnology empowerment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novate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and highlight the concept of “Golden Courses”; Use multidimensional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process; Design high-level tasks and carry out multiple evaluation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construction practi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smart enviro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
Abstract: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Smart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lended teaching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