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关于哈葛德“《迦茵小传》两译本”公案的研究综述

2023-07-17刘思羽

文教资料 2023年6期
关键词:林纾

刘思羽

摘 要:晚清翻译小说之《迦因小传》与《迦茵小传》的先后问世引发的公案不仅受到当时学界的广泛关注,还引发了后世对该问题的激烈争论。审视的角度也从双方文本内容叙述的差异性,扩展到“争论”背后可能蕴藏的内涵。本文通过总结近20年来学界对于《迦茵小传》两译本所引发争论的相关研究,创造性地将研究时区分为“研究的过去时”和“研究的现在时”,以厘清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脉络,为后世研究者提供相关研究思路。

关键词:《迦茵小传》 林纾 包笑天 《佳因小传》

一、《迦茵小传》原文介绍

《迦茵小传》描述了一名平民女子迦茵与贵族青年亨利的恋爱悲剧。美丽的迦茵自幼在姨妈家长大,但在家中备受轻视,后来与贵族子弟亨利相爱,但亨利因重振家业而不得不与富豪联姻。迦茵决定牺牲自己,违心地嫁给了石茂。最后却被妒火中烧的石茂误杀。“柔情痴爱如迦茵,真洁自好如迦茵,世界全球殆无匹也。”这些出现在当时报刊上夸张的赞誉,是世人追捧其文最好的见证。这是一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极其朴素的文学作品,然而却在20世纪初的中国引发了学界的激烈争论。

二、“两译本公案”大致概括

《迦因小传》原名Joan Haste,经杨紫麟、包笑天润色后,取名《迦因小传》,先于1901年在《励学译编》杂志上连载,后由上海文明书局于1903年出版单行本的半部译本。其中,译者曾提及“惜残缺其上帙,而邮书欧美名都,思补其全,卒不可得”[1];而当这本书被林纾读罢之后,认为“译笔丽瞻,雅有辞况”,可惜未能译全。而在后来翻译哈葛德的小说时意外得之,于是1904年与魏易合译,并自谦云“向秀尤生,郭象岂容窜稿;崔灏在上,李白奚容提诗”。为了与前者有所区别,他又在“因”字上加以草字头,而这就是后来我们所能到的林译版《迦茵小传》,190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孰料,此书一出便引起了当时文坛的广泛争论,这之后,包括抱残守缺的顽固派在内兴起针对林纾的攻击,不仅如此,就连倡导译介西学的改良派人士也对林纾大加鞭笞。当时被尊为“女界卢骚”的金松岑在《新小说》17号撰文称杨紫麟和包笑天的译本为“半面妆文字胜于足本”,并对《迦茵小传》等写情小说的滥觞表示愤怒,将当时社会道德混乱、西方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流行同归咎于林译小说。这场激烈的道德纷争不仅轰动了当时的文壇学界,还使得在英国名不见经传的Joan Haste一跃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十六本书”之一。

三、近20年来“两译本公案”研究概况

20世纪以来,有关于林译小说和林纾本人的研究达到了一个高潮,比较有贡献的有薛绥之、张俊才、曾宪辉、孔立、孔庆茂等人。其中最有成就者应当属薛绥之和张俊才,他们出版的《林纾研究资料》是对1982年之前有关林纾研究资料的汇编总集,收录了林纾研究的主要成果,影响了后来的林纾研究。另外,韩洪举撰写的《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是新世纪林纾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全书介绍了林纾的文学活动并考述其翻译的小说类型,系统阐述了林译小说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对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与此同时,有关《迦茵小传》以及相关公案的研究却不多,有的只是在研究《迦茵小传》这部作品时,将这段公案作为一种论述背景加以铺叙,并没有对其本身做详细的探讨。

(一) “研究的过去时”:21世纪初前10年研究概况

21世纪初前10年是“研究的过去时”,与后10年的研究相比,无论是研究的时间还是在研究的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从时间上来说,“研究的过去时”是相对比后10年的研究来说的;从内容上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内容聚焦于“女性与女学”“翻译的价值观问题”“读者接受的问题”,可以说“研究的过去时”是站在现代的角度,研究蕴藏在公案争论这一“过去”事件之中已有的价值和内涵。

1. 本时期相关期刊研究论文概况

论者郝岚在2003年发表的《被道德僭越的爱情——林译言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和〈迦茵小传〉的接受》一文中首次针对“两译本公案”进行论述,这是近20年来关于该公案研究的开端,其论点继承了以往学界对“两译本争论”问题的看法——

“佐证近代中国翻译文学所面对的复杂读者群和脆弱的读者心理”[2]。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上,郝岚还从公案的历史背景入手,引申出作家包笑天的笔调必然受到林纾影响的新见解,这是论者向深处挖掘公案内涵的新方向。而在此之后,相关研究不再同以往仅限于林译版《迦茵小传》挑战了“晚清时期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论点而朝向公案的背景价值,公案所涉及相关人物的可能蕴含的思想价值。此后韩洪举在2005年《林译〈迦茵小传〉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一文中专门引述鲁迅先生对于该公案的评价,认为其实际上说明了“近代中国人追求个性解放,渴望恋爱自由、要求婚姻自主,向往以爱情基础的浪漫型男女关系,但这种爱情理想受到封建礼教学家的扼杀与抨击”[3]的社会历史事实。这些研究专注于公案影响的外延,真正转向公案文本内容研究的是学者沈庆会,其在2006年所发表的论文《谈〈迦因小传〉译本的删节问题》中,将引起公案的发端的“林译本删节问题”设立为研究主题,颠覆了以往研究中仅将公案作为相关研究问题的发生背景,重新定位公案学术研究的位置,并在此过程中纠正了一些过往学界遗留的枉论,从历史的、事实的文本对比研究中,较客观准确地得出对公案的科学研究。他从还原历史现场出发,仔细梳理公案的前因后果,认为《迦因小传》确系半部,这是一种事实上的残缺,并非杨包二人因避开迦因怀有私生子之事而故意删节,这和学界历来论证相反。沈庆会的论述并非对学术界评论的责难,也不是为包杨二人翻译价值观的翻案。他的研究为后继的研究纠正了一个错误的见解——“《迦茵小传》的半部缺失完全等同于有伤风化内容的删节”起到了扫清重大障碍的作用。沈庆会的研究是进入21世纪前10年以来有关于公案研究问题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轴承点,纠正并简要总结了前面研究的总体观点。至此,后续有关于“两译本公案”的研究又向上迈了一个台阶。

2. 本时期相关学位论文研究概括

遗憾的是,这一时期却并没有出现以公案问题作为主题的专著,但是在相关学位论文中明显加强了对争论涉及问题的研究比例。以2009年学者周羽的学士论文《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为例,文章不仅提出公案具有“启蒙力量”的性质,还指出公案对后世的影响——“对郭沫若这样日后的大作家的成长起过重要影响”。另外,周羽还注意到“公案与哈葛德”之间的关系,认为“从名著建构的角度看,这一事实上起过重大影响并有过很大声名的小说文本也可作为小说名著来看待”[4]。类似的研究还有易图强于2006年发表的《两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近代畅销书》,在涉及“公案与哈葛德”相关关系上,从传播学的角度,指出由公案事件引起的巨大舆论对“哈葛德作品”的影响,同时也指出,正是媒体的介入,才使得《迦茵小传》能够在晚清时期广为流传。几乎同时期,郭扬在《林译小说研究》中设立了专章专节,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采用文本对读的方式论证了此时期先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如沈庆会的相关结论)颇有新意。

3. 以往研究问题的发展

本时期,对于过往学界中出现的两译本公案问题,不同的研究呈现出继承融合的倾向,但总的发展倾向则是指向对公案背后更深的社会价值研究。

首先,在“佐证了近代中国翻译文学所面对的复杂读者群和脆弱的读者心理”这一过往论点上,周羽的研究指向读者接受心理机制,指向的是这种心理机制内涵所体现的历史的文学的价值。论者通过分析两译本《迦茵小传》的不同翻译策略,得出“两者隐含的不同的道德观念以及引起的泛化道德的文学批评,正是中国爱情观念、性道德观念的艰难的初步现代转型在文学上的反映”[5]。这是对以往公案研究问题深入化研究趋势。从以往那种隔离现场的、仅限于文本表面的研究,转向综合的、深入式的研究,研究重心从得出“脆弱的读者心理内涵”转向“中国读者心理内涵的具体象征——两性情爱观念上”。类似的研究如罗列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林译〈迦茵小传〉中女性形象的重构》,认为从人们对爱情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可以反映出不同读者所持有的不同的文化立场,并得出“潜藏了人们对新型性别秩序的焦虑和想象”[6]的结论。这和周羽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位论者的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以往公案研究的关注焦点,总结这一时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两译本的争论实际上显示了晚清时期译者对于译本的不同形式以及读者的不接受态度,展现出主体文化在转型时期新旧意识形态共存并冲突、抗衡的局面。

其次,在研究《迦因小传》和《迦茵小传》两译本文本差异方面,以往学界的研究重心是两译本的差异引起的社会争议所带给学界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显然比之以往更为深入,也更加细致。研究更为关注的是差异的内涵意蕴。这在罗列的《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林译〈迦茵小传〉中女性形象的重构》一文中就已显端倪,罗列认为,林纾保留关于迦茵怀孕的描写是为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这点的研究和过往无异,但他还在此基础上通过谈论作家本人在塑造人物形象的不同行为本身蕴含的心理内涵后得出:林纾内心其实同晚清社会文化有着相同之处,从作家的道德准则就可以见一二,因此他不会认可婚前的亲密行为,但两译本的差异还是一定程度上表明林纾本人“无意中保存着西方文化对个人价值和生命价值的肯定”。类似的研究还有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也同樣从文本的保留中,看出林纾内在具有的启蒙光芒。

最后,由争论引起的“女权和女学”的研究也是历来学界研究公案问题的焦点所在。此时期的研究,超越过往直接从结论出发探讨“封建道德妇女观与西方现代爱情观的交锋”[7]这一层面。从研究记叙有关公案内容的文本叙事层面出发,显示出对争论研究的深入性。如郝岚引用了当时反对者诸如“松岑、寅半生、钟俊文”的现世评论,通过对文本的具体分析,阐述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转折时期,新旧观念、新旧秩序在同一历史时段的共存之状,不同势力的较量为翻译文学的被接受创造了多元的接受环境,为新思想的输入提供了历史的契机。在褒与贬之中,传统宗法礼教与西方自由精神的较量,在历史大潮的涌动中推动着中国性别观念的革新,翻译也成了新旧观念抗衡与对话的场所。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关于公案的研究贯穿并融汇了几个孤立的概念,相关研究者纷纷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审视这场公案,认为对林译《迦茵小传》各种意见相左的评价,见证了晚清以来中国性别观念革新的曲折道路。

(二) “研究的现在时”:本世纪近10年研究概况

纵观本世纪最近10年的研究,相对比“研究的过去时”,研究者在这一阶段的研究呈现出更加细致化的倾向,更多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从真实的角度出发,试图还原这场争论背后的历史情境。研究者已不满足单纯地了解争论的原因和得出相关的结论,而是通过对大量的“时人评论”资料进行研究,从当时的争论资料和已有的研究中得出有关争论事件本身和所涉及译者研究的新的发现。研究者从更加宽广的研究视角出发,采取更加新颖的研究方法,开拓了诸如生态学、修辞学等研究领域,试图对公案事件做出新的阐释。

1. 相关期刊研究现状

和前10年一样,没有以此为题的相关研究著述,但是专门研究此事件的论文以及相关学位论文中以此为专章问题设置的研究,相对比前10年有所增加。2010年潘红在《似是而非说迦茵:林译〈迦茵小传〉中迦茵形象的修辞解读》一文中通过列举历来学术界对争论问题已有的研究,如“一些研究认为迦茵反映了林纾‘不同于世俗的反传统反封建的进步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美德和西方女性的独立气概”“认为林纾是中国女性解放的急先锋”[8]来揭示学术界林纾研究逐渐升温的研究动态。次年,潘虹另在其所撰另一篇文章《林译〈迦茵小传〉道德话语的修辞建构》中,以林译本道德话语方式和修辞设计研究为基点,将发生于晚清的这桩公案与译本所蕴含的“道德话语”层面相结合,并指出无论是发生在晚清时期的争论抑或公案现时所受到的关注都是围绕着小说的道德话语所展开的,从广义的“修辞学”视角审视“两译本事件中译文和原著语义研究”的相关问题,为两译本公案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2. 相关学位论文研究现状

相关研究者对于公案的研究与同期刊物的研究现状类似,着重研究公案所涉及的更广阔的方面。在有关学位论文中,提及公案问题相关研究者开始注重争议事件和当事人之间的某些联系和这些关联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李宁在2017年其学士论文《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一文中引用当时寅半生在其作《读〈迦茵小传〉两译本书后》对林译本有悖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失准之处加以批判地评论,认为寅半生的刻薄评价恰恰反映出林纾译作在当时腐朽社会观念的束缚下绽放出的启蒙之光。这种对公案争论发表的时人论述的重看与反思从侧面揭示了林纾本人思想观念中的启蒙因素。类似研究还有杜聪的学位论文《林纾思想发展研究——以“林译小说”序跋为中心考察》。无独有偶。2017年蔡静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的“林译小说”研究(1899—1919)》中也同样引用当时林纾本人对于争论看法的材料(林纾为《洪罕女郎传》所做具有深意和趣味的序言,借佛法之道对时人满口的“伪道德”进行了反讽和抨击),论证林纾思想本身所具有的“趋新求变”的开放包容的意识,这和李宁的论证不谋而合。蔡静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从传播学、心理学相结合角度分析、论证林纾的这番序言对当时读者心理起到的巨大影响作用,指出“舆论”媒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林纾译作的传递的独特作用。类似的研究还有章艳《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及译者的应对》,同样立足传播学、伦理学的角度,讨论公案对近代中国社会封建道德产生的巨大冲击。这一时期,国内研究者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纷纷将研究的重心转移到研究另一陣地——剖析“译者”的文化思想内涵,如2018年张琼方的《近代之林纾与现代之文学——从林纾与“五四”文学新旧之争说开去》,从文学的、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这段公案,正可以说明林纾性格中“多情回荡”的特殊情愫。

3. 以往研究问题的发展概况

首先关于“晚清时期对两译本的争论事件客观上促进了哈葛德作品名著化进程”这一论点的研究:对比前10年研究的卓越成果,近10年就稍显逊色。在这类研究中,研究哈葛德作品与林译小说关系的专著和论文颇多,但在这些研究中,这段公案往往被设计为研究问题的历史背景进行铺叙,如潘红于2012年发表的《哈葛德小说在中国:历史吊诡和话语意义》以及2014年张洁的《林译哈葛德小说中的文化共振与转换》,二者都涉及林译哈葛德小说作品在晚清时期中的文化共振与转换,但是可惜的是,在这些林译哈葛德的研究中并不涉及公案本身,只是从林纾本人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相关传媒方式的演变促进作品的流通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而对公案开启了“哈葛德”作品在中国名著化的过程的调查却并没有提及。这一时期,相关的学位论文也没有以争论问题作为专章专节进行调查研究,只能从一些论者零星的言论中看到“争论”对林译哈葛德作品可能具有促进作用的意味,如龚琼芳在2013年《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的传播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正是争论的存在提升了小说的知名度;又如周旻在2015年发表的《从《红星佚史》看周作人早期翻译与林纾的离合》,也是立足传播学、心理学、读者接受的层面认为正是“一书多译”事件,真正使得小说家哈葛德得以成为话题,正式进入公众的视野中。

4. 星星之火:公案事件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2018年陈大康发表《晚清报刊上的林纾轶闻》,该文关于“两译本争论的叙述”更像是对争论问题本身的一次详细的总体陈述,对“争论”研究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做了总结式梳理。首先,关于两译本情节的删节问题,陈大康认为林纾因忠实原著故而全文照译;其次,同前期李宁、潘红的论述方式相似,陈大康也引用了时人对于公案的争论,再现公案历史的真实情形,并得出“这桩公案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翻译价值观和文学道德观的争论”[9]这样带有总结意味的观点。而在此之后,相关公案的研究基本都是沿着前人的大致方向行进,其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开拓,如魏学敏、高常秋月的《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解读林纾的〈迦茵小传〉》,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公案的社会背景,并将其归因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生态取向”;又如2019年赵雅琪的《近代小说中的异国女性形象分析》,立足女权女性价值观,审视这场公案带给国人传统封建价值观的巨大冲击。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安婷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清末民初文明书局小说刊行研究》一文中从探究译者创作动机的角度出发,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将研究的焦点聚集到公案中另一位译者——包笑天的身上,通过研究包笑天翻译《迦茵小传》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行为探究包笑天身上新旧思想和道德冲突的一面(既赞赏西方女性的独立,又不能完全否定传统道德),得出包笑天本人实际上即是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这一结论,这和以前学界对于包笑天“封建卫道士”的评论有所差别。在此之前,2011年李国涛在《译文的影响力》引述公案的发生细节时就曾将研究的眼光指向包笑天,但是其关注的重点却落在林纾译文对包笑天潜移默化的影响上。类似的研究还有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关注的焦点也是发散到与公案相关的人物(寅半生)和事件上,以上这些逸出主流之外的研究也未尝不可成为公案后续研究的新方向。

四、结语:“研究的将来时”

“过去时”的研究立足“晚清时期,中国封建文化道德观与西方现代文化道德观的激烈交锋”,研究涉及“女权与女学”“翻译学”等研究领域,竭力挖掘公案争论问题背后所存在的思想价值内涵。“现在时”研究则是力求在继承“过去时”研究基础之上,不断努力地向新的研究领域进行开拓。于是跨学科研究成为这一时期人们研究公案的切入点,研究者引入了生态学、修辞学等跨学科观点、方法。其实,公案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研究角度、方法的变化不仅仅是公案研究的个例现象,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类似“《迦茵小传》两译本争论事件”还有很多,小到对中国传统“世情小说”的微妙转变的谈论,大到可以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文白之争”,这些事件共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之路。公案也是如此,它们伴随着文学运动在此起彼伏的研究中不断向前发展。笔者不仅仅希望疏通“公案问题”过去的研究脉络,更能希望在未来——“研究的将来时”之中对未来的研究者能有所启示。

最后,尽管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哈葛德“《迦茵小传》两译本”公案做了许多研究,从总体上说,有关于“两译本公案”本身的研究还存在些许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迦茵小传》两译本公案相关的具体文本的研究偏少,研究成果大同小异,相关研究结论只是从结论到结论,没有将结论本身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范围也显得十分狭窄。

(2)有的学者没有认真地对照原著、原文、原评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只是简单地套用一些西方理论,研究的实例不充分或者不恰当,发现的问题也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难以准确系统地反映两译本公案问题的思想内涵。

(3)学者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研究两译本公案,较少从文学的或者其他学科方面的角度研究两译本问题,缺少创新性研究意识。

(4)目前为止,《迦茵小传》两译本公案问题的相关研究基本上还是定性的研究,缺乏较全面地分析研究公案本身的论文或著作。这是该问题未来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或许可以借助定量研究的方法,借助大数据分析模式,将相关研究信息与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找到新的研究角度。

参考文献:

[1] 胡焕龙.情与礼之间的矛盾:论林纾言情小说的创作及其审美意蕴[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7-34.

[2] 郝岚.被道德僭越的爱情——林译言情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和《迦茵小传》的接受[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64-70.

[3] 韩洪举.林译《迦茵小传》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0-74.

[4] [5]周羽. 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上海:上海大学,2009.

[6] [7]罗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论林译《迦茵小传》中女性形象的重构[J]. 外国语言文学,2007(2):123-129,144.

[8] 潘红.似是而非说迦茵:林译《迦茵小传》中迦茵形象的修辞解读 [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54-57.

[9] 陈大康.晚清报刊上的林纾轶闻[J]. 世纪,2018(2):74-77.

猜你喜欢

林纾
林纾的坚守
挑战 突破 心态 成功不会外文也当翻译家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林纾当众烧借据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拥抱
拥抱
论译者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制约——基于林纾翻译活动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