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的非遗传承
2023-07-17杨宁陈思扬
杨宁 陈思扬
归侨设计师王雨楠扎根贵州凯里,传承苗绣手工艺;白族姑娘段怡然带着世代相传的扎染手艺远渡重洋;邹雪雯则在系统学习西方珠宝设计后,让花丝镶嵌在英国焕发光彩。
苗绣、白族扎染、花丝镶嵌,展现着千年华夏的文化印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随着一批有学识有情怀的青年侨胞的发掘、守护与传播,这些璀璨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守住了根脉,也跨越了山海。
具有美国、墨西哥设计工作经验的归侨设计师王雨楠,扎根贵州凯里,传承苗绣手工艺;白族姑娘段怡然带着世代相传的扎染手艺远渡重洋,在英国染下一抹抹大理的蓝;邹雪雯则在系统学习西方珠宝设计后,回国拜师,让花丝镶嵌在英国焕发光彩。
学贯中西 回归民族
2010年,18岁的王雨楠前往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攻读服装设计专业,在这里完成了本硕学业。硕士毕业设计期间,她回国到云贵地区采风,那里不仅有熟悉的儿时生活,更有着云南沙溪古镇的精美苗绣。
“受过西方艺术教育之后再看苗绣,我发现了这门民间艺术更多的特别之处。”王雨楠说。早在美国、墨西哥学习工作期间,她了解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外国人就陆续从贵州凯里“挖宝”了大量优秀苗绣作品。一位意大利设计师曾告诉王雨楠,自己离开贵州后,仍专门把一批苗族“亮布”带在身边继续研究,并嘱咐她一定要把苗族工艺做好。
带着国际化视野和“把苗绣带出大山”的使命感,王雨楠回到贵州凯里,结识了黔东南州级苗族刺绣非遗传承人龙禄颖,二人志同道合,在带领苗寨绣娘发展苗绣产业的路上并肩前行。
2015年,生于白族扎染发源地云南大理、长于扎染坊间的白族姑娘段怡然来到英国攻读戏服设计专业,实习于英国国家剧院。潜移默化地,她把奶奶做扎染所用的刺绣针法和打结手法用于英国经典维多利亚风格戏服,引起了英国老师的兴趣—段怡然是他在教学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位用民族手艺自己制布的学生。
意识到东亚服饰文化元素在西方培养体系中的缺位,段怡然开始重新审视白族扎染的艺术价值。2019年,从英国大学毕业后,段怡然决定在伦敦创立扎染工作室,并专程飞回家乡,为白族扎染艺术拍摄了一部纪录片。
邹雪雯与花丝镶嵌的缘分,则始于她成年之后。在英国攻读珠宝设计专业期间,她发现顶级的制作工艺让西方奢侈品价值不菲。“中国的传统工艺也很好,为什么却不被西方认可?”她立即着手了解打造中式珠宝品牌的方案,并对花丝镶嵌一见钟情。
为此,邹雪雯毅然回国拜师学习花丝镶嵌,用诚意叩开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云亮的大门。堆、垒、编、织、掐、填、攒、焊,邹雪雯克服新冠疫情期间旅途周折、费用飙升的困难,往返伦敦与北京勤学3年。
岁月往复,匠心筑梦。2021年底,邹雪雯带着初步学成的花丝镶嵌手艺,在伦敦开设了珠宝工作室。
文化使者 手艺出海
守之,亦述之。手艺本无言,设计师们却能让它们的故事掷地有声。
段怡然的扎染工作室成立初期,前来“捧场”的多为老师和同学。“我想把扎染传播给更多外国人,于是了解了当地人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利用数据库和算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推广,并建立社群,方便互动。”
工作室成立仅一年多,就聚集了英国、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学员,有的甚至成为“月染族”。在伦敦的扎染工作室中,段怡然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们讲授着蝴蝶、毛毛虫、马牙齿花等白族传统纹样。
当白族的“七宝纹”正在一名埃及扎染学员的针线下鲜活起来,段怡然从其口中得知,埃及也有类似图腾,但寓意大相径庭。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最吸引我的。扎染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段怡然介绍,印度、日本、非洲等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扎染,各在布匹上“绞缬”着自己民族的古老传说。当下的扎染教学多注重技法本身,却忽视了图腾背后的文化内涵。而在她的工作坊里,民族文化是首先被传授的灵魂。
传统花丝镶嵌工艺难度大、耗时长,市场上几乎没有开设工作坊的先例。邹雪雯摸着石头过河,将教学流程浓缩为知识讲座、拉丝体验和基础手工制作三大精华。学员们自主选择耳饰、吊坠、戒指等款式,在预先打造好的边框中填充花丝,待邹雪雯和团队焊接、酸洗、打磨和抛光完毕后领取作品。
有一回,一名身高超过一米九的外国学员,用蛮力无论如何也拔不出花丝。看到身材娇小的邹雪雯竟用巧劲儿完成,他惊讶地怀疑这是来自中国功夫的“超能力”。
倾囊相授,这些年轻设计师让华夏美学随着学员们手下的每一道工序,将其独特魅力发扬光大。
当前,段怡然已经教授了约500堂课,上万学员。不同民族、专业的爱好者在这里被白族扎染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多次前往工作坊交流、授课。邹雪雯的花丝镶嵌工作坊创立一年多来,100多次课场场爆满,学员中既有珠宝专业的学生,也有来自金融、医学等领域的普通爱好者。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设计师们屡次受邀,把体验课带进了当地景区、高校、企业、街头。通过这些活动,许多不曾主动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人,看到了针与线、草与布、金银与珠宝间的中国风。
多元共融 古今互通海外生活让侨胞们理解了中华传统艺术的不朽价值,西方艺术理念让她们看到了发展传统艺术新的可能性。无论对于归侨设计师,还是大洋彼岸的非遗传承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共振、融合发展,都是她们传承事业的关键词。
在纽约,王雨楠曾实习、工作于华裔设计品牌“亚历山大·王”和“菲利林3.1”。这里华裔设计品牌以现代时尚风格为主,少量借鉴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富有中国特色的刺绣可能被缝制在以黑白灰为色调的简约服装上,也可能成为牛仔夹克或手提包的点睛之笔。
破译着民族文化在海外焕发生机的密码,王雨楠明晰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必须讲究实用性,以传统艺术为底色的创新产品一定是能被穿出来的单品。
2018年和2019年夏天的墨西哥村落,王雨楠在工作中与当地妇女一起画图,设计少数民族的串珠、刺绣和编织。“墨西哥属于多民族国家,文化氛围跟我们西南很像。”她感慨道。
平衡传统的精雕细琢与现代工业的流水线标准生产,也是王雨楠需要面对的课题。从墨西哥回到中国西南,王雨楠深刻体会到中国民族艺术产业起步晚,设计、生产和销售环节尚未成熟。
“让绣娘们通过擅长的手艺,在熟悉的苗寨里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保护和传承苗绣的最佳方式。”王雨楠曾有些理想主义,但绣娘们普遍不理解商业化生产方式,有时按个人喜好进行个性化创作、原生态生产,导致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绣品与纹样设计图不一致,从而与客户要求产生偏差。
如何在苗寨里建立起现代化生产方式?王雨楠和龙禄颖挑选当地擅长苗绣的妇女,多次开展短期培训。单次培训规模在50至100人不等,每年共培训约860人。
绣娘们细腻精湛的技艺与王雨楠在针法调整、配色设计、選布改进等方面的创意相结合,使绣品在展现苗族特色的同时,更符合大众审美。绣娘们惊喜于自己手艺的进步和审美的提升,工坊创立以来,与她合作的4位全职绣娘人均年增收达3.5万余元人民币,其他零散参与的1200多位注册绣娘也都获得了额外收入。
创造性地融合多种工艺,跟踪艺术发展前沿,是邹雪雯长久以来发力的方向。传统花丝要求先做胎底,再做烧蓝,她尝试在细密繁复的花丝纹理上增添绚丽的珐琅光泽,打造新的视觉效果。
留学期间,把鲁班锁榫卯结构用于珠宝装饰曾是邹雪雯的得意设计;而西方同学用首饰展现全球变暖危机的创意,更让她思路大开。“回国后,我有时偏对师父提些鬼点子。师父装作生气地说我犟,师娘反而夸我聪明,我就偷笑。”邹雪雯回忆。
苗岭山麓,清水江畔,苗族绣娘们以针代笔,以线为墨,在绣布上描绘出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等纹样,展现苗寨生活;苍山之下,洱海之滨,白族扎染传承者以手绞缬,以草晕染,图腾绽开,白族往事在海的另一边重新被诉说;红墙之内,皇城之根,花丝镶嵌惊艳千年,如今任点点珠光在世界舞台闪耀。
杨 宁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陈思扬 人民日报海外版实习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