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问题研究

2023-07-17王政

科技风 2023年19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

摘 要:本文从培养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角度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职业素养培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证券投资是公司投资管理活动重要内容之一,而“证券投资分析”则是与之相对应的一门课程。它属于会计学专业必修课程,所涵盖内容是对“财务管理”中证券投资管理内容所做的系统详细介绍。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能够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决策,以识别风险,获取收益。

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在其能力要求上,强调其既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应用性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转化和应用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1]。因此,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而言,通过对“证券投资分析”的学习,应当具备证券投资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的能力。然而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证券投资分析”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牢固掌握“证券投资分析”相关理论基础上学以致用,是当前“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2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现状

2.1 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国内各大出版社发行的《证券投资分析》教材版本较多,但缺乏针对应用型本科教学编写的优质教材,尤其是针对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证券投资分析》教材。常用教材多是从理论角度介绍“证券投资分析”基本知识、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证券组合管理和量化分析与交易策略等相关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授课中多是根据教材内容来安排教学内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的重合。会计学专业“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三年级授课,此时学生已经接触到财会类专业课知识。“证券投资分析”部分知识已在其他专业课程讲授过,如基本面分析中有公司财务分析这部分内容在会计学专业已单独开设《财务分析》课程进行讲解,没有必要在授课过程中重复讲解,可以一带而过。二是课程理论内容难度较大。应用型本科理论教学应当服务于实践教学,没有必要涉及难度较大或具有较强学术性的纯理论内容[2]。如套利定价理论在常规《证券投资分析》教材中会有专门介绍,但它属于较为高深的理论知识点,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而言,在实践当中不会涉及该知识点的运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花费较长时间进行讲解是没有必要的。

2.2 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与实践联系密切的课程。学生学完课程后应当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与常见的证券业务交易。但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对“证券投资分析”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介绍上,对于投资分析方法也仅是针对课本内容进行罗列讲解。尽管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会针对理论知识点进行必要的举例,但这些也仅是针对知识点的局部性、静态的讲解,而没有将其放入实际操盘中进行整体性、动态的分析,没有实践价值。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仅能获得相关理论知识,而对实盘操作比较陌生,甚至不会进行基本操作,更不用说交易技巧了。这样一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人才培养所确定的目标。

2.3 缺乏职业素养教育

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不但拥有必要知识储备和不凡的实践能力,而且应当具有较高职业素养[3]。尽管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逐步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多是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但效果不够显著。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职业素养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仅仅通过开设一门课程就能提升其职业素养。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融入具体课程和专业知识当中,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职业素养。然而,目前“证券投资分析”教学中基本没有涉及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

2.4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

一门课程的教学要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重要因素。会计学专业“证券投资分析”授课对象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积极性不够,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上课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学生上课也仅停留于听课,没有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或者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4]。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不能按质按量予以完成,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2.5 学习效果评价标准不合理

通常“证券投资分析”考核主要是基于期末考試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期末考试主要是以纸质试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分析”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缺乏过程性考核和对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判。而平时成绩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授课教师评价中主观成分较大,甚至出现为了保证学生最终考核通过“按需分配”的现象。部分学生采用期末临时突击的方式进行复习考试,以达到课程考核合格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无法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3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3.1 课程大纲制定前没有进行必要沟通

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不合理主要原因在于授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授课教师之间、课程大纲制定者与授课教师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证券投资分析”课程通常是由金融类教育背景的教师来讲解,而存在知识点重合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课程主要是由财会类教育背景教师进行授课。尽管金融和财会有相通之处,但两个分属不同学科。金融类教师对于财会类课程具体内容不一定有全面了解,这就导致授课过程中知识点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合。此外,大纲制定者与授课教师对于会计学专业“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目标没有制定明确的标准,存在会计学专业的“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目标和金融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一致的情况。这些对于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将会带来负面影响。

3.2 传统大学教育观念影响根深蒂固

应用型本科建设实践在我国不足20年,各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尚不成熟,依旧处于摸索阶段,仍然受到传统大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育部门制定的本科专业评估标准中并未针对应用型本科制定相应标准,现行标准更多倾向于普通大学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教师所接受的是传统的大学教育,理论知识基础较为扎实,但缺乏实践经验,部分授课教师自身都没有股票交易的经历。这对于推行实验教学有一定难度。尽管部分学校开始重视“证券投资分析”实践教学,但这些实践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并未起到应有效果。

3.3 对职业素养教育认识不足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中对于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对于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诸如社团活动之类的课外活动进行的,而未将其融入具体的课程之中。这样一种培养方式对学生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形成具有一定作用,但脱离了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本身,特别是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消极思想的影响,对于正确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的形成具有负面作用。同时,职业素养的培养只有融入具体的课程当中,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用,尤其是对于“證券投资分析”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3.4 学生课前缺乏对课程的必要认知

在上课之前,学生对一门新开设的课程缺乏足够且必要的了解,甚至只是根据课程的名称对课程重要性进行粗略判定。目前,在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授课教师在正式上课前没有对课程性质、内容等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而是直接根据教学大纲或者课本内容进行讲授。学生课前缺乏对所学课程的必要认知,在一片懵懂中开始了“证券投资分析”的学习,没有认识到课程对于自己未来发展所拥有的价值。特别是课程开始部分是对相关基本知识的介绍,教学内容较枯燥,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加之高年级学生开始准备考研或其他关系到自身未来发展的相关事项,学生可能会主动将该课程归类为没有必要认真学习的课程而予以放弃了,自然也就没有了上课的积极性。

3.5 教师缺乏适当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

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目前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评价标准只能适用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而应用型本科在实际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并重。如果单纯采用上述评价标准,必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锻炼。部分院校虽然开始注重对实践教学的考核,但考核多以实验报告质量作为衡量学生实践教学学习效果的标准,缺乏实验过程性考核。教师缺乏适当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成为“证券投资分析”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建立兼顾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成为该门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4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4.1 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合理必须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以解决。授课教师组在制定课程大纲时,应与本门课程存在知识点重合课程(如“经济法”“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的授课教师进行必要沟通,划定重合知识点的课程归属,以减少重复讲解,如将证券投资工具这部分内容划入“财务管理”课程相关章节内容进行讲解。这样既能让财务管理老师系统地讲解企业筹资和投资活动,又能降低“证券投资分析”理论课时,提高课程授课效率。大纲制定者还应当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精简部分理论性过强实际运用较少的知识点,以明确教学内容。如在介绍技术分析中指标分析时,授课教师可以只介绍各项指标的判定标准和注意事项,没有必要介绍相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4.2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应用型人才需要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5],因此有必要加大“证券投资分析”的实践教学力度。第一,为了能够将“证券投资分析”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可以将理论知识进行项目化处理,根据“证券投资分析”理论知识设置相应实验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第二,在课程中设置模拟股票交易环节,让学生利用模拟股票交易软件进行虚拟交易,使学生在交易过程逐渐熟悉证券投资交易流程和交易技巧。第三,可以结合相关学科竞赛进行授课。一方面,学生利用学科竞赛的机会获得相关荣誉,能够提高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在比赛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实践动手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实践环节中,授课教师也可以加入虚拟交易中,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4.3 将职业素养培训融入“证券投资分析”教学当中

职业素养是人在其所从事工作或职业中体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它是与具体职业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应当结合专业课程进行,使其与专业知识成为有机整体。因此,在“证券投资分析”教学中有必要融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意识教育。如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组队的形式进行模拟股票交易,要求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对股票进行分析并拒绝搭便车行为,以培养学生协作能力;通过经典案例的讨论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内部交易的危害,以提升其职业道德。

4.4 教师课前需要对课程做详细介绍

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看成对学生进行的一次营销活动,只不过营销的产品就是其所教授的知识。消费者接受产品是建立在其对产品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了解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销售人员向其传递的产品信息。因此,让学生了解“证券投资分析”是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的前提。授课教师有必要在正式授课前对“证券投资分析”做一个相应的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1)这门课程讲的是什么?(2)这门课程应当如何去学?(3)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有什么好处?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建立起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初步的、正确的认知。学生在了解课程之后,自然会提高学习积极性。

4.5 完善学生学习考核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当注重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因此,对于“证券投资分析”的学习考核评价也需要考虑到这三个方面。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经验,应用型本科可以在“证券投资分析”考核过程中采用“PSF”课程考核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6]。其中,P、S、F分别代表学生参与度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该考核评价体系变传统的期末一次性考核方式为过程化、多维度的考核。在“证券投资分析”考核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与教师互动情况、投资案例分析、模拟股票交易结果、完成任务的态度、学习心得、投资分析报告写作和团队协作情况等项目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83.

[2]曾贵,徐运保.应用型高校《证券投资分析》教学内容的问题与优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1):103109.

[3]甄国红,王娟,张天蔚.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四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数学,2012(1):3335.

[4]孔晶.浅谈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6117.

[5]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6]胡善风,王茜,程静静.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考核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1):889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会计学专业改造提升”(2021zygzts038);巢湖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赛课互融模式下《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研究”(编号:ch19jxyj22)

作者简介:王政(1985— ),男,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管类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