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毅:音乐的“浪漫”气息与青岛的城市气质高度吻合

2023-07-17王一如

走向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浪漫大歌声部

王一如

Q:您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印象是什么?

A:我来过青岛很多次,因为我非常喜欢这座城市。她有着典型的标志,有红瓦绿树,也有碧海蓝天。除了自然风貌,她的人文景观也非常吸引人,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过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动感时尚、年轻活力,都特别有魅力,是吸引人们的地方。

Q:青岛从2005年开始打造“音乐之岛”。在您看来,“音乐之岛”的魅力在哪里,又该如何提升?

A:我知道青岛在打造“音乐之岛”,并一直关注着。音乐,有一种符号性或者说是标志性的“气息”,那就是浪漫。音乐的这种浪漫,又与青岛这座城市的浪漫高度吻合。青岛这么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她应该附着音乐的“浪漫”气息。同时,我们应该从基层社区、从人民群众出发,让音乐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让这座“音乐之岛”真正充满了音乐、充满了活力。

Q:在您看来,合唱艺术的魅力在哪些方面?如何运用合唱艺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A:合唱艺术和其他门类的音乐艺术相比,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门槛,从小学生到中老年人都可以参与,甚至现在有的幼儿园都有妈咪宝贝合唱团。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所以,我认为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是最具备人民性的音乐艺术。除此之外,参与到歌咏或者合唱这门艺术当中的普通人,他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增加了一个沟通、表达、抒发情感的渠道,因为合唱这種艺术形式与老百姓是最紧密、最贴合。

Q:在您看来中西合唱声乐艺术有哪些异同?

A:如果从室内音乐这个角度来讲,合唱起源于西方并传到中国的,标志性作品就是李叔同先生写的多声部合唱曲《春游》。今年恰好是这部作品诞生110周年,也是中国近代合唱诞生110周年。但实际上,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并不缺乏这种用和声的、合唱的、多声部的表达形式。比如,侗族大歌、壮族大歌这种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又如,汉族最早的劳动号子这种一领众和的多声部形式,自古以来一直都有。现在,我们有那么多的群众喜欢自发的用多声部的形式表达,它遍地开花,我们要有我们中国自己的语言、要有中国自己的风格、要有中国自己的特色,而且,我们的百姓也可以用合唱这种形式来讲好我们中国自己的故事。

Q:您对艺术家的社会担当,有怎样的理解?

A:作为一种职业,指挥很特殊,不像歌手、乐手通过歌唱、演奏直接表达,他要通过别人间接表达音乐作品,因此指挥的肩膀上担着一定的职责。

同时,无论是作为艺术家、音乐家,还是作为音乐工作者,我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普及音乐、提高全民的音乐素养,而合唱又恰恰是提高全民音乐素养、艺术素养最直接、最简单的一个渠道。我曾经对我的学生和我的团员说过,我们不要考虑自己会带一个多么高水准的合唱团或者乐团,也不要去想我们站在一个多么高的演出舞台上。我们通过指挥、排练,能够让基层社区、让普通百姓对高雅音乐或者对音乐合唱这门艺术产生兴趣,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Commander Sun Yi, who has visited Qingdao for many times, has a deep impression of Qingdao. In his eyes, Qingdaos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and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together with the citys characteristics, just like notes and transform into a romantic music element belonging to Qingdao. In addition, as a musician, one of his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s to popularize music and improve the music literacy of people.

猜你喜欢

浪漫大歌声部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侗族大歌传承的结构
——基于从江县侗族大歌传承实践的分析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音乐类】 侗族大歌
精神和内心的完美呈现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自然、抒情、诗意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