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渡海登岛作战工程装备体系研究

2023-07-16王素光刘加凯

军事文摘 2023年13期
关键词:渡海登岛装备

王素光 刘加凯 李 晓

渡海登岛作战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多军兵种联合、立体登岛歼敌控岛之战,体系化对抗将是基本作战形式,装备体系化是渡海登岛联合作战的必然要求,工程装备是装备体系不可少的分系统,是渡海登岛联合作战至关重要的保障力量。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硫磺岛夺控作战都证明了工程保障在渡海登岛作战中的重要作用。抢滩登陆的高难性、部队机动的快速性、打击的猛烈性、破坏损毁的严重性对工程保障提出较高要求。

突击破障车、机械模块化桥、遥控挖掘机、移动顶升平台等专用工程保障装备,是完成渡海夺岛工程保障任务的物资基础。受海峡阻隔、作战对象威胁破坏大、工程装备重量大等因素影响,装备保障面临诸多矛盾困难。我军工程装备与美、英等军事强国相比,在编配数量、结构功能、智能化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开展工程装备需求论证,构建渡海登岛作战工程装备体系,对加强工程装备顶层设计,提升练兵备战质效,指导工程装备的采购编配、创新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体系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无人挖掘机

工程装备体系定义工程装备是用于军队遂行工程保障任务和国防工程建设的装备。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程装备的应用,渡海登陆任务中工程装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项:一是破除障碍保障己方快速机动,设置障碍迟滞或破坏敌人机动,即实施机动与反机动保障;二是实施生存保障,提高军队生存能力;三是民生工程修复,尽快稳定局势。结合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装备体系的定义,将渡海登岛工程装备体系定义为:在渡海登岛联合立体作战中,为达到整体作战最佳效果,根据作战任务变化和工程保障要求,由功能上相互支持、性能上相互协调,按照特定结构耦合而成的更高层次的、多种类型的工程装备系统。

工程装备体系研究方法渡海登岛工程保障任务由装甲工程车、工程机械、工程运输车辆及工程器材等多种装备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形成工程装备体系,具有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涌现性”特征。为研究较为完整的工程装备体系,提高工程装备体系的整体能力,本文提出了基于任务特性和能力的工程装备体系需求分析思想。

“基于能力”的工程装备需求分析思想,是以能力为牵引,面对多样化工程保障任务,把能力作为任务和装备之间的桥梁,由完成任务需要具备的能力来决定需要什么样的装备,把能力需求作为装备发展的重要依据,最后将能力物化为装备。

任务需求分析

任务特性研究一是抢滩登陆阶段。在近岸水域,工程保障的任务是对作战对象设置的水中障碍、水下爆破物进行清除;在水际滩头,需对敌设置的多道带、大纵深混凝土角锥、反坦克壕、拒马、块石防波堤等障碍进行破除,在滩涂上为抢滩登陆装备及人员开辟上岸通路,并做好标识。

先头部队登陆后,为充分利用敌人的港口码头,还需对被破坏损毁的港口、码头进行抢修。1944年6月7日,德军预料到盟军必将夺取位于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隧将码头、防波堤、起重机等港口设备全部炸毁,将港口水域里遍布水雷,还用沉船堵塞航道。美军工兵专家认为这是“历史上最周密、最彻底的破坏”,盟军用大量工程保障力量耗费3个星期才恢复瑟堡港的吞吐能力。

二是岛上进攻阶段。在上岸向岛纵深进攻作战过程中,沿海通往城市的道路、桥梁、隧道极有可能被炸损毁,为克服人工障碍和天然障碍,保障部队辎重通行,需急造军路,或对坍塌的道路、桥梁、隧道进行抢修抢建。为扩大作战半径,需对被摧毁的机场进行抢修抢建,或开辟临时野战机场,也可将适合起降的高速公路改建为机场跑道。

1945年4月20日,美军登陆硫磺岛后,使用工程装备将1号机场跑道扩建为3000米长,2号机场跑道扩建为2100米长,满足了战斗机和B-29轰炸机起降,作战半径覆盖了整个日本本土,加速了日本的溃败。

装甲架桥车

三是城市争夺阶段。在占领沿海区域后,部分残敌可能会退缩至大城市,挟持人民群众,负隅顽抗;或逃至其他岛礁,伺机反扑。在此期间,为避免敌卫星过顶侦察、高空无人侦察、远程打击,应积极实施有效防护,根据面临的威胁,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构筑防空洞、地下指挥所、坑道、堑壕等防护工事;对营地、装备仓库、通信枢纽、渡场等重要目标实施工程伪装。对敌可能偷袭的水际滩头、重要交通枢纽设置障碍,对危险目标实施破坏作业,实施反机动、反登陆、反空降行动。

四是维稳管控阶段。夺岛成功后,为尽快稳定局势,帮助民众恢复正常生活,需对损毁的居住、饮水、电力、通信等涉及民生的基础工程进行修复。海岛上地震、台风、强降雨等自然灾害频发,还需对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溃坝等灾害实施工程应急救援。

作战活动分类根据渡海登岛不同阶段任务的要求以及任务特点,将作战任务分解为破障清障设障、道桥隧抢通、机场抢修抢建、港口码头渡口抢修抢建、工程伪装防护、民生工程恢复、自然灾害处置7类作战活动。

工程装备能力需求研究

能力需求利用作战活动与能力需求映射矩阵,得出渡海登岛工程装备所需的工程侦察、破障清障设障、挖运抛压、水中作业、材料加工、支撑支护、钢筋混凝土抢筑、拼组架设、试验检测9种能力,为下步装备能力建设和体系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能力释义一是工程侦察能力。是指制定工程保障方案前,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高空摄影、实地测量等方法对损毁工程设施的面积、关键点坐标、工程量进行测量,为科学制定作业方案提供数据支撑的能力。作业过程中应对结构物高程、位置、距离、应力应变进行监测控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作业方案及资源配置。

由式(6)和式(7)可见,文献[3]定义的互调发射抑制比只与发射机的自身物理特性有关.当通过测量获取了互调发射抑制比参数后,可根据干扰信号功率和互调抑制比参数方便地预测出互调发射信号电平.

二是破障清障设障能力。是指对敌设置的各种障碍,利用爆破、推运等方式清除,或利用爆破、开挖、抛掷等方式设置障碍的能力。工程爆破一般利用静态破碎、钻孔爆破、快速聚能爆破等方法,对在抢通抢建中遇到的岩层、孤石、危桥、高危边坡、堰塞体等难以清理的障碍物进行破碎或拆解,便于下步快速移除。

三是挖运抛压能力。是指在清运土石方、开挖掩体等结构物时,利用工程机械对土石方挖掘、装载、运输、回填、平整、压实处理,对路面积雪、冰层进行溶解清除,对地铁隧道积水进行抽排的能力。

四是水中作业能力。是指在港口码头、渡口、水中桥梁基础、地下疏水廊道抢修抢建过程中,进行水下损毁勘测、水中建设临时围挡、水下基础加固、水下混凝土浇筑、水面运输等能力。

电动装甲侦察车

五是材料加工能力。是指对木材、石材、各型钢材进行简易加工,使之符合现场使用要求,能够拌合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以满足结构物修建需要的能力。

六是支撑支护能力。是指通过搭设脚手架、支撑架,为桥梁上部、隧道顶部等高处作业提供支撑平台,通过搭设管棚、植入锚杆,对隧道围岩、高大边坡进行支护加固的能力。

七是钢筋混凝土抢筑能力。是指对路基边坡、挡土墙、排水管沟、桩基础、桥梁墩台、机场道面、港口码头、隧道衬砌、掩体结构进行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能力。

八是拼组架设能力。是指通过吊装、拼组、焊接等方式,架设制式桥梁、钢筋混凝土桥梁、钢结构预制桥梁、浮桥、舟桥的能力。

九是试验检测能力。是指在制定工程作业方案前,利用试验检测设备,对桥梁、港口等构造物损毁程度进行鉴定,为维修加固提供依据;在方案制定后,利用检测设备,通过标准试验、验证试验,对水质、土壤、混凝土拌合所用砂、碎石、水泥进行检测,对各标号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验证;在工程作业过程中,以简便快捷的方式对成型的公路、桥梁、隧道、机场跑道、掩体各部位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作战要求的能力。

渡海登岛工程装备体系

工程侦察装备工程侦察装备有无人侦察机、水陆工程侦察车、伪装勘察检验车、水下机器人、江河侦察车、水源侦察车、北斗卫星定位坐标放样基站、电磁波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沉降监测仪、三维地质扫描仪、隧道激光断面仪、桥梁检测车等,主要用于侦察作战对手在海滩设置的障碍物以及遭破坏的道路、桥梁、机场、港口、码头损毁情况。

破障扫雷装备破障扫雷装备有道路探雷车、突击破障车、装甲战斗推土机、火箭破障车、抢险破障车、轻型火箭破障器、潜孔钻、凿岩台车,主要用于破除扫清作战对手设置的各种反登陆、反机动障碍。

水陆两栖全地形车

突击破障车

工程机械装备工程机械装备有遥控挖掘机、遥控推土机、遥控装载机、遥控压路机、湿地挖掘机、挖壕机、平地机、自卸车、汽车起重机、应急硬质机动路面、应急软质机动路面、混凝土搅拌车、稳定土拌合机,主要用于道路、桥梁、隧道、机场抢修抢建作业。

渡河桥梁装备渡河桥梁装备主要有轻型桁架桥、模块化钢桁桥、321型拼装式公路钢桥、ZB200型拼装式公路钢桥、11米应急轻便桥、18米应急机械化桥、22米应急机械化桥、30米应急机动栈桥、51米应急机械化桥、75米应急模块化桥、81米大跨度应急机动保障机械化桥、应急山地高原伴随桥、车载动力舟桥等,主要用于保障重型装备、车辆等迅速克服各类山涧、沟渠、中小河川、干沟、沼泽、弹坑等交通障碍,以实施快速机动。

灾害救援装备灾害救援装备有全地形抢险救援工程车、油库应急救援越障桥、大功率远程供排水特种车、应急抛射抢险车、冲锋舟、臂轮履复合救援机器人、高空作业平台,主要用于地震、洪涝、森林火灾等自然及战争引发灾害的抢险救援。

装备体系效能研究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渡海登岛联合作战复杂的工程装备体系中不同种类、相当数量的装备之间性能互补、信息交互、协同行动、相互促进,能力指标和整体性能将发生质的突变,生成新的能力,从而出现体系整体功能大于数个单装备系统之和的现象,能够完成单个装备相加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即产生了1+1>2的现象,称之为体系的“积极涌现行为”。如在野战机场抢建行动中,遥控挖掘机、遥控推土机、遥控压路机协同配合,所完成的任务量远大于相同数量装备独立作业完成的任务总量。积极涌现行为是渡海登岛作战能力、效能的“倍增器”,是赢得胜利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作战中,常出现成员被催毁、运行故障或调配运用不科学、信息通信不畅等消极因素,导致装备体系产生“消极涌现行为”,严重时可能出现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打单独斗现象。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积极涌现行为的产生与发挥,尽量避免消极涌现行为的出现。

研发配备多功能化装备,增强装备体系的灵活性。渡海登岛作战规模较大,节奏较快,后勤保障任务繁重,应研发配备多功能装备,达到一装多能的目的。既可减轻战时机动投送、指挥调度、油料保障等方面压力,也便于在狭小场地展开作业。美军M1150突击破障车由M1A1主战坦克改造而成,增加了高升力适配器、全宽扫雷犁、战斗推土铲、地表扫雷犁、弹药快速清除系统、通路标识系统和遥控系统,能够完成破障、扫雷、清除大型障碍物、挖掘深埋爆炸物等工作,获得了“碎纸机”的绰号。

加大无人智能化工程装备占比,提高装备体系的创新性。无人智能化装备能够克服自然人“生理疲劳、心理障碍”等缺点,具有自主判断、连续工作、信息传递、对人的依赖程度低等优点,能够提高体系运行的流畅度,较好的融入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三一重工研制的无人智能化挖掘机,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作业过程无需人员进入驾驶舱或遥控操作,能够自行挖掘出可识别的三维码图案,该图案精度符合要求,可扫描识别。

瑞典莽式全地形车

提高装备防护能力,增强装备体系的生命力。在考虑装备作战性能的同时,应强化工程装备装甲防护、防电磁干扰防护、防辐射防化学污染防护性能,以提高装备的战场生存率。美军M1150突击破障车上有1挺M2HB重机枪作为防御性武器,安装于车体上半部分,遭遇敌人时可遥控开火或手动开火,同时保留了M1A1坦克的烟雾弹发射器,遇有危险可发射烟雾弹自保。

增强装备环境适应能力,提高装备体系的适应性。渡海登岛作战工程装备涉及海域、滩涂、河流、稻田、高山、热带丛林、城市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需提高装备的环境适应性。瑞典蟒式全地形战车采用双节履带车,每节车均具有驱动能力,负荷量大,四条较宽的履带使其有较小的接地比压,使之能够穿越沼泽泥地、雪地、沙漠、河流等特殊地理环境,独特的铰接机构可使双节车实现俯仰、蛇形扭动等动作,提高其跨壕沟、越障等越野能力。

优化体系结构,提高装备体系稳定性。根据装备的性能参数、操作使用要求以及功能互补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化装备体系结构,确保装备之间的有机联系。为保证作战效率,应合理预测装备的损毁率,对装备预置采取一定的冗余量,提高体系的稳定性。

结 语

本文按照面向任务基于能力的装备体系研究思路,通过阐释渡海登岛任务不同阶段特点,分析了工程装备能力需求,构建了渡海登岛工程装备体系,并提出了消除工程装备消极涌现行为,提升工程装备体系整体效能的措施建议,以期为下步任务部队进行工程装备建设提供指导借鉴。

猜你喜欢

渡海登岛装备
好装备这样造
渡海侦察英雄杜士德
港警新装备
防晒装备折起来
登岛吧,勇敢者
组合训练法运用于渡海登岛400 m障碍训练的实验研究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
忆琼崖纵队迎接配合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
渡海登陆作战的模范战例——金塘岛之战综述
回忆海南岛渡海登陆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