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3-07-14黄荣美

职业 2023年11期
关键词:融媒体思政课教学改革

黄荣美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主要探索融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教学理念更新、手段创新、话语革新”等改革问题,总结提炼出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凸显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职教底色,以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代适应性,突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地位。

关键词:融媒体 思政课 教学改革

课 题: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项目“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思政课特质和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VSZ120)、2021年度广州市技工教育科研课题“融媒体背景下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GZHRK2021A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及新兴媒体平台发展速度惊人,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当前信息传播的突出特征。思政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传播行为,传播载体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主体,也是思政课教学直面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融媒体的背景下,思政课如何化解社会传播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及时占领学生思想上的信息传播制高点,是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以现状调研为基础,总结融媒体背景下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探索思政课教学新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应对策略。

一、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应然背景

传播媒体的多样性及其融合性为思政课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课堂教学,手机等媒体端成為学生了解资讯、拓展见闻渠道的日常途径,只要“一机在手”,便可做到“人在屋中坐,知晓天下事”。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融媒体成为需要我们深入探索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新时代,媒体传播手段空前多样,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提升媒介融合的素养,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思政课是技工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本质也是一种传播行为。在融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教学理念更新跟不上、手段创新追不上、话语革新对不上”等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师要勇于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积极探索教学新路径以适应新形势,自觉加强思政课教学供给侧的优化,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理念守正创新、教学手段融合推进、教学话语氛围变革”三方面的探索。

二、融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问题分析

(一)教学理念更新跟不上,传统教学理念仍显霸屏之势

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教学理念更新跟不上”,主要表现为“守正有余而创新不足”。融媒体传播要求思政课的教学过程适应数字化新媒体技术的要求,同时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能够及时互动、沟通和交流。

通过对教师的调研访谈,笔者发现,超过90%的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上课按照教学要求呈现教材知识点,教学方法则以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为主。既无全流程分析,也无全过程互动,未能在教学中体现多元化媒体融合手段的创新使用。

思政课教学理念需要守正,守住思政课的本质及要求,但也需要创新,融入融媒体的时代要求,创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体现时代性、技术性、互动性、效能性。

(二)手段创新追不上,思政课教学凸显传播技术本领缺位

在融媒体背景下,课堂教学要求思政课教师“一专多能”,同时具备文字、摄影、摄像视频制作、网络、主持等多种知识和技能。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思政教师不能被边缘化,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常驻网络世界的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及操作能力足以让教师始料不及,但是以笔者所在部门的教师同行为调查样本,调查结果表明能够“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的思政课教师比例不足10%,传播技术本领缺位是思政课教师群体性问题,不少教师在传播媒体方面是“小学生”。

融媒体操作的物质保障条件缺乏是实施媒体融合教学的另一个难题。融媒体中的新媒体是信息技术的产物,融媒体运作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和依赖性都是很强的。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在教学设施方面尚未有成熟的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图文声像仿真一体的融媒体教学操作系统,如智慧课堂、VR体验室等。思政课仍是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所能用的多媒体设备也仅限于“投影+电脑”,由于学校学生管理的特殊要求,手机的媒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三)话语革新不到位,思政课教学话语氛围陷入对话真空

“学生不愿意来,来了也不愿意听,听了也不易认同”,思政课教学话语氛围出现了“对话真空”,这是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教师讲的学生不爱听,学生爱听的教师讲不出。这种“讲不出、听不进”的矛盾对立,主要是教学双边互动的话语氛围的脱节与冲突造成的。

相较于集政治性、历史性于一体的思政课教学话语,学生更倾向于以网络语言为代表的虚无主义话语。虚无主义是集怀疑主义、自由主义、历史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想文化于一身的西方社会思潮。在针对300名高级班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中,笔者发现“佛系”“咸鱼”“睡觉不香吗”“精神小伙”等是学生话语体系的高频用词。此类话语最大危害是使得学生认为理想、信仰在多变现实中是可有可无的。精神的空虚必然会带来行为的空虚,思政课的“正能量”激励教育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在思政课上表现为“不乐学”。

三、融媒体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应对策略

(一)教学理念守正创新,适应时代与守住底线并重

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但教学理念并非一成不变。基于思政课育人的特殊性,融媒体背景下教学理念的变革必须坚持变与不变的双向原则,要坚守思政课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底线要求,同时又要适应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实际,强化育人成效。

首先,思政课教学理念要守正,坚持政治底线,深刻把握三个“不变”。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三个“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是思政课教学的本源没有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问题没有变;思政课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地位没有变。思政课教学改革不能单纯为了提高课堂“抬头率”,为了迎合学生喜好过度采用媒体融合技术,而忽略思政课本身的严肃性和政治性;更不能为了打造“热热闹闹”的思政课堂,只讲学生“想听的”“爱听的”,忽略了思政课本身的思想性和科学性。

其次,思政课教学理念要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深刻把握三个“变”。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认识三个“变”: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学生变了。在融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要求思政课教学改革要体现教学的空间性、技术性、互动性和高效性,把思政课构建成一个能够实现全程互动、立体呈现、多元参与、效能最大化的育人平台。

(二)教学手段融合推进,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搭建融媒体平台

2023年3月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 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这一数据说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数字化技术越来越深入人心,逐渐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融媒体传播格局。在这种新传播趋势下,以文字、图片、视频、网络、手机App等多媒体或融媒体来展示教学内容比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更加立体化、全方位。

思政课教学改革实现与新媒体教学融合推进,关键在教师,重点在保障。首先,要加大思政课教师媒体技术的培训力度,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增强思政课教师运用媒体技术的能力,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必须同时具备集合文字、摄影、视频、主持四方面甚至更多的综合能力。其次,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共同体优势,搭建融媒体平台,保障融媒体教学实践,用数字化手段优化原有的教学设计生产流程,增强教学设计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习惯与信息接收倾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发“虚拟画廊”“动态历史解说”,利用融媒体平台,完成信息采集筛选、图文比配等,通过视频短片讲述中国故事、世界故事,以小故事承接大道理,避免落入枯燥死板的思政课教学怪圈。

(三)凸显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职教底色

在融媒体传播语境下,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需要变革,教师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用学生之矛攻学生之盾”,解决“学生不愿意来,来了也不愿意听,听了也不易认同”的“对话真空”的问题。

思政课教学对象来自各专业系,学生具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对未来职业素质的标准要求,思政课教师需针对学生职业角色定位的特殊性,凝练具有职业角色特点的课堂教学话语,营造“接地气”的思政课话语氛围,凸显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职教底色,解决好教学双边话语对不上的难题。

“高大上”思政课话语并不抽象,恰恰相反,它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基础上,是一种兼具实践性与现实性的话语。因此,思政课教师的思政课教学语言应该注重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就地取材”,挖掘学生在职业素养训练中的现实话语,并对一些有益于其进行自我教育的话语进行分类与提炼,将此类话语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让思政课变得“亲”起来,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俗”语,鲜活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发展的历史现实。

四、小结

媒体融合运用对于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利弊并存的一把双刃剑,它在对思政课教学提出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创新指引。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障在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何乘势而上,化弊为利,是需要思政课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力进行实践探索的新课题。

技工院校和思政课教师要围绕融媒体传播的理念变化、手段创新、话语革新,运用时代利器解决思政课教与学的双边矛盾,增強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以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先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白洁.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的守正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20(4).

(作者单位: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融媒体思政课教学改革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